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你好。我是武夷岩茶君。很高兴认识你!
有人爱我岩骨花香。有人赞我水中沉香。在此由衷的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但也听闻一些朋友说“想认识我很难”。其实我也和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不如我先自我介绍一番。
首先。请看我的族谱。
我来自茶叶六大家族: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的青茶(乌龙茶)家族。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属于半发酵茶。性平和, 有天然花香味,汤色金黄或橙黄。滋味醇厚。鲜爽回甘的特点。
乌龙茶按产地分为四大乌龙。即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闽北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水吉等地。闽北乌龙中产于武夷山市境内的乌龙茶。即为武夷岩茶君本君是也。
其次。呈上我家住宅户型图。敬请参观!
我家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之间。境内所产乌龙茶受武夷岩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非武夷山市境内所产乌龙茶们。你们不要冒充我哦!
武夷山市境内。因山场的土壤、环境等因素差异较大。所产茶青原料品质高下有别。坊间根据所产茶青品质特点。将武夷岩茶细分为正岩坑涧名茶、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三坑两涧所产茶青以高品质而著名。三坑两涧指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悟源涧、流香涧。但茶青只是原料。与成品茶之间还隔着一套复杂且精细的制作流程。如果制作不当或工艺不到位。成茶品质难免降低。无法保证好茶青必出好茶。因此以山场作为唯一标准来辨别茶叶品质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然后。来感受一番武夷山的气候环境。
我生活的武夷山地区。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18-18.5℃。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
武夷山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峭壁。一条深长峡谷盘卧其中。峡谷两侧是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茶园地处峡谷山涧间。云雾易聚难散。空气湿度大;谷中松柏成林。竹海连绵。生态极佳。为茶树提供尤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接着。请看我的成才之路。
从茶树上采摘合格的茶青。需要历经“锤炼”。方可华丽转身。成为具有“岩谷花香”品质的干茶。
做青:做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最为核心且精巧的工序之一。目的是通过多轮摇动和静置控制青叶逐步发酵。整个做青过程需经6~7轮的摇动和静置。时间为8~12h。青叶经多轮摇动后。叶缘细胞的破损程度逐渐提高。发酵速度也加快。青叶的红变面积逐渐扩大。生化发酵使叶内的芳香物质不断累积。青叶由原来的青气转化为清香。叶面清澈。叶脉明亮。叶色黄绿。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红边显现。这时。说明做青已适度。迅速将青叶进行杀青。稳定最佳做青效果。
炖火:茶叶在足干(含水量7%左右)的基础上。再进焙笼进行低温慢炖。这也是武夷岩茶所特有精巧的工序。岩茶经过低温久烘。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同时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修复做青工艺中的一些缺陷。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不同茶品对炖火需求不同。火攻按程度高低可分为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对应进行1~5轮炖火。
最后。再翻翻我家的户口本。
户口本名为《武夷岩茶君的大家庭》。在册兄弟姐妹800多人。各有其名。
或由故事或传说而得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等。
或以茶的香型而得名。有肉桂、白瑞香、石乳香、十里香等。
或以生长环境而得名。有半天腰、不见天等。
或以茶树形态而得名。有铁罗汉、凤尾草、醉洞宾等。
或是外乡优异品种引入。有水仙、矮脚乌龙、奇兰、梅占等,也融入到武夷岩茶的大家庭中。
你好!我是武夷岩茶君。很高兴认识你!
=============================
欢迎关注【丹岳茶社】。这里记录茶与生活。分享茶的故事。
其他观点:
感谢邀请。首先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武夷岩茶是属于乌龙茶的一个分支。而武夷岩茶的品种成百上千种。最好的识别方式便是每款茶品本身特殊的品种香气。
例如水仙的兰花香、肉桂的辛香、铁罗汉的当归香、白鸡冠的药香等等。
这些香气是最直观的辨别方向。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之特别
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中工艺最为复杂的一类茶品。而武夷岩茶正是乌龙茶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分支品类。
武夷岩茶茶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时间较短。更无风害。
这特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独特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树种独特。工艺独特。使得武夷岩茶拥有咯绿茶的鲜爽、红茶的醇甜。
去除了绿茶之苦。红茶之涩。叶底带有特别的“绿叶红镶边”
干茶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叶底蛙皮状。俗称“蛤蟆背”。
武夷岩茶具有香气馥郁。同时拥有特殊的“岩韵”。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
武夷岩茶分类
武夷岩茶品类丰富。目前记录在册的茶树品种成百上千。
大多数茶友接触到的居多是武夷山当地传统树种(包括水仙、肉桂、武夷菜茶、矮脚乌龙等)
字改革开放后在茶科所的选育中武夷岩茶也诞生了许多特殊的“外来户”例如:奇兰、黄观音、黄玫瑰等。
但这些茶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奇种。
当然最为出名的还数武夷岩茶三大当家:大红袍、水仙、肉桂
同时武夷岩茶最为出名的茶品应数大红袍。因为在不同的语境里。大红袍三个字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意思。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树种的名字。具有更加广袤的含义。
小结
初识武夷岩茶的朋友也不用太过于担心。
武夷岩茶虽然品种繁多。千奇百怪。
但是经过匠人们巧夺天工的工艺蜕变下。武夷岩茶茶品也是焕然新生。
成为了大家口中所能三变的口感。口舌生津、润泽回喉、齿颊留香。
对于武夷岩茶品种的喜好陈馨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要求来品茗。
切勿跟风。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口感不一。有些茶友喜欢柔滑的口感他可能偏爱水仙。有些朋友喜欢刺激感带来的冲击他可能喜欢肉桂。有些朋友喜欢特殊的香气可能喜欢奇种。
但是如果不想踩雷或者刚刚接触武夷岩茶可以建议大家试一试大红袍这个品类。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拼配的大红袍相对而言比较中庸且棱角较少。可以让大家在初试的时候体会到武夷岩茶曼妙所在。
喝茶人的口感会随着身体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千百种武夷岩茶等着你来挖掘。
欢迎大家来找陈馨喝茶。一起探寻岩茶的世界。
希望茶人陈馨的文章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中国茶。
欢迎各位朋友点赞关注。提出不同建议在评论区里进行讨论。
本文由茶人陈馨原创撰写。想要了解更多精彩茶叶知识。快来关注茶人陈馨。感谢阅读。
其他观点:
唐代茶圣陆羽早在《茶经》中就强调指出:“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即最优质的茶应当生长在风化岩上。中等的应生长在砂砾壤上。品质差的生长于黄土壤中。故历史上武岩岩茶有正岩、半岩、洲岩之分。武夷山核心景区72平方千米的茶称为“正岩”。
武夷山属丹霞地貌。境内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其土壤的ph一般在4.5~6.0之间。且土层深厚。风化岩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这是武夷茶具有独特“岩韵”的物质基础。
景区内的33峰99岩。无涧无岩不产茶。其中慧苑坑、九龙涧、流香涧、鹰嘴岩等处所产之茶尤为著名。名扬四海的大红袍母树。即生长于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
武夷山位于北纬27.25度~28.04度。东经117.37度~118.19度。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7℃~18.4℃。年平均降雨量多达1600~3700毫米。由于雨量充沛。武夷山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山下幽涧清泉潺潺。峭壁峰贺飞瀑泻珠。茶园周围松竹被岗。林木繁茂。茶区年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因为有三峦为屏障。松竹为遮阴。所以武夷山茶园日照时间事宜。散射光充足。更无风害。这样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的优质品质。有人形容说。武夷岩茶“臻山川精秀气之所钟。品俱岩骨花香之胜”。有的则赋诗赞美说。武夷岩茶“含香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云蒸霞蔚成仙品。岩沃泉美发异香。”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759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武夷,岩茶,武夷山,乌龙茶,青叶,武夷山市,乌龙,肉桂,生长,茶树
没想到大家都对武夷岩茶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你好。我是武夷岩茶君。很高兴认识你!有人爱我岩骨花香。有人赞我水中沉香。在此由衷的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但也听闻一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