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感谢邀请。
不知道你是学什么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研一写一篇SCI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就是研一发了一篇英文文章。虽然点数不是很高。但对于我的第一篇文章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然后拿到了当年的国家奖学金。那么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给你吧!
研究生复试结束得知被录取后。我是当年六月底来到了学校。大概经历了两周左右的环境适应以及试验方案的设计。我就开始了试验。出现差异后。培养试验整好在开学前结束。开学后就一直开始上课。身为学硕。我把研一一整年的课程上学期就上完了。然后利用周末陆陆续续进行一些指标的测定。可以说在研一的上学期。我几乎没有拿出来一丁点的时间去happy。都扑在了试验和上课上(当时主要是害怕毕不了业。所以做事很用功)。在十月份终于测完了所有指标。当时实验室一位小伙伴介绍某位导师的时候说。这个老师很厉害。是个杰青。上学时第一篇文章就是英文。我在想自己能否突破一下呢?于是讲写好的中文硬生生翻译成了英文。虽然蹩脚。但还是硬着头皮写完了最后一个单词。此时实验室有一位老外博士。人品极好。帮我进行了论文润色。所以我没有找机构润色。
润色以后在元旦前夕投了出去。顺利送审!正当我暗暗高兴。觉得好顺利的时候。过完年我就收到了拒稿通知。不出意外。犯了几乎所有的科研小白都犯的错。比如格式问题。种属名问题。简称的表达。公式的写法……但是我没有气馁。对文章几乎进行了全新的修改与写作。然后又找了一个因子比较低的期刊去投!这次审稿周期比较长。将近半年才收到审稿意见。竟然是小修!实在是太兴奋了。因为我推算了一下时间。如果我修改回去。还有希望争取今年的国奖。因此就熬夜作业。返回去三天收到了接收通知。顺利参评并拿到国奖。
其实。我认为只要你珍惜时间。好好试验。多多阅读相关文献。一年之内写一篇SCI应该还是有希望的!当然。这个和你的学科以及研究方向也有很大的关系。多多和你的老师进行交流。导师会帮助你启迪思维。开拓研究思路的。而且导师从来不会拒绝一个好学的孩子!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回答。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私信我。我一定耐心解答。同时祝你科研之旅一路顺风。早发文章!
其他观点: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以下我提到的方法都利于你发sci。首先你要仔细阅读你实验室师哥师姐已经发了的文章。尤其是和你研究同课题或相近课题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查看实验室仪器。哪些实验是自己实验室能做的。哪些是去别的实验室做的。去哪里做的。接下来就是阅读顶级期刊的sci文章。至少50篇以上。经典文章要细读。这些文章都是创新性很强的。然后再找二区或者三区的文章。这些文章实验步骤详细。也是50篇以上。做完这些。你就总结。寻找还有哪些东西没做。或者可以改进哪些方法。最后列出你的实验所需要的实验材料。列出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最后。购买材料。实验。处理数据。写论文。投稿。一系列就下来了。第一篇文章一般比较慢。因为前期准备时间长。第一篇一般一年左右。快的也需要半年。后来再发就容易很多。
我研究生期间发了七篇sci。物理学。有啥不懂的可以私信。关注我。谢谢!
其他观点:
作为研究生导师来回答这问题。
首先。提问者在研一就有发表SCI论文的想法和诉求。这是值得鼓励的。如果他的导师知道了。想必也会很高兴。因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学习动力。由于专业所限。在这里仅就理科SCI论文的发表做个简单的探讨。
首先。要明确支撑一篇SCI论文的基本因素。一篇SCI论文是由创新点、数据及其分析和结论等诸多要素综合而成。所谓创新点。是指论文的相关研究要在前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或者说。论文的研究内容要针对于目前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而展开。通过论文研究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创新性是论文得以存在的根本。如果一个研究缺乏创新性。那么这个文章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其次是数据及其分析。针对于问题的解决。论文需要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并通过系列的实验数据证实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这些实验数据及其分析要具有一定逻辑性。需要在一定的框架内有序展开。以实现对实验方案多角度地论证和说明。在这个论证过程中。不仅要求实验数据的多样性。还要求数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通过这种严谨、充分的数据论证。论文要可以得出具体、明确的结论。总之。一篇SCI论文。就类似于讲“科学故事”——针对于一个具体且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而展开。依托系列的实验数据和相关分析而构建。最终通过结论的导出而总结、收尾。
了解了构成SCI论文的基本要素。那么如何着手去发表一篇属于自己的SCI论文呢?首先。要找到SCI论文能够发表的意义。即论文研究所指向的科学问题。针对于这个要素。一方面可以通过和导师的沟通、讨论。由导师根据自己课题组的研究需要而提出;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依托自己课题组的既有研究背景。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来发现问题。发现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并非易事。这需要充分了解研究背景。并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造诣。科学问题的提出越尖锐、越有价值。SCI论文的基点就会越高。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由于暂时缺乏相关的研究背景。这个环节最好由其导师解决。
有了科学问题。研究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学生就可以针对于此制定相关的实验方案。一个妥善的实验方案可以通过“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的方法而制定。具体而言。制定一个科学、完善的实验方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成功者的经验。一方面。建议学生认真精读自己课题组所发表的文章。以尽快掌握自己实验室传统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另一方面。学生要追踪国内外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进展。了解本领域实验方法的发展趋势。在紧跟前沿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使得相关技术为我所用。总之。一个“纸上谈兵”但具有较好科学性的实验方案需要依托对课题组内外的相关文献的充分调研而确立。
确立实验方案后。就进入到收集、分析数据的环节。这个环节可能是SCI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部分。学生需要根据实验方案。利用各种实验设备开展实验。并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将自己所获取的实验数据与相关文献中的类似数据进行认真、及时地比对、分析。这样做。一方面可对自己实验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比较避免在自己的实验中出现低级错误。此外。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也应该伴随着数据的成功收集而同步展开。学生要通过数据分析将数据中的有效信息提取出来。在对其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到其内涵意义和价值。
数据收集完了。SCI论文的大部分工作就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组织数据、撰写文章。由于篇幅原因。在此就不详细赘述。撰写论文除了要具有一定的科技英语的基本功以外。还要对自己的实验有较好的框架性认识。其实。科技论文的撰写不同于常规的英文文学写作。其对英文语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却很强调表述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领域、甚至不同专业的SCI论文的写作都各具套路和特点。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精读文献以学习、借鉴相关写作方法甚为重要。
文章初稿写完。一篇SCI论文就可见雏形了。后继的将是进一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润色。行者百里半九十。一篇好的SCI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耐住性子。配合老师对行文表述、各方面的小错误等诸多方面进行认真修改。要知道。对于审稿人而言。一篇SCI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是一回事。而文章的严谨性则是另外一回事——小错误越少则意味着文章的严谨性越高。
最后修改成型的文章将会被投到适宜的期刊杂志。以接受审稿人的审查和后继的修改等。投稿这个环节的工作往往是由导师完成的。因此。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尤其是新手而言。这大概就是他们准备SCI论文的终点了。
总之。一篇SCI论文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到诸多环节的并稍显“漫长”的过程。因此发表这样的一篇文章不仅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努力。还要消耗掉较长的时间。很多的理科硕士研究生在其三年的学习期间。也不过发表1-2篇SCI论文而已。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正确。加之勤奋努力。发表一篇SCI论文也非难事。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 三岁的女儿发烧到底该不该输液?过度输液等于慢性自杀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07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论文,数据,文章,方案,导师,学生,英文,自己的,科学,方法
没想到大家都对研一,想发一篇sci,究竟该怎么做啊,没想法,没目标,我该如何下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感谢邀请。不知道你是学什么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研一写一篇SCI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就是研一发了一篇英文文章。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