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守城战。战果是一方面。也要看对手和兵力对比。综合分析一下。笑谈君做出如下排名:
郝昭
《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诸葛亮二次北伐时:
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才千馀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馀日
曹仁
作为最早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大将。曹仁打过的仗非常多。
守江陵对阵周瑜。带几十人冲击吴军几千人的先锋。救出牛金等人。被称为“天人”。后来包围甘宁、箭射周瑜。打了一年多。才弃了城池。
守樊城对阵关羽。关羽应该有三万人左右。曹仁数千人。外援于禁投降。城池又被水淹。仍然防守了两个月。后来配合徐晃解围。城池未丢。
《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
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
陈登
陈登在广陵两次击破孙策。《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
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于郡兵。恐不能抗……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斩虏以万数。
贼忿丧军。寻复大兴兵向登……令多取柴薪。两束一聚。相去十步。纵横成行。令夜俱起火。火然其聚。城上称庆。若大军到。贼望火惊溃。登勒兵追奔。斩首万级。
小霸王孙策。很少打败仗。以十倍的兵力。两次挫败。每次都被斩首上万。堪称惨败。并且陈登甚至有“吞并江南之志”。后来曹操无法平定江南。经常怀念陈登:
太祖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
张辽
张辽威震逍遥津。大破孙权。《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霍峻
霍峻防守葭萌关。保障了刘备的后路。《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
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攻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除此之外。还有审配、王平等人。不一一列举。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欢迎给笑谈君留言讨论!
其他观点:
那么?这些名将。应该如何排名呢?
以下排名。仅属个人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以及指正;感谢您的点评;
排名如下:
个人认为。以上几位中。只有曹仁称得上“帅才”;他的军事战略眼光。军事战术水平。以及临阵应变能力。都处在顶级水平。符合当代名将的标准;另外!曹仁还有一大绝技。是很多名将所不具备的;就是他的治军水平。凝聚人心的能力;每当队伍陷入困境之中。军士们都非常惊慌失措。被庞大的恐惧感包围的时候。曹仁总会找到足够的理由。来凝聚人心。使得满城将士。甘愿与他共同进退。同生共死;
曹仁在防守战中的表现。应该处在东汉三国时代的第一水平。这点争议应该不大;
其他战绩姑且不说。单单“樊城之战”。一战就足以奠定曹仁“第一守城名将”的威名;
关羽的樊城之围。使曹仁的几千老弱残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其凶险程度。高达五颗星。纵观古今。再也找不出哪次围城。比樊城之围更为凶险了;曹操也曾说过。即便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城、即墨之围。也不如樊城之围凶险;
那么?樊城之围。到底有多凶险呢?且看
关羽包围襄阳。进军樊城之际。曹操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派遣于禁、庞德等人。督领七军支援樊城;但是!当于禁等人抵达樊城之后。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天灾。天降大雨十余日。导致汉水暴涨。山河泛滥。平地水深五六丈。于禁等七军。皆退无所据。三万人马全被关羽所俘;
于禁等七军。本来是支援樊城的援军。现在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帮到曹仁。反而使得樊城的将士们士气严重受损;樊城的兵士闻知此事后。都惊恐万人。不战自乱;曹仁独自激励将士。以沉白马示意共同进退。将士们重新燃起了坚守的信念;数千兵士。决定同生共死。誓死以保卫樊城;
士气问题总算解决了;
但是!曹仁还面临着更大的问题;城池被大水淹没数日。城中粮草严重不足。若是援军再不抵达。城中军士就只能饿着肚子跟关羽打仗了;而且大水蔓延不休。平地水深五六丈。城墙没被淹没的。仅仅只有数尺而已;他的这座城池。已然不再是城池。无异于平地。甚至还不如平地;关羽数万大军。以蒙冲斗舰包围樊城。设置数重包围圈;
在这种情况下。曹仁数千残兵。居然能在援军到来之前。坚守住樊城不失;曹仁在守城方面的成就。不可能再被同时期名将超越了;个人认为!曹仁第一。当之无愧!!
徐盛一生。最精彩的防御战。应该有两场;
第一场:黄祖的儿子黄射领数千兵马攻打徐盛。当时徐盛的城中。兵士还不足二百;也就是说。徐盛这边领着一百多人。去抵抗黄射数千大军的猛攻;两边交锋。徐盛方立斩敌军千余将士。之后徐盛大开城门。领全军出击。大破黄射大军;以百余人。对战数千人。不仅能坚守城池。还能达到速败对方的效果。不愧为东吴虎臣;
第二场:曹丕御驾亲征。领大军攻打东吴;徐盛出奇谋以退曹丕。不费一兵一卒;徐盛令将士沿江修筑假围。围上设置假楼。江边停靠战船。以给敌人准备充分。兵力充足的假像;徐盛就这么随便一捣鼓。就能轻松吓退曹丕大军。不愧没防御战老手;
第三名:郝昭
陈仓之战!!知名度非常高的一次战役;郝昭独以千余守将。坚守陈仓城池。诸葛亮大军数万。以云梯猛攻城池。最后无功而返;
霍峻为蜀汉名将。刘备与刘璋撕破脸皮之后。领大军反攻刘璋。以霍峻独领数百将士驻守葭萌城;刘璋万余兵士沿阆水而上。围攻霍峻。霍峻坚守城池。长达一年之久;之后!霍峻趁敌军松懈之际。出其不意。领军大出。大破敌军。并斩杀敌将向存。大获全胜;
其他观点:
三国善于防守的大将有很多。但是要论谁的防守能力排第一。还是很有难度的。不过。可以从对方实力以及防守难易度。反击能力。还有对整个局势的影响来判断。这里面会存在一些主观因素。所以也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可以讨论。笔者印象中。三国善于城防的曹魏大将有张辽。曹仁。满宠等等。蜀汉有王平。霍峻。罗宪等。东吴有朱然。吕蒙。朱恒等。排名如下:
第九。朱恒。曹丕三路伐吴。成功抵御了中路曹仁的进攻。并成了唯一全胜的一路。不过。此战曹仁不听蒋济的劝阻。麻痹大意。并让儿子曹泰为攻城主力。成了致败之源。第八。吕蒙。最大防守功绩就是建立濡须坞。抵消了曹魏在淮南的一些优势。并在此用万张强弩。打退了曹操进攻。第七。曹仁。赤壁之战后。曹仁和徐晃。牛金共守江陵。却失于周瑜。甘宁。吕蒙。凌统等一干东吴名将。还有刘备。关羽。张飞对周瑜的协助。可以说。虽败犹荣。曹仁解救牛金。也是一大亮点。后来。曹仁守樊城。关羽水淹七军后。还能力保不失。也是很难了。
第六。罗宪。在刘禅出降之际。陆抗等东吴名将并援蜀主力改支援为进攻。围攻罗宪防守的永安。一座孤城。东吴却久攻不下。永安让东吴不能入蜀一步。可见罗宪的能力。第五。霍峻。刘备入蜀后。留霍峻领500部曲守唯一的根据地葭萌关。刘璋派扶余等一万多人攻打葭萌。结果外无援军的霍峻守了一年。然后突击。反杀了扶余等将领。霍峻名列第五。很吃亏了。因为后续霍峻病死。看不到后来的表现。第四。满宠。水淹七军后。曹仁差点放弃樊城。坐小船出逃。是满宠给劝住了。后来。满宠调往淮南。扬州一带。多次打退孙权对合肥的进攻。233年。满宠干脆把合肥搬到离水边三十里外。建立新城。可怜的孙权。打了一辈子的合肥。结果反而渐行渐远。
第三。朱然。曹丕三路伐吴。亲自坐镇离西路军最近的宛城。可见对荆州的重视。江陵城中瘟疫四起。能战者只有五千。援军又被夏侯尚打败。曹真。张郃等又围攻江陵甚急。这种情况下。朱然守住了江陵。又腾出手来反攻破曹魏两营。实在不容易。此后。朱然防守江陵二十七年。曹魏再没有攻过。
第二。王平。街亭之战。马谡不听王平劝诫。才遭遇大败。但因王平的冷静。张郃没有追击。之后的王平受到诸葛亮和蒋琬重用。并接任了汉中太守。抵御了曹爽大军的进攻。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卤城之战。王平再次抵御住了张郃。守住了南围。让诸葛亮。魏延等大破司马懿军。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274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东吴,江陵,城池,将士,大军,关羽,名将,援军,兵士,合肥
没想到大家都对东汉三国时期,有哪些善于守城的大将,他们的排名应该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守城战。战果是一方面。也要看对手和兵力对比。综合分析一下。笑谈君做出如下排名:郝昭《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三》。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