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扶苏自杀姊妹篇】
蒙恬是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据说这话是唐太宗李世民说。当时李世民问部下。历史上谁死的最冤。有人说伍子胥。有人说韩信。众说纷纭。唐太宗李世民却说。史上死得最冤的人是蒙恬。没有之一。
理由大体是蒙恬拥兵三十万。有实力反秦的。他却甘心受死。
蒙恬受死是真的。\"甘心\"却说不上。赵高派使者矫诏让扶苏和蒙恬自杀。扶苏很干脆自杀了。蒙恬不肯自杀。作为法吏出生的蒙恬自知自己罪不至死。而且他坚信帝国需要倚靠他。
在狱中蒙恬甚至表示愿意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效忠二世皇帝。秦二世都有点感动。不想杀他。是赵高执意要弄死蒙恬。蒙恬最终喝药自杀。死时可是一肚子的憋屈。
唐太宗说这话自然有他的立场。因为唐朝李氏家族世代是军功世家。趁隋末天下大乱。乘机举兵夺得天下。李世民和蒙恬有相同的背景。如果李家不自起炉灶。估计早被隋炀帝给祸害了。
但是蒙恬的境遇毕竟不同李世民。李氏家族趁乱起义。是在天下纷乱的局势已经形成。他们可以做出明确的判断。判断起义的胜算。
可蒙恬当时的处境与隋末群雄纷起不同。始皇帝暴毙。消息被封锁。蒙恬只是预感这事来得突然。也不能确定事态有多严重。
他弟弟蒙毅本来一直追随在始皇帝身边。可是他在始皇帝重病时。替始皇帝去山川祈福了。还没等回来。就在代郡被赵高的人截住囚禁了起来。
面对突如其来让他和扶苏自杀谢罪的\"始皇帝旨意\"。蒙恬虽然是三十万大军的统帅。他真的是有实力造反确甘心受死吗?未必!
赵高矫诏派使者到上郡时。如果蒙恬知道始皇帝已经死了。这一切是阴谋。那他完全可以以三十万大军做后盾。不管拥立扶苏登基。还是跟胡亥争抢皇位。这都算\"师出有名\"。
可始皇帝驾崩的消息没有发布。大家都默认他是健在的。他依旧是大秦帝国最高的统治者。赵高派使者拿着盖着始皇帝信玺的诏书。它就代表着始皇帝最高意志。而且是必须执行的国家意志。
这时候蒙恬如果拒绝交出兵权。不奉诏。就是谋反。那就要问蒙恬敢不敢反?能不能反?
第一。敢反吗?
秦朝是军事大帝国。商鞅变法百年来。国家常年用兵四处征伐。如果统帅动不动就敢不奉诏。就造反。像赵国那样动则发生兵变。那秦国早就在内耗中衰弱。
跟秦国同根同族。同样尚武的赵国骁勇。名将辈出。但是将帅经常会脱轨。兵变是有发生。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一代英杰赵武灵王被兵变困锁沙丘。活活饿死。
长平之战廉颇死守。国中缺粮。赵孝成王要换帅。廉颇不肯遵旨。杀了使者。跑到魏国了。长平之战。结果大家都知道。本可以跟秦国一争雌雄的军事强国——赵国。国势急转直下。最终国破家亡。
前几天看陈凯歌很久以前拍的《荆轲刺秦王》。实力派全明星阵容。演绎秦国灭赵时的情景。赵国国君在城破时逼迫赵国的孩子自杀。说赵国不留后人。赵人宁死不降!!!
秦军攻下邯郸。嬴政报复性屠戮。那场景特别惨烈!
但是纵观秦国。商鞅变法百年来。秦国发生将军帅叛变的事情很少。这得益于好的制度约束。防患于未然。而且秦法对叛逆。制裁很严厉而残酷。
秦王嬴政时期。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嬌本来帅军和蒙恬的爷爷蒙鹜。兵分两路出击赵国。结果长安君在屯留叛变。蒙鹜孤军作战战死。
长安君的叛军最后被镇压。下场是全部斩死并戮其尸(杀死还不算还把尸体捣碎~)
李斯被赵高污蔑谋反。在狱中受到种种酷刑。最后是\"具五刑而死\"。
什么是\"具五刑\"。就是先在脸上烙字(黥刑)。割鼻子(劓刑)。斩左右趾。鞭笞至死。再砍掉头袋。再把尸体剁为肉酱。
试想蒙氏家族从齐国来秦国发展。三代为将。为大秦帝国扫灭六国。攻赵、攻魏、攻楚。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上卿。始皇帝非常尊崇和信任蒙家。
如果谋反。按秦律要被夷灭三族。累及家人不说。士兵们愿不愿意提着脑袋追随另说。你说蒙恬他敢反吗?
第二。能反吗?
蒙恬死的冤不假。对秦朝忠心耿耿也不假。但有实力造反却未必。长城军三十万是秦国的精锐部队。击退匈奴之后留下来戍边和修长城、直道。
这支部队是帝国的军队。不是蒙恬的。秦国对军队的管理采用符玺。没有皇帝的虎符谁也动不了这支军队。始皇帝暴毙沙丘。李斯他们封锁皇帝死讯。这些符玺都在赵高手里握着。因此赵高才敢有谋逆的底气。
根据现在发现的秦朝虎符上的铭文所记载。秦朝时候。只要想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就必须出示虎符作为凭证。
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存放在帝王的手中。另一半掌握在军队将领或者一方官吏的手中。当有需要调兵之时。将两半虎符二合为一。两者相互契合才能调动军队。“符合、符合”就是两半虎符合成一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何况这支部队的副将是武成侯王离——王翦的孙子、王贲的儿子。虽然王离在镇压项羽起义中表现一般。但当时王离作为扫灭六国。居功至伟的王氏(王翦、王贲)军事集团代表。在军队里也是有很高的威望在。
若始皇帝在。王家是不会跟着蒙恬造反的。这是一点绝对毋庸置疑。
当然。要是大家知道始皇帝已死就不好说。因此面对当时的情境。他们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等。哪怕暂时把使者软禁起来。借机调查、摸清究竟发生什么。等局势明朗再做决定。可惜扶苏仓促自杀。迫使蒙恬别无选择。
资料链接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史记.李斯列传》
其他观点:
承蒙抬爱。谢谢了。却之不恭。谈点浅见。勿见笑。蒙恬之死。有他的局限性。愚忠。既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的悲剧。国家失去忠臣良将。相当于大厦的四梁八柱少了一个梁。它不起连锁反应吗。最后它能不倒吗。亲小人远君子离亡囯也就不远了。蒙恬的死。加快了秦朝的灭亡。愚忠、愚民非国家之福。开明、包容利国利民。
其他观点:
蒙氏一族。祖孙三代皆为秦国效力。蒙恬祖父蒙骜本是齐国人。从秦昭襄王开始为秦国效力。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代皇帝。先后为秦国打下韩、赵、魏三国几十座城池。
蒙恬父亲蒙武。先后数次以副将名义跟随秦国名将王翦伐楚。灭亡楚国。蒙恬弟弟蒙毅官拜上卿。深受秦始皇信任。在宫中辅佐秦始皇掌握朝政。蒙恬本人。官至将军、内史。曾参与灭齐。秦始皇统一后。蒙恬受命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修长城。守卫北部边疆。
蒙氏三代仕秦。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赫赫战功。对秦国忠心耿耿。却惨遭赵高、胡亥陷害。而被逼死。实属可惜。
当胡亥、赵高、李斯三人合谋。纂改诏书。逼扶苏与蒙恬自杀。诏书到达长城军中时。扶苏准备自杀。但蒙恬不相信秦始皇会这样做。想复议。但被使者关押起来。而扶苏深信不疑的自杀。蒙恬被关押起来还没有死。
扶苏死时。胡亥想释放蒙恬。但赵高先是诬陷蒙毅毁谤胡亥。于是胡亥杀了蒙毅。后又派人逼蒙恬自杀。蒙恬自杀前曾说过一段话:
蒙氏一族为秦国出生入死三代。我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势力足以背叛。虽被囚禁。但我知道。应该守护仁义而死。
说完。扶苏就自杀了。扶苏真的有实力造反而甘心受死吗?
我看未必。
其一、蒙恬虽手握三十万大军。可军队是秦国的。蒙恬想造反。能调动军队吗?战国时期调动军队只能靠国君赐于一半虎符。才有权力调动大军造反。否则军队凭什么听蒙恬的。
其二、秦法严苛。造反是重罪。蒙恬造反。其在咸阳的九族基本上是无法存活。就算蒙恬不顾族人。那手下的将领和士兵都不顾吗?
其三、蒙恬以什么名义造反?扶苏已死。蒙恬出师无名。造谁的反。难道自已当皇帝。这不可能。就算扶苏不死。也未必肯跟蒙恬一起造反。没有扶苏的支持。蒙恬出师无名。
其四、蒙恬要是造反。就是叛军了。粮草、军械秦国政府不可能再供应。蒙恬怎么解决。当叛军抢老百姓的吗?抢沿途秦国郡县的吗?长城地处偏远。物资缺乏。无法得到保证。
其五、秦军实行军功爵位制。造反的话军功爵位谁给?秦军之所以被称为虎狼之师。就是因为军功爵位制。士兵没有这些。又看不到未来。疯了吗?不可能跟着蒙恬造反的。
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看。蒙恬都不具备造反的能力和条件。那么留给蒙恬的路。只能是自杀。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173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蒙恬,秦国,始皇,虎符,军队,秦朝,帝国,使者,军功,大军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蒙恬是史上最冤的人,对秦忠心耿耿却死于非命,有实力造反却甘心受死,为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声明:开涮历史独特视角涮历史 。原创不易。请勿搬运抄袭。欢迎分享不同观点。感谢点赞转发】【扶苏自杀姊妹篇】蒙恬是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