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邀!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正好今年把这两个理论的书籍都看了几遍。
先说说切割理论。这个理论虽然换了一个概念。但是。他只是特劳特定位理论的一个延伸。在特劳特定位理论中。有一个反定位的应用。世界上最知名的反定位应用的品牌就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把世界的定位。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饮料定位为非可乐和可乐。结果。可乐行业他就成了老大。后来还有王老吉(现在的加多宝)的凉茶定位。以及五谷道场方便面的非油炸。都属于这一类的。而切割理论。只是把定位理论中的反定位应用给细化和延伸了。
而冲突理论。偏重于营销战术。例如广告策划。仔细读完。我发现。冲突理论的大体架构也和营销中的痛点营销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人认为。也只是一个概念上的转换而已。痛点是啥? 就是供求之间的冲突。需求的某个方面。我们无法供应。从而产生的冲突。就是痛点。当然。痛点可能是对外。也有是对内。例如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痛点。等等。
可以说。切割理论和冲突理论是无法直接对比的。因为他们所在的层面是不一样的。切割理论的层面是品牌定位。更偏重于品牌战略层级。而冲突理论的层面是营销战术。偏重于品牌战术层级。
其他观点:
路长全的“切割理论”明显比叶茂中的“冲突理论”更胜一筹。
这是因为以下三个方面:基础不同。基因不同。效果不同。
一、基础不同
1、路长全的“切割理论”的来源
只要读过《定位》系列图书的人。就知道路长全的切割理论。其实就是“定位理论”。只不过是定位理论的路氏叫法而已。
第一次听说路长全的“切割理论”。如同业内人士一样。也是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又是一个“江湖骗子”。发明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名词招摇撞骗。(有很多所谓的大师都标榜自己是某某理论的创始人)
其实。这正是路长全“切割理论”的高明之处。他已经不需要解释什么是切割理论了。你越是对此嗤之以鼻。就越说明你“中毒已深”。不需要他再来普及定位理论了。
路长全的切割理论。出身“高贵”。有深厚的基础。切割理论=定位理论。
记住:一件事情。只要你还需要解释。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说明还不够简洁。不够直抵人心。
想一想。“打土豪。分田地”是何等简洁。“枪杠子里面出政权”是何等有力。“农村包围城市”是何等易懂。
2、叶茂中的冲突理论
叶茂中做过很多营销案例。如世界杯期间的知乎和马蜂窝。还有赶集网的广告灯光。
还有赵本山主演的“地球人都知道”广告。
叶茂中是中国首批认认真真研究广告的人。他不仅出版了畅销至今的《广告人手记》。而且也是最早把美国广告名家和台湾知名杂志《大脑》吃透熟读的人。
“没有创意。就去死吧!”体现了叶茂中对创意的追求。
传说叶茂中公司。如果员工想不出创意。就要自打耳光。不允许上厕所。后来打耳光的规定取消了。但是不允许上厕所的规矩还在继续保留。
叶茂中面临一个难题。他没有办法把创意讲清楚。
创意。也确实讲不清楚。谁也无法保证按照流程就一定能产生创意。
如果你能够像徐新一样信任叶茂中。就拿出上亿广告费让叶茂中去做。否则没法谈。你不可能打开叶茂中的脑袋看看创意的样品。
在这种情况下。叶茂中提出了冲突理论。大致意思是“解决一个小问题。就是一个小的商业机会;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一个大的商业机会”(是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的吗?)
叶茂中的冲突理论有点勉强。
解决冲突=解决问题=商业机会
冲突理论需要解释。而且还不是一句话能够解释清楚的。为什么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冲突?如果是这样。还不如直接上高德拉特的“资源约束理论”(TOC)了。
二、基因不同
1、切割理论的基因是正宗的“定位”
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播。定位已经成为管理领域最基础的一个概念。
市场定位。
产品定位。
客户定位。
价格定位。
定位。已经不需要解释。
切割理论。恰好就是定位理论。你这么理解路成全没有一点意见。
可是。切割理论妙在“切割”二字。是动词。就是要通过“切割动作”实现你想要的的“定位”。
因此。切割理论是“根正苗红”的“天下第一理论”。是“定位理论”的动作版。
2、冲突理论是大杂烩
冲突理论承担的内容太多了。要普及冲突的定义。要解决如何“解决冲突”。
进攻左脑。
进攻右脑。
同时进攻左脑和右脑。
进攻竞争对手。
进攻客户。
进攻自己。
看着这里。不仅困惑。到底是解决“左脑”还是“右脑”?怎么又强调“同时进攻左脑和右脑”?
理论本来应该是最简洁的。用最简单的理论解决最复杂的问题。而且理论能够指引者你一定能够找到出口。
显然。冲突理论太复杂。太缥缈了。听了之后还是要依靠“妙手偶得之”的“创意”。
效果不同
1、路长全的切割营销
路长全所做的案例。每一个都用“切割理论”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公牛插座。安全插座。切割了安全。
洋河蓝色经典。绵柔白酒。切割了口味。
慕光珠宝。乡镇第一品牌。切割了城市。
鲁花花生油。花生油第一品牌。切割了营养(或者5S压榨。健康)
切割营销。可以拿出来解决问题。“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带刀”。用刀直接切割。“成为唯一”。
这就是定位理论的核心----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按照消费者性别。切割成男性女性。
按照消费者年龄。切割成少年。青年。老年。
按照城市。切割成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四线城市。
按照大小。切割成大的与小的。
按照用途。切割成喝的。游泳的。漂流的。(水)
按照天然。切割成纯净水与天然水。
2、冲突理论
除了“真功夫”。算是有个冲突。“蒸”与“炸”(其实更符合切割理论)之外。叶茂中其它的案例。很难用“冲突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因为这些案例都是因为“创意”制作出来的。
叶茂中更是因为大手笔的广告费被称为“洗脑大师”。如果你有10亿元营销预算。去找叶茂中吧。
切割理论是个“好理论”。冲突理论是个“坏理论”
当你听到切割理论之后。你在做营销策划的时候。就会不停的“切割”。很容易就找到自己的定位。向“成为唯一”目标前进。
当你听说冲突理论之后。难免迷迷糊糊。说不清楚该怎么做。
叶茂中为什么提出“冲突理论”?
理论给人以希望。
公司规模大了之后。希望团队的人都能够使用本公司独一无二的工具去拓展业务。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理论。
例如。特劳特中国公司的定位理论。路长全的切割理论。华与华的超级符号理论等等。
但是。冲突理论还不够简洁。冲突理论无法把叶茂中的以往案例“归纳统一”起来。
以“阿甘锅盔”为例。从中能够看出“冲突理论”吗?倒是非常符合“超级符号理论”或者“切割理论”。
其他观点:
营销是所有商业行为中最简单的环节。正因为太过简单。以至于人人都可以做。不论你什么文化水平。什么企业平台。什么行业背景。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营销。但是。也正是因为营销太过于简单。以至于很多人都做不好。就好比数数字。看似没有人不会数数字。但要把数数这件事。从1顺利的数到1000而不犯错。不走神。不卡顿。估计有90%的人都做不到。能数到10000的。不超过1%。
言归正传:路长全老师的切割理论和叶茂中老师的冲突理论在我看来。是异曲同工的。而且。这两个理论依然没有脱离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切割也好。 冲突也罢。这两个理论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思维出路。切割是让我们从“切分市场”的角度来思考。而冲突是让我们从“解决痛点”的角度去思考。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从大市场上切一块独立市场下来。从而让自身形成相对的绝对优势。所以。我说他们是异曲同工的。 就用狼眼世界的案例说明:
五谷道场这个案例。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五谷道场的非油炸方便面。凭借“非油炸”三个字硬生生从几个大的方便面巨头手里。切下一块大蛋糕。非油炸。把方便面市场切成两块(切割理论中的二分之一切割法)。一块是传统的油炸方便面。而另外一块就是非油炸方便面。是典型的切割理论应用案例。
同样。还是五谷道场。记得在五谷道的陈宝国广告片出来之前。正值麦当劳油炸食品超标事件。新闻舆论铺天盖地的对油炸膨化食品健康问题进行大讨论。让众多消费者对油炸食品的产生新的认知(作者本人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就很少吃油炸食品)。这是典型的消费者认知冲突。且这个冲突正好被媒体和舆论广泛宣传出来。此时五谷道场突然出来一款非油炸的方便面。解决了吃方便面与健康之间的冲突。于是大获成功。
发现问题没? 同样一个案例。你可以用切割理论来倒推。也可以用冲突理论来倒推。而且。深入的去分析一下。他们很多其他的案例。其实是可以相互的套用对方的理论。但无论怎么去套用。最终结果都还是特劳特定位理论框架。
至于说谁的理论更胜一筹? 个人觉得二者没有高下之分。一个是葵花宝典。一个避邪剑谱!练好了都能登峰造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341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理论,冲突,创意,谷道,方便面,的人,案例,右脑,城市,消费者
没想到大家都对路长全老师的“切割理论”、叶茂中的“冲突理论”,谁更胜一筹?为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邀!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正好今年把这两个理论的书籍都看了几遍。先说说切割理论。这个理论虽然换了一个概念。但是。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