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之女徽柔历史上结局是怎样的?
原创

宋仁宗之女徽柔历史上结局是怎样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历史上。宋仁宗共有十几个女儿。却只有4个活到成年。而他仅有的3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4岁。

这个样子还不如没有孩子。一遍遍的忍受失去孩子的痛。真心同情他。

徽柔就是福康公主。三十多就过世了。死时受尽虐待。没子女。

“嘉佑二年六月丙寅。进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戊辰。淑妃苗氏为贤妃。兖国公主之母也。”

“初令皇太子料钱千贯。无公主料钱例。宋次道云:李长主在宫中请十千。晚年增至七百千。福康出降后。月给千贯。”

福康是被仁宗当太子养的。

公主也孝顺智慧。仁宗生病守在左右。甚至光脚求上天。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父亲的生命。这样的女儿。那个当老爹不喜欢呢?

“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就因为这样。所以他想女儿幸福。19岁的时候把她嫁给自己生母亲弟弟的儿子。就是她女儿的表叔。以为亲上加亲女儿就幸福了!

驸马李玮人才丑陋但很文才。但书画也是名噪一时的大才子。

大书法家米芾也称赞李玮的书法水平是“法书水平第一”

可是福康公主不喜欢他

想一想嘛。新婚当天夜里一看这个新郎。公主三观尽毁。

“兖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喜欢自己老公就跟自己的家监走的很近。也本来就要找个地方排忧解解愁。

一日与梁怀吉一起喝酒解闷。被婆婆杨氏看见。

宋时家奴不可与主人共席的。

大怒。然后互相对骂。公主气极夜扣宫门。让父母给自己撑腰。

注意:

李玮娶公主。但他们李家人见了公主也要行君臣之礼的。因为李家都是臣子。娶公主就是奉主。公主无召驸马不得侍寝。杨氏乱闯公主府还污骂公主。其实是杨氏错在先!

但大宋官员们不干了。纷纷上书。让仁宗惩罚公主。而公主却在后宫大闹让父母帮她出头。

这个事情最后的解决方法是把她两个侍丛发配了。李玮调出京城。而公主在男方大哥的协调下和离了。

仁宗过一段觉得女儿孤苦无依。万一他死了以怎么办。又让女儿和女婿复婚了。

他也不想一想。她们既然都闹得这么大的矛盾。公主回去能有好日子过吗?这是个当爹该想到的事情。也许他认为男方家不敢吧!

人算不如天算!

仁宗死了。上位的继子英宗一来就搞“濮议之争”一心想认回亲父母。连从小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曹皇后。都来一句

“太后待我无恩”

更何况这个地位高在他之上。比他受宠的姐姐了。

然后福康公主在夫家的待遇可想而知了。那简直连丫鬟都不如。任随她自生自灭。

最后得病的时候。不给找医看治。身上被子长满了蚤子。还得自己烧火做饭。把手都给烧了。然后在凄惨中死去。

死时三十三岁!

神宗去给他姑姑拜奠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情况。才责罚了他们一家人。不过这种惩罚太轻了!

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李玮负仁宗恩。遇长主无恩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

公主是君。李家全家都是臣子。如果公主有亲兄弟。李玮他们家这么虐待公主早就被满门抄斩了!

庆寿公主的驸马驸马钱景臻。北宋大臣钱惟演之孙。钱暄之子。

所以钱家是杭州一带名门望族。所以公主也没被抓到黑龙江去。

北宋灭亡后。宋高宗定都杭州。建立南宋。钱家也曾经捐出家财当军费。

宋高宗对这个长辈也很尊敬。封为鲁国大长公主。每次见面都要作揖行礼。

鲁国公主有四个儿子。都享受着高爵位高俸禄。

而鲁国公主还不断地为儿孙们伸手向高宗要官职。因为剩下的公主已经快没人了。所以对她特别的好。宋高宗对之则每求必应。

以至于公主大儿子钱忱的头衔非常多:

秦延芑诸州团练防御使、宁武泸州二军观察留后承宣节度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 。

而贪得无厌的公主八十多岁的时候。还跑去找宋高宗。给自己的儿子讨封赏。

宋高宗忍无可忍。终于驳了一回。挖苦了公主几句

“长主寿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钟庆于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

但是高宗还是在她八十六岁去世时。亲自去祭奠

“上辍朝五日。幸其第临奠。诏子孙皆进官一等”。

鲁国大长公主的母亲周贵妃。更是高寿。一生吃斋念佛。活到九十三岁。

长寿有时候是一种基因。当时的仁宗多在周贵妃身上多花点时间。也不至于搞得自己没有儿子活到大。他喜欢的那些贵妃全都是些短命鬼。加上他自己身体也不好。子女底子能有多好!

宋朝嫁女儿的嫁妆是非常丰富的!

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个女儿。朋友写信祝贺。李光回信道:

“家有五女。贼盗不过其门。”

连观乐观豁达的苏东坡也在写给朋友章惇的一封信里说:

“子由有五女。负债如山积。”

苏辙晚年写过一首《买宅诗》

“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老了连房子也都没有。搞得几个儿子一直抱怨。 房子卖了给女儿准备嫁妆去了!

连宋神宗都抱怨:

“嫁一公主。至费七十万缗!”

搞得后头来宋朝男人娶亲。跟印度人相似。嫁妆少了。男方家就会虐待。

连官方也三令五申来禁止。十里红妆就是南宋江浙一带大户人家嫁女的显摆。

其他观点:

引言:在«清平乐»中。徽柔聪明伶俐。深受仁宗喜爱。在辽提出和亲时。宋仁宗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她留在身边;在和张贵妃发生冲突后。仁宗亲自安慰;在曹皇后被张贵妃为难时。挺身而出。种种迹象昭示着她的一生顺风顺水。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的人生惨淡收场?

第一胎照书养。第二胎照猪样。宋仁宗也不例外。因继位后多年无子。福康公主的出生。让仁宗欣喜不已。便想把全部宠爱都给她:给她起最好的名字。让她上宫学。因她的出生而破例大赏朝臣。福康公主对仁宗的宠爱没有恃宠而骄。反而十分孝顺。

在仁宗生病时。日日为仁宗忧心。并赤足披发对月祷告:愿意以自身的健康换取仁宗的康复。徽柔的做法。仁宗必是感动不已。在她二十岁的时候。仁宗为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福康公主的母亲也因此晋封贤妃。可算的上是母凭女贵。要知道在福康公主之前。宋朝的公主是没有册封礼的。

福康公主和仁宗可以说是父慈女孝的典范。为了给福康公主最好的宠爱。不惜破例举办册封典礼。可见仁宗对福康公主的爱之深。

在福康公主被册封以后。宋仁宗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了。不能一直留在身边。便开始为公主的婚事做安排。

层层筛选后。宋仁宗决定把徽柔许配给李玮。可能宋仁宗是出于对生母的愧疚。想通过联姻使自己心安。李玮是宋仁宗的表弟。就是在宫宴上帮徽柔偷点心吃。不慎摔倒。头上有个包的李玮。

不成想福康公主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外貌协会。却没有他父亲貌丑不至惑君的觉悟。在宋真宗时规定: 公主出嫁后。驸马要“升行”。公主也随之成为公婆的同辈人。更不必行舅姑之礼侍奉公婆。这种婚姻制度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徽柔结婚时。仁宗花费了数十万钱为公主建造府邸。婚后仁宗给福康公主的俸禄: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福康公主觉得李玮虽然有才但是为人木讷。没有生活的乐趣。 待李玮如同下人一般。因公主受宠。加之公婆又管不了。导致了上有所恶。下必趋之。 加上下人的加油添醋。两人得关系势同水火。

一次福康公主和内侍梁怀吉借酒浇愁时。李玮的母亲在外偷看。被福康公主发现。福康公主大闹李府并连夜叫开宫门向仁宗哭诉。

夜开宫门违反了当时的规定。司马光等人上疏弹劾福康公主。仁宗出于爱女之心。对福康公主进行了斥责。遣散了身边的宫人。福康公主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导致此事对她刺激过大。多次自杀未遂。

司马光见仁宗大事化小。便一直上疏。认为仁宗好心办坏事:本来想弥补李家。没成想公主把李家搞得鸡飞狗跳。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李玮有责任。公主也有责任。仁宗认为有理。便用重金赏赐李家。把徽柔的封号由兖国公主降为沂国公主。让她和李玮和离。

在仁宗病重时。也许是为福康公主的将来担忧。也许是对李家的愧疚。仁宗把徽柔升为歧国公主。让她和李玮复婚。因李玮长期外地任职。加上两人之前的隔阂。徽柔生活的并不快乐。

仁宗病逝后。英宗即位。徽柔被封为越国长公主。宋英宗对于仁宗的女儿并不友好。甚至把仁宗未出嫁的女儿赶出了皇宫。英宗的行为加速了徽柔悲剧的发生。

英宗去世后。神宗继位。封徽柔为楚国大长公主。废除了“升行” 制度。使徽柔只能和李玮捆绑在一起。公元1070年。年仅33岁的徽柔去世。神宗因李玮对徽柔照顾不周。处罚了李玮。

福康公主从备受宠爱到郁郁而终。是谁也没有料到的一个结局。私认为仁宗对福康公主的过渡宠爱导致她夜闯宫门。为后期的不幸埋下隐患;因“升行”制度。对婆家骄横跋扈;又因李家在仁宗心中的地位而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联姻。种种相加。造成了福康公主的幸与不幸。

其他观点:

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剧中的大宋长公主徽柔。俨然成为了现在最让人熟知的网红公主。

在剧中。生在皇家的徽柔。她是幸运的。也是悲剧的。说她幸运。那是因为她生在皇家。却并未被国家的利益所牵连。曾经辽帝曾求婚于宋朝。点名希望徽柔能嫁于辽王子。以结两国之好。按理说。历代的公主皆是悲剧的。她们虽然能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的荣华富贵。但却也要承受着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难。她需要为了国家的利益。去被迫嫁与她所不喜欢的人。

但是。徽柔却是幸运的。仁宗对她是真的溺爱。他不想徽柔受到伤害。他希望她能幸福。所以为了让徽柔不嫁于敌国。去受那北方贫瘠之苦。他宁愿每年多给辽国数十万的岁币。也要让辽国放弃迎娶徽柔的念头。

可以说。小时候的徽柔是极其幸福的。是无忧无虑的。仁宗爱她。曹皇后爱她。她的母亲苗妃爱她。她的蓝颜知己怀吉更是溺爱于她。总之皇宫中。除了张贵妃那帮人。就没有人不疼她的。就没有不爱她。

但是。徽柔毕竟是一位女子。虽然贵为一国之长公主。可始终还是要嫁人的。这点皇女亦是不能避免。仁宗虽溺爱于徽柔。可她始终是要婚配的。而仁宗虽然曾经无数次的说过要给徽柔婚配一个她喜欢。他也能给她一生幸福的男子。可是仁宗毕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对于徽柔的婚事。仁宗就存在着私心。当时他为了弥补自己对于生母李宸妃的亏欠。他就将徽柔许配给了自己母亲的侄子。相貌丑陋的李玮。

就这样。在仁宗私心作祟下。徽柔嫁给了一个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李玮。对于李家这个依靠仁宗扶持才跻身于贵族的暴发户家庭。徽柔可谓是十分厌恶。而且李玮又是一个相貌极其丑陋的人。这就更让徽柔无法忍受。此时。无论李玮如何讨好她。徽柔对其都没有任何的好感。与此同时。曾经陪伴她长大的。那个面容俊秀。温文尔雅的怀吉。却开始受到了徽柔的注意。在“举目无亲”。自己的父亲、嫡母都不支持和离的情况下。徽宗是将怀吉当做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是越发的依赖他。

可是。徽柔始终是有妇之夫。而怀吉更是一位宦官。她和他两人本来就不可能。就是一段让世人不会接受的爱情。更何况。徽柔还是大宋长公主。这段孽缘更是让世人无法认可。最终。这段孽缘被群臣所发现。此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百官。他们自然是极力反对的。为了让仁宗终止这段孽缘。百官是纷纷上谏仁宗。弹劾于徽柔。此后。仁宗顶不住百官的压力。他只能是强行分开徽柔与怀吉。

而仁宗这般无情的作法。最终是让徽柔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在与怀吉分开后。失去了最后一个精神支柱的徽柔。她的精神在孤独的煎熬中彻底失常。陷入了疯癫的状态。直至终老。

可以说。《清平乐》中的徽柔。小时候的她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但是。长大成人后的徽柔却是不幸的。也是悲剧的。只得说。生在皇家。一切都是身不由己的。

那么在正史中。徽柔的结局是否也是如此悲剧呢?

答案当然是。正史中的徽柔的结局。其悲惨程度。较之电视剧。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史中的徽柔。封号福康公主。是仁宗的长公主。生母即苗贵妃。当时。因徽柔是仁宗皇帝登基十余年间。唯一存活的子女。同时。因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当年仁宗皇帝重病时。年幼的她。是尽心尽力的衣不解带的服侍在仁宗的身边。并且为了让仁宗能够快点好起来。她还曾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因此之后的仁宗更是十分珍爱于她。

如此她所受到的宠爱。是无人能及的。她到底有多受仁宗的宠爱呢?首先。她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为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其次。当年福康公主出嫁后。月给千贯。其待遇如同皇太子。

当然。与《清平乐》中所演绎的那般。徽柔虽受仁宗的宠爱。但仁宗却是因私心。为了弥补对于母家的亏欠。他将徽柔许配给了自己母家的表弟李玮。也就是她的表叔。而在正史中。徽柔也是一个颜控。她见李玮貌陋性朴。所以是十分不喜他。十分厌恶于他。

如同电视剧那般。在徽柔感情空虚之时。内侍梁怀吉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如上文所说。大宋公主与宦官的这等感情。是世人所不能接受的。更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北宋儒臣们所不能接受的。为此当群臣发现了这段孽缘。他们自然是极力反对。此时。仁宗无奈只能是下令将公主身边的陪嫁的宦官宫女全部遣散。同时将梁怀吉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

这时。本就饱受精神摧残的福康公主。她眼见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被仁宗赶跑。其是大受打击。最终成了一个疯癫的公主。此时。福康公主是多次自杀未遂。或是上吊。或是投井。或是自焚。可谓是彻底的陷入癫狂的状态。随后。仁宗心软不忍。便将梁怀吉召回。让其继续陪伴着徽柔。可是此时徽柔早已癫狂。即使怀吉回来了。她的病状也未见好转。同时。因她十分厌恶李家。所以始终待在皇宫中。不愿回到李家。并始终想与李玮和离。

而后。嘉祐七年(1062年)。李玮之兄李璋见徽柔真的与李玮不和。且仁宗也有意想他们和离。于是他就借势向仁宗提出:“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代弟请求和离。仁宗接到这个请求后。也是顺势答应了。但是。仁宗也深知让徽柔和离。朝中大臣定会激烈反对。所以为了让群臣闭嘴。他同时下诏将兖国公主降封沂国公。

可是。好景不长。数月后。仁宗自知时日无多。且内心依然心存对母家未曾尽孝之憾。于是再次升徽柔为歧国公主。恢复李玮的驸马身份。让两人再次复婚。但是。此时李玮与徽柔虽复婚。可却是有名无实。

就这样。徽柔孤独的度过的最后的八年时间。于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徽柔郁郁而终。年仅33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53

    公主,仁宗,福康,女儿,李家,神宗,自己的,贵妃,驸马,的人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53

    没想到大家都对宋仁宗之女徽柔历史上结局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8:53

    历史上。宋仁宗共有十几个女儿。却只有4个活到成年。而他仅有的3个儿子。没有一个活过4岁。这个样子还不如没有孩子。一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