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李白的《蜀道难》是歌行体。属于古体诗。李白是唐朝人。当然是唐诗。
旧体诗的分类简单说只有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
乐府诗既有近体也有古体。
近体诗就是我们常说的格律诗。格律诗又有三种:
1.律绝句 五言或七言
《从军行》 年代:唐 作者: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特点:平仄、粘连、押韵(首句外必须同一韵部)。不要求对仗。
2.五律和七律
《秋兴八首》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特点:平仄、粘连、押韵(首句外必须同一韵部)。中间二联对仗。
3.排律 五言或七言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
特点:平仄、粘连、押韵(首句外必须同一韵部)。中间所有联必须对仗。
2.古体诗
近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体都是古体诗。
特点:平仄随意。对仗随意。押韵可以是平声也可以仄声韵。还可以中间换韵(律诗要一韵到底)。不必全部是五言或七言。
古体诗非常多例如有名的绝句有王维《鹿柴》。七言换韵的长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五七言混用的《蜀道难》等。古体诗几乎是古代的自由诗。押韵是可以邻韵通押的。
其他观点:
面对这样的提问。说明普及古典诗歌知识文化还有待加强啊!
人们大概习惯了唐诗宋词这样的称谓。所以就认为唐诗宋词就是格律诗词代称。唐诗宋词是指在唐代诗歌特别繁荣。是个全民都能言诗的朝代;在宋代词非常流行。词的风头甚至盖过诗。词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又随着宋朝的殒灭逐渐黯淡。
唐诗宋词是后世给那个时代给下的定义。当时并无这种说法。
格律诗在唐代还只是个发展阶段。体裁完全成熟还是在宋代。在宋代上层。流行的仍是诗。科举考试也只考诗不考词。宋诗并不逊色。只是风头被词盖过了。
唐诗是指整个唐代所产生的诗。只要是优秀作品。当然都是唐诗。唐朝人站在自己的历史视角。对历代产生的诗歌也作了一些分类。把产生于两汉魏晋南北六朝一来的非格律诗统称为古体诗。包括汉乐府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等。其中汉乐府诗每句字数不太固定。也称杂言诗;把产生于南朝。主要是齐梁陈、隋朝以来的格律诗叫近体诗。包括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还有少量的排律。
李白的《蜀道难》是乐府诗。以七言为主。每句字数不完全相等。是杂言诗。属古体诗范畴。同类型著名的诗还有:《将进酒》、《行路难》、《长相思》等。李白诗歌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古体诗上。《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李白虽然格律水平并不低。在皇宫当场为杨贵妃写下了《清平调》三首即《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就让贵妃感动得一塌糊涂。但他不喜欢受格律限制。所以留下的格律诗并不多。他最著名的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就多处出律。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唐代诗仙地位。
其他观点:
李白是个洒脱不羁的人。不喜欢受约束。他的诗风格见真章。
《蜀道难》是古乐府诗。歌行体。而所谓古体诗。 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
歌行体形式自由。便于叙事抒情。内容丰富。叙述中有感悟。可故事又抒发情感。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诗人借酒浇愁。发泄其愤激情绪。可见李白的性格桀骜不驯。自信自傲。气势豪迈。感情奔放。
《行路难》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跃然纸上。同时。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豪迈的气概。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610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古体诗,近体诗,李白,押韵,平仄,绝句,乐府诗,是个,歌行,唐代
没想到大家都对《蜀道难》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它也算唐诗吗?还有哪些类似的古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李白的《蜀道难》是歌行体。属于古体诗。李白是唐朝人。当然是唐诗。旧体诗的分类简单说只有两种: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诗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