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几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不要糊里糊涂。
元朝其实只是忽必烈建立的帝国。疆域大概是今天的包括外蒙古的中国。同蒙古帝国不是一回事。
蒙古帝国是元朝和四大汗国的统称: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
而元朝虽然自称疆域1372万平方公里。实际上真正比明朝多出又完全控制的。只有外蒙古100多万平方公里而已。
就西藏来说
大明没有实际上控制。但元朝也没有。
124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与来自西藏的藏传佛教代表萨迦派首领萨迦班智达在甘肃凉州举行“凉州会盟”。双方商议了一封致西藏各地僧俗地方势力的公开信。劝他们归顺蒙古汗国。西藏的统治者由于自身利益几乎没有受到损失。并且还能继续当自己地头蛇。权衡利弊之后。表示愿意归顺蒙古。此后。元朝先后三次在西藏地方进行人口普查、建立驿站、设置万户。将西藏地方完全纳入中央政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虽然是纳入。但西藏管理权其实还是在这些地头蛇手中。中央政府难以实际控制西藏地方。
就西域来说
谁都知道。新疆在当年主要是察合台汗国的地盘。察合台汗国长期同忽必烈敌对。甚至互相攻打。所以。新疆并不在忽必烈的控制下。
就东北来说
蒙古对东北的大规模征伐。实际上仅限于辽水东西之地以及女真人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至于东北地区中北部的大片地区。基本是由东道诸王征伐并控制的。
当时东北的西部和南部有着大量的草场。所有一些蒙古部落迁居这里游牧。形成自己的力量。
成吉思汗诸弟的封地都调整到蒙古高原的东部。称为左手诸王或东道诸王。其中铁木哥斡赤斤的封地位于今大兴安岭西麓、海拉尔河以南到哈拉哈河流域的大片地区。
窝阔台时期。铁木哥斡赤斤向辽东和大兴安岭以东扩张势力。
东道诸王是实际上的军阀。历史上多次反中央作战。
比如1287年四月。东北宗王乃颜与胜纳合儿、哈丹(哈赤温后王)、失都儿(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王)、也不干(成吉思汗庶子阔列坚后王)等宗王起兵反元。
蒙古的辽阳行省实际管辖的地域不大。大部分地区是东道诸王以及蒙古五大部落控制。
也就是说。蒙古对于东北的控制力并不强。
蒙古辽阳行省。完全掌控地方控制权的其实只有东北中南部一些地区。其他地方不是藩王控制。就是类似于明朝一样的对女真人形式上管理。
台湾
元朝对于台湾并没有实际上的控制。完全控制的只有澎湖。
台湾是大明时期。才被真正完全控制。
主要是蒙古人的航海技术差劲。认为当时的不毛之地台湾没什么意义。
这样一看。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并不比大明超出多少。
唯一完全控制的只有外蒙古的高原了。因为这是蒙古人起家的地方。
其他观点:
并不是明朝不想要继承元朝庞大的版图。而是明朝根本没有能力去恢复、维持元朝的版图规模。
明朝建立的时候。北元仍然存在。这就意味着蒙古地区。始终都不会是明朝的疆域范围。
事实也是如此。有明三百年。其北方的边境都局限在九边以内。九边是明朝在北方沿长城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这些防线基本对应于今天的陕西、甘肃、宁夏一带。
这也就意味着:九边以北的蒙古地区。不属于明朝的疆域。
除了北方的鞑靼以外。西北地区也有强大的政权。
察合台汗国。以及随后的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控制着嘉峪关以外的疆土。
嘉峪关以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西域。终明一朝。西域都不属于明朝的范围。明朝的极限就是在嘉峪关。
尽管朱元璋、朱棣曾有意向西推进。并一度在嘉峪关的西侧设立关西七卫。但是。这些卫所最后都被吐鲁番汗国消灭。
由于实力达不到开疆拓土。所以明朝的疆域非常狭小。明朝。只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远远比不了元朝和清朝。
其他观点:
导读:如果套用甄嬛传的一句台词。那就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大明王朝也无法做到。元朝版图中的长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区都没有被继承。元朝国土的广袤远超出历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脑还是“蒙古帝国”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这样算的话元朝版图和传统大一统王朝版图还不一样。毕竟元朝版图是大蒙古国大汗领地加中原王朝版图的总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时西亚还是蒙古大汗的领地。只不过被赏赐给了旭烈兀建国)。况且元朝不是被灭而是保持建制的退回了故地草原。北元政权依然存在。在这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作为农耕为主的王朝。版图已经接近中原王朝的极限。
说道明朝丢掉多少并不恰当。因为元朝版图中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亚到北冰洋的领土是元朝入主中原后带来的嫁妆。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那就是元朝版图=中原版图+草原政权+更遥远的西伯利亚(原来还有西亚。后来赐给了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国)。元朝相对传统中原王朝唯一版图上的缺陷。是西域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因为西域属于成吉思汗时代诸王分封时。赐给儿子察合台一系的封地。如果说明朝相比其他大一统王朝丢掉的领土。也就是西域这一块。当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北奴儿干都司纳入版图也算弥补了西域的缺憾。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对于完全继承元朝版图显然有心无力
如果按照朱元璋起兵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来说。明朝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对家天下形式的明朝来说。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起兵的目的可以解读为把元朝驱逐会草原老家。恢复汉家在中原的统治。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汉唐两代版图来看一下中原王朝传统的版图范围:
唐朝版图构成如下:西域+草原+中原+高句丽+交趾。当然草原占据了不长的时间就给回纥建立政权了。而灭掉高句丽后。也没有长期占据。我们根据明朝版图可以看出。除了西域外明朝增加了乌斯藏和奴儿干都司区域。显然明朝在成祖时期经过对东北奴儿干都司的拓展。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鼎盛版图相对汉唐来说也仅仅少了西域。
唐朝版图中的高句丽从汉四郡纳入中原版图后。在魏晋时期还能作为中原王朝版图。但自从高句丽崛起就脱离了中原版图。直到唐高宗时期灭高句丽重新拿回。但是和交趾一样。从唐朝灭亡后就脱离了中原版图。所以也不好算在传统版图范围内。从这方面说。明朝在朱棣时期已经完成了自己在版图方面的历史使命。
明朝的国力相对于汉唐来说实力相差甚远。所以终明一朝也没能平定草原。再看汉唐时期的匈奴和突厥。都被汉唐击溃后被迫西迁。而明朝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暂时解除了草原对明朝的军事威胁。而且这种不彻底根除威胁的策略还有很大的投机取巧性。那就是热兵器在明军熟练应用起到的作用。缺乏汉唐时代斩将夺旗大量精锐的骑兵。以步兵和神机营为代表的明军对待蒙古军队只能打成击溃战。面对蒙元军队来去如风的战术。如果大明还在幻想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军队机动性部族和决心都不够坚决以及明朝对草原政策的不连贯都是造成明代草原没能纳入版图的原因。
明朝对漠北蒙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元国号存在。黄金家族统治力依然坚挺。第二阶段:明朝册封草原诸王。蒙古各部向明朝称藩阶段。第三阶段:土木堡之变后。明蒙攻守态势逆转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最有可能平定草原的是第二个阶段。但是明朝军队机动性部族严重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个阶段:北元保持相对健全的军队、政治体制、国号退回草原。此时忽必烈的黄金家族在草原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的统治力。此时还没有鞑靼和瓦剌的分裂。北元帝王依然在北部国土上过着帝王般的潇洒生活。直到捕鱼儿海之战蓝玉俘虏了北元皇子、公主宗室等数千人以及玉玺印信等物。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只身逃走。
第二阶段:天元帝和太子逃走后威信跌落谷底。不久北元去帝号鞑靼重新称汗属于元朝的时代过去了。在鞑靼和瓦剌崛起后。成祖朱棣数次亲政成功压制了草原并通过册封鞑靼瓦剌的族长维持了宗藩关系。
小结:
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君主就没有那么大志向全盘继承元朝的版图。明成祖朱棣做了积极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最终功亏一篑。成祖后代的不肖子孙(仁宗、宣宗、英宗)彻底让这种可能化为了泡影。所以明朝也始终没能完成继承元朝版图的历史重任。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9691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明朝,版图,元朝,蒙古,王朝,西域,中原,草原,大明,西藏
没想到大家都对元朝的版图为什么没有被继承下来?明朝丢掉了多少土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几个概念首先要搞清楚。不要糊里糊涂。元朝其实只是忽必烈建立的帝国。疆域大概是今天的包括外蒙古的中国。同蒙古帝国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