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并没有秦国这一号,为什么最终有了秦国的中原争霸?
原创

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并没有秦国这一号,为什么最终有了秦国的中原争霸?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其他观点:

实际上不仅仅是笑到最后的秦国并没有在周初成为诸侯国。就是在战国时期形成战国七雄局势的七个诸侯国中也就只有燕国是周初就成为诸侯国的。韩赵魏三家把老牌晋国给瓜分了。而齐国也从姜姓吕氏变成了妫姓田氏。秦国、楚国都是后期被分封的诸侯国。而只有燕国是周初召公的封地。一直坚持到了战国末期被秦国灭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燕国算是整个周朝寿命最长的诸侯国。

周武王灭商立周后。为了更好的统治天下。遂封邦建国。其对象主要就是三类。一类就是周王室成员。周天子的叔叔们、兄弟们、儿子们;还有一类就是功勋卓著的功臣。比如太公望;第三类就是古国的后裔。夏朝后裔、殷商后裔等。在周初的大型封建中。像鲁国、齐国、卫国、燕国等诸侯国纷纷建国。成为最有名望的一批诸侯国。紧紧围绕在周天子周围。

而在这次封建中。秦国、楚国这样的战国时期的大国都不曾成为诸侯国。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克商的过程中。楚国的先祖鬻熊曾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但是一直到了周成王时期。楚国才正式被封为诸侯国。而且还是子爵。是最低等的一个诸侯国。在周天子召见诸侯的时候。楚子是没有资格和同为诸侯的其他人平起平坐的。 相反的楚子一般就是做服务员的工作。实际上楚国在周天子和诸侯们眼中就是一个蛮夷国家。根本不被承认。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在一代代楚子的带领下筚路蓝缕。终于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国。从建国时的五十里地到后来顶峰时期的诸侯国疆域最大。

而秦国的发展则更加曲折一些。秦国的先人一直在西部地区与西戎对抗争夺土地。直到周孝王时期。秦人才被封在秦地。但是这个时期的秦国并算是诸侯国。而只是周王朝的一个附庸。为周王朝养马并且对抗西戎。后来到了周幽王时期。在决定西周生死存亡的那场大战中。秦襄公带领秦军勤王并护送周平王东迁。因此被周平王正式封为一个诸侯国。也就是说秦国到了春秋时期才真正建国。这比活跃在春秋舞台上的大部分诸侯国都要年轻。

与秦楚的艰难建国相比。齐燕晋则容易的多。齐国是太公望的封地。太公望跟随周文王和周武王。在克商过程中立下了大功。而且太公望又是周武王的岳父。周朝建立后。太公望就有了齐国这个诸侯国。而燕国则是召公的封地。召公是周武王和周公的弟弟。是周武王留给周成王的辅政大臣之一。和周公一起守卫周王朝。而晋国则是周武王儿子唐叔虞的封地。也是老牌诸侯国。这几个诸侯国建国都比较容易。但是后续的发展却不尽相同。

齐国率先在春秋时期称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成为周天子承认的霸主。但是齐桓公一去世。齐国内乱。霸主地位随之被夺走。之后的齐国发展不尽人意。到了春秋末期。从陈国跑来的田完的后代终于篡夺了齐国的国政。齐国改姓换氏。原先的太公望的后代不复存在。而代之以田完的后代。晋国则更加彻底。晋国曾经在春秋时期是最强悍的霸主。但是到了春秋末期。却不可避免的被卿族折腾的四分五裂。最终韩赵魏三家卿族除掉了智氏卿族而瓜分了晋国。晋国从此分为韩赵魏三国。

只有燕国自始至终坚持了下来。但燕国在战国时期曾有一个子之之乱。燕国差一点也改姓换氏。好在后来有别国的干涉。再加上赵武灵王派人护送燕昭王回国继位。燕国才终于强盛起来。战国七雄说到底。就只有燕国是周初就被封邦建国。并且一直坚持到战国末期的诸侯国。其他的都算不上。

那么这些诸侯国尤其是秦国为甚能够成为战国时期最强悍的存在。甚至秦国亲手结束了这乱世呢?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在国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变法图强。在这几个国家中。都存在变法的情况。虽然程度不同。时间不同。但是确实都带来了国家的强盛。

而秦国之所以能笑到最后。自然与商鞅变法脱不了干系。再就是秦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东进之路虽然坎坷。但这同样是它的保护石。函谷关不是那么好进的。这也是东方六国一直拿秦国没办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再就是秦国没有昏聩的国君。自秦国建国开始。每一位国君都是了不起的。没有出现过不合格的国君。而且很多时候国君在位的时间特别长。这有效地保证了一项政令的施行能够深入人心。最鲜明的对比就是商鞅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前者秦孝公支持了二十年才倒下。使得商鞅变法在秦国深入人心。而吴起变法不过才进行了五年左右。楚悼王就去世了。随着楚悼王的去世。吴起也被射杀。吴起变法更是土崩瓦解。

其他观点:

公元前1044年。由于商纣王不断发动征讨东夷的战争。国内百姓不能休养生息。经济也被折腾的非常疲软。周武王认为时机成熟。便联合蜀、羌、庸……等部落联军攻打朝歌。商纣王自焚。商朝因此灭亡。

随后。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并对开国功臣和宗室同族进行了分封。自然。那些部落联军的首领。都得到了分封。

不过在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并没有秦国。

(周武王像)

那么。秦国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为了说清楚这件事。就要把先秦历史再梳理一下。

秦人的祖先据说是颛顼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女修。

女修在织布时。有一只鸽子在她织的布上下了一枚蛋。

女修吞下了蛋。结果生下了儿子大业。

大业和少典部落首领的女儿少华结婚后。又生下了伯益。

大禹治水时。伯益也参与其中。由于伯益很有治水的经验。因此在他的帮助下。大禹最终平定了水患。

舜帝因此奖励大禹一块黑色的玉圭。

大禹认为治水不是他一人的功劳。于是向舜帝推荐了伯益。

舜帝又奖励给伯益一副黑色的旌旗飘带。祝愿他的后代。一定会繁荣昌兴。并赐给了他一个美貌的妻子。

伯益于是留下来替舜帝驯养禽兽。被他驯养过的禽兽无不温顺。因此舜帝便赐他嬴姓。

伯益生有二子大廉和若木。

等到了商汤时期。大廉的玄孙孟戏和中衍便为殷国的国君驾车。他们的后人也因功服务于殷商。权高位重非常显贵。

到商纣王时期。由于西戎对殷商的西边多有侵犯。于是中衍的玄孙中潏便居住于西边守卫边境。他又生下蜚廉。蜚廉又生恶来。

蜚廉和恶来。一个善跑。一个力大。父子二人成为商纣王的不可多得的将领。

(商纣王像)

到周武王攻打殷商都城朝歌时。蜚廉正奉命出使北方。恶来为了保护商纣王战死。

待蜚廉归来时。殷商已经灭亡了。

普天之下。由于周武王分封。已没有蜚廉的居所。所以他带着家人隐居在霍太山。并在那里设坛祭祀商纣王。

转眼到了周孝王在位的时候。蜚廉的六世孙非子迁居到了犬丘。他特别擅长饲养和繁殖马匹。于是有人便把他推荐给了周孝王。

周孝王便让非子为他养马。

由于非子在管理马匹上很用心。周孝王的马匹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繁殖。这让周孝王很高兴。为了表彰他。便把方圆50里左右的秦地。赐给他做封邑。就这样。秦国出现了。不过。此时的秦国。还只是周天子的附庸国。受周孝王管辖。

周宣王继位后。西戎再次进犯边境。周宣王便召见非子的后裔庄公。给了他七千兵马。让他攻打西戎。

庄公大胜而归。周宣王便将他们夺回来的包括犬丘等地。都赐封给庄公。并封了他一个官职——西垂大夫。

公元前777年。庄公去世后。次子襄公继承了国君之位。

公元前771年。宠爱褒姒的周幽王。想立褒姒之子伯服为继承人。于是废黜了太子宜臼。引得宜臼的外公申侯非常不满。勾结西戎和犬戎一起攻打镐京。

襄公得到消息后。马上整顿军队赶去勤王。结果。等他抵达的时候。周幽王已经被杀死在骊山下。不过。襄公还是极力打退了西戎和犬戎。保护了城中的宜臼。

(平王东迁)

在襄公等人的拥护下。宜臼继承了天子之位。是为周平王。

然而。此时的镐京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再加上周平王担心西戎和犬戎会再次袭击镐京。所以决定迁都洛邑。

襄公出钱出力。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自然功在首位。

按理。周平王应该分封土地给襄公。以肯定他的功绩。但此时的周国。土地已经严重缩水。好面子的周平王便对襄公说。西戎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如果你能赶走西戎。他们侵占的土地。就都归你了。接着便给襄公封了爵位。

自此。秦国一见有利可图。非常努力。把西戎和犬戎打得大败。获得了不少土地。由此。秦国才不再是周王室的附庸国。而是享有与郑、齐、鲁、晋等国平等地位的大国。

秦国又经过数代国君励精图治。到第9代国君秦穆公时。他再次开疆拓土。注重外交。招贤纳才。优待将士……在他不懈的努力下。秦国的军事和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最终成为春秋强国之一。而他也因此跻身于春秋五霸之列。

此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从无到有的秦国。最终笑到最后。把所有的诸侯国都打败了。实现了天下的统一。

(参考史料:《竹书纪年》《国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44

    秦国,国君,楚国,晋国,诸侯国,齐国,燕国,西戎,殷商,诸侯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44

    没想到大家都对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并没有秦国这一号,为什么最终有了秦国的中原争霸?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8:24:44

    其他观点:实际上不仅仅是笑到最后的秦国并没有在周初成为诸侯国。就是在战国时期形成战国七雄局势的七个诸侯国中也就只有燕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