《落梅》一诗,这是刘克庄咏物寄情的上乘之作,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
原创

《落梅》一诗,这是刘克庄咏物寄情的上乘之作,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任何艺术都忌讳直白。诗歌也是这样。其“咏物诗”更是这样。诗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但力避在诗中直接提及所咏之物。唯含蓄才能蕴藉。唯深婉更易感人。那么。诗人又如何来表现所咏之物?咏物必须抓住所咏之物的某一方面特点。咏物是手段。抒怀是目的。要把自己某种情怀很好的借助所咏之物表达出来。就需要把物写到位。穷形尽相。曲尽其妙。但就是不要直接提到所咏之物。

这首诗是刘克庄早年在建阳任上的一首感怀之作。这首《落梅》算得上是咏梅中的杰作。值得一提的是刘克庄咏的是落梅。并因此惹祸上身。

刘克庄属于江湖派诗人。力主抗金收复失地。而南宋基本国策是主和。长期以来主要是投降派当政。刘克庄、辛弃疾、陆游、张孝祥、张元干等这些慷慨激昂的主战者必然不能得志。不被重用。不平则鸣。他们在诗歌中难免流露出来一些不满情绪。甚至嘲讽言辞。有人会因此获罪。甚至丧生。北宋苏轼的“乌台诗案”就是文字狱的典例。南宋刘克庄的“梅花诗案”可与并立。

刘克庄诗中“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一句。被言官李知孝指控为“讪谤当国”。宰相史弥远下令严惩。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克庄被一贬再贬。一致坐牢十年。

刘克庄耿直孤傲的特点很像刘禹锡。也是心中不服。活到八十三岁。写下梅花诗一百多首。出狱后一首《病后访梅九绝》更是强烈的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与柳。却被梅花误十年。”

知人论世。了解了刘克庄。我们再来看这首诗是如何写落梅的。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

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逻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一片飘落的梅花足以引起人们的伤感。令人伤心欲绝。“可堪”就是岂堪。怎能忍受的意思。一片落梅伤心欲绝。面对填平台阶。堆满墙角的一地落英。更是情何以堪。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花瓣离枝。风中飘摇。就如同离开京城被贬谪岭南的迁客;那纯洁芳香的花瓣坠落泥土之中。让人不免想到高贵的三闾大夫。不容于世。投江而死。汩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所以诗人有如此之说。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那飘落到阴暗潮湿处的梅瓣。散落在青苔之上。数也数不清。有落瓣侥幸粘在了衣袖上。她那幽幽深远的清香久久都不会散去。可惜这样的机会太少了。

“东风缪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东风掌管着百花的生杀予夺的权利。他巡视百花。忌恨梅花的孤傲高洁。不喜欢她长久的绽放枝头。对她痛下杀手。让东风掌管百花真是用“神”不当。大错特错。

整个诗中不提落英。更不提梅花。含蓄深沉。把落魄不被重用文士的苦况和对现实的不满表现得形象生动。对当权者的不满。嘲讽其嫉贤妒能真是酣畅淋漓。但也因此惹祸上身。

其他观点:

《雪梅》

腊月黄丫初曾辫。

立春红靥怎羞面。

万年白马抬花轿。

依恋世间两不厌。

其他观点:

您好谢邀!《落梅》是南宋爱国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出处《后村集》。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为建阳(今福建北部)令。在当时属荒僻之地。诗人为了抒发自己遭贬斥的牢骚。并对当政者有所讥刺写了这首诗。

作品原文:

一片能叫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台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诗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凄凉衰败的落梅景象。透露出作者浓重的感伤。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每一片飘零的梅花都使诗人触目愁肠。更哪堪那残破凋零的花瓣竟如雪片一般纷落。铺满了台阶又堆上了墙头。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惜花复伤春的情感。唤起了诗人对社会、人生的丰富联想。

颔联承上。用工整的对仗、形象的比喻进一步刻划落梅。这两句诗不仅生动描绘出落梅在风刀霜剑摧残下枯萎凋零、四散飘坠的凄惨景象。而且高度概括了历史上无数“迁客”、“骚人”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然这里的“迁客”、“骚人”不仅是指韩、柳。而且泛指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包括屈原、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陆游等人在内的一切仕途坎坷的有才有识有志之士。含蕴极为丰富。

颈联继写落梅之结局。更是指那些虽身遭挫折而不改初衷、不易志节的迁客骚人。运笔委婉。寄托遥深。

以上三联反复烘托渲染落梅景象。尾联在此基础上抒发议论。点明正意。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

这首咏梅诗通篇不着一个“梅”字。却刻划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遇。而且处处透露出诗人自我感情。写梅又似写人。将咏物和抒怀巧妙地结合得天衣无缝。是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06:53

    诗人,东风,骚人,孤高,梅花,权柄,之物,百花,衣袖,建阳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06:53

    没想到大家都对《落梅》一诗,这是刘克庄咏物寄情的上乘之作,通篇不着一个“梅”字,那诗中梅花何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06:53

    任何艺术都忌讳直白。诗歌也是这样。其“咏物诗”更是这样。诗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但力避在诗中直接提及所咏之物。唯含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