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为什么要杀了秦二世而立子婴为王?
原创

赵高为什么要杀了秦二世而立子婴为王?

好文

热门回答:

赵高弑杀秦二世后。立了子婴为王。

然而。仅仅五日。子婴就弄死了赵高。

玩了一辈子阴谋的赵高。难道不晓得子婴的立场、能力吗?为何非要给自己立一个“掘墓人”呢?

子婴的立场。赵高应早已经知晓

秦二世要弄死蒙恬时。子婴曾劝谏:赵王迁杀死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用荆柯之谋而背秦。齐王建杀忠臣而用后胜。这都是“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蒙恬兄弟是大秦的大臣谋士。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不应该的。

当时。“日夜毁恶蒙氏”。处心积虑要除掉蒙氏兄弟的。正是赵高。

显然。对于子婴的反对意见。赵高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子婴的反对之言。不仅仅体现出他在处理蒙氏兄弟的立场。更反映出他的才能、立场。以及对赵高的强烈不满。

显然。在子婴的话语中。蒙氏是李牧、齐故忠臣一类的忠臣。而赵高是后胜之类的“无节行之人”。

从史料记载看。秦宗室中。子婴是唯一一个公开表达对赵高敌对的人物。

历来。拥立新君。要么立年幼、庸碌者。要么立亲近自己者。

子婴已年长。从他逻辑清晰的劝谏之言看。其见识、才能都不错。且明显对赵高敌对。

既然如此。赵高为何还要立子婴呢?

自立的尝试

杀二世后。赵高是尝试过自为君的。

早在杀秦二世之前。赵高就已经与刘邦有了私下接触。

杀秦二世后。赵高曾派人联络刘邦。“欲约分王关中”。(《史记.高祖本纪》)

子婴在谋议杀赵高时。也表示: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子婴是在与自己的儿子谋议时提到的。没有必要造谣。

当时。关东已经尽失。章邯、王离的主力兵团已经覆灭。刘邦进军到武关之外。

对赵高来说。与刘邦合作。可以借助其力量。压制内部。自为君。

而对刘邦来说呢?项羽已经取得巨鹿之战胜利。正在赶往关中。而刘邦仍然在武关外激战。

与赵高合作。迅速入关。刘邦也可以获得“先入关中者为王”的奖励。

因此。赵高与刘邦合作。看起来是可能“双赢”的。

不过。“高祖以为诈”。跟赵高这样的人合作实在太危险。刘邦不愿。

与此同时。赵高也试探了国内的态度。试图直接自为君。

《史记.李斯传》记载。赵高杀二世后。确实佩戴玉上殿。但“左右百官莫从”。实在坐不住。

如此。赵高也只能拥立新君了。

必须拥立一君

除掉李斯后。赵高成了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赵高算是独揽大权了。

然而。赵高的独揽大权。是建立在天子为自己“站台”的基础上。

赵高能独揽大权。甚至指鹿为马。完全是得益于秦二世的宠幸。

跟商鞅、魏冉、吕不韦这些前代权臣一样。你赵高再是呼风唤雨。王(皇)上不爽了。要弄你。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最终。赵高决心除掉秦二世。也是担心秦二世震怒。

当时。天下大乱。赵高欺瞒二世。谎称天下太平。骗取二世的信任。

然而。山东六国已各自复立。章邯、王离军已被歼于巨鹿。刘邦的军队已经攻至武关。已经实在完全瞒不下去了!

秦二世终于觉醒。派人责问赵高“以盗贼事”。

瞒不下去了。赵高遂把心一横。决心除掉二世。

从赵高除掉二世的过程看。赵高自身的力量当时还是比较有限的。

配合赵高造反的。只有其弟弟郎中令赵成及女婿咸阳令闫乐。

郎中令。负责指挥皇宫内的警卫——郎中。

然而。虽然其弟为郎中令。赵高也深知自己使唤不动郎中。只能让赵成设法使郎中们放松戒备。

咸阳令可以统领咸阳的官吏士卒。但没有兵符。仅靠赵高。他调不动人。

于是。赵高利用秦代兵符中“燔燧事。虽无符。速行”的漏洞。让咸阳令“诈为有大贼”。召集官吏士卒。抵达望夷宫。在郎中令的配合下将毫无准备、陷入瘫痪的郎中们缴械。进入宫中。随即。赵成等少数几人入见二世。逼其自杀。

由此可见。赵高虽掌权多年。但他只靠自己的权力。调不动郎中及咸阳军队。之所以能弑杀二世。靠的是他对秦律的熟悉(找漏洞)及阴谋。

靠阴谋。找漏洞。赵高能弑二世。但仅靠这些。又如何镇得住场子呢?

因此。赵高虽掌权多年。但其实力尚不足以自立。仍需找一个合法君王来坐镇!

那么。应立什么样的人来“站台”呢?

选择面

古代选择新君。最常见的方式是先王(帝)指定。或是早早立了储君。或是遗诏指定。

然而。二世是被弑杀的。自然没有指定。

除此之外。就是依照宗法基础。选择尽可能血缘接近的人物。

秦二世登基后。“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秦始皇的二十二个儿子(除二世本人)。十个女儿。全部被处死了。

因此。以血统论。始皇帝的直系后人已绝。

当然。庞支宗室。仍有不少公子。

后来。项羽“戮子婴及宗室公子”。可见。子婴当然不是独苗。

然而。子婴应当是血缘上与始皇帝比较接近的。

关于子婴的身份。说法不一。有说他是秦始皇的弟弟。有说是秦二世哥哥的儿子。有说是秦二世的弟弟。(另外。个人比较相信的说法是。子婴可能是子楚一辈的人物。在辈分上是始皇帝的小叔叔。但仅从名字上来看。并无史书佐证)

但是。无论哪种说法。在秦始皇直系后裔全部被诛的情况下。子婴已是比较血缘上相对接近的宗室了。

既然要立新君。新君在血缘自然不能太远。太远的血缘。合法性是成问题的。

赵高再是指鹿为马。皇室血缘上是来不及乱指的。

因此。赵高的选择面是非常有限的。

子婴仍是最佳人选

除了血缘问题外。子婴的特点也使他看起来是理想的傀儡:有名望。无实力。

《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

而从子婴劝谏秦二世的用语看。子婴敢在蒙氏兄弟处分这种敏感问题上发言。甚至把话说得很重。说明子婴本人在宗室中有一定的名望。

然而。在如此敏感的问题上提反对意见。还把话说得如此重。屠戮宗室的二世始终不拿他开刀。恰恰说明:子婴缺乏政治资源、人脉。

始皇帝就限制、防范宗室。二世对公子的屠戮。更是使宗室力量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正如《秦始皇本纪》所言: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因此。子婴虽有名望。但并不具备足够的政治资源。不足以与赵高抗衡。

栽在赵高最擅长的项目上

子婴的血缘、名望。使他可以以皇权名分。继续赋予赵高“指鹿为马”的权力。

而子婴的政治资源不足。又使赵高看起来跳不出赵高的手掌心。

至于玩阴谋嘛。赵高就更不担心了。

赵高的阴谋。害死了扶苏、蒙恬、李斯、胡亥···一个个最显赫的对手都倒在其阴谋之下。

相比之下。以仁俭闻名的子婴。哪里是对手呢?

而且。在除掉二世过程中。赵高缴了郎卫们的械。完全可以将宫中内外更换为自己党羽。监视子婴。

然而。赵高。还是栽倒在阴谋上了。

子婴确实缺乏政治资源。在严密监视下也确实无法联络外部。

因此。子婴利用斋五日的时间。与自己的两个儿子秘密商议。

随即。在庙见之日。子婴称病不至。

赵高数次派人去请。都没有效果。遂亲自来请:宗庙这样重要的事情。王为何不去?

外面。是你赵高的势力。如今。三步之内。你的势力再强也没有用!

子婴成功刺杀了赵高。

赵高。倒在了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

子婴的才能、立场。很早就已经表露了出来。

赵高显然知道子婴的危险。

不过。在赵高尝试自立失败后。需要一位血统、名望上过得去的宗室来作傀儡。给自己“站台”。

一方面。子婴的血统、名望。都符合条件。另一方面。子婴缺乏足够的政治资源。“孤立无亲。危弱无辅”。并不具备抗衡赵高的实力。

因此。赵高选择了子婴。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赵高。最终还是倒在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上了。

其他观点:

秦二世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却被赵高给杀了。改立了子婴为王。然而。这个子婴很快就设计杀死了赵高。那么。赵高这是什么操作?难道是嫌自己活得长了。找死吗?

当然不是!

赵高为什么要杀秦二世

沙丘之变中。赵高与李斯合谋。本应接替秦始皇继位为帝的公子扶苏被他矫诏赐死。而改立胡亥为帝。从那之后。胡亥就对赵高言听计从。这一方面是因为赵高有拥立之功。另一方面。赵高曾是胡亥的老师。从小胡亥就对赵高十分佩服。

在赵高的蛊惑下。胡亥将秦朝的股肱之臣蒙恬、蒙毅、冯劫、冯去疾等人。甚至连丞相李斯也被赵高诬陷谋反诛杀三族。朝政大权完全落入了赵高之手。当时赵高的权势之大。就连胡亥也比不上。朝中文武百官更是畏如蛇蝎。

有一次。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命人牵来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笑道:“这明明是头鹿嘛?”赵高又问群臣。群臣有的说是鹿。有的则顺着赵高的意思说是马。等胡亥走后。赵高便将那些说是鹿的人统统杀了。从此以后。更没有人敢反对赵高的意见。

赵高乱政。天下民不聊生。各地义军四起。尤其是刘邦和项羽的军队势力最为雄厚。在巨鹿一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四十万秦军主力全军覆没。八个月后。章邯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使得秦王朝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

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人都明白。秦王朝的灭亡只在旦夕之间。然而这一切。赵高全都瞒着胡亥。不让他知道。所以。胡亥仍旧花天酒地。得过且过。但赵高却不得不为自己想一想后路了。

尤其是当章邯倒戈之后。胡亥质问赵高。“丞相不是总说关东盗贼不能成气候吗。今天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这让赵高明白。胡亥已经不再完全信任自己了。一旦胡亥明白过来。恐怕就会对他下手。

于是。赵高与弟弟赵成和女婿阎乐合谋。制定了弑君政变的计划。赵成与阎乐带兵杀入宫中。一直到了胡亥面前。胡亥这才明白。赵高原来要杀自己。无奈之下。他同意让位。只求当一个郡王。阎乐不许。胡亥退一步。说当一个万户侯也行。阎乐还是不许。胡亥急了。说当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啊。

无奈。阎乐定要逼他自杀。胡亥长叹一声。拔出佩剑自尽了。

赵高为什么要立子婴为秦王?

赵高的第一个想法。是自己当皇帝。但当他说出自己想当皇帝的想法时。文武百官沉默应对。没有一人支持他。赵高自己也明白。这么多年来。虽然他仗着胡亥的信任。一手遮天。但所作所为已经搞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自己当皇帝的愿望算是落空了。

那么赵高又为什么选择子婴呢?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皇位不可能传给一个和秦始皇毫无关系的人。只能从秦始皇的子孙中去寻找。但是。秦始皇的子孙却已经被他杀光了。

胡亥继位之后。赵高对胡亥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和大臣们都在怀疑。这些人难保不怀有二心。”胡亥深以为然。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和十个女儿。以及众多后代先后被杀了个精光。只有一个子婴还活着。但关于子婴的身份。史书中记载自相矛盾。并不确定他是秦始皇的儿子。还是秦始皇的侄子。或者是扶苏的儿子。

所以。赵高立子婴为秦王。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他实在找不到别的人选了。这个子婴是糊涂也好。聪明也好。总之在血缘上、在法统上。他可能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了。赵高要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只能立子婴为秦王。

为什么不是立子婴为皇帝呢?

这是因为。当时天下十之七八。已经被起义军占领。秦朝虽然还未灭亡。但其实已经是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再与起义军对抗的本钱了。

在这种情况下。赵高希望可以恢复秦朝以前的制度。也就是战国时候的制度。秦朝改为秦国。也就是从帝国变成一个诸侯国。赵高想通过这种方式。与起义军进行谈判。起义军占领的地盘。秦国也不要了。你们要称汉王也行。称楚王也行。总之我们以后就都是平等的了。所以。赵高立子婴为秦王。也就是秦国的国君。而不是秦朝的皇帝了。

由于子婴不是皇帝。所以虽然传了三代。我们却说秦朝是二世而亡。

可惜。刘邦、项羽并不肯答应赵高的谈判条件。反而加紧进攻。被赵高所立的子婴。也不肯让赵高如愿。

早在当公子期间。子婴就已耳闻目睹了赵高的种种罪行。如今自己被赵高推上王位。知道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为了不重蹈胡亥的覆辙。子婴制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

子婴要继承王位。必须要先斋戒五日。可等到期限到了。子婴却推说有病。不肯前去举行仪式。赵高无奈。只得亲自去请。等赵高一到。子婴的贴身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就将他砍死了。随即。子婴召群臣进宫。历数赵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

又过了四十一天。刘邦率兵入关。子婴带领百官投降。仅做了四十六天的秦王。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屠城纵火。子婴也被其杀害。

综上所述。赵高之所以杀秦二世胡亥。是因为害怕胡亥将来报复他。先下手为强。同时。赵高还想通过废除皇帝。将秦朝降格为秦国。与起义军达成和解。共分天下。以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胡亥死后。赵高自己做不了皇帝。只好立可能是秦始皇唯一的后裔子婴为秦王。只是秦王子婴也是很有才干和能力。继位五天后就设计杀死了赵高。赵高一生弄权。玩弄诸多名将名臣于股掌之上。却不料最终玩火自焚。死在了自己拥立的秦王子婴手中。

其他观点:

很多人可能对赵高杀掉秦二世立子婴很不理解。要知道。赵高已经完全控制了秦二世。而子婴却是个清醒睿智的人。赵高杀掉一个糊涂的傀儡。立一个清醒睿智的人。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吗?

事实正是如此。子婴被赵高扶起来仅5天。就把赵高给诛杀了。那么。赵高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赵高剧照)

有人说。赵高可能并不清楚子婴是个清醒睿智的人。

这是不对的。子婴在《史记》中的记载不多。但是当秦二世准备杀蒙恬、蒙毅兄弟的时候。子婴说了一长段话劝说秦二世。结果秦二世不听他的。还是把蒙恬、蒙毅兄弟杀了。这件事。赵高不可能不清楚。也就是说。他是知道子婴是清醒睿智的人的。

既然知道。赵高为什么还要杀掉秦二世扶立子婴呢?

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秦二世是不是已经完全成为了赵高的傀儡?

显然不是。

赵高让秦二世杀李斯。杀蒙恬、蒙毅兄弟。杀秦二世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是采用欺骗的手段。骗秦二世说这些人要造反。而秦二世很在乎他的皇位。相信了这些人确实是想造反。才把他们给杀掉的。而且包括“指鹿为马”。秦二世也只是觉得可能自己糊涂了。认不得马和鹿。不明白赵高这么做。是做给满朝文武看的。是要搞一言堂。如果秦二世明白赵高是想搞一言堂。是让满朝文武都以他赵高的马首是瞻。也就是说。秦二世要是发现了赵高的目的是夺取他的皇位。他显然是不会容忍赵高存在的。

(秦二世剧照)

我们从赵高发动“望夷宫之变”。赵高的女婿阎乐冲进去要秦二世自行了断。而秦二世还口口声声说要见丞相(赵高)。希望丞相出来救他。就可以看出。秦二世一直认为赵高是最忠诚于他。不会害他的。

当农民起义及六国造反风起云涌。秦朝军队节节败退的时候。赵高非常害怕这样的消息被秦二世了解到了。因为秦二世了解了。便意味着他赵高的无能。秦二世一旦知道赵高无能。肯定会毫不客气杀掉他。从秦二世毫不客气杀掉李斯、蒙恬以及他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看出。秦二世是一个多么凶狠残忍的人。所以。赵高完全是害怕真相暴露。才赶紧抢先杀掉秦二世的。

杀掉秦二世后。赵高本来要自称皇帝的。毕竟他本身也有嬴姓的血统。他自称皇帝。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他在把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商讨这件事的时候。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不开腔。也就是说。如果他贸然称帝的话。没有一个人支持他。没人支持他。他的皇帝也就当不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才想先扶持一个秦始皇的后人起来。过渡一下。缓冲一下。再想办法杀掉那个后人(比如说让他“暴病而死”等等)。那时候自己再名正言顺称帝。

有人可能会说。就算要缓一下。也没有必要扶立睿智清醒的子婴啊!

(子婴剧照)

问题是。当时赵高除了子婴可以扶立。他实在已经找不到别的可以扶立的人了。因为秦二世已经把他的兄弟姐妹。甚至包括一些子侄辈的人都杀光了。历史上的子婴。虽然我们并不清楚他是秦二世的弟弟还是侄儿还是叔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和秦二世的关系不错(从他敢于向秦二世进谏就可看出来)。所以秦二世并没有杀他。

在赵高看来。把子婴扶立起来。再把他给杀掉也有好处。这样的话。秦始皇的子孙就全部绝种了。绝种了。他当皇帝就顺理成章。没人再说什么了。

而且。赵高还留了一步缓手。他只让子婴称王。不让他称帝。称王。不管能不能搞掉子婴。将来他自己称帝的时候。也显得顺理成章。

可是赵高千算万算。还是没想到子婴下手下么快。子婴一直不去宗庙称王。等着赵高来请他。赵高一来。子婴就干净利落地把他杀掉了。

当然了。其实赵高那样的玩法。就算他杀掉子婴。是不是就能称帝成功呢?天下人都反了。王离被抓。章邯投降。赵佗不回来。他就算活过了5天。显然也活不过40天。可能刘邦进入咸阳的时候就把他给杀了。不用等项羽来了。

多行不义必自毙。

(参考资料:《史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21

    二世,秦王,刘邦,的人,始皇,宗室,项羽,郎中,自己的,秦朝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21

    没想到大家都对赵高为什么要杀了秦二世而立子婴为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2:21

    赵高弑杀秦二世后。立了子婴为王。然而。仅仅五日。子婴就弄死了赵高。玩了一辈子阴谋的赵高。难道不晓得子婴的立场、能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