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曹植是才高八斗?
原创

为什么说曹植是才高八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汉末三国初期。曹植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当时已誉满天下。后世南朝宋谢灵运更美誉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算是对曹植最高评价了。虽有自我吹捧之嫌。但也是历代一直对曹植美誉的由来。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应该明确。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后来《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是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赠白马王彪》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例。

其次。曹植在诗歌语言的提炼和修饰上。功夫超凡。远胜于汉乐府古辞及《古诗》的。例如他的《美女篇》。其描写手法远远超脱古人。比古诗十九首中的《陌上桑》更加工细。辞藻也格外华丽。曹植诗中有不少精采的警句。不知是刻意提炼。还是灵性使然。虽流传千古。然魅力弥新。如“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等。常被后人频繁引用。如曹植真有灵运。不知作何感慨?

曹植尤其善于运用民歌中的比兴手法。继而又推陈出新。往往在诗歌开篇时。以比兴手法引发某种特定情绪。以高屋建瓴之势。统领全诗。达到一气贯注的惊人效果。沈德潜所谓“陈思最工起调”(《古诗源》卷五)。正是指此而言。盛誉曹植诗开篇的特殊魅力。

此外。还需要明白的是。曹植的五言诗还在文句的整饬和音韵的和谐方面。特具天赋功力。我们可以拿他《公宴》诗中“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等句为例。从中不难看出。已逾越前人。萌发出了对偶句形式了。而且。有些诗句在音韵上。也初步出现平仄相对。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也明显是对前人古诗辞的突破和发展。

总之。对曹植是才高八斗的评价。我觉得完全符合其人其诗!正如钟嵘所说。其人恰如其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一上)。这是很中肯很全面的评价。

曹植在中国诗歌史上。尤其五言诗的发展史中。地位是超然的。卓而独立的。这是我们诗歌爱好者心目中一座难以跨越的丰碑。但曹植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他的出身和他的性格。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其他观点: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历史上醇香悠远的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他的的确确配得上谢灵运\"才高八斗\"的评价。他青年时期的诗。多以宴饮游乐为主要内容。后来创作的诗文则以抒忧发愤为主。最著名的有《洛神赋》、《赠白马王彪》、《求自实表》等。

曹植。字子建。他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他把五言体诗歌推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如此也可看出他的才华。名人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小时侯随军奔波。直到13岁才在邺城安定下来。此后他与当时著名文学家王粲、徐擀。沉琳、刘桢等人写诗作赋。名声很快就传播开了。在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华的。曹操也因此想\"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太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植常常因好酒、任性而误事。出了不少差错。使得曹操无法接受。对曹植很是失望。但是他的哥哥曹丕善于察言观色。笼络人心。终于被立为王太子。曹丕即位以后。开始整治当初的对手。曹植是首当其冲的一个。他几次想加罪于曹植。

一次。曹丕刁难曹植在七步内做一首诗。不然。将被治罪。曹植踱步成句。流下千古名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他观点:

因为他出口成诗。在当时可算是聪明绝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3:55

    曹植,古诗,诗歌,有一,曹丕,评价,建安,这是,出了,谢灵运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3:5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曹植是才高八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3:55

    汉末三国初期。曹植作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建安文学的成就和特色。当时已誉满天下。后世南朝宋谢灵运更美誉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