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原创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词结合元夜观灯这一风俗。叙写了主人公观灯时的回忆与感想。全词通过对''去年\"元夜的甜蜜情景与\"今年\"元夜的凄凉情景进行对照。表现了主人公为物是人非、旧情难续而伤感的心理。)

其他观点:

毫无疑问这是欧阳修的。虽然朱淑真是我喜欢的女词人。但我更喜欢欧阳修。而我也不会仅仅因为这个就给出答案。这首词早就被考究过。在此也不累述。希望大家不要有疑惑。当然朱淑真也有一首《元夜诗》。可以一起参照学习。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欢迎关注每天读宋词。爱诗词。那是肯定的。

其他观点: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前言

《生查子》是个比较常见的词牌。这首《生查子·元夕》更是家喻户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词影响很大。甚至连豪放的辛弃疾也效仿了一首: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这首《生查子·元夕》的作者大多数人认可欧阳修是作者。不过也有人认为朱淑真。

一、况周颐在《蕙风词话》

朱淑真传下来的词作都不多。如今我们只能看到朱淑真三十首左右的作品。其中还有一些颇有些争议。例如这首《生查子·元夕》 。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专门提到过 :

欧阳永叔《生查子·元夕》词。误入《朱淑真集》。

升庵引之。谓非良家妇所宜。《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辨之详矣。魏端礼《断肠集序》云:“蚤岁父母失审。嫁为市井民妻。一生抑郁不得志。”升庵之说。实原于此。

况周颐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后人疏忽录入了朱淑真的词集中。升庵指明朝才子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没有搞明白。误以为是朱淑真的作品。于是批评朱淑真说。作出这样的词。真不是良家妇女的言语。

二、四库全书

纪晓岚等人编撰的巨著《四库全书》中。也专门论述过这首词:

杨慎《升庵词品》载其《生查子》一阕。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语。晋跋遂称为白璧微瑕。然此词今载欧阳修《庐陵集》第一百三十一卷中。不知何以窜入《淑真集》内。诬以桑濮之行。

慎收入《词品》。既为不考。而晋刻《宋名家词》六十一种。《六一词》即在其内。乃於《六一词》漏注互见《断肠词》。已自乱其例。於此集更不一置辨。且证实为白璧微瑕。益卤莽之甚。今刊此一篇。庶免於厚诬古人。贻九泉之憾焉。

晋跋 。毛晋(毛晋是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 。毛氏汲古阁刻本就是他出版的书)作跋文说。朱淑真的这首词是其人生污点。

但是欧阳修的文集中早就有了这首词。而且毛晋刻的《六一词》中也有。说明刻书的人太不认真 。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混入朱淑真的作品中了。

三、王士禛《池北偶谈》

更早一点。顺治时代的王士禛(1634-1711)早就指出了:

今世所传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词。见《欧阳文忠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纪载不可不慎也。《池北偶谈》

渔洋山人王士禛认为这首词肯定是欧阳修的。收录于《欧阳文忠集》一百三十一卷。跟朱淑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这首词而冤枉朱淑真有失妇德。更是无稽之谈。

四、断肠人的断肠集

朱淑真是钱塘人。确切的生卒年不详。后人考证。她大概与李清照同时。生活于南北宋之间。

朱淑真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可惜所嫁非人。丈夫是一个普通百姓。似乎还有些可厌之处。

朱淑真不甘心这样的生活。因此可以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于生活的失望。《西湖游览志》记载: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複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朱淑真抑郁伤怀。后来因病而死。更可惜的是。她的父母把其诗文作品烧掉了。后来有人收集了她的一些散失作品。编成了《断肠集》。由魏仲恭写了一篇序流传了下来:

朱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鬱不得志。故诗中多有忧愁怨恨之语。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皆寓于诗。以写其胸中之不平之气。竟无知音。悒悒抱恨而终。自古佳人多命薄。岂止颜色如花命如叶耶!观其诗。想其人。风韵如此。乃下配一庸夫。固负此生矣;其死也。不能葬骨于地下。如青冢之可吊。并其诗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传者。百不一存。是重不幸也。呜呼。冤哉!(《断肠诗集序》节选)

魏仲恭。字端礼。宛陵(今安徽宣城)人。参知政事魏良臣次子 。不知道是否因为地位的原因。编撰者请这位名人作序。

不过魏仲恭好像不太了解朱淑真。首先。她的丈夫并不是“市井民家“。而是一个官吏。从朱淑真的诗中可以看出来。朱淑真因为从宦。常往来吴、越、荆、楚之间。《春 日书怀》诗云: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五、朱淑真的几首代表词作

朱淑真传下来的词作很少。加上有争议的也不到30首。下面录入几首流传较广的作品。

《减字木兰花 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这首词连用五个“独”字。表现其孤独与寂寞。因愁因病。所以辗转反侧。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栏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南唐词帝李煜有一首《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朱淑真的《谒金门·春半》。似乎从李煜词中化出。

结束语

朱淑真虽然作品传世不多。但是在词坛上名声不小。很多人将其与李清照对比。

而这首生查子元夕。根据前人的考证。应该是欧阳修的作品。士大夫作此艳词。也是宋词中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2

    元夜,欧阳修,这首词,作品,花市,柳梢,去年,市井,父母,民家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2

    没想到大家都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7:56:12

    《生查子》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