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买房压力大,在古代古人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原创

现代人买房压力大,在古代古人有没有这样的烦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会问这种问题的人。我只能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古代除了少数城市里的房屋。或者一些士绅的房子以外。绝大部分房子是没有买卖的价值的。自然而然古人就没有买房的压力了。但是这并不是好事。因为就算不买房。人总要要住房子吧。那只能自己建了。

然而在古代建房子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那是一个大工程。古代的房子一般分两种木质房屋或者茅草屋。

先说茅草屋吧。这种房子听听名字就知道根本不靠谱。平时还好。一旦遇到下雨天就完蛋。漏雨是肯定的。住这种房子的一般是穷人。他们活着的目标就是能够吃饱穿暖就很好了。至于房子。虽然不愿意。但是也只能先凑合着了。

至于木质房屋。最大的问题在于木头的来源。房屋的主梁可不是随便什么木头都能做的。必须要选择粗大的树。将其砍倒后放自己连放干才行。这其中就有几个问题。

首先是木头的来源越来越不好找。古代可不流行种树。适合做主梁的树。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树龄的大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合做主粮的数越来越少。而且离家越来越远。想做房子也许光木材都要准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行。

其次。砍树不仅麻烦。而且还有一定风险。中国古代可没有句子想砍树。全是靠斧子一点一点的砍。一天能看到一颗就不错了。甚至几天才砍倒一棵树都是有可能的。再加上树林里还存在野生动物。什么兔子野路都还好。万一遇到灰熊或者老虎那就麻烦了。毕竟5000年的中国也就出了一个武松。一般人遇到这些动物。那真是九死一生。

第三。木材运回去也是个麻烦事。就算是家附近的树林里砍的树。想要把它拖回家也是困难重重。主要树实在太大了。就算用车也必须得把树先从树林里拖出来不是?

第四。费时费力。修房子可是大事。一个人肯定做不来。往往需要左邻右舍的帮助。我们都知道古人都忙着种田的。想要左邻右舍都有空。那么修房子的时间也必须好好挑选。基本春夏秋三季都没空。冬季又不适合修房子。因此合适的时间只能是在春夏秋三季。田间不忙的时候抽空一点点的建。

所以不管怎么看。建房子比买房子麻烦几十倍上百倍。古人之所以不买房。主要还是因为没钱。有钱就算没房买也可以雇人给自己修房子。自己建房实属无奈之举。烦恼远超买房。

不要再羡慕古人了。时代都是向前发展的。古人的生活肯定比不上我们现代人。那些羡慕古人的都是拿自己现在生活不如意的地方去对比古人生活。看上去如意的地方。然而事实是古人生活中不如意的地方是我们现代人的几十倍上百倍。与其在那自哀自怜。不如努力挣钱买房。或者说不买房得了。毕竟不买房不一样。也能生活吗?干嘛一定要把自己的思维给局限住。

其他观点:

房价连年喊降。却连年看涨。现代人闻“房事”色变!支棱不起来。

那古代人呢?有没有这个烦恼呢?当然也有。甚至社会经济越繁荣。这个烦恼就越大。说你或许不信。大宋也限购的。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首都开封。经济繁华。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市。自然而然开封的房价也是世界第一等。

蜗居的开封市民

陶榖。翰林院学士。用文字记录了当时开封市民蜗居窘迫。“四邻局塞。半空架板。叠垛箱笼。分寝儿女。”

“叠垛箱笼。分寝儿女”。堪比香港的“棺材房”。类比可知。建筑面试有多小。居然放不下床。只能睡在箱笼里。

租房的宰相寇准

开封的普通百姓没有房子住。那官员呢?领着俸禄。有不菲收入的官员是不是没这个问题啊?

宰相寇准。就是背靴的寇准。官至宰相。可他却说:“历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入谨则住僧舍或僦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就是:为官四十年。没有房子。不是住在庙宇就是租房子。堂堂一国宰相。竟然也发愁买房子。看来开封房价确实高。

“逃离北上广”的京官们

据记载:“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

也就是。在开封官员们。租房住的比比皆是。其中。著名的租房客有欧阳修。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人。

欧阳修曾经写过一首诗。来描述租房的岁月:“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

苏轼。经常被贬官。混的不太好。在京城买不买房子不太重要了。不过也经常借用好友的房子。

苏轼的弟弟苏辙。虽然做官相对哥哥比较成功。但是提起开封的房子。也是头大的不行。不由得感慨到:“我生发半白。四海无尺椽。”

无论是欧阳修。还是苏辙。最后都选择了“逃离北上广”。在其他地方置办了房产。欧阳修去了阜阳。苏辙去了许昌。

大宋也限购

汴京经济繁荣。城市化程度高。人口聚集。房价自然水涨船高。房地产生意自然火爆。火爆到深度呢?大宋竟然限购了!对。你没看错。大宋政府出台限购的法令了。

宋真宗咸平年间。朝廷申明禁约:“禁内外臣市官田宅(政府出让的公屋)”;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政策:“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

第一个政策是官员不得购买公屋。类似今天。官员不得购买经济适用房。第二个政策就是。官员不得购买第二套房。

大宋也限购。可想当时房价多火爆。百姓蜗居。京官租房。可见古人也有买房子的压力和烦恼。

其他观点:

古代人没有买房的压力。

1.因为那时候没有黑心的开发商。也没有替开发商站台的无良专家。

2.古时。房子只有居住功能。没有投资功能。所以。不会有“”x州炒房团”。真正的房住不炒。

3.房子的价值还体现当地政府的基础设施投入。古时的地方官在市政设施的投入上。没有立交桥。地铁和公路的投入。所以这方面的价值也不会体现在古时的房价里。当然那时的房价就不高了。

4.尽管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也没听说孟母为了最后的学区房而买不起的事。说明古时没有学区房的概念炒作。房价就不会高。

综上。古代人买房的压力不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9:05

    房子,都是,房价,古人,箱笼,官员,宰相,古时,大宋,古代人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9:05

    没想到大家都对现代人买房压力大,在古代古人有没有这样的烦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0:59:05

    会问这种问题的人。我只能说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古代除了少数城市里的房屋。或者一些士绅的房子以外。绝大部分房子是没有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