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说起来其实慈禧早就想搞掉恭亲王奕訢了。这一次不过是时机成熟。借题发挥而已。
恭亲王奕訢也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名人。他是道光的第六个皇子。因为自幼聪慧。早年也是立储的热门人选之一。是奕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的一大劲敌。就能力来说。道光其实更欣赏奕訢。不过后来奕詝在老师杜受田的授意下。“藏拙示孝”。以仁孝之心博取了道光的好感。奕訢才落选。
奕詝成为皇帝以后。奕訢一直郁郁不得志。直到奕詝死后。奕訢和慈安、慈禧两太后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将咸丰任命的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尽数捕杀。政变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而奕訢被封为议政王、军机处领班大臣。总揽清政府的内政外交。一时权势赫赫。
应该说奕訢的能力确实比他哥哥咸丰强得多。而且勇于任事。
他主政期间。一方面重用被咸丰猜忌的曾国藩和其他汉大臣。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一方面则开展了洋务运动。建立总理衙门。积极改善和西方关系。并开设同文馆和西式学堂。学习西方技术。引进西式枪炮。创办近代工业。在奕訢的努力下。清朝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力。缓解了西方对自身的侵略。形成了“同光中兴”的局面。
从这点来说。道光当初选择了奕詝为储君确实可能是一大失误。要是由他取代咸丰。那么晚清的局面可能会好看一些。
然而慈禧选择联合奕訢发动政变可不是为了让奕訢掌控时局。也不是为了清朝能更好。她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人。发动政变根本目的是想自己控制清政府大权。所以奕訢能力太强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慈禧一直希望把他铲除。换成一个听自己话的人。
在同治四年三月。慈禧以御史蔡寿祺弹劾恭亲王妄自尊大为由。亲自写了一份懿旨。革去奕訢议政王、军机大臣和所有兼职。然而此事却遭到了全体军机大臣和王公贵族的反对。慈禧最后只能收回成命。只是免去了奕訢议政王的头衔。
同治十三年七月。因为奕訢反对重修圆明园。慈禧再次唆使同治免去奕訢所有本兼各职。结果和上次一样。其他军机大臣再次联名反对。同治也只能表示金口玉言有时候也做不得数。再次撤回成命。
但是慈禧两次罢免奕訢失败。很大一个原因是慈安对奕訢比较欣赏。一直对他予以支持。慈安毕竟是正牌皇太后。慈禧不得不加以顾忌。
到了光绪七年。慈安太后突然去世。两宫垂帘变成了慈禧独掌宫中大权。而另一方面光绪继位以后。醇亲王的地位逐步上升。在朝中也有了一定的势力。而醇亲王又紧靠慈禧。这么一来在朝堂上奕訢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掌控全局。
因此自此以后。慈禧已经逐步掌握了主动权。不过之前两次失败也让慈禧明白做事不能操之过急。所以她一直在等待机会。到了中法战争时。战局的不利让慈禧终于有了一个好机会。最终借着清流的一纸弹劾将奕訢和整个军机处一起开革。自己独揽了大权。
奕訢此后在家赋闲十年。直到甲午战争时期。因为局势危及。慈禧才再次起用奕訢。让他主持大局。不过此时朝堂之中都是慈禧的心腹。奕訢自知慈禧此举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并非真的放权。所以一改以往雷厉风行的作风。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再无任何建树。
从这点来说。奕訢可比光绪聪明多了。所以最终得以善终。
其他观点:
王文韶。云南军费案仅为降两级使用。后来升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阎敬铭。晚清廉正大臣。理财有道。有“救时宰相”之臣。官至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东阁大学士。
军机处。原为皇帝整理公务的值班房。后为清朝中枢权利机关。
惇亲王奕誴。道光第5子。
当时朝廷很多大员。均上奏自己接受过孝敬。如李鸿藻、张佩纶、阎敬铭、翁同龢等人。这里面不乏一些清流官员。
当时的惇亲王奕誴一根筋。认为孝敬也算贪污。全部都要惩罚。他又联合了宗室的成员一起告到慈禧那去了。而朝廷的官员们替自己伸冤。也告到慈禧那去。包括前面说的铁面无私的阎敬铭也有收这种孝敬。于是一桩云南军费贪污案。变成了满汉官员之争。慈禧最后定夺。这种孝敬不算贪污。事情结束了。惇亲王奕誴从斗志满满变得孤立无援。最后的黯然离场。
其他观点:
△惇亲王奕誴
话说云南这地方一直不太平。1856年杜文秀在云南发动回民起义。清廷派兵镇压。直到1879年才彻底平定。朝廷制度。各省所花费的军费都要到户部办理报销。实际上就是检查账目上有没有藏污纳贿的贪腐行为。时任云南巡抚杜瑞联将这桩差事交给两位属下去办理。一位是粮道崔尊彝。另一位是永昌府知府潘英章。
△王文韶
△翁同龢
召对之时。翁同龢向慈禧太后及王公大臣列举了一个案例:汉文帝时期。有人盗取高祖庙的一只玉环。廷尉张释之按“盗宗庙服御”律。治以弃市(杀头)之罪。汉文帝认为量刑过轻。要改为诛族。张释之据理力争。如果盗取高祖庙一只玉环便诛族。那如若有人盗高祖长陵又将治以何罪?汉文帝最后同意了张释之的劝谏。按律将盗宝者弃市。
如果按照惇亲王的意思。只要收受了地方官员孝敬的官员统统查办。满朝文武将无不获罪。慈禧太后同意对此不予深究。仅将潘英章。周瑞清。孙家穆。龙继栋等人革职流放。王文韶、景廉因失察之罪降两级留用。云南巡抚杜瑞联。滥保崔尊彝考评“卓异”。听任属员挪用公款。降三级调任。惇亲王一心想借此案澄清吏治的想法全盘落空。只能黯然离场。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317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慈禧,大臣,咸丰,亲王,云南,道光,光绪,军机,同治,军机处
没想到大家都对云南军费案,为何最终导致恭亲王等人的黯然离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说起来其实慈禧早就想搞掉恭亲王奕訢了。这一次不过是时机成熟。借题发挥而已。恭亲王奕訢也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名人。他是道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