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侍从室是个怎样的组织?
原创

国民政府的侍从室是个怎样的组织?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侍从室是蒋家王朝的”内廷“。很容易让人想到清朝的军机处。

蒋介石在江西与红军作战期间。除开秘书、副官等亲信侍从人员。还需临时抽调参谋人员随蒋到各地工作。善于察言观色的政学系政客杨永泰便向蒋建议:何不将随行的参谋人员以及侍从人员组成一个侍从室?

此言一出。正中下怀。

于是蒋介石上承清帝遗泽。乘着对江西用兵之机。搞了自己的军机处——侍从室。列入南昌行营编制内。

1936年1月。蒋介石对侍从室作了正式改组。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下设第一、第二两个处。此后又扩充了一个第三处。每处各设三个小组。其分工大致如下——

侍一处掌军机。下设第一、二、三3个组。分别掌管总务、军事参谋和警卫。

侍二处掌政治党务。下设第四、五、六3个组。分别掌管党政秘书、外交、情报综核。

侍三处掌人事。下设第七、八、九3个组。分别掌管人事调查考核、人事登记、中训团学员通讯调查。

此外。蒋的安全保卫由一警卫大队担任。另设一侍卫长来统一调动指挥其行动。

改组后的侍从室。完全就是一个凌驾于国民政府各部门之上集军机、党政、人事大权为一身的统治机构。

1937年。军委会《组织大纲》正式确认侍从室:”侍从室在驻留时与办公厅密切联系。掌机要之承启转达。委员长行动时随侍行动。“

据当了二十年蒋介石监印官的姜辅成回忆。侍从室改组前。除蒋亲笔手令外。一般机密性文件均须盖上军委会官印;侍从室改组后。重要机密性文件多由侍从室直接发出。监印室形同虚设。

蒋氏内廷由此而生。

侍一处——名副其实的军机处

侍一处主任相当于老蒋的军事幕僚长。从1936年侍从室改组。到1945年侍从室撤销。10年间。侍一处主任七易其人。依次是:钱大钧、林蔚、张治中、贺耀祖、林蔚、钱大钧、商震。

其间。钱大钧和林蔚都是两度以高级军事幕僚长的身份。随侍蒋的左右。为蒋所信任。

但即便再受信任。侍一处主任以及各组重要角色。均还是呈现出了频繁更替的特点。一般任期一两年。短的三个月。

侍一室没有常员。为得是杜绝有人借机培植势力。越俎代庖。架空老蒋的权力。

因为战争年代。侍一处的权力太大了。对内可以联络军委会各部会。对外可以代蒋发布军令。

侍一处主管的业务大致有这么几项:综理机要。这个相当于军事秘书;参赞军机。这个相当于军事参谋;传布命令。这个相当于军令传达;协调关系。这个相当于军界协调公关。

侍二处——老蒋的幕僚机构。主要是耍笔杆子的

侍二处最核心的是第四组。它主管政治、党务和秘书业务。管辖范围包括行政院所属各院、部、会。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还有大名鼎鼎的”中统“特务组织。

此外。各封疆大吏向蒋请示汇报的文电。也统由侍四组负责处理。老蒋通过这一核心幕僚机构。把党政大权牢牢集中在自己手里。包揽一切。事无巨细。

与侍一处主任频繁更替不同。从侍从室改组到撤销。十年间。文胆陈布雷一直担任侍二处主任。

老蒋发布的重要文电。十有八九皆出自陈布雷之手。

侍三处——本质上就是以CC系为核心的人事控制中心

老蒋历来重视对人事权的控制。按照蒋的规定。凡国民政府军委会和行政院所属机关、部队以及中央和地方各行政单位的高级主管人员的任免。必须经过蒋亲自核定。然后交给主管部门发布。

关于高级行政人员的储备、考核、挑选、任用。蒋曾命侍二处第五组主管。但因为涉及范围太大。大约在1939年底或1940年初。陈果夫秉承蒋的意旨。提出成立独立单位。侍三处。由陈果夫任主任。

侍三处主要业务内容有:第一、整理人事资料;第二、通过各种组织。主要是”中央训练团“。联络、吸收、甄选各方面人才;第三、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登记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讲。侍三处这个人事控制中心更像特务组织。这个处的重心主要是通过CC系特务拉拢控制各种顶级人才。以及对中央训练团受业结业学员进行思想动态严密监控。

另一点也很值得一说。老蒋控制军统、中统这两大特务组织。主要也是通过侍从室

这两个特务组织送给蒋的密报文件。按内容性质。一般由侍一、侍二处分别处理。

军统局的一般情报。主要是针对蒋军军官贪污腐化以及私生活等项的密报。均用戴笠的名义分类列表。封送给侍一处第二组处理。

其他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情报。则由戴笠先送侍二处。经陈布雷以及第四组组长陈方阅后。再会同侍一处研究处理。

中统的情报。直接封送侍二处第四组处理。

此外。侍二处对封疆大吏的监视很厉害。甚至侍一处重要人员也在监视范围。所以说这个看似很文气的幕僚机构。其实很厉害。陈布雷也不仅仅是耍弄笔杆子。

老蒋对侍二组和侍四组这样的核心机构。很重视。人员必亲自挑选

流程还挺复杂。先看此人是否为黄埔出身。或者是否在统治集团中服务年限深久;更重要还要看什么人保荐;最后老蒋亲自面审。而且特别注意来人的仪表精神。用老蒋的话说。”确信万无一失者方可任用“。

1945年11月底前。侍从室3个处全部撤销。侍从室一套业务。按其性质分别编入国民政府(后改称总统府)参军、文官两处的机构之内。成立了军务、政务两局。

侍从室的历史就此结束。

其他观点:

侍从室是个很特殊的部门机构。与军统和中统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最开始的秘书处兼幕僚组织。发展成为覆盖党、政、军的功能型部门。实际上仍然是老蒋在加强自己的统治权。

智囊团在任何时候都很吃香。因为没有哪个高层领导会是全能的。智囊团在计策、决策以及战略执行等方面的作用在领导班子中的作用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年袁世凯为称帝便产生了所谓的“筹安会”。实际上也就是袁世凯的智囊团。

蒋介石在和汪精卫、李宗仁他们的争斗中虽然站稳了。但是老蒋的目的是进行独裁统治。这点实际上与袁世凯称帝也差不多。所以他当然也需要智囊团。

侍从室在国民政府中处于什么位置?在老蒋心中是什么份量?

蒋介石的侍从室。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直接听命于老蒋。等于说是国府“皇帝”的直管部门。论权势论风光那绝对是最高级别的。侍从侍从。说白了就是专门为老蒋服务的。

1932年3月。国民党在洛阳召开四届二中全会。宣布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任委员长。这也是老蒋“蒋委员长”这个名头的由来。1933年。侍从室成立。事实上。在北伐时期老蒋便已经有自己的侍从室。促使老蒋设置侍从室的正是他的首席智囊杨永泰。当然那时候的侍从室没有正式编制。

1936年1月。老蒋对侍从室进行了改组。原因很简单。目的很单纯。为了强化军事委员会的指挥职能。谁指挥?不正是蒋委员长?所以老蒋改组侍从室就是为了强化自己的独裁统治。1936年改组后的侍从室职能也开始细化。分为侍从室第一处和侍从室第二处。侍一处负责军事和情报业务。侍二处主要负责处理党务和政治业务。侍一处首任主任是钱大钧。钱大钧的履历还是很厉害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先后在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任职。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蒋冯阎战争等。很得老蒋看重。侍二处首任主任是陈布雷。这位的名气也不小。被称为“文胆”。更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美誉。

1940初侍从室再次扩编。成立了侍从室第三处。侍三处负责人事调查和业务考核。首任主任是陈氏兄弟中的陈果夫。陈果夫当时在国民党什么地位不用说了吧?

此外。侍从室还包括侍卫长室和参事室。

侍从室的三个处。阵容也很豪华。我们可以看下这三个处的历任主任。从这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得出老蒋对侍从室的看重程度。

侍一处:钱大钧、林蔚、贺耀组、张治中、周至柔。

侍二处:陈布雷。周佛海、张道藩、陈方先。

侍三处:陈果夫。罗良鉴、刘咏尧、萧赞育。

有人说。蒋介石的侍从室颇似清朝的军机处。但是事实上。侍从室的地位可能高于军机处。职能职权皆多于军机处。

军机处是从皇帝的秘书长发展成为覆盖政、军的最高行政机构的。无独有偶。侍从室的发展脉络也与军机处相似。但是侍从室的覆盖面更广。党、政、军以及人事都包括在内。同时又兼有智囊团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独立于相应的党、政、军等各类部门机构之外。直接受老蒋领导。并且老蒋又很重视侍从室的意见和建议。这就很恐怖了。

侍从室虽然在编制上是军事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但是谁都知道军事委员会管不到侍从室。也都知道侍从室所具备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比如说后来成立的侍二处第六组。这个第六组主管情报工作。这意味着第六组虽然中统和军统高调。但是管着这两统。很有意思吧?在老蒋决定成立第六组的时候。收到风声的戴笠到处送钱送礼物托关系。就是为了能当上第六组的组长。不过。老蒋最后把组长给了唐纵。然后戴笠就开始动不动巴结和讨好唐纵了

侍从室的权势可见一斑。

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改组成立为国防部。作为军事委员会下属机构的侍从室也被划入正常编制。侍一处改组为参军处警卫室。侍二处、侍三处则并入国民政府文官处。

1945年10月1日。侍从室被正式撤销。成为历史。

其他观点:

侍从室的建立基础。是蒋介石在南昌指挥进攻苏区的作战时。身边的一批幕僚、参谋、秘书和译电部门。随着蒋介石权力的不断扩大。事务和人员也越来越多。经首席智囊杨永泰提议设立了“侍从室”。到抗日战争爆发后。军务繁忙。侍从室已经扩编为三个处和一个侍卫长室。首任侍卫长就是第74军和第5军的双料首任军长。黄埔一期俞济时。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侍从室第一处主管军事和情报业务。是最重要的部门。历任侍一处主任的名单一看就知道地位:钱大均(淞沪警备司令)、林蔚(作战厅长)、贺耀祖(军统局长)、张治中(军委会政治部长)、周至柔(空军司令);第二处负责党务和政治。主任是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第三处主管人事。主任是CC系老大陈立夫。这份名单足见委员长侍从室的重要性和政治地位。

可以说。委员长侍从室才是当时中国的军事指挥和政治中心。是国民党所有党政军部门必须要俯首听命的“军机处”。因为它代表着蒋介石本人的意见和决断。抗命就是谋反。非嫡系和绝对信任的大员。哪怕级别再高也不能在这里任职。

“侍一处主任钱大钧”

即便是戴笠当年。也要极力巴结委员长侍从室的各处、各组长。因为这是个“通天”的部门。极有可能影响蒋介石的判断和结论。所以哪个方面都是惹不起的。财政部长孔祥熙但凡看见“侍密二”的签署。立即付钱绝不耽误。因为那是陈布雷代表蒋介石来要钱的。

《北平无战事》里那个藏在里间偷听曾可达、徐铁英和梁经伦对话的总统府陈方主任。就曾经是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副主任。曾可达当然毕恭毕敬。

“侍二处主任”陈布雷和陈诚合影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11:38

    侍从,一处,军机处,蒋介石,委员长,主任,三处,国民政府,人事,机构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11:38

    没想到大家都对国民政府的侍从室是个怎样的组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11:38

    侍从室是蒋家王朝的”内廷“。很容易让人想到清朝的军机处。蒋介石在江西与红军作战期间。除开秘书、副官等亲信侍从人员。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