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奥斯曼帝国是个谜。它只用了200年时间,就由一个弱小、贫瘠的部落酋长国发展成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但与其兴起相比,其衰弱更令人困惑。这一衰落过程包含两个特别突出的现象。
首先,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速度极快,缺少一个稳定、守成的阶段。17世纪,奥斯曼帝国仍是法国宫廷刻意结交的一股重要力量,籍以维持欧洲均势继而谋求法国优势。它的疆界也在继续扩展:1669年征服克里特,1676年夺取波多利尔和部分乌克兰。然而,这是帝国在地中海和北方的最后推进。随1683年围攻维也纳未果,奥斯曼与欧洲的关系大变,不久后《卡洛维兹条约》开始了大片领土丧失的历程。
其次,奥斯曼帝国衰落的历史格外漫长。如果从通常的1683年算起,至帝国灭亡(1918年)共计250年之久。尤其在19世纪,被普遍视为垂死的“欧洲病夫”的奥斯曼帝国,居然在内外交困中跌跌撞撞坚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长寿与其衰弱不堪的国力极为不符。这两个费解的现象,并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作为提供合理解释的一个关键。
欧洲兴起对奥斯曼帝国的总体性冲击:
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是相对意义上的,是国际政治经济宏观大背景下力量对比关系的此消彼长。就奥斯曼帝国而言,其走向衰落的宏观大背景是16—17世纪欧洲的兴起。在这两百年内,濒临大西洋的欧洲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民族国家的诞生;重商主义的出现;新军事革命的普及;欧洲主要列强的形成;殖民地的开拓以及制海权的确立。欧洲由此成为世界最有活力并行将最为强大的地区。伴随欧洲势力的外溢,开始了世界其他地区、其他民族渐次沦于其支配的过程。奥斯曼是最早受到这场政治经济地震冲击的国家之一。先进的欧洲不仅使它相形见绌,而且地理上的接近导致它必不可免地要成为这一强邻的俎上肉。与欧洲相比,奥斯曼帝国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帝国的利益和帝国内许多民族各自的利益抵牾或冲突,帝国过大的规模也不适合当时那种运输和军事技术水平。这样的政治组织形式虽然无法与在中等规模上发展起来的、能够获得大多数居民的忠诚并拥有强大军事官僚机器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较量。经济上,16世纪以后西方因贸易的扩大、技术的改进、生产的增加和南美白银的流入而有了巨大进步,但受制于行会保守惯例的奥斯曼封闭性经济回避和抵制了这一巨变。不追随时代的步伐就不能使奥斯曼免遭时代的撞击。欧洲国家对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价格相应上涨,这导致奥斯曼的羊毛、红铜、贵金属大量输往欧洲。行会限于刻板的价格规定,无法在获取原料方面同欧洲商人竞争,结果其生产下降。行会受到的各种限制使它们无法投资于新兴行业。因此,奥斯曼帝国与西方的贸易一直存在大量赤字,这不仅吞食了帝国的原料和原始工业,也带走了经济赖以正常运转的硬币。欧洲贸易商在奥斯曼购买原料,而后在欧洲生产,最后又将制成品销往帝国,实际上已将奥斯曼在经济上沦为欧洲的附庸。
政治和经济落后构成奥斯曼衰落的最基本原因,军事劣势则是奥斯曼衰落的最显著表现。战场是考验彼此实力的试金石,16—17世纪欧洲在军事技术和军队组织方面的迅速进步迫使奥斯曼征服的步伐显著放慢,并最终开始从欧洲撤退。1606年的《兹西特瓦·托罗克条约》就是一个信号。这是奥斯曼在其京城之外缔结的第一项条约,哈布斯堡君主首次被当作苏丹的平等对手。17世纪重要的征服成果只有克里特岛,而1683年围攻维也纳的失败是奥斯曼帝国走向衰落的开端。从1699年的《卡洛维兹条约》首开帝国领土割让的先河。从1718—1798年,先后在帕萨洛维兹、库楚克·卡纳克、克里米亚和埃及的一连串败北证实了帝国的颓势不可逆转。1711年和1739年虽有部分领土被恢复,但只是帝国的回光返照而已。西方在军事上的胜利转化成在经济上的进一步优势及其他方面的特权。从《卡洛维兹条约》开始,几乎每一次和约都包括奥斯曼同意或保证战胜国在帝国境内贸易自由,并向其出让干涉宗教事务和建立领事馆的权利。不仅如此,18世纪还是西方国家与奥斯曼订立一系列“协商条约”的时代,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在其中尤其显著。奥斯曼帝国可谓是最早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其毗邻欧洲的地缘形势决定了它只能在革新与衰落之间进行选择,而且必须迅速选择。既然不能紧随欧洲实行全面的改革,那就只有做欧洲的牺牲品。
其他观点:
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主要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一方面。新航路的兴起让奥斯曼土耳其从欧亚国际贸易中的获益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欧洲国家逐渐在军事现代化上领先于奥斯曼土耳其。并在一系列战役中获胜。当然俄罗斯与波斯的联盟严重威胁了奥斯曼土耳其的东部。引起了土耳其内部什叶派的连续反抗也是重要原因。
从内因上讲。一方面。奥斯曼土耳其并不是民族国家。国内少数民族与教派各自在自己的社区生活。构成独特的米斯特制度。这种制度安排虽然有助于国内和平。但极大地降低了凝聚力。也使得民族起义连绵不绝。
另一方面。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基石军队尤其是御林军开始腐朽。传统上。御林军由东欧的少年奴隶中选拔。俗称血贡。自幼经历严格训练与统治者共同成长生活。忠心耿耿。其不得婚配生育也不会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从而保证帝国基石始终是由选拔而来的精英组成。但到了晚期。御林军逐步堕落为世袭的既得利益集团。奥斯曼土耳其多次的军事改革都由于这些腐朽势力的反对叛乱而失败。除此之外。奥斯曼独特的分封制度也走向瓦解。地方领主逐渐脱离中央控制。截流地方财税。极大地恶化了中央财政。
当然。奥斯曼土耳其的继承制度也是奥斯曼土耳其衰败的重要原因。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在于其连续十代领袖都是能征惯战的雄主。但到了后期。其统治者多是深宫长大的废物。造成这种结局的原因在于。奥斯曼土耳其的继承制度极其残酷。一人上位。兄弟全部处死。所以每一次继承都是血腥的骨肉残杀。形同养蛊。但到了最后。优秀的继承人由于宫廷阴谋被杀。老国王发现除了阴谋家的跛子儿子竟已无人可选。从此王国走入下坡路。挡也挡不住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根据畅读文研院发现。奥斯曼帝国可以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权之一。从1299年。土耳其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奠定了土耳其国家的雏形;到1922年。苏丹制被废除。奥斯曼皇室被驱逐出境。
作为持续时间最长。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它的衰落始于1683年进攻维也纳的失败。1699年签订的《卡洛维茨条约》被视为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此前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采取攻势。此后转入防御。1699年后几乎所有战争中。奥斯曼帝国都不同程度地丧失着土地。
探究其衰落。既有内因也有外因。
其一。中央和地方的断层。统治者无法有效管理与控制地方官员。
因为奥斯曼帝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域性的统治者通过收入组建了独立于中央的私有军队。进而崛起、挑战中央的权威。比如1720年-1780年的大马士革地方统治家族和1704年-1830年巴格达的地方统治家族。
其二。政权的不合法性。人民生活状况的恶化。
奥斯曼帝国初期。高级职位往往被赋予军队将领。整合进现政权的前统治家族的成员、耶尼切里军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后来。职位却授予了内亲外戚。比如17世纪中后期的苏丹女权时期。政权在人民眼中失去合法性。同时过高的税收使人民苦不堪言。
其三。改革的滞后。无法应对帝国外部世界的骤变。
奥斯曼帝国一直坚信自给自足性。而欧洲的发现新大陆、开辟新航线。使得奥斯曼帝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同时帝国的发展滞后。不论是军事、科技、经济都远落后于欧洲。处于中世纪时代。
- 单亲妈妈没依靠较内向,孩子上小学有哪些靠谱兼职?
- 这几天,你所在的城市有雨吗?快速查询当地天气情况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782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奥斯曼,帝国,欧洲,土耳其,条约,世纪,军事,维也纳,民族,这一
没想到大家都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17世纪后迅速滑向衰弱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奥斯曼帝国是个谜。它只用了200年时间,就由一个弱小、贫瘠的部落酋长国发展成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但与其兴起相比,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