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中国古代作为典型的冷兵器时代。打仗的胜败之分中。兵力多寡是一个重要因素。大概一是为了鼓舞自己士气。二来也为了虚张声势号称坐拥多少兵力其实是吓唬对手的。仔细考量的话。战争的实战人数一般是号称人数的1/2-1/5。
据相关数据显示:
NO.1 牧野之战
公元前1106年2月4日。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汇集各部落的兵力,大破商军的共约17万人于牧野。
NO.2 城濮之战
晋国出动的兵力约2万人,楚国出动的兵力约4万人,面对锋芒必露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对于楚军3路兵马实行各个击破,最后战斗以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王。会盟诸侯结束.
NO.3 长平之战
秦国白起40万对赵国赵括45万长平之战,秦军战神级人物白起创造了一个兵力接近而围杀对手的奇迹,45W赵军全军覆没.
NO.4 巨鹿之战
项羽以三万之众带三天的口粮打败秦将章酣率领的三十万大军.
NO.5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其他观点:
谢邀!
基本上所有带着“中国古代没有过百万级别的战争”、“以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根本不可能有百万级别的战争”、“中国古代史书吹水太大”这种观点的同学。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
严重脱离史书
其余全靠脑补
而之所以带着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关心中国古代的战争。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探索真相。他们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借着批判中国史书。标榜自己的标新立异和所谓的独立思考。顺带着给自己不读书找一个心理安慰。自己骗自己:我可比那些只会读书的掉书袋强多了。读书有个屁用。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了。这些人可能会同时有以下两个观点:
1.长平之战赵国根本不可能有40万军队。全是编的!
2.赵括能带领40万大军饥饿状态几十天不生乱。可见其统兵能力十分出色。
(๑• . •๑)
其他观点:
大唐盛世时。十五道。加起来正规军队不到六十万。这是全国兵力。其中威压西域各国。甚至跨越雪岭千里之遥跑去和阿拉伯开战的著名的安西都护府。正规配置兵力总人数为二万四千。不过乱世中。往往裹狭民众男丁为兵。总军队人数就会膨胀。但是能打的只是一部分。
中国记录中。国家正规军队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因为北宋为了社会安定。采取将犯罪者充军的措施。导致军队人数膨胀的夸张无比。据统计。最高峰北宋养了军人超过一百二十万。但是北宋战力。却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加非但没有增强。反而大幅度削减。
一般而言。在农耕开发比较好的地区作战。尤其是有水运支持。就可以投入较大人员规模战斗。在边境。后勤无法就地分担。全靠运输。能投入的军队人数就相当有限。而且往往必须分兵。因为单一运输路线运输能力有限。
所以战国时。不管是动员还是投入作战。能发动的人数比例就比较惊人了。比如长平。秦王是将河西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都征发来打这一战。这是因为。作战地对两国而言。后勤运输都不用长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8844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兵力,之战,人数,军队,北宋,中国古代,观点,万人,史书,战争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古代真的有过百万军队的战争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中国古代作为典型的冷兵器时代。打仗的胜败之分中。兵力多寡是一个重要因素。大概一是为了鼓舞自己士气。二来也为了虚张声势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