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现在。“国学”好像是一个很时髦。很受欢迎的词语。不懂国学好像就是没有文化。
我们小区开办了一个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和古诗词的辅导班。竟然叫“国学班”。火的不行。听说老板正在想法开办分校。扩大规模呢。
那么。国学究竟是什么呢?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学等。
中国古代文化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哲学美学文学历史学等等。细致和明显的分类。比如。《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但它除了文学外。同时也包含了古代美学。哲学。艺术。民俗 宗教等等诸多学科的内容。
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基础。并涵盖以后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总和。
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学的入门书籍应该包括: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代表著作等。
“四书五经”是儒家几部经典著作。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思想宝库。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名字最早出现在宋朝时期。南宋朱熹把上述四部书编在一起。进行了统一解释注释。被宋朝朝廷定为“官书”。官方指定教材。在全国推广应用。之后。元朝。明朝和清朝都延续了下来。把“四书”作为科举考试大纲书目。必读书目。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经”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朝。是儒家传授基本知识的五本书的统称。儒家文化中有“十三经”之说。是儒家奉为经典的十三本书。“五经”就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五本书。
”诸子百家”中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据传百家总共有186家。
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法家、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诸子百家的代表作品必定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该轮到小编出场了。给大家推荐小编我见过的一套特别棒的国学启蒙书。可以说得上是既有美貌又有内容。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
这几句话来自\"声律启蒙\"。短短21个字。营造的意境却美炸了。不仅句句入画。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像唱歌一样。
可不得不遗憾地表示。我们这代人虽然认汉字。说汉语。却并没有完全发现她的美。以及学会用它表达美。面对大千世界的无数美景。除了感叹\"好美呀\"、\"太棒了\"、\"我靠\"。甚至甩出一句\"wonderful\"。又有多少人能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绝唱呢?
《声律启蒙》是清代康熙年间的进士车万育。为教小孩吟诗作对所作的一本启蒙读物。如此优美又容易理解的对仗词句。即便现在读起来。也依然美得惊为天人。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苏轼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
古人认认真真过日子。不经意就把平凡过成了诗。中国古诗不止于唐诗。宋诗也是名篇倍出。且写的大多是日常情景。现在读来。也倍觉亲切。简直把日常生活的有趣抒写得淋漓尽致。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而这些出自《诗经》的诗句。即便是两千多年后的我们读起来。也依然被打动。每一句都那么熟悉、真实、温暖、动人。不由得感叹。在那么远那么远的古代。居然就吟出过这样多美丽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这些古人笔下的山水田园生活。是那么的优雅、快意、纯洁、宁静、美好。仿佛这个喧闹世界中的一口鲜氧。读一下便能慰藉焦虑、浮躁的人们。
山水田园。这是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尽管这个时代。再也不可能守着田园生活。但幸好我们还有诗。还有画。
今天推荐的这套书。
是称为最美古诗词入门读本的“诗画系列”注音朗读版。
由中国国家地理·图书策划出品。
不仅好读。还好看。好听。
如果小时候。我们读得诗词读物是这样的。我们应该也早就可以像古人一样出口成章了吧。
“诗画系列”注音朗读版图书目前已出版四本。分别是:《声律启蒙:注音朗读版》、《宋诗选:注音朗读版》、《诗经选:注音朗读版》和《山水田园诗选:注音朗读版》。(目前还最新上市了《楚辞选》呦!)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色彩的艺术。“诗画系列”注音朗读版创造性地将适当的“画”和适宜的“诗”组合。再配上用心的设计。便有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奇妙效果。
尤其是所选的画作均是大家之作。拍卖价格过亿。
无论是吴冠中、傅抱石。还是张大千。能同时收录多幅作品。均属不易。值得收藏。
与此同时。这系列书逐字注音。内附独家二维码音频。扫码即可给孩子听。古典中国的风云雨雪、花鸟鱼虫。
通过这套书。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画一样容易。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
不得不买的两个理由:
1.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美的感知力
大文豪泰戈尔曾说。教育的最后目的不是教授技能。而是叩击心灵。如果一个人能对路边一丛盛开的矢车菊动容。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当一个人面对一件普通的事物时。能够联想到其他更深刻、更美好的东西。这种能力就是美的感知力。而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这种美的感知力无处不在。
市面上常见的诗词读物大量重复。编选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经典的诠释与用心的编选、设计。很多内容晦涩难懂。现代人很难读得进去。中国家地理地理·图书策划的““诗画系列”注音朗读版。则精心编选中国古典文学精华。所选诗文浅显易懂。耳熟能详。贴近生活。兼具启蒙和文化熏陶作用。
同时搭配的画作均为大师之作。其意境相得益彰。感知美的同时。也能提升艺术素养。无论是吴冠中、傅抱石。还是张大千、齐白石。其画作的艺术价值都不言而喻。
2.大师画作。美和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先来看看吴冠中老先生的画:
《交河故城》
2007。吴冠中老先生创作的《交河故城》。便在北京以407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创造了中国内地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拍卖纪录。
《狮子林》
2011年。吴冠中老先生经典作品《狮子林》以5000万起拍。以1.15亿人民币拍卖成交。此价格是中国现当代书画艺术成交的世界最高价。
同年。备受瞩目的吴冠中老先生巅峰之作——《长江万里图》在北京艺融秋拍现身。以8000万元起拍。以1.495亿元人民币成交。再创新高。
吴冠中老先生的作品《周庄》在2016年拍出了2.36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现当代油画最高的拍卖纪录。
来看看傅抱石老先生的画作:
《湘夫人》
傅抱石老先生的画作《湘夫人》在1980年香港首拍。便以18万港币的高价卖出。一时间传为佳话。36年后辗转再现2016年的中国嘉德春拍上。更是以2415万人民币成交。
《云中君与大司命》
傅抱石老先生的另一幅画作《云中君与大司命》在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上。更是以1.6亿元起拍。2.3亿元人民币成交!
《江山如此多娇》
你不知道的可能还有。挂在人民大会堂入口处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江山如此多娇》。出自傅抱石、关山月两人之手。
再看张大千老先生的画作:
《爱痕湖》76.2cm×264.2cm 1968年
张老先生的画价惊人。早在2010年。作品《爱痕湖》就拍出1.008亿人民币的天价。
《嘉耦图 》184cm×90cm 1947年
2011年。作品《嘉耦图 》以1. 599亿元人民币成交。
《桃源图》
《瑞士雪山图》
《巨然晴峰图》
201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桃源图》2.27亿成交。同年北京保利秋拍。《瑞士雪山图》1.64亿成交。北京嘉德秋拍《巨然晴峰图》1.035亿成交。
白石老先生刚不用说。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画家。他的画雅俗共赏。不仅老百姓喜欢。也备受艺术学者和国际收藏家的推崇。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晴雨表、风向标。
《山水十二条屏》之“板塘荷香”“杏花草堂”“板塘孤帆”
在2017年刚刚结束的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他的《山水十二条屏》以9.315亿成交。创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最高记录。
“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声的诗”。山水诗中出画意。丹青笔下尽诗情。文字之美。诗词之美。画意之美。以及画作和文字结合所创造的意境之美。全在这套书中展现。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本发现美、感知美的经典国学启蒙读物。也是一次美和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还等什么呢?
还有比让孩子拥有感知美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更重要的事情吗?
其他观点:
题主:
您好。
国学最初指的是官学。主要研习内容是六艺。到近代概念逐渐扩大。涵盖了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各个方面无所不包。到近代。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也引导了考古学等诸多方面的“扩容”。
胡适曾经写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列举书籍近190种。但对于私人来说过于浩瀚。可以参考。全然照读。一般人有心无力。
结果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看了这份书单大为不满。也写了篇《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这本书单要比胡适所列更加合理。亦更适合个人阅读。书单中包括书目、读法、参考书目。梁启超先生似乎觉得列出的书目还是太多。最后加个附录。叫“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共25种。最适合普通人参考。
附录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上所列五项。倘能依法读之。则国学根柢略立。可以为将来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治专门别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
《易经》
《书经》
《诗经》
《礼记》
《左传》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战国策》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
《文选》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看梁启超的用词。先是“恐仍”。又不辞辛苦的“再为拟”。咬着牙说“真正之最低”。严词“皆须”。发恨说“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真不知他把一份长长的书单砍成25种内心有多煎熬。梁启超先生拳拳之心。让人动容。想一想乾隆修的四书全库。纪晓岚怕人读起来不方便。写了本《四书全库提要》就200卷。25种已然不多。
后李敖与王荣文编的《中国名著精华全集》共33册。由白话文写。也很适合参考。李敖指出“凡书皆史”和“中国人面对的。已不是历史书的问题。而是古书的问题”。
何况。中国书又不只历史书。历史书只是经史子集四库分类中的一部分。清朝的史学家主张“六经皆史”。这下子经书又变成了历史书。其实凡书皆史才对。中国人面对的。已不是历史书的问题。而是古书的问题。
古书有多少呢?
古书多得吓人。
古书不只什么《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它们只不过占两种;古书不只什么四书五经。它们只不过占九种;古书不只什么二十五史。它们只不过占二十五种。古书远超过这些。超过十倍一百倍一千倍。也超过两千倍。而是三千倍。古书有十万种!吓人吧?
这还是客气的。本来有二十五万种呢!幸亏历代战乱。把五分之三的古书给弄丢了。不然的话。更给中国人好看!
又何况。还不止于古书呢!还有古物和古迹。有书本以外的大量残碑断简、大量手泽宗卷、大量玉器石鼓、大量故垒孤坟。和陆续不断的大量考古出土……要了解中国。更难上加难了。
我认为个人阅读没必要按照分类等挨个研究。读一类最为感兴趣的作为主干。可以钩玄提要。也可以单点探索。沿着树枝不断蔓延出去最为方便。
附:
龙启瑞《经籍举要》。列举书籍二百八十九种。
张之洞《书目答问》.列举书籍二千二百六十六种。
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八十五种。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耍目》。列举书籍一百六十种。
李笠《国学用书撰要》。列举书籍三百七十八种。
陈钟凡《治国学书目》。列举书籍四百八十八种。
支伟成《国学用书类述》。列举书籍三千二百种。
章炳麟《中学国文书目》。列举书籍五十一种。
徐敬修《国学常识书目》。列举书籍二百六十二种。
傅屯艮《中学适用之文学研究法》。列举书籍七十九种。
沈信卿《国文自修书辑要》。列举书籍五十种。
汤济沧《中小学国学书目》.列举书籍一百零六种。
吴虞《中国文学选读书目》。列举书籍一百四十二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79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国学,中国,古书,书目,书籍,画作,老先生,注音,儒家,诸子百家
没想到大家都对国学入门有什么书籍可以推荐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现在。“国学”好像是一个很时髦。很受欢迎的词语。不懂国学好像就是没有文化。我们小区开办了一个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