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品低劣的文人却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诗文?
原创

为什么许多人品低劣的文人却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诗文?

好文

热门回答:

事实证明。才华和人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宋之问。为了一句诗害死亲外甥。哭着喊着要给武则天当面首。但律诗成就很高。对律诗体制完善有推动作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耳熟能详。

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本人非常奢侈。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诗中的司空。就是李绅。这首诗就是写给他的。“司空见惯”。说的也是李绅吃过见过。他见这姑娘不觉得稀奇。苏州刺史可是已经荷尔蒙爆炸了。李绅吃起饭来可不“悯农”。还最喜欢吃鸡舌。吃完一顿饭。满院子都是死鸡。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非常喜欢打小报告。把自己认为有反意的诗句都抄下来。还要写上详细的注释。苏轼就被他告了。乌台诗案。据说始作俑者就是沈括。在文天祥被俘虏后。天天写生祭文劝他快点死的王炎午。私以为人品也不怎么样。那么有大义。自己怎么不偷摸跑到北方来。当面给文丞相念祭文啊。躲在江西劝人早点死算什么本事。那祭文。写得情真意切。

往近了说。康有为。恨不能改造中国人种。拿着各方赞助躲在国外吃香的喝辣的。一边诋毁革命一边鼓吹保皇。杨度。花蝴蝶。再近一点。民国时代的留学生特别热衷于劝人家离婚。徐志摩抛弃怀孕的张幼仪。背后有一堆同学的怂恿。这其中可不乏后来的大文人。渣男总是扎堆的。

例子太多了。可以充分证明才华和人品之间。真的是毫无关系。写作是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跟表演有点类似。表演也要先调动情绪嘛。不然没法感染观众。当然方法派的另说。感动完自己。再感动别人。回到生活中。渣男还是渣男。丝毫不影响下一回。他继续感动自己。

其他观点:

谢邀。

题主此问有一隐含的假设——感情真挚的诗文。应该是人品高尚者才能写出来的。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人品与文才。一定是统一的吗?未必。

所谓人品低劣。是对一个人的社会评价。侧重的是个人与他人。特别是朋友相处时。其言行所传达出的其人处理人我关系的方式。人品低劣者。无视人际交往中常见但十分重要的几大原则。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互惠(至少不能损人利己)。人品低劣与否。多半反映出个人处理利益关系时的表现。

而诗文感情真挚。则是对写作者的文才及其对待情感态度的评价。偏重于文艺与情感。而非利益。有才者未必有德。未必行事光明磊落。更未必总能秉持公心。对待情人深情者。对待亲朋。或许机关算尽。损人利己。更何况文章写作亦可作为。深情之文。可能出自薄情而多才的浪荡子之手。

题主此题暗含的前提经不起推敲。此问题自然不成为问题了。

那么。题主此问就没有价值了吗?非也。

文才与品性未必总是一致。而希望有才者有德。有德者有才。对这两类人都是的期望和希冀。给他们更高的要求。实际上是希望社会中的精英分子能够更加有担当。追求更高的目标。而不是满足现状。沾沾自喜。

此外。为何德才不总是一致。人品文品常不能统一呢?

至于人品与文品。作者个性与文章风格之关系。可参考吴承学和蒋寅两人的相关文章。

其他观点:

一个人的才华和人品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感情真挚的作品和为人人品低劣也存在着交集。这种交集就是你所认为的恶人。人品差的人。他可能只是对待其他人冷漠。无情。这是大众的印象。但是他对于自己人却是十分的好。这种感情是真挚的。但是在大众看来却是违和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是一套做事一套。能写出一股浩然气的文章。却不代表真到了那样的情况下能做出那样的事情。这样的文人则是有着自己的所谓的人设。他所写出的作品并不是真正的感情。而是为了符合自己的人设而伪装出来的感情。是算不得感情真挚的。像是一种角色扮演一样。如果你把本人带入到角色。自然是真情实感。而摘除这个角色。看文人本人则不同。

想要找例子。几千年的历史也有很多的典型。近代的郭沫若和康有为就是例子。而反过来人品高尚却没有才华的人。倒是不好找例子。因为这样的人很多。可惜却很难在历史上留下足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1:32

    人品,的人,感情,低劣,真挚,祭文,文才,关系,才华,例子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1:32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许多人品低劣的文人却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诗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31:32

    事实证明。才华和人品一点关系都没有。宋之问。为了一句诗害死亲外甥。哭着喊着要给武则天当面首。但律诗成就很高。对律诗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