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什么?
原创

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周朝所谓八百年。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西周(前1046-前770年)。

这一阶段才是周王室有真正权威的时候。周武王联合天下部落。又得野人帮助。推翻商纣王建立了西周。跟后代的三百年王朝类似。

第二个阶段。东周建国到三家分晋。也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这一阶段诸侯国都承认周王室。给周王室一点面子。但是周王室没什么权威。

第三个阶段。三家分晋到周赧王时秦国灭东周。也就是战国时期(前475-前256年)。

这一阶段周王室名存实亡。诸侯国根本不把周天子当个屁放。战国七雄中。谁有实力。谁就可以随意灭掉别的小国。周王室有时候也会被大国拿过来利用一下。

直到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灭周王室。周朝所谓八百年基业彻底告别历史。

所以。所谓周天子稳坐八百年江山。也只有西周那276年是稳当的。正好也没超出历代封建王朝三百年内必灭亡的历史怪圈。

历史上。改变换代。无非三种主流情况。

一是权臣篡位。

权臣可以是朝廷大臣大将。比如宋太祖黄袍加身。可以是外戚。比如隋文帝篡了北周。王莽篡汉。可以是贵族大家族。比如司马家族窜魏。北朝的八柱国、十二柱国。南北朝时代的王朝更迭。几乎都是权臣篡位。

二是农民起义。

三是外族入侵。

比如金灭北宋。比如蒙古灭南宋。比如满清灭大明。

这三种情况。只要有人具备其一。就有条件改朝换代。

如果三具其二。必然会改朝换代。

回过头来。我们说说西周。

那么。西周的灭亡是怎么回事呢?

我告诉你们。西周只能是异族入侵灭亡。不会存在权臣篡位和农民起义。最后。西周确实灭亡于犬戎的入侵。

然后分封土地。周天子占地方圆千里。剩下的大大小小近百个诸侯国。最大的才方圆百里。

诸侯国的领地连周天子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要谋朝篡位。就要有人有兵。这些诸侯国在人力财力方面。完全跟周天子没法比。

再一个。西周的周天子权威很强。诸侯国不敢随便吞并别的小诸侯国占领土地。没法扩大规模。增强实力。除非周天子赏给你。比如秦国的土地。一开始就是赏给秦国的老祖宗的。后来他靠兼并才扩大领土的。

到了东周。周天子权威下降。下面的诸侯国随意兼并。三家分晋以后。周天子就是个屁了。谁都能放。所以战国时代兼并更加厉害。长平之战的时候。楚国趁着秦国和赵国对峙。跑到中原和鲁西地区。一口气就兼并了好几个小国。

而周王室内部的权臣有没有可能篡位呢?也不会。

综上所述。所谓周朝八百年江山。只有前面二百七十多年。跟后代的大一统王朝是一样的。后面四五百年根本算不上周朝。

其他观点:

周朝活了八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命最长的朝代。

虽然说他后来的500多年活确实窝囊。但是。能做到“好死不如赖活”也不容易呀!

周朝凭什么能活这么久呢?

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开始推行一系列举措。以求长治久安。

想要人们一直认可周天子的地位。关键是要搞清楚:人们跟谁走?

1、贵族。

三代时。由于生存条件恶劣。人们仍然多以氏族聚居在一起。人们只能跟着贵族。也就是氏族领袖走。

所以。周天子必须完成与贵族的利益绑定。绑得越紧越好!

2、信仰。

当时。科技不发达。外来的宗教也还没有兴起。人们有着原生、朴素的信仰。他们信奉祖先。也信天、地、山、河等各种神。

周公的思路是:把周天子的统治。纳入到人们的朴素信仰中。

以此为出发点。周公以物质、精神双管齐下。搭建了一个稳定的系统。

周朝。正是在这个稳定系统的庇护下。存活了八百年。

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分封+宗法+礼法

周公一出手。就搭建了一个分封+宗法+礼法的体系。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建设国家。

如果您把今天那些一拍脑袋就能调整的组织架构图跟周代的分封制相提并论。那就大错特错了。

1、这个体系把贵族与周天子牢牢绑定在一起。

贵族们的利益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诉求:维护特权。

但是。特权面临严峻的竞争。他有可能被其他贵族抢走。也有可能被下层人士夺去。也有可能因为诸子相互争夺而沦丧。并不稳固。

周天子的宗法制。使贵族们的特权得以法定化、传承得以规范化。建立了有效的秩序。

在这个秩序中。嫡庶、上下、尊卑。都有明确规范。不可改动。这不仅符合周天子的利益。也符合所有贵族的利益。

族权、政权。由此密不可分。被绑定在一起。

如果你只是想打败周天子。或许可以做到。但是。你要取代周天子。那本质上就是要推翻这个规范。会引起天下贵族的恐慌、反对。

只要周天子“其德未衰”。没有影响贵族们的利益。即使他弱了。贵族们也犯不着去换掉他。因为:对这些世袭的既得利益者来说。稳定无疑比动荡更利于维护自身利益!

2、这个体系。把周天子、诸侯一起纳入到祭祀体系中。

同时。周天子对天子、诸侯、大夫的当时最重要的祭祀权进行了规范。使天子、诸侯。一起成为天下贵族信仰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此。周天子将政权、族权、神权整合到一起。完成了与天下贵族的利益绑定。

3、无孔不入的价值观。

同时。周公及其后人。还制定了严格的礼法。将这种社会关系、祭祀关系纳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无孔不入的主流价值观。

这套系统。既是周初强盛的保证。也是周后期衰落后。继续延年益寿的保障。

因为:保证这套秩序不崩溃。是贵族们的集体诉求。

从外部环境来说。当时中原附近少数民族(包括楚)的实力都非常强大。即使是齐、晋。要想单独应付这种威胁都非常困难。“尊王攘夷”是当时所有贵族的诉求。

从内部环境来说。宗法、礼法。既是贵族利益合法性的保障。也是当时深入人心的主流价值观。而周天子的地位。正是宗法、礼法的环节!

因此。即便诸侯的实力已经足以灭周。但依然“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

后世的封建王朝。天子是老板。太守、刺史。乃至三公九卿全部是打工仔。

对打工仔来说。所谓忠孝仁义。只是单纯的精神追求。就利益而言。他们只要找到那个愿意继续开工资的老板。其他的都无所谓。

而在周朝。贵族们已经是周政权在物质、精神上的双重收益人。双重股东。

他们与周天子共同组成的宗法关系、礼法关系、祭祀关系。不只是面子问题。是他们维系利益的合法保障。

当天下动荡时。他们既希望趁机钻空子。扩张利益。又不希望秩序彻底崩溃。使自己的利益失去合法性。

因此。诸侯们虽彼此兼并。但都不愿意让秩序崩溃。仍然会拥护周天子为共主。

由于周已经完成了与旧贵族在组织、精神上的深度绑定。诸侯要想灭周。只有彻底消灭这个旧贵族系统!

注定漫长的兼并过程

诸侯要想取代周天子的共主地位。只有兼并天下。把这些贵族全部打趴下。换成自己的官僚体系。否则。没门。

听起来似乎也不难。后来的英雄们不都只是区区几年就扫荡天下吗?

但是···与后世相比。当时的兼并战争的进程却非常缓慢。

南蛮子楚国。是兼并战争的劳模。可是。整个春秋战国。花了几百年。楚国总共也就灭了50多个诸侯。

这是因为:一方面。春秋时期铁器、牛耕都未得到推广。生产力非常不发达。加之交通不便。后勤压力大。战争规模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与后世那些割据分子不同。当时。再小再弱的诸侯。其民也有共同祭祀的祖先。共同的独特文化。灭国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城头变幻大王旗那么简单!他们当然都要尽力死守。不惜拼到易子而食!

同时。小诸侯也不傻。他们也会去找老大来帮忙。

因此。简单的以大并小。往往又会演变成大国角力。

所以。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乱。天下才逐渐走向大一统。

诸侯要推翻周比较困难。那么。农民起义呢?

完全不必操心。

周天子分封诸侯管理地方。他只负责一些大事。比如兴兵征伐、国君废立、缴纳贡赋 除此之外。只要诸侯别太出格。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天子不管。也管不着。

诸侯国对手下的大族也一样。也只管几件大事。具体的事务。诸侯也不会管。管不着。

如果您是一个周人。遇到垃圾领导。被搞得没饭吃了。冤有头债有主。赖不着周天子。

鲁国的动乱。一般不会蔓延到齐国去。更不会影响到周天子。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周王自己的地盘出现动乱。

周厉王时。搞得比较过分。国人暴动。把周厉王赶走了。

不过。你也不能改朝换代。因为:周朝宣称天命归于周王。你把周王废了。使周丧失天下共主地位。是不符合这些暴动的周族人利益的。

大伙只能找德高望重的周公、召共来“共和执政”。等周厉王这个垃圾走了。还让他儿子来主持工作。

所以。网状结构中。即使网上一处地方坏了。也不至于把整个网毁掉!

其实。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统治者基本上不必担心什么“周期律”。

后世的周期律。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后。贫富悬殊、土地兼并。导致大批无地的人造反。

整个周代。地广人稀。土地是不稀缺的。列国竞相争夺劳动力。

这里实在混不下去了。可以迁到别处去。中行氏的地盘混不下去了。赵氏欢迎你。鲁国混不下去了。齐国欢迎你。搬家就好。真没必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造反。

所以。汉代以前的统治者。基本不必为后世常见的土地兼并操心。也还没到为“周期律”操心的时候。

总的来说。周代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结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稳固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周天子与贵族们绑定在一起。成为秩序、价值观的象征。

在旧秩序瓦解。新秩序未建立的时刻。尽管周的实力已经衰微。但是。作为秩序的象征。周依然可以发挥其历史作用。不会立刻被淘汰。

只有借着这个象征性的符号。齐、晋等大国。才能领导中小诸侯一起尊王攘夷。抗击外族。维护秩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贵族被新兴势力所取代。旧观念在新观念的冲击下“与时俱进”。周天子也就失去了继续生存下去的物质、精神基础。

当新一代大一统临近时。周。这个旧时代象征性的天下共主。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其他观点:

周朝。西周东周共800多年

对中国文化最大的供献

一个是建立了周易理论

一个是建立了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是以婚姻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周易是

连山。归藏。周易

连山就是把山连起来。用现代的说讲。就是交通建设。

归藏。就是将天地四时之宝归而藏之。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开矿。蓄水。蓄粮蓄牲畜。

周易。就是开贸易。

周易。有大周天。小周天

大周天60年。小周天12年。

建立周易历法。

趋避自然灾害。调节年景丰欠。

建立积储制度。粮仓。

周代出现了国家粮仓。国库。

周仓。

汉字周。上北下南。建围戍。墙。墙后有士。士后有口。

一说有土有口

周代是婚姻制度的开始。

婚姻制度化。礼制化。

周公之礼。是婚姻家庭文化的建立与完备。

周礼使社会家庭人口繁衍走上正轨。

从制度文化上确立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孔子认为周公之礼的丧失是导致春秋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周公之礼较好的解决了人欲与人口劳动力的平衡。

所谓男耕女织。相夫教子。开枝散叶福寿绵延。

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

诗经。教人恋爱结婚。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14

    周天,贵族,诸侯,周朝,西周,利益,周易,周公,王室,宗法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靠的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14

    周朝所谓八百年。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西周(前1046-前770年)。这一阶段才是周王室有真正权威的时候。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