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指的是哪个要塞?
原创

昭君出塞,指的是哪个要塞?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昭君出塞的地方——忻州雁门关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杨玉环、貂蝉、王昭君。后人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赞美她们的美丽。她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历史典故。“沉鱼”是说西施在河边浣纱时。水中的鱼见到她那绝世的美容怕惊动她。都乖乖地沉到水底。“羞花”是讲杨玉环在赏花时。连最富态艳丽的牡丹。看到她那国色天香的容颜。觉得自愧不如。“羞”的低下了头。“闭月”是说貂婵拜月时。月中嫦娥看到她超凡的姿色。偷偷躲进了云层。“落雁”的典故是讲王昭君出塞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忻州雁门关上。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出生在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归县昭君村)。她的父亲叫王穰。是个聪明能干的美男子。他家道殷实。当王穰五十多岁才有了昭君。全家人对昭君视若掌上明珠。王昭君从小就乖巧懂事。天生丽质。十五岁就出脱的像仙女一般漂亮。父亲为她请了家教。在老师的精心指教下。再加上王昭君天资聪慧。心有灵犀。经过几年的培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她的美貌和才气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很快她的名气便传到京城。

建昭元年(公元前34年)汉元帝在全国选美。王昭君经过层层推选。被选入宫中。王昭君的出现如同出水芙蓉一样鲜活靓丽。在后宫中引起不小的反响。她的容貌、言谈、举止、气质……令所有参赛者倾倒。她马上要让汉元帝去“面视”。按正常情况讲。王昭君一定会得到汉元帝的赏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后宫中一千多参赛的佳丽。皇帝都无暇一一面视。而是让画师把她们的容貌画出来。让皇帝过目。只要皇帝看中的就可以参加决赛。这样既省事又速效。殊不知这种办法。弊端不少。因为所有佳丽的命运。就掌握在画师手上。那些舍得花银子的主儿。即使其貌不扬。画师也能让她光彩照人。王昭君也深知其中的鬼把戏。但她要凭自己的实力去竞争。不愿意走行贿之路。再说按她的家境。即使出点银两。也不是不可。但她正直的性格。不允许她这祥做。谁料。命运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画师毛延寿刚见到王昭君。被她的美貌所震撼。真有些呆若木鸡。手足无措。他以为是天女下凡。嫦娥转世。他很久未能动画笔。他一是赏慕昭君的美丽。二是等待王昭君的银子。但等了半天。不见动静。毛延寿有些气恼。他想。你这个倒霉蛋我要让你尝尝不掏银子的苦头。毛延寿很快把王昭君的相画好后。他觉得实在是漂亮无比。他端详了半天。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又在画像的面颊上。重重地点了一颗痣。这颗痣虽叫美人痣。但长得实在不是地方。按相书上说。这叫“克夫痣”。就是这颗倒霉痣。把一个绝代美女打入冷宫。毛延寿看看画像觉得称心了。才心安理得的交了差。

汉元帝见到王昭君的画像。倒是觉得挺美。就是看到那颗克夫痣。心有余悸。正因为如此。王昭君无缘参加决赛。只好作为宫女留在宫中。这样一晃就是五年。

再说南匈奴单于呼韩邪归顺汉朝以来。他第三次来到长安。见到汉元帝很是恭敬。并坦诚宣称。甘愿俯首称臣。为汉朝守护北疆。

为了让呼韩邪单于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汉元帝决定走“和亲”之路。他从宫中选了那位画相上有克夫痣的宫女王昭君。以公主的身份嫁给了呼韩邪单于。好让呼韩邪单于死心塌地做自己的臣子。匈奴与汉朝之间结束血与火的战争。永远化干戈为玉帛。谁知。故事发展真叫人难以预测。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汉元帝选定良辰吉日。要亲自为公主操办“辞别仪式”。在一片鼓乐声中。王昭君霞光锦冠。满身珠光宝气出现在大殿上。她的出现艳惊四座。大殿上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变化最明显的还数汉元帝。刚才脸上的神气劲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惊慕和气恼。他急匆匆的走过去问道:“你叫啥名?”王昭君答道:“我叫王嫱”。汉元帝又问:“你何时入宫。朕怎么没见过你?”王昭君含着泪水说出了入宫的前后经过。

汉元帝听完王昭君的诉说。心里如同打破五味瓶。他原来是想随便找个宫女忽悠一下呼韩邪单于。没想到自己却被画师毛延寿给忽悠了。事后虽把毛延寿砍了头。也减不了他心头的怨恨。更化解不了相思情。因为君无戏言。汉元帝是不能再反悔。只好忍疼割爱让王昭君出嫁。

她要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再也不回来了。

雁门关。在历史上。这座满载血与火的关口。今天却迎来了一位绝代佳人。王昭君在侍卫和宫女的护卫下。坐骑缓缓登上关顶。她不由的手搭凉棚望望远方。只见塞外寒风阵阵。雪花飘飘。一派北国风光。回头再看关内。却是春风送暖。杨柳吐翠。桃杏现蕾。满眼春色景象。她深深地品味到“马后桃花马前雪。如何教人不回头”的滋味。在坐骑上。她不知多少次回头。晾望长安路。在丝帕内。不知留下多少离情泪。这位孤独无助的弱女子。在她稚嫩的肩上却挑起民族利益的大梁。

王昭君的送亲队伍走出雁门关口。她更加郁郁寡欢。哀痛欲绝。那阵阵马啼声。如同奏得哀乐。敲打着她的心弦。那“咯咕、咯咕”的雁鸣声。犹如一曲曲悲歌。撕裂着她的恋乡情。她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满怀惆怅。拨动琴弦。弹奏出一曲《离别曲》。这凄凉婉转的琴声。悲切而伤感的歌声。随风飘向远方。随行人员无不感叹落泪。此时此刻。一只南下的大雁。正好从此飞过。听到这悦耳苍凉的琴声和长歌当哭的天籁之音。又看到这位天资国色的佳人。这只大雁失态了。惊呆了。它忘记自己是在空中飞翔着。它一动不动的定格在王昭君的上空。须臾时刻。这只大雁“咯咕咯咕”的叫着。从空中俯冲下来。落在王昭君的身旁。这就是王昭君雅称“落雁”典故的由来。

在雁门关外。由大队骑士、毡车、乐队等组成的迎亲队伍。真可谓浩浩荡荡。蔚为大观。王昭君看看路边的风景。只见黄沙滚滚。枯草凄凄。不由的伤感万千。到了单于王庭。只见一座座帐篷内。张灯结彩。毛毡铺地。一派喜庆场面。呼韩邪单于满面红光迎接这位来自中原的佳人。此时。胡笳齐鸣。万民欢腾。王昭君没有感受到欢乐和喜庆。她深深体会到孤雁入群的哀愁。

呼韩邪单于为了表示对“岳丈人”的感恩。特派使臣为汉朝送去大量玉器珠宝和骏马。

其他观点: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与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但不管哪种说法。昭君出塞的塞都应当理解为塞外。因史书并无记载。不好定性为哪个具体哪个关塞。

其他观点:

昭君出塞。此要塞是“光禄塞”。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然后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汉书·匈奴传》记载甘露三年(前51)。匈奴呼韩邪单于“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有急保汉受降城”。后来单于想同西汉结好。故三次进长安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汉书》记载汉元帝赐亲。但《后汉书》则记载王昭君是自请出塞愿意和亲嫁于呼韩邪单于。当时呼韩邪驻于光禄塞下。所以昭君所出之要塞即是光禄塞。

光禄塞遗迹分布在今固阳县、乌拉特中旗及乌拉特后旗境内。大致位于今天的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与乌拉山分界的山峡之中。此处山势险要。河内地势较平坦。古固阳道由此北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光禄塞是西汉武帝时派遣光禄勋(官号)徐自为在五原郡以外兴筑的长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汉使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即在五原郡长城边塞外。阴山石门水(今内蒙古昆都仑沟)峡谷口。修筑光禄城等军事城障。以控扼汉、匈之间南北重要交通的石门水谷道。城址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明暗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记载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因光禄城南临长城边塞。故称为“光禄塞”。据考证。光禄塞就是昆都仑河通向大青山后峡口的小召门梁古城.城分南北两部分。南为外城。北为内城.内城东西长80米。南北长87米;外城东西长59米。南北长110 米。内城现保存有多处建筑基础。出土的文物多为汉代的陶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20

    单于,王昭君,昭君,光禄,汉元,匈奴,画师,宫中,石门,雁门关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20

    没想到大家都对昭君出塞,指的是哪个要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6:40:20

    昭君出塞的地方——忻州雁门关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杨玉环、貂蝉、王昭君。后人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赞美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