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清帝国没有强大的锦衣卫?
原创

为什么大清帝国没有强大的锦衣卫?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因为清朝并不需要锦衣卫!首先我们要知道。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特务组织。这个特务组织的最大作用则是监视文武大臣。防止其图谋不轨犯上作乱!

而清朝则不是这样。清朝皇帝在宫廷中拥有以八旗贵冑子弟组成的“御前侍卫”。而这既是皇帝对八旗贵胄的恩赏与信任。同时也等同于把这些人。变成了皇帝手中的人质。

更兼清朝从始至终都是以八旗监控天下的。在各个重要城市都有八旗军驻防。在中央各部门也是八旗子弟占据着主导地位。

因此需要被防范的汉臣根本就没有真正掌握大权的机会。而地方官员又因为受致于朝廷设计的互相牵制制度。所以也不可能有造反的机会!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除了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过平西王吴三桂因坐大而造反外。其他时期从未发生过统治阶层内部的反叛!

这样看来。清朝皇帝以八旗监控天下的手段。可是要比明太祖朱元璋的锦衣卫制度高明得多了!

其他观点: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锦衣卫、东厂、西厂都不会设置的。甚至曾经皇族为了篡权设置十三衙门都被无情的打掉。还有太监后宫不得参政也是清朝严厉执行的。也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训。

其他观点:

明朝为什么一定要设锦衣卫呢?

众所周知。明代的锦衣卫和厂卫是朱元璋及后人为了监视官员、达成皇权集权化的一个黑暗特务组织。

现代研究明代的锦衣卫文献很多。部分较为中立的文献都相继指出。朱元璋早期的锦衣卫(“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时改为锦衣卫)。仅仅担负军事情报收集、分析。以及监军。和分化、策反的职能。

直至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才拥有监视、逮捕、审问、及典诏狱的职权。为什么会在洪武十五年时。朱元璋会启用锦衣卫呢?因为朝廷里已经没有人能制约勋贵集团了。

熟知明史的人。都会发现明初的几次针对勋贵的大案。都是在刘伯温死后才爆发的。

每一个皇朝都需要朝局出现一个平衡的状态。每个皇帝都忌讳朝堂中的官员形成一派。

朱升早在洪武二年时告老还乡(70多岁了)。刘基则死于洪武八年。剩下的非淮西勋贵集团的文官。如唐仲实、吴伯宗等人根本就无法压制得了勋贵们。这点从胡惟庸执政时期就能看出来了。整个朝廷内外基本都是他的亲信。甚至有献媚者“谀者争引符瑞”。

因此也是从洪武八年后。刘基一死。朱元璋就亲自赤膊上阵。启用了之前的军事情报部门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合并改设为锦衣卫。

开始时。只是朱元璋对文官集团中的淮西勋贵动手。可很快当皇太子朱标死后。就再次转向对淮西武勋系统。

因此当所有淮西贵族被清理干净之后。朱元璋就立刻宣布将内外刑狱从锦衣卫职责中废除。交由法司处理。只保留给锦衣卫的监视、侦查权利。

明初历经了两代皇帝之后。元朝统治时期导致的中土“胡化”已经逐渐消失了。重塑华夏文明已经不再是后来者的首要任务了。因此随后的锦衣卫就逐渐成为拱卫皇宫、侦查军情的作用(这里有明宣宗朱瞻基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从土木堡之变后。留守京师的文官们直接殴死锦衣卫马顺。也能看出来。此时的锦衣卫在脱离皇权之后。根本无法与文官集团所抗衡。

再则。虽然史书中记载的锦衣卫和厂卫拥有特权。他们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甚至为了邀功请赏而罗织罪名。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范围。制造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是造成了明代社会的混乱不堪的元凶之一。

可若是深究。也能发现明代的锦衣卫和厂卫基本不对百姓动手(矿监和税监则会)。更多的是对官员以及商人群体。

清代为什么不设立锦衣卫及厂卫?

满清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八旗全民皆兵的制度。以及满臣高于汉臣的潜规则。

这两项可以让清朝的皇帝拥有最为忠诚的政治盟友。也可以让清朝皇帝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三角形态政治体系——皇权、满臣、汉臣。

满城制度——监视、控制地方官员、以及百姓

多尔衮携幼帝入关定鼎之时。在北京城时期。就将汉人(包括汉臣)全部驱逐出内城。将八旗军队安置在北京城内。

随后顺治时期。逐渐在全国各地省会、繁华之地、要塞区域设立了20个满城。这些内城(满城)居住着八旗军及家眷。

主要作用就是监视、控制地方官员、以及百姓。防止反清组织在大城市内部获得较多资源援助。当然战时成军。攻打叛军、外敌。或是固守待援。

满臣高于汉臣

清廷入关初期。仿契丹、金国曾经设立过两院制度。即规定尚书及侍郎满、汉各一。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满臣为正。汉臣为副)。

顺治亲政之后再次进行改革。提升了内阁权利。但是又施行军、政分立的体制。即:军事上。不容内阁插手。而议政王大臣议奏时。可以涉及到清朝所有事务(议政王大臣均为满人宗室担任)。

后来康熙、雍正再次改革。削弱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议奏的权利。将权利收归内廷。甚至康熙还建立了密奏制度。以及雍正还设立了军机处。以及巡抚制度。

因此清朝统治的前一百多年里。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完全是多支监视天下的队伍。加上清朝对于官员腐败的处罚措施教轻【清代官员贪腐。只要不涉及激起民变、不涉及反清或造反。基本腐败的官员都少被判决死刑的。这点与明初刚好相反】;再则就是汉臣无法自主掌握军权(三藩之后)。故清朝早中期时。少有官僚系统形成派系对抗皇权的现象【清代的权臣。全都是“家奴”】。

另外。清代汉臣摆脱“官场老二”的身份。是从嘉庆时期开启的。嘉庆在诛杀和珅亲政后。虽然名义上不牵连。可事实上对于和珅时代的官员依旧是换了个遍。如十八省的巡抚、总督就换了十三个。

和珅时代。基本上旗人(包括蒙、汉八旗在内)都去巴结和珅。导致了嘉庆皇帝在换人之时。竟然出现了有才能的旗人都与和珅系统有一定的关联。因此被迫提拔了大量的汉臣成为部门的一把手。

虽然汉臣逐渐成为文官系统中的一把手。但有清一朝。能完全控制军权的是到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后。可军机处这样的中枢。直至清灭亡都没有汉臣能进入到。

这种结果。虽然成为清朝灭亡的另外因素。可在一定的时间里。汉臣与满臣之间的争斗。反而又成为平衡皇权的最佳局面!

图片均来源网络

原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06

    锦衣卫,清朝,官员,皇帝,朱元璋,文官,皇权,明朝,嘉庆,制度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0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大清帝国没有强大的锦衣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19:42:06

    因为清朝并不需要锦衣卫!首先我们要知道。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特务组织。这个特务组织的最大作用则是监视文武大臣。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