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官制初期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是在后期有所改变。大致分中央行政机构、军事系统、行宪机构、地方行政等几个大类。
单从官制上说。主要有九品十八级。分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类。
从军队系统来看。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保护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别掌管。而御前大臣。则执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的随护。
一。将军
清朝的将军。是清政府任命的在全国主要地区、边疆要地的最高驻防军事官员。其官秩为从一品。与加尚书衔的地方最高长官总督品级相同。主要由满、蒙人担任。
清朝的将军称号不一。一般是以驻防地命名。在乾隆时期。就有14个将军。他们是:绥远将军、江宁将军、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与伊犁将军。
其中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个将军。属于边疆将军。称为边疆五大辖区。
在这五大辖区内。不设巡抚、总督。这些将军们。就是本地区兼管所有军民、钱粮、税收等各项工作的最高军政长官。
这些将军。大多属于常设将军。不会像别的文武官员那样。经常调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这些驻防地守护着。除非朝廷特意调动他们。或者是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
另外。皇帝有时也会给一些战功卓著的官员们授予将军称号。这些人多属皇亲国戚、宗室贵胄。不过。这种将军。属于荣誉性质。就像现在的荣誉证书。没有实际驻防之地。
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总督、巡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隶属。就是说。他们谁都管不着谁。但是。假如在皇帝面前同时遇到了。都有事向皇帝面奏。这些将军们就有优先权。
总督、巡抚就得在这些将军们后面排队等着。这或许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把他们放在前面。以表示他们地位高贵、尊崇。二是因为。只要是将军们有事面奏皇帝。那肯定是因为军情紧急。自然比地方官员的事情大一些、急一些。
不过。就实际权力来说。将军们永远也比不上那些掌管着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总督、巡抚。
盛京5个:盛京副都统、锦州副都统、熊岳副都统、金州副都统、兴京副都统。
吉林7个:宁古塔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三姓副都统、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副都统、珲春副都统。
黑龙江7个:黑龙江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呼兰副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通肯副都统。
新疆3个:伊犁副都统、塔尔巴哈台副都统、乌鲁木齐副都统。
内地20个:直隶驻防副都统、密云副都统、山东驻防副都统、太原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归化城副都统、绥远城副都统、江宁副都统、京口副都统、福州副都统、杭州左翼副都统、杭州右翼副都统、荆州左翼副都统、荆州右翼副都统、成都副都统、广州副都统、西安副都统、凉庄副都统、宁夏左翼副都统、宁夏右翼副都统。
这12位陆路提督是: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有一人。
其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地巡抚兼任提督。比如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省。
另外。有人说清朝设置了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
实际上。应该是5名水师提督。他们是外海水师提督、内河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
凡水陆提督统辖所属官兵。各就其职掌、分防要地、或游弋巡哨、修整武备。隶属于所在地总督节制管辖。
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世纪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也叫台湾镇总兵。人数在10000至15000人左右。后来归福建陆路提督和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清末。北洋水师也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
五。结论
总之。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官阶都是从一品。他们驻防地、职责各有区别。如果按照现在的对应职务来看。相当于现在各地的军区司令。
总兵、副都统官阶比他们低一级。都为正二品。类似于现在的警备区司令。
其他观点:
总兵为正二品武职外官。
清朝将军以驻防地名为号。乾隆朝定制为14位。即盛京将军、 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江宁将军 、 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
其中盛京将军、 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大辖区内因为不设巡抚、总督职位。可以称之为边疆将军。是为本区最高军政长官。
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督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统属。但若会同奏事。则列名于总督之前。以示尊崇。但就实际权力来说还是总督与巡抚的权力大。
清朝还有抚远大将军一职。并非属于固定官职。遇有大战事才会任命于人。相当于前线领兵作战的最高统帅。
一般担任抚远大将军的不是皇帝的兄弟和子嗣就是皇帝绝对信任的大臣。比如说康熙末年的大将军王胤禵。雍正帝时期的年羹尧。
都统是清朝时全国各地“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满语为固山额真。主管八旗军队。镇守军事要地。兼管驻防地区的民政事务。在有驻防将军之处。一般设有副都统为正二品官职。满语为梅勒章京。
清朝总兵为绿营兵正。受提督统辖。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清初总兵无定品。乾隆年间始定品轶。为正二品。编制内的总兵只有83人。提督与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
晚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因为损耗巨大国库空虚给不起赏赐。就发明了记名提督和记名总兵官职。只是虚职并非可以马上上任。只是记个名。清军中带记名提督头衔的人有五千多人。带记名总兵头衔的人有两万多人。已是泛滥成灾。
将军、都统、提督品级是相同的。并没有高下之分。但是提督一般都是汉人。在清朝实权较小。将军与都统对比。按所在八旗对比。如果都统是上三旗。将军是下五旗。那么都统地位高。
其他观点:
将军与都统是八旗的高级长官。而提督和总兵则是绿营的高级长官。
清代将军有三种。最常说的就是驻防将军。也就是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负责一地军政大权。初为武职正一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改为从一品。此外。将军还是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临时出征时的统帅也可称作将军。并且加上一些名号。如扬威、靖逆等。
(福州将军崇善)
都统也是清代八旗中每旗的高级长官。清代在各省建置驻防八旗。设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两者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置副都统。在一部分地区。都统即为该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如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等。
提督为各省绿旗兵营制的最高长官。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也称“提督总兵官”。简称“提督”。世称“军门”。每省一人。节制全省绿营官弁。提督与督、抚并称“封疆大吏”。官品级高。提督为武职从一品。品秩与总督(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从一品)同。比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略高。但须受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总督节制。总兵的正式名称为“镇守总兵官”。是清代绿营的高级将领。负责一镇的军务。总兵官阶正二品。比巡抚(从二品)略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207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都统,将军,提督,总兵,水师,总督,巡抚,长官,清朝,绿营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清朝官制初期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是在后期有所改变。大致分中央行政机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