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兼代理丞相。他上台不久。就利用职权。杀了革新派人士、法家的先驱少正卯。
孔子杀少正卯说明了什么?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我们分析春秋末期儒、法斗争的状况。才能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
(孔子)
春秋末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变革的时期。
由于奴隶反抗奴隶主斗争的不断持续。新兴封建势力的兴起。奴隶制正在崩溃。出现了孔子眼中的“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局面。
公元前五九四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即向私田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承认了新兴封建势力的经济地位。
有些国家政权开始落在新兴封建势力手中。在这个历史发展的趋势面前。奴隶主阶级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孔子反对新兴封建势力的任何改革措施。说“初税亩非礼也。”。
在孔子看来。按田亩征税。承认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违反了“周礼”。
(孔子讲学)
当时法家先驱者们的主张和孔子是相反的。郑国的邓析。晋国的范宣子等人。主张实行同孔子完全对立的政治路线。
他们提出了“法治”思想。反对孔子的“礼治”思想。主张用“法治”代替“礼治”。也就是用地主阶级专政代替奴隶主阶级专政。
在鲁国。少正卯也是主张这条政治路线的。
他和孔子同时讲学。唱对台戏。孔子的学生几次被少正卯吸引过去。造成“三盈三虚”的局面。
因此。对少正卯。孔夫子是很不爽的。是仇视的。一旦孔子掌权。就会残酷镇压。杀死政敌少正卯。
孔子加给少正卯的五条罪状。完全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根源。
孔子为杀少正卯的自我辩护是:“人有恶者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醜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五条罪状。
(少正卯讲学)
第一条“心达而险”这是说:少正卯的思想“达”、“险”。“达”在当时是“显达”、“仕进”的意思。就是要做官;“险”。就是“损人逐利”。
“心达而险”。是说少正卯想要掌握政权。倾覆当时的奴隶制。
这和孔子坚持奴隶制的立场。是针锋相对的。
第二条“行辟而坚”是说:少正卯的行动是坚持“辟”的。“辟”的含义就是“刑”、“法”。当时称“刑辟”。
在奴隶制下。奴隶主贵族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生杀、掠夺。他们却将这叫作“礼治”。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希望定出法律来限制奴隶主的特权。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主张“法治”。
“礼治”和“法治”的斗争。就是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行辟而坚”和孔子推行维护“礼治”的政治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少正卯剧照)
第三条“言伪而辩”是说少正卯的言论是为封建地主阶级辩护的。
少正卯的言论属于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伪言”。这和孔子挂在嘴边的“仁”是根本对立的。
第四条“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阐述的是“醜”的思想。这个“醜”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对立、变革。
因此。“记醜而博”是说少正卯在他的著述中。用大量材料。阐述变革的思想。这和老夫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复古主义思想。是截然相反的。
第五条“顺非而泽”是说少正卯是顺着“非”。并且把它加以加工、提高。
这个“非”和“诽”相通。实质上就是“庶人议政”。是少正卯支持那些批判、反对奴隶制的言论。
少正卯反对“礼治”。主张“法治”。在奴隶主阶级看来。是大逆不道。是严重的犯罪行为。非杀不可。
孔子一直认为少正卯到处煽动群众。“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如果让他这样搞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之间的斗争。是新兴封建势力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与法家的斗争。
儒法斗争的结局最终是法家取得胜利。中国的社会没有倒退到奴隶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孔子非常憎恶一切无视“周礼”的人。少正卯正是这样一个“佞人”。
孔子杀少正卯是因为少正卯所的“法治”思想危及到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并不是两个人有什么私人恩怨。或者是少正卯抢了老夫子的风头。更不是少正卯干了多少杀人放火的坏事。
参考资料:《荀子·宥坐》、《说苑》、 《礼记·王制·疏》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作者:冯生
其他观点:
孔子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不知道的人很少。但对于少正卯知道的人就相对少多了。
不过对中国60岁往上的人来说少正卯并不陌生。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突然掀起了批孔高潮。孔子的最大罪名。就是屠杀改革派人士少正卯。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少人知道少正卯的具体情况。对于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卯跟孔子是老乡。而且也跟孔子一样是献身鲁国教育事业的。他们都自己收学生。私人办学。还跟孔子一样口才非常好。能说会道。口若悬河。
卯跟孔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胸怀大志。志向高远。办学只是手段。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理念和主张。伺机实现自己的理想。
不过孔子在鲁国办教育比卯要早。名气也大。卯属于后来者。起步较晚。收学生要费力得多。
就像开饭店一样。别人先开。自己后来。经营同一道风味的菜;别人有了口碑。有了客源。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自己怎么办?只有竞争。说的更直接一点就是用价格抢客源、拉人气。再就是用风味、用特色来拉回头客。
孔子招生每个学生名义上不要学费。但每人要交十根腊肉。卯在收学生的时候。把学费一下子就降下一半。五根腊肉就OK。
虽然卯跟孔子一样收学生。一样有远大理想。但彼此的政治主张却泾渭分明。全然不同。
孔子认为春秋时期人心不古。礼崩乐坏。主张克己复礼。以道德治理天下。就是以品德教育、政治教育为主。
卯的主张恰恰相反。卯主张以法律为治国之道。教育人民学法、懂法、守法。让统治者多颁布法律。让国家步入法制轨道来富国强兵。
两个人后来都走运了。都从政了。但孔子运气似乎更好。在鲁定公14年。孔子一不小心当了鲁国大司寇。相当于鲁国的高院院长。那时候没有公检法。孔子等于是公检法一肩挑的大官。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送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卯。一上任积极搜集卯的材料。从抓捕、审判。再到判决、行刑。只用了七个工作日。
还是孔司寇的办事效率。真是从重、从严、从快。当时孔子将少正卯处斩后。还觉得不解气。把将其暴尸三日。大街示众。
当时孔子门下弟子都迷惑不解。纷纷去询问孔子:
师傅。您不是说用仁义治国吗?怎么一当官就大开杀戒?
孔司寇义愤填膺、余怒未消。他对学生们说:你们太幼稚。不懂事。我跟卯的斗争不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然后。孔司寇慢条斯理拿起了案头的竹简念起了判决书。判决书中细数了卯的五大罪状:
第一、这人什么道理都懂。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不是法盲更不是文盲。却知法犯法。
第二。这人性格怪癖。有犯罪基因。做事偏执。容易走极端。是顽固分子。潜意识中有犯罪倾向。是治安隐患。
第三。此人巧言令色。蛊惑人心。善于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其理论具有很大欺骗性。善于洗脑。比传销分子还可恨。
第四。思想冥顽不化。陷入犯罪深渊执迷不悟。
第五。善于伪装。跟容易把青少年带入歧途。误人子弟、教人学坏。比恐怖分子还危险。
但学生们听到最后也只听到卯似是而非的罪状中。似乎并没有什么犯罪事实。更加疑惑。
孔司寇似乎看出学生的心思。继续真情告白:
作为鲁国的大司寇。肩膀上担子千钧重。我不能等他犯罪了。造成危害了再去处理。那就失职了。辜负了领导的殷切希望。我要防患于未然。把犯罪消灭于萌芽中。你们用心听好。这叫预防犯罪。别以为你们出师了。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学海无涯。以后就跟为师好好学吧。
孔司寇开了个不太好的头。日后这片大地发家的梁山泊集团也坚决不待见祝家庄曾头市。985的省城大学堂也坚决吞并两个省内211院校。不把本事学好跟清华北大有啥区别的蓝翔也强大到一枝独秀。
其他观点:
孔子是贵族特权阶层的代言人。当做了鲁国宰相后。少正卯是法家代表人物。反对孔子的克己服礼。政治主张不同是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可看出孔子负面的一面。去除政治上的障碍推行他的复周礼的复辟主张。仁义上的虚伪而不真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066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孔子,奴隶主,奴隶制,封建,是说,鲁国,思想,周礼,法家,阶级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子杀少正卯的动机是什么?从孔子杀少正卯看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前四九八年。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兼代理丞相。他上台不久。就利用职权。杀了革新派人士、法家的先驱少正卯。孔子杀少正卯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