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据中央气象台 8月1日晚间消息。台湾东南洋面热带低压已于8月1日晚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浙江苍南东南方约950公里的洋面上。北纬21.3度、东经126.9度。 8级(18米/秒)。998百帕。我们先来看看中央气象台预报的路径:
我们再看看2019年台风利奇马的路径:
如果把上面两张图比较一下。两个台风的生成与路径有惊人的相似。都生成于台湾东南海洋面上。只是利奇马更靠南。偏东一些。从生成时间来看。也比较吻合。利奇马台风8月4日生成。而今天的黑格比是昨晚8月1日生成。时间相差不大。
从生成环境比较。利奇马生成的前两天。有”范斯高“台风与它为伴。与它同框。而今天黑格比有森拉克作陪。同台竞相。所以说“黑格尔”很有可能是“利奇马”的翻版。果真如此的话。这个“黑格比”非同寻常。去年大家都领教了“利奇马”的利害。横扫东部沿海浙江、江苏、山东、辽宁等四省。给山东带来的降水量相当于9600个大明湖。造成的损失高达157亿元。所以这个“黑格比”我们要严加防范。
▲2019年的台风范斯高和利奇马
▲今年的森拉克与黑格比
虽然说黑格比台风与利奇马台风的位置。与周边台风的关系相差不大。但要让黑格比成长为台风利奇马还有些困难。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黑格比台风比利奇马位置要靠北一些。偏西一些。我们知道台湾~菲律宾东侧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这里水汽资源丰富。能量巨大。当时利奇马台风生成的纬度是16.7N。比黑格比低了近5个纬度位置。这会让生成之后的利奇马在向北移动过程中。不断地给它补充水汽和能量。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它成长为强台风。
其次利奇马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它的不平凡。中心气压较低。风速较大。两天之后就开始加强。云系庞大。结构紧实。台风眼特别清晰。表明这里对流非常旺盛。向北移动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阻力。在太平洋洋面上任意驰骋。一路不断吸收海洋上的高温高湿。中心风力达到17级。最后发展成了强台风登陆。
目前“黑格比”的现状呢。与利奇马的位置不同。它的左侧有3号台风森拉克。森拉克台风看似不是很强大。台风眼也看不见。但这里却是西南季风必经之处。停留了几天后。会截留了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部分水汽与能量。成为它的“旋转臂”。从目前卫星云图来看。云系庞大。身体臃肿。肢体肥胖。登陆时会给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带来大暴雨。下图
上图中黑格比云系远远不能与森拉克相比。象一个受气的孩子一样。云系特别小。象一个“袖珍版”的台风。目前还看不到台风眼。比利奇马弱很多。加之受森拉克的影响。没有过多的水汽与能量补充。成长为象利奇马一样的台风。还是要有一段距离。未来发展潜力不是很大。
虽然黑格比没有利奇马台风强大。但带来的降水还是不少。上图是ECMWF预测的黑格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天黑格比北上的路线与利奇马相似。由于水汽较少的原因。降水量比利奇马要小一些。局部地区也会出现大的灾情。影响范围:江浙沪、山东及渤海湾、东北辽宁地区。
黑格比北上。又带动了南部海区的低压扰动。一个个北上。北方将有持续性降水。注意防汛。据中央气象台、ECWMF预测。上图是“黑格比”的北上路径。但北上过程中。受各种天气影响。比如“森拉克”的减弱或消失。旋转云翼里的水汽”反叛“。会被“黑格比”收入囊中。 又补充到了“森拉克”的热量与水汽。使得“黑格比”不断加强。发展成强台风。即使发展壮大。时间、空间也有限。也不太可能发展到“利奇马”的强度。
目前太平洋海面上低压扰动很多。经过七月空台。水汽、热量充足。低压扰动会接连生成。但目前还看不到生成强台风的迹象。因此防汛一刻也不能放松。这些“袖珍版”的台风对于一个小流域降来说。降水灾害也是深重的。
其他观点:
4号台风黑格比会是第二个利奇马吗。能给江浙、山东带来暴雨吗?
前一阵子。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雨。长江、淮河等大江大河水位暴涨。位于中下游省份的安徽几次开闸放水。倾泻而下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村庄。实在让人们唏嘘不已。近期。随着太平洋热带低压团的不断兴起。我们东南沿海又进入了台风生成的高峰期。据中央气象台报道。8月1日晚。在台湾省东南海面上新生成的一个低压团增强为台风。目前其位置位于台湾省东部偏北方向。与台湾省以及浙江沿海近在咫尺。这个台风被命名为“黑格比”。
大家应该对去年8月初生成的台风利奇马印象深刻。当时它以快速的移动、强大的降雨、巨大的破坏力。给我国沿海的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比台风利奇马和黑格比。我们发现它们似乎有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生成的位置相近。都是生成于台湾省东南沿海;生成的时间相近。都是8月上旬;台风壮大的同时海面上都有其它台风“同舞”。前有陪伴利奇马的范斯高。今有陪伴黑格比的森拉克。那么今年这个4号台风能否发展成为像去年的利奇马那样。给江浙和山东等华东地区带来强大的暴雨吗?
大家知道。台风的形成。通常情况下都是发源于热带海洋。那里气温相对很高。蒸发量旺盛。容易形成低压中心。如果在地球的自转和适宜的大气流动情况下。低气压中心将会逐渐发展和移动。然后形成呈现一种规律性旋转的热带气旋。北半球气旋方向是逆时针。南半球呈现的是顺时针。如果在气旋的发展过程中。海水的温度一直没有明显的降低。那么沿途补充进去的水汽量就越来越多。在气旋的上方形成大规模的空气辐射区之后。沿着气旋中心源源不断地就会从底部到顶部输入暖湿空气。从而以螺旋形式向四外辐散开来。这样台风就形成了。
那么。台风一旦形成。决定着它的发展和移动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外界能量是否能持续性地对它进行补给。如果台风在热带海面上经过的路程较长。海水的温度一直较高。那么通过高温海水的蒸发所带来的暖湿气流就会非常丰富。台风的上下空气压力差就越明显。空气对流也就越剧烈。这样会推动着台风周围更多的暖湿空气补充进去。从而使得台风的规模越来越大、能量越来越强。另外。加上地球自转作用产生的偏向力的影响。台风的移动速度也会越来越快。一旦登陆。破坏力肯定会非常大。
另外。决定着台风发展规模的因素还有几个重要方面。一个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如果台风的行进路线中。经过纬度在20-30度副热带高压的时间较长。那么受到上层自西向东(北半球)下沉气流的影响。台风会受到非常明显的阻挡和削弱作用。台风的移动路径会向偏西方向行进。而且强度会有所减弱。
另一个因素就是西风带。在北半球如果台风持续向高纬挺进。那么将有很大的可能进入西风带的掌握区域。这里是热带暖湿气流和极地寒冷气流的交汇区域。空气对流又进一步增强。如果西风带强盛。那么台风受到副高减弱的影响程度将有所降低。使得台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同时移动方向由偏西向偏北方向转变。
今年进入6月份以来。副热带高压区一直牢牢控制着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沿海。使得这里的气流上下对流效应明显减弱。一方面使得华南地区高温少雨。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海洋上热带气旋的增强。所以整个7月份西太平洋上没有台风生成。进入8月份。副高范围逐渐北上。广大的华南地区高温少雨的局面也会逐渐被打破。同时台风也陆续生成。可见副高对台风抑制作用是多么得强。
台风黑格比正是在这种气象条件下生成的。主要得益于副高的北移。黑格比生成位置的纬度要比利奇马高5度左右。这也决定了黑格比的“先天不足”。和利奇马相比。它没有足够多的暖湿气流奠定其气旋的基础。在行进的路线中。海面的温度也要比利奇马低一些。因此能量和水汽补充机制欠缺了很多。同时。加上该台风向北移动的速度肯定要大于副高北移的速度。它在行进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副高北移时残留势力的影响。对其规模的扩大还将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同框存在的另一个台风的影响。和利奇马的“伴风”范斯高相比。黑格比的“伴风”森拉克不但纬度较低。而且强度也大很多。影响范围也要大上几圈。很多暖湿水气都被带到森拉克的“怀抱”。因此。黑格比想要发展成像利奇马那样的大台风。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不过。虽然黑格比的强度可能比不上利奇马。但是从目前来看。其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据预测。它将会在3日上午由目前的8级风力加强到10级左右。3日夜间从浙江登陆时的瞬时风力也会达到8级左右。这与利奇马登陆时的16级风力相比弱了很多。影响范围估计也只能到达山东的南部和安徽的北部。所带来的降雨量和利奇马也要差好几个数量级。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台风所带来的降雨。都是非常密集的。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和城市内涝。所以一定要按照气象部门的预测和预警。提前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其他观点:
不会。他的环流小。生成时间与登录时间短。影响不会很大。风力小。雨量也不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088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台风,利奇,黑格,水汽,气旋,拉克,中央气象台,山东,台湾省,也会
没想到大家都对4号台风黑格比会是第二个利奇马吗,能给江浙、山东带来暴雨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据中央气象台 8月1日晚间消息。台湾东南洋面热带低压已于8月1日晚加强为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