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的存在究竟是利还是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撤除“藩镇”?
原创

藩镇的存在究竟是利还是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撤除“藩镇”?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首先。我们聊一下唐朝藩镇的由来。在唐朝建立的初期。一直沿用府兵制度。府兵有点西方骑士的味道。府兵们拥有自己的耕地。而且不需要缴纳赋税。在爆发战争之后。府兵们集结开赴战场。在唐朝的初期。现在规模比较小。而且时间短。府兵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随着唐朝的崛起。疆域空前的扩大。面对的强敌则越来越多。例如契丹、突厥、吐蕃等等。

由于强敌环绕。唐朝必须在边境上驻扎大量的军队。久而久之。府兵家乡的耕地基本上荒废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府兵的伤亡严重。唐朝需要补充府兵的缺口。面对强敌入侵。一个州府的兵力根本就不够。唐朝需要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开始采用募兵制。同时设立了10位节度使。为了方便节度使管理。唐朝把财政使用权和地方人事任免权都交给了节度使。节度使控制了一个地区的军政大权。这就成了藩镇。

对于唐朝中央来说。不是不知道节度使的威胁。但是。在那个时候。节度使是抵御各地强敌的唯一办法。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考虑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但没有选择撤销节度使。节度使对中央有威胁。同时也拱卫了中央的安全。在唐朝的后期。为了抗力吐蕃军队的进攻。唐朝皇帝命令各个地区的节度使派兵。当时。就连一直和朝廷对抗的河北三镇也派遣了两万军队。所以说。藩镇对唐朝的统治有害。但不可或缺。

其他观点:

唐代藩镇或称方镇始于唐玄宗年间。

其时代背景是唐帝国西部及西南部受到吐蕃的军事压力。北部边境突厥人又重新崛起。东北部的契丹、奚、室韦、靺鞨等部族也开始经常袭扰边境。而随着唐帝国疆土的扩大。边防线和战线也越来越长。比如著名的怛罗斯之战。高仙芝的安西都护府军队。都远征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了。

因此为了对外作战军队部署和后勤补给的便利。唐帝国就在边疆设立一些常驻军区。驻扎大量军队。这就是藩镇的缘起。而为了方便指挥这些军队。就需要有将领长期统帅这些部队。这就是节度使的缘起。

藩镇与节度使是相辅相成的。节度使是藩镇的统帅。而藩镇是节度使所辖的地区与军队。

应该说。藩镇与节度使制度一开始是有好处的。将领和士兵相互熟悉。军队也不需要来回调动和奔波。遇到战事。军队的反应也快。这些都有利于唐帝国的对外作战。比如与吐蕃的多年鏖战。对安西的收复。征讨小勃律。唐帝国的兵锋都远至克什米尔地区。

然而。军事指挥是一个追求高效的事情。为了追求藩镇军事行动的高效。权力必然会向藩镇统帅。也就是节度使集中。这其中不光包括军事指挥权。还有司法权、民政权、人事权、财政权还有监察权等等。比如开元二十年(732年)。幽州节度使开始兼领河北采访处置使。之后。节度使兼任兼任其所辖藩镇利的经略、支度、营田、转运、监牧诸使。

没有监督和制约的绝对权力必然滋生腐败。

在唐玄宗早期。节度使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穷兵黩武和妄开边衅。因为节度使主要靠军功升迁与获得赏赐。当然这个是上行下效的事情。史载。“明皇蔽于吞灭四夷。欲求一切之功。”这些不必要的对外作战。消耗了唐帝国的国力。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藩镇军队慢慢的变成了节度使的私兵。比如欧阳修就曾说。“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

以上问题发展到最后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了。

至于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帝国不撤除“藩镇”?这就是有心无力的问题了。权力放下去。想收回就难了!

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安史之乱平定的不彻底。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安史叛军的最后一任首领史朝义。被唐军击败。于林中自缢死。但唐军已经无力彻底消灭安史叛军的玉不了。因为。由于河西、陇右等军被大量抽调。西北边防空虚。吐蕃、党项趁机入侵。于是唐帝国只能承认现状:“东都河北应受贼胁从署伪官并伪出身。悉原其罪。一切不问。”

于是。安史叛军的余党李怀仙、田承嗣、薛嵩、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等人。得以“招还散亡。治城邑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贡赋。天子不能制”。此后。唐帝国只能予以承认。于广德元年(763年)正式下诏分割河北诸州。并先后以张忠志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朔故事”。

河朔既然强大又桀骜不驯。为了防备新的安史之乱。于是唐帝国又不得在河朔周边设立防线。设置藩镇。“尽宿厚兵。以塞虏冲”。结果后建立的藩镇逐渐也开始桀骜不驯起来。可以说。唐帝国后一百年的一直想削藩。但一直没有真正彻底成功。最后经过一百年的博弈。唐帝国的中央和藩镇形成了一种均势关系。“夫弱唐者。诸候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直到最后。黄巢大起义打破了这种均势……

其他观点:

谢邀。

藩镇的存在弊大于利。是一种自取灭亡的错误国策;唐朝安史之乱后一直试图消除藩镇。但未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藩镇设立是李隆基犯下的最大错误。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在靠近异族的边境区域。设立了八大节度使。负责地区军务。这是唐朝藩镇的正式出现。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保留下来。原来州郡的最高地方长官是刺史。如果刺史本身是武将。且负责管理当地的军队。就可以加节度使的头衔。管理多个州郡的军务。

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至德之后。中原用兵。大将为刺史者。兼治军旅。遂依天宝边将故事。加节度使之号。连制数郡。奉辞之日。赐双旌双节。如后魏、北齐故事。名目虽殊。得古刺史督郡之制也。《旧唐书》志第二十四职官三

唐朝初期采用府兵制。地方上和边境有一些镇守军队和屯戍部队。战斗力比较低。只能起到防御和预警作用。如果需要作战。则从朝廷直属的十六卫中派遣精锐部队。同时任命朝中高官作为总司令(总管)统兵。如李靖、狄仁杰等都曾经统兵出征。只能按命令行事。一旦有其他想法。士兵们和其他将领都不会服从。

这种方式是最彻底的强干弱枝。出征时元帅是临时任命的。军队只忠于皇帝和直属将军。士兵平时在关中或者某地务农为生。军队叛乱可能性极小。即使十六卫中某支军队叛乱。也有其他十五卫来平叛;地方上军队战斗力低下。出现叛乱很容易平息。

开元天宝年间形势发生了变化。土地兼并造成府兵制被破坏。朝廷直属禁军十六卫已经名存实亡。李隆基把府兵制改为募兵制是个进步。相当于义务兵改成志愿兵。但并没有采用统一募兵、统一训练、统一后勤补给、统一分配士兵的方法。而是由节度使自行募兵。且赋予节度使地方财政大权。

如果节度使能够定期轮岗。或者调回朝中为官。藩镇还可以得到控制。但李林甫担心边将立功后回到京城威胁自己的地位。就建议李隆基任命安禄山等胡将作为节度使。胡将一般没文化。轻易不会被任命为京城官员。对李林甫没有威胁。

于是。唐朝的武将节度使长期掌管地方军权、行政权、财政权。又可以自行募兵。这和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没什么区别了。对于唐王朝和皇帝的忠诚。只能靠个人品德和皇帝的威严来保证。而历史证明。这种保证是毫无意义的。

安禄山在河北深耕了十余年。兵是他的兵。将是他的将。军队只认发饷的安禄山而不认皇帝。其中还有大批胡将和异族士兵。因此。安禄山起兵造反阻碍很少。

周朝分封制和唐朝藩镇设立的目的都是为了开发边疆。是符合当时交通、通讯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无奈措施。如果中央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始终保持对诸侯(藩镇)的控制。叛乱发生的可能还是较小的。因此。藩镇有利有弊。弊大于利。

安史之乱后。历代唐朝皇帝都把削除藩镇作为主要目标。

安史之乱刚刚结束时。是个削除藩镇的好时机。但吐蕃大举入侵。唐朝只能保持原有节度使制度。甚至连安史叛军余孽都没有清算;

之后两任皇帝。唐代宗挡住了吐蕃的进攻。国力有所恢复;唐德宗开始着手解决藩镇问题。但削藩激起藩镇大举反抗。只好下罪己诏向藩镇认错。唐德宗后期一直在削弱吐蕃。但又增加了宦官掌军的问题;

到了唐宪宗时期。利用宦官掌军。建立了一支较为强大的神策军。中央权威再次恢复。而地方藩镇的节度使和军队士兵都换了一茬。战斗力和对朝廷的戒备有所降低。唐宪宗经过数年的军事政治双重攻势。打了几场硬仗。基本解决了藩镇问题。回到了李隆基天宝初期的阶段。虽然藩镇存在。但对于皇帝命令的服从还是比较彻底的。唐王朝算是中兴了。但唐宪宗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藩镇问题。只是数量从十个变成了四十多个。并利用中央权威压制住了藩镇。如果从制度上废除节度使制度。才是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进入晚唐。晚唐初期藩镇基本上不算是个问题。那时是文官党争和宦官专权。直到王仙芝、黄巢起义。只好再次放开对藩镇的束缚。起义被镇压了。但唐朝中央权威已经扫地。新兴起的藩镇发现神策军是个样子货。这才真正进入了藩镇乱政的时代;

到了唐昭宗的时候。解决藩镇问题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藩镇把唐朝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直到朱温篡唐。

总之。唐宪宗时期是解决藩镇问题的最好时期。但没有解决彻底;唐武宗、唐宣宗时期也可以解决。但他们还是缺乏魄力去废除这个已经延续百年的制度;到了最后的唐昭宗时期。可能性虽然小。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对皇帝的能力要求太高了。李世民来了都会觉得难度很大。

当然。最好是李隆基根本就不设节度使。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7:02

    藩镇,节度使,唐朝,吐蕃,军队,帝国,安史之乱,府兵制,皇帝,天宝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7:02

    没想到大家都对藩镇的存在究竟是利还是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撤除“藩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37:02

    首先。我们聊一下唐朝藩镇的由来。在唐朝建立的初期。一直沿用府兵制度。府兵有点西方骑士的味道。府兵们拥有自己的耕地。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