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哪些名人故居?
原创

苏州有哪些名人故居?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吴一鹏故居。即玉涵堂。俗称阁老厅。位于阊门外广济路东杨安浜。吴一鹏是明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唐寅故居。即宝华庵。位于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明正德二年(1507)。唐寅于桃花坞择地筑别业。内有桃花庵、梦墨亭、学圃堂、蛱蝶斋等。

张献翼故居。即文起堂。位于于将路顾家桥西(原松鹤板场)。张献翼。明嘉靖间吴中名士。与兄凤翼、弟燕翼并有才名。号称“三张”。著有《文起堂集》、《读易纪闻》、《纨绮集》等。

叶天士故居。位于阊门外渡僧桥下塘。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

沈德潜故居。即教忠堂。位于带城桥南阔家头巷。沈德潜是清代著名诗人。官至礼部侍郎。

韩崶故居。即华阳新筑、种梅书屋。位于东北街。韩崶。清乾隆拔贡。官至刑部尚书。

潘世恩故居。即临顿新居、留余堂。位于临顿路钮家巷。潘世恩。清乾隆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晋太傅。

许乃钊故居。位于东北街。许乃钊曾于清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巡抚。

顾文彬故居。位于人民路铁瓶巷。顾文彬。清道光进士。官至宁绍台道。吴中著名收藏鉴赏家。晚年购得古春申君庙址、明尚书吴宽故宅复园及吴氏家祠旧址等处。改建为包括住宅、花园(怡园)、义庄(顾氏春荫义庄)、祠堂的典型大宅。夹峙于尚书里南北两侧。

潘祖荫故居。即竹山堂。位于平江路南石子街。潘祖荫。清咸丰探花。官至工部尚书。授光禄大夫。晚年退居苏州。得堂兄潘祖同住所。仿祖父潘世恩北京御赐第宅规制。改建为3路5进坐北朝南大宅。占地约8000平方米。

潘遵祁故居。即西圃。位于白塔西路。潘遵祁。清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后主讲苏州紫阳书院。

洪钧故居。位于临顿路悬桥巷。洪钧。清同治状元。曾出使俄、奥、德、荷四国。官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袁学澜故居。位于于将路官太尉桥。袁学澜。清代诗人。咸丰二年(1852)得卢氏旧屋。营为园宅。自题“双塔影园”。并作《双塔影园记》。

张之万故居。位于在东北街。张之万。清道光状元。官至东阁大学士。同治十年(1871)任江苏巡抚时居此。此宅原归潘姓。太平天国时曾属忠王府。

吴大徵故居。位于人民路双林巷。吴大徵。清同治进士。官至湖南巡抚。金石学家。吴家老宅本系明代画家金俊明“春草闲房”故址。清乾隆初郭黼雯重建。仍称“春草闲房”。后归吴家。此外。还有新宅在十梓街。为吴大徵官湖南巡抚时购置重修。传原系康熙时江苏巡抚宋荦故宅。

任道镕故居。即颐寿堂。位于人民路铁瓶巷。任道镕。清道光拔贡。官至山东、河南河道总督。光绪二十七年(1901)退居苏州。购得徽商汪氏废园。营为别业。

曹沧洲故居。位于阊门内东中市阊门西街。曹沧洲。近代名医。曾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应召为御医。

章太炎故居。位于锦帆路体育场路(原宋衙弄)口。章太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著名学者。晚年寓居苏州讲学。故居当年被称为“章园”。

吴梅故居。位于人民路蒲林巷。吴梅是近代戏曲理论家、著名词人。

李根源故居。位于葑门内十全街。李根源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曾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20~30年代寓居苏州。

顾颉刚故居。位于临顿路悬桥巷顾家花园。顾颉刚是著名历史学家。

其他观点:

我是苏州旅游达人。这个问题实际没有什么意思。

苏州建城超过2500年。而且从未迁移过。这在世界名城之中。也是极其罕见的。特别是明清以降。苏州富甲一方。是首善之区。所以经济发达、名人辈出。不夸张的说。内城每一条保存的巷子里。都有几个名人故居。

题主这个问题应该是因杨绛先生有感而发的。可是杨先生在苏州历史上也不算多大名人。我当年就住在养育巷。庙堂巷里根本就没有人提及杨绛先生。因此今时今日压根就不能确切的断定杨氏故居。

阊门内有一条专诸巷。相传专诸就居住于此。可是苏州城没有伍子胥巷。没有孙武巷。苏州以名人命名的街巷大约还有富郎中巷、孔付司巷等。而名人故居那更是数不胜数。

其他观点:

杨绛先生去世。在社会上引发一股“杨绛热”。这一个月来。不少人慕名来到苏州市庙堂巷。却不无失望地发现。杨绛当年的这一居所如今成了群租房。什么样的名人故居值得花力气保护?该怎样保护?这再次成为一个引人思考的话题。(6月29日《新华日报》)

杨绛先生的整个童年、少年时代都是在苏州度过的。故居的意义当然不言自明。如果能把苏州的杨绛故居保护起来。甚至是成为一个人文景点是再好不过的。可是。这往往是一些患有“纪念癖”者的一厢情愿。在中国。一是名人太多。且名人都不单单只住一个地方。而是全国多个地方。这就造成名人故居保护的任务相当繁重。二是名人故居的归属相对复杂。曾有专业人士感叹:“名人故居保护。最难的不是技术、资金。这些可以想办法解决。但操作前提是居民愿意迁出。有的房子里住了好几户人家。产权关系错综复杂;有的虽然只住了一户。却有上上下下四五代人。家庭内部就有好几种意见。”放眼中国。现在各地多少都有些名人。有的名人可能一生住过的地方很多。想一想。倘若每处都保护起来。显然不大现实。

有鉴于此。对待名人故居。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是过度强调保护就是要“原封不动”。最好把故居里的人都迁走。也就是圈起来;另一种认为一些名人故居该怎么住就怎么住。该拆迁就拆迁。不必顾及。

就苏州的杨绛故居而言。这里镌刻着一个民族的部分文化记忆。甚至浓缩了一个时段的历史风云。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当然需要保护。但保护并不意味着要把人都迁走。因为名人故居并非文物。没有必要片面强调“一动不动”。对于苏州杨绛故居。可以参考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做法。在不少地方。即使很有名的名人故居。限于多种原因。也只在门前镶嵌一个金属或石头牌子。上书某某故居。如果我们苏州杨绛故居竖一个牌子。简单介绍一下杨绛的生平。游客来到这里。知道杨绛小时候住过这里。那应该就可以了吧。

杨绛先生生前为人低调。别人为她写传记。她都很不情愿。在名人故居保护上。我们就不要强人所难。动不动就以保护名人故居的名义把原有的居民赶走。打破原有的生活。一张门票“一圈了之”。纪念名人的最好方式是力求像名人那样学习、生活、做人。我们要抢救的是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而不是一定把名人故居圈起来卖钱——何况未必能有多少游客肯花钱买门票。

恢复名人故居的历史面貌。也许是功德无量的。但也要防止由于片面强调开发名人故居带来的劳民伤财。我以为。苏州杨绛故居。镶一个牌子足矣!不止杨绛故居。其他所谓名人。都不妨照此办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1:09

    故居,名人,苏州,杨绛,官至,巡抚,尚书,章太炎,吴中,著名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1:09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州有哪些名人故居?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01:09

    吴一鹏故居。即玉涵堂。俗称阁老厅。位于阊门外广济路东杨安浜。吴一鹏是明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唐寅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