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期间,军人都吃什么食物?
原创

在战争期间,军人都吃什么食物?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冰雹就以曾经在部队服役时在野外演习和驻训时的伙食来加以说明。真实的战场在今天也会在实际条件下为作战士兵提供尽可能多的丰富营养的食品。


但在真实的野外驻训时。基本也是如此。但由于往往驻训地较为偏远。有时青菜或者面粉会出现断顿。大部队就只能以米饭就着午餐肉(罐头)。甚至是一连数天一天三顿都是如此。遇到大风大雨时压缩饼干就成了主食。喝水的问题就依靠储水车拉运。这也有些真实作战环境的感觉。沙子拌大米成为了日常。没有青菜更要习惯。面条成为了期盼。

其他观点:

我们看看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军都吃什么食物。作为世界公认最“出手阔绰”的美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中国人民志愿军。起初美军是带着轻视散步一样打到鸭绿江边的。随即被志愿军平推到三八线。志愿军之所以能打退美军。甚至在二次战役创造了几乎全歼两路联合国军的战役局面。靠的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至高无上的军人荣誉感。钢铁一样坚定的战斗意志。以及炉火纯青、至臻化境的步兵战术。假如。志愿军的武器和后勤补给能够再强一点。美军没准就被撵下海了。

美军的野战伙食一直是世界军队里最顶尖的。在伙食补给十分匮乏的志愿军来看。美军的战场伙食简直是钟鸣鼎食的奢华。然而美军并不满意。二战后的美国大裁军导致极为严重的部队缺编和未就绪状态。在战争爆发之际。美军并没有考虑过这会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财大气粗”的美军也第一次体会到补给不足的痛苦。

在战争初期。美军大量配发的战场食品主要分为A、B、C、K四种食品。这一分类并非创新。早在二战开始前就已经投入使用。美军通常将野战厨房使用新鲜食材制作的食品称为A型食品。一般来说。美军会在较为安全稳定的部署地点采购当地新鲜食材并制作成热食。配发给部队。然而。由于美军在战争初期的快速推进。极为恶劣的道路状况。异常寒冷的天气。裁军导致的运力缺乏。美军前线部队在早期没有机会部署大型固定式的食堂。士兵很难得到A型食品。

作为A型食品的补充。B型食品则由经过一定加工的罐头组成。这些罐头往往是半成品。例如汤料、果酱、碎牛肉、肉饼等等。虽然经过一定的烹调。但往往没有足够的调味。风味较差。没有自己妈妈做的晚饭可口。美军往往会在野战厨房中将这些食材进行快速的二次加工(就是大锅煮)。而后配发给部队。而在战争初期。由于当地民众对美军并不十分欢迎。半岛的农业水平也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很难供应足够美军需求安全可靠并且数量充足的面粉、肉类、新鲜蔬菜。美军不得不从日本的后勤基地大量采购蔬菜和肉类。进行简单加工后。封装为B型食品送到战场。在整个战争中。半成品的B型食品是美军二线部队和后方最主要的食品来源。

而C型食品则是日后MCI口粮的前身。C型食品在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开发。当时主要分为不含肉类的B餐和含有肉类的M餐。C型食品的种类是比较丰富的。包括饼干、午餐肉、煮豌豆、脱水蔬菜、水果硬糖、咖啡粉和果汁。此外在大包装里面还有口香糖。5支香烟。火柴。针线盒和剃须刀片!对于美军中数量颇多的各种宗教信徒。美军使用素食口粮统一处理对于某些肉类由于宗教信仰无法食用的人群。然而。C型食品的主食设计很差劲。主要热量来源仅仅是巧克力和饼干。偶尔吃一次还凑合。天天吃显然无法满足一线士兵的需求。往往需要为士兵配发另外的口粮作为补充。

这是艾森豪威尔在视察前线。与美军第三步兵师第15步兵营B连的官兵在一起用餐。新闻报道说吃的是普通野战食品。实际上吃的是用新鲜食材由大食堂厨房加工成的热餐。也就是A型食品。实际上。在运动战期间。前线的士兵是吃不到A型食品的。

由于运力的缺乏和二战库存品过量。美军在战争初期往往都是使用二战期间生产的口粮。这些C型口粮生产日期较早。也没有补充后来多样的食物。餐谱较为单一。味道并不十分理想。为此。在大量一线美军的要求下。美国陆军军需部开始为所有一线部队配发X口粮。X口粮并非某种特殊的口粮。而是直接用来购买食品的资金。类似于现在美军自行采购部分装备。相比于标准化的口粮。自行采购的X口粮往往风味更好。也更加符合士兵的需求。但是在食品安全等问题上有着较大的缺陷。

美军第八集团军在面对补给不足的情况下。曾经广泛的采取X口粮配发方案。而在补给能力逐渐恢复后。依然采用了常见的标准化口粮。

随着战争的长期化。美军对于口粮的需求也在持续变化。由于半岛战场上交火烈度较高。双方冲突极为惨烈。美军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饮用水。为此。在战争中后期。美军陆军军需部改变了配发速溶咖啡和果珍粉的传统。为一线部队配发了相当数量的饮料罐头。相比于常见的果珍粉。饮料罐头不需要冲泡就能够饮用。但是运输成本提高了20倍以上。从1950年12月开始。陆军军需部要求每运输100份C型口粮就必须包含12份的水果饮料罐头。用来解决无法寻找水源时解渴的需求。虽然饮料罐头并不能作为日常消耗完全满足部队需求。但是往往士兵和连队会积攒大量的饮料罐头。用来应对不时之需。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美军还为前线供应了大量的可口可乐等饮料。1952年的夏天。在战场上。美军士兵们甚至还能到虎牌啤酒。这时候美军一度还为士兵供应免费的啤酒。后来因为美国国内舆论的反对而取消。此外还有诸多奢侈品的享受。飞机运送香烟和口香糖。每周可以享用冰淇淋等等。 而我们的志愿军的伙食供应则比较艰苦。有很多人知道志愿军最著名的食品是炒面。其实在战争初期。长津湖战役。那时候炒面还没大面积应用。战士们没法生火。就是直接吃生米。后来。志愿军进行入大范围的机动作战。需要解决吃饭问题。由于中国人日常饮食的主食。以米饭为主。面食以馒头类为主。缺点是含水量太高。不适合储存。而且需要挖灶生火。在美军掌握制空权的战场。志愿军做一顿热食很不容易。于是炒面诞生了。 炒面的成分为70%的小麦粉。30%的大豆粉。或者高梁面。玉米面等杂粮为原料。加一点食用油。炒熟。然后加食盐。

那时候全体志愿军官兵吃的都是炒面。每次作战在身上背着几个炒面袋子。能够维持大约一周的伙食。由于饮食太单调。志愿军患有夜盲症的比例很高。增加维生素的供应。甚至要靠煮松枝水。到了1952年转入坑道作战后。战线比较固定。志愿军的后期条件才大为改善。直到停战前。在1953年夏季攻势时。我们志愿军甚至把前线阵地吃上肉馅饺子。都当做后勤伙食保障的伟大胜利。

其他观点:

1.战场饮食保障非常重要

战场饮食保障其实是作战当中的非常重要一环。毛主席都曾经说过:“人民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否则。虽有枪炮。无所用之。”饮食保障其实和部队战斗力息息相关。在现代战争中因为食品保障不到位造成人员伤亡的也是存在的。这对于军队的士气会造成严重的打击!

目前我们采用的保障方式主要有集中保障和单兵保障。集中就是统一做统一吃。单兵就是自己带着单兵食品(自热型的)。不耽误执行任务。

2.战场饮食保障的特点

一个是要快速。部队里面炊事班有训练科目的。就是在野外四十分钟左右给全连保障伙食。包括埋灶、生火、做饭等等。另外部队也有一些即热食品。08年抗震救灾的时候就给我们发了一堆单兵干粮。只要有水。里面就会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加热。

第二个是要隐蔽。因为是作战条件。时时刻刻都是有敌情的。所以吃饭也得注意隐蔽。炊事班做饭的时候就有一项是埋无烟灶。不然你这边袅袅炊烟到时候就是给敌人指示了目标。

第三个是要管饱。就是吃一点就管用。比如压缩饼干。吃一点再喝点水就能管用不饿了。单兵干粮热量也很高。能够很快地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第四个是要随时随地。在不同的时间、地域、作战环境、作战阶段都可以进行。你不能让环境来将就你。你得将就环境。抗美援朝我们志愿军一把炒面一把雪。就这样挺过来打出了我们的顽强、打出了英勇、打出了胜利。

最后一个是要能立足自身。在陆院上学我们的一个课目就是野战生存。这个特种兵训练的更多。就是把你扔到野外你靠野菜也好、树根也好。怎么利用大自然给你提供的东西生存下来。一切都可能成为你的食物。这些是需要你去辨别和学习实践的。这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技能!

3.战场饮食保障未来的发展

当前我们的饮食保障还大部分处于用带过去的食材进行现做现吃的方式。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保障分队任务重。效率偏低。对于部队快速机动以及自身防卫都不太有利。

下一步的发展对象可能还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部队性质。进一步发展单兵用的便于携带的即食食品。这个在外国军队当中已经很普遍了。热量高、体积小。质量轻、就餐快而且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每人可以在身上可以带个数日份。这样对于提高战时保障效率、增强部队战斗力都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1:50

    美军,口粮,志愿军,食品,部队,作战,炒面,伙食,罐头,战场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1:51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战争期间,军人都吃什么食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1:51

    冰雹就以曾经在部队服役时在野外演习和驻训时的伙食来加以说明。真实的战场在今天也会在实际条件下为作战士兵提供尽可能多的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