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种常服上的“黄绳子”。正式的英文名称是Aiguillette。现代人民解放军常称之为“绶带”。实际并不贴切。清末、民国时代中国军队翻译为“参谋带”。才更加接近于这个东西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参谋带的历史源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国军队)
参谋带的历史自然和参谋有关。缘起于拿破仑战争时代。当时随军的秘书、参谋人员因为需要随时随地进行簿记等工作。尤其是经常要骑在马上完成记述命令、草拟文件以及图上作业等工作。为了方便起见。于是习惯性在肩章上栓根绳。绳子的一头扣上粉笔或者铅笔(也是拿破仑战争中开始普遍出现)。这样方便随时拿笔。同时。为了右手握笔书写方便通常是挂在左肩。
这种系在军人肩侧的绳绦。于是成了参谋、文书人员的重要外在标识。
参谋带时期
参谋带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头上不再系着铅笔或者粉笔。代之以金属的笔状装饰物。
(参谋带头上的金属吊坠。实际上就是“铅笔”的化身)
(中国近代将Aiguillette译为参谋带。是非常接近这种装饰历史典故的译名)
(民国北京政府时代的一张有趣照片。合影中的2名参谋都按照当时的规范。在左肩佩戴了参谋带。表示自己的参谋身份。由于海军蓝色公服没有肩章。为了方便佩戴参谋带。两个人都在左肩上装了专门为挂参谋带用的单肩章)
(高级官员穿着大礼服、礼服时。为了好看也佩戴参谋带。不过除非自己真的是参谋长、参谋之类。否则都会把参谋带挂在右肩。以示和参谋人员的区别)
在改为装饰品之后。实际上这种带子普遍是参谋人员佩戴的。以表示其参谋的身份。无论穿着礼服、常服都要佩戴。通常套在左肩膀的肩章下(海军的蓝服因为一般没有肩章。参谋人员在佩戴参谋带时。会额外装一个单肩章)。
因为觉得这玩意有很不错的装饰效果。以至于其他军官在穿着大礼服、礼服时。为了突显豪华气派。也挂上了参谋带。不过为了表明自己不是参谋人员。非参谋人员通常是佩在右肩。
五花八门时期
参谋带发展到二战时代以后。乃至到了现代。进入了一个“礼崩乐坏”的五花八门时期。在很多国家渐渐被当作了一种非常普遍的制服装饰品而广泛运用。而不明白其本来的文化寓意。
不仅军人佩戴。甚至于警察、保安乃至所有制服上。为了好看。都可以拴上参谋带。
但是也有一些国家。仍然保留着参谋带的传统用法。
(人民解放军把参谋带称为绶带。具体的佩戴方法采取的是“男左女右”)
而人民解放军对于这种带子。除了军乐队、仪仗队普遍采用外。其他军官在穿着礼服时按照“男左女右”的佩戴方式。如果按照其传统寓意。男军官就全成了参谋人员。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的问法有问题。犯了两个常识性错误:一则。那不是黄绳子。而是绶带;二则。常服上不佩戴绶带。礼服上才佩戴。所以。这个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军人礼服上的绶带有什么含义?
我国古代也是有绶带的。可以追溯到周代。是一种系纽带或印钮的丝带。后来演化为职级身份的象征。到了清朝末年。北洋新军受到西方的影响。军服逐渐西化。才出现了现在的绶带样式。绶带是一种礼仪需要。更多的是一种仪式感。营造庄重、肃穆、大气的氛围。
首先。现行礼服绶带是以07式军服为基础的。07式军服很漂亮。融入了不少时代特色。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绶带设计极为精美。往往在正式场合身穿礼服。才能看到绶带。最明显的就是。七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时候。时任中部战区副司令员的张旭东上将。佩戴的就是绶带。
此外。仪仗兵、军乐团、文工团等人员礼服上的“黄绳子”。不能称之为绶带。而要称为穗带。
其次。绶带的佩戴方式很有讲究。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这一点可以从上图中看出来。男女绶带的佩戴方式明显不一样。
现在网上有人卖礼服绶带、穗带、常服等军用品。这是不允许的。我们对军人礼服要有敬畏之心。平日里欣赏即可。不要想着试图去购买。别让爱好践踏了军服的神圣感。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极具专业性。因为前面有军队“常服”这个限定条件。一般说来。军装上挂“绳子”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军官或者礼兵的“绶带”。二是参谋军官的“参谋饰绪”。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绶带”只是在军官(或礼兵)的礼服上专用。没看见在常服或者野战服上还挂这种东西的。因此。问题的答案只能有一个:参谋饰绪。
(武警军官礼服绶带)
关于玩意儿的起源。据说是军事狂人、法国皇帝拿破仑手下的参谋们发明出来的。这帮人老得进行图上作业和记录命令什么的。那时候都是用铅笔。为了防止司令官临时有命令时抓瞎。参谋们就用绳子把铅笔接起来。一端系在扣眼里。一端把铅笔别在肩章上。
军用地图一般用红蓝两色铅笔。既然有了这个鼻祖。你会发现参谋“饰绪”也有两个坠头。只是不用再挂铅笔而已。
(日本海军参谋饰绪)
要特别注意。按照这个逻辑。毕竟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工作。所以参谋饰绪为求方便一般挂在右肩。而现在我军的军官礼服和礼兵绶带是挂在“左肩”的。这也就是参谋饰绪和装饰用绶带的一个重要区别。它逐渐演化成参谋军官的专用标识。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由于参谋体系比较独特。所以使用最为广泛。
这东西别去看抗日神剧。那基本是胡编瞎戴。最近看过几部日本的二战电影。把里面的内容抛开。其对本国军队参谋绶带的刻画还是比较准确的:在东京的办公室里。参谋总部的将军们挂金色参谋饰绪(看参谋总长梅津投降时照片)。在冲绳岛的前线。参谋军官挂军绿色的参谋饰绪。原因也很简单。在战场上挂金色(黄色)的标识。那是给敌人提供射击活靶子。
(参谋总长梅津投降)
日本陆军的参谋是一个地位很高的阶层。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都不成。一般没有陆军大学的学历是当不上参谋的。 海军的参谋也绝大多数上过“海军大学校”。再加上日军另类的参谋体系。所以。这些参谋们佩戴参谋饰绪也是一种自我陶醉。以证明其高人一等的学历和资历。尽管很麻烦。但是仍然乐此不彼。
参谋饰绪一般都是固定在右肩。系在领下第一个扣子上。由两粗两细四道金线或黄色丝绸编制而成。甲午战争时期的1895年。日军对饰绪规定进行了修改:饰绪长为4尺5寸二。其两端有链组。加入金属零件各1个。参谋将官的直径是2厘米。参谋佐尉官直径1.8厘米 。胸前金属零件做成石笔形状。为金色长2寸六分。到二战后期又出现了简化版的饰绪。
(日本陆军参谋)
在参谋系统以外。日军的将官在身穿军礼服时也可以佩戴黄色的金丝“绶带”。主要是出席正式场合和典礼时的装饰。而绶带原本是用于连挂勋章、奖章和略表的带子。这与参谋饰绪含义是不同的。你会发现在一些将官留存的旧照中确实有绶带的存在。因为那都是用来装13的“标准照”。而在前线或者战区身着军常服或者军便服时。一般不会挂那东西的。太零碎。
日本天皇的侍从武官、皇族、王公等佩戴的是银色的“绶带”。作为礼服专用。他们与将官一样。其“绶带”是三股三进的。而参谋佩戴的饰绪是六股六进的。所以粗细也有区别。民国军队的高级将官们。也只有在特别正式的场合身穿礼服时。才会佩戴绶带。这完全是一种装饰了。比如蒋介石、何应钦等人的大礼服照片。
而现在我军的绶带更是礼仪性质的。换装07式军服后。军官配发的礼服都佩有绶带。同时礼仪兵、军乐团员、文工团员等人员的礼服上也有绶带。通常一端扣在右(或左)肩肩章之下。另一端扣在右(或左)衣领下。呈半椭圆形垂在胸前。
警察的礼服其实也佩有银色绶带。方式方法与部队基本相同。并且条例规定。军警男装绶带佩挂于左肩。而女装绶带要佩挂于右肩。但这都属于“礼服”范畴。与提问并不符合。就不多着笔墨了。
(山本五十六身后的参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526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参谋,绶带,礼服,肩章,军官,的是,铅笔,人员,将官,拿破仑
没想到大家都对军人常服上的黄绳子究竟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种常服上的“黄绳子”。正式的英文名称是Aiguillette。现代人民解放军常称之为“绶带”。实际并不贴切。清末、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