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八章怎么理解?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原创

《道德经》第八章怎么理解?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道德经》。也叫《五千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所著。它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是老子对管子思想的归纳总结出来的。

管子。名管仲。周穆王之后代。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关于水的阐述有很多。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水。至柔。至钢。柔。惠泽万物;钢。无坚不摧。

《周易》第二十九卦为《习坎卦》。上坎下坎。坎。为泽。坎:有孚。维心享。行有尚。意思是重重险阻。要像水一样奔流不止。有坚强的胸怀。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动善时”。这一连串的善我概括为:

环境幽雅。心静如水。讲诚守信。与时俱进。

如果这些都能做到了。做人又低调。那就没什么了。

其他观点:

《道德经》第8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先看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译文(大意):

行事符合“道”的人象水一样。水帮助万物生长。但从不与万物争长短。正因为不与万物争长短。所以也就没有过失。水总是居于人们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象水一样的人。随遇而安。安于卑下的环境;心静如水。象深渊那着沉着;乐于助人。象水那样仁慈可亲;信守诺言。象水那样真诚;为政公平。争水那样有条不紊;办事机智果断。象水那样无所不能;一旦行动。便会象水那样因地制流。见机行事。无往不胜。

简单解读:

老子高度赞美水的品质。认为水的品质最接近于“道”。以水为喻。用“善利”、“善地”、“善渊”、“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等八个方面的“善”。阐述了圣人所应具备的德性。老子指出水最大的美德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也正因为“不争”。所以才没有失败。没有怨忧。

老子的“不争”。有一定的积极的借鉴意义。为人处事。不能事事都去争。有的时候要象水那样。甘于卑下。但也要看到老子的“不争”具有消极色彩。该争的东西就得去争。该争的不争。就会被看成软弱。甚至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其他观点:

《道德经》全文语意是连贯的。题主还是反复地通读吧!容易理解一些。这样一句句地解。很多问题吧?这是之前解的。复制过来。

“解读《道德经》4

     ……

    接下来解说第八上善若水句。这句的前面两句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也都能懂。唯独在“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都在想当然的理解。处字有三解:停留。安置。安排;之字。动词。去、往;所。…的地方;恶读乌。叹词;这句的正解是“(圣人)停留在大部分人都去的地方啊所以(心行)近于道”。这句与和光同尘句联系起来解读。理解会更容易。居善地。是德居善仁平等之地;心善渊。心虚能纳、能融合思维;与善仁。分配给予资源时持心平等;言善信。言行相符为信。解为说话契合实际行动;政善治。政。政事。通“正”正直公正。政策政事以善心公正处理;事善能。能。耐、经受。繁杂事务用善心耐受;动善时。行动以善而能适度取势。因为只有不争执于其中的对错。重在取舍度势而行。才能把握战略稳定(无尤)。

    上句的善一直被解读为善于。但你只要联系后文的“吾有三宝。一曰慈”就能懂善为慈悲心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为公心。人道立命。天下为公才对。

    第九句。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揣而锐之 不可长得。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功成身退 天之道也。掌握控制着来增长充满它不如让它自我成长增长(是不是说教育说人生?)。测量估算来使它尖锐和有硬度不能长期保有状态(说按天赋和本真取材为用的问题了。锐、使动用法)。金玉满堂死了带不走、财富只意味着人类社会责任的担当。富贵而骄实际是说贪名、贪财、贪执为祸患的根本(联系五色令人目盲句说心迷妄。知止不殆句理解取舍有度、健康为本。如何不迷?虚静生慧。慧都周运万物。心随物境转即迷妄)。

    经文最后一句:天之道也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也 为而不争。如果功成身不退。就是物壮则老。对思维和个体的发展都不利;取势的思维本身也决定了会功成身退。发展到那种地步不需要贪恋权势一个人了哪呆着都挺舒服。哈哈!天之道在于持中。在于务本。在于人道整体发展承继。这个中是顾前要后一个也不放弃的。跟儒入明后中意为一刀切的威权式思维可不一样。

    今天到这里。第十又是惯常被解为丹道的句子。各位朋友不妨照着我的思路解一解。你会发现世界大不同。前人言老人言。不如自己能自主思维判断来发言。提示下。人是气形质的整体。说的是思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9:57

    道德经,万物,思维,老子,心静,的人,这句,圣人,富贵,卑下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9:57

    没想到大家都对《道德经》第八章怎么理解?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49:57

    《道德经》。也叫《五千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所著。它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道德经》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