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苏联军费情况如何?
原创

60年代苏联军费情况如何?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苏联的GDP最多时。也没超过美国的40%。但军费却经常反超。

表面看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穷兵黩武”。其实有更深层的原因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和一个市场经济体军备竞赛。输的肯定是前者。

【苏联1982:石油美元时代的落幕】

1976年。苏联的国家机器异常的强大。达到了人生事业的巅峰和高潮。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都能看到苏联人的钢铁意志。

军事强国是必要的。但是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文明和国家。可以依靠军事霸权长期存在的。

1976年。苏联的军费开资。超过美国。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200亿美金。接近GDP的20%;而她更加强大的军事工业体。更是吞噬了25%的国民财富。

钢铁巨人的背后。其实是被榨干的国民财富和体制潜力。这一年高光之后。谁都没有为苏联。再扳回一局。美帝却在一侧。偷偷的贼笑。等待着她身心俱疲的枯竭。

1978年。主管农业。还没有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曾经去一家重工企业视察。然后感慨道:

“每次去既生产武器又生产农产品的机械厂。眼前的情景。总是让我感到震惊。只要到生产最现代化坦克的装有最新式设备的车间走一走。然后再到另外一个在老掉牙的传动带上装配拖拉机的车间。你就会明白农机制造业在军工综合体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地位。是所谓‘后娘养的’。至于那些加工农业颜料的落伍小厂。就更不用说了。其中许多小厂。论年代久远。早已打破了世界纪录。”

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都被军工产业透支。这是不争的事实。

1984年数据。苏联生产联合体的数目。已经超过4500个。它们包括近18000个企业和575个以上的科研和设计机构。设计机构负责设计。在设计图纸定版后。便转给厂家生产。苏联军工生产的150个主要总装厂。主要分布在莫斯科周围、乌克兰、乌拉尔山一带。其他地方。大多是零部件企业。像火箭、导弹生产。主要都是在莫斯科周围组装。

在军费开支中。美军花在军人身上的费用比较高。苏联则不注重军人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把更多的钱。花在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研发上。

苏联的军事综合体。在苏联的国民经济体系中。一直都享有者天之骄子的角色。

设计部门。可以要求任何一个苏联政府部门支持。优先给钱给人。这是苏联的传统。

苏联忽视民用轻工业的基因。早在斯大林时期。就已经种下了。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将1100万大军。裁减到300万以内。本可借此契机。扭转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进行重大变革。但随后冷战的到来。让斯大林放弃了这种改革的历史机遇。

之后的苏联工业。一直都无法摆脱为军事服务的整体格局。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为什么说。勃列日涅夫时代。会是苏联军事工业体最强大的时候?

因为此时苏联。在陆海空和美国展开了全面的军事装备竞赛游戏。在装备数量上。一度超过了美国。

数据统计。1976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910亿美元。苏联的军费。却高达1200亿美元。但是苏联的GDP才0.69万亿美元。美国1.87万亿美元。美国时苏联的3倍。

据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0年公布的资料。苏联的军事开支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这个数据。后来尽管证实。是被戈尔巴乔夫夸大了。但后来的数据经过挤压水分后。苏联1985年和1986年的军事开支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4%和8.1%。

1989年。苏联的军事开支。仍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9%。远高于美国的5.5%。

但是。有一个细节。那就是1985年以后。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一直在努力裁军和压减军费。

维持如此大规模的陆海空设备的更新换代。花费了巨额的国民财富。最终耗尽了苏联的家财。掏空了身体。陷入经济停滞。

而苏联出现这样的局面。不得不说。苏联第一个文职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

乌斯季诺夫。出身苏军技术装备部门。并无军事经验和带兵阅历。靠的是勃列日涅夫的信任。在苏联元帅、军事强人国防部长格列奇科突然病逝之后(若不死。估计也会和其他的大佬一样被撸下去。因为他不肯给勃列日涅夫授元帅军衔)。被勃列日涅夫提拔空降为新任国防部长。

此时的乌斯季诺夫。不过中将军衔。没带过一天的兵。只是负责武器研发和生产的文职军人。

乌斯季诺夫不懂带兵打仗。但是却对造武器门清。而他军事生涯的功勋簿上。必然只能建立在尖兵武器的打造上。

乌斯季诺夫利用勃列日涅夫对他的信任。不断地向勃列日涅夫要钱。给军事工业综合体拨款研发和造武器。

大名鼎鼎的“白杨”洲际导弹。就是此时开启的。可携带3枚核弹头的ss-20。射程5000公里的中远程弹道。一口气装备了600多枚。大部分摆在了东欧平原。导致苏联和西方关系的进一步紧张。触发美国研发更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

乌斯季诺夫进一步强化了全国的工厂。都在为军事综合体工作。军队装备了大量的无用的和已经过时的武器装备。但是军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却丝毫没有改善。他们在阿富汗战场牺牲之后。却只有500卢布的抚恤金。

勃列日涅夫时代。是军事装备设计师的天堂。就像现在的迪拜。是建筑师的乐园一样。

苏联会给他们想要的一切条件。让他们的图纸。变成武器。还有房子、车子。从各加盟共和国运来的葡萄、西瓜、甜瓜、白兰地堆积的庆功宴。

当然。各位高层大佬的儿子们。也不会缺席军工盛宴。

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的儿子。是一名无线电物理学家。制造出了履带式军用激光器;二把手苏斯洛夫的儿子。主管中央无线电电子科学研究院。苏联决策层的核心人物之一的谢利斯特的儿子。当上了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和专门为他开设的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所长。

但他们的前程。都会和老爷子们的政治生命。划上等号。

我们提到的那个军工综合体。到底是何方神圣?

苏联军工生产联合体的雏形。脱胎于一次世界大战沙俄。当时为了集中力量。打赢一战。1915年7月。俄国军事工业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包括:机械、化学、军队供给、被服、食品、卫生、发明、汽车、航空、运输、煤炭、石油、泥炭和林业、动员等。

不过此时的军事工业委员会。只是一个经纪人的角色。主要是用来拉单和派单的。

1917年2月之前。各地的军事工业委员会。斩获了4亿卢布的军火订单。苏联建立后。继承了这一思想。建立了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苏联的军事工业综合体。

1930年后。苏联的军事工业综合体。具备了向红军提供现代化设备的能力。并支持苏联红军。赢得了二次世界大战。

1945年。卫国战争结束以后。负责建立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的机构。也多次被改组。20世纪60年代。苏联开始强化军工“生产联合体”。它将现有的生产机构(例如企业、企业联合体或者研究机构)联合起来。建立更广泛更具有协调性的军工生产联合体。

1970年代。苏联军事工业综合体。为苏联红军。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先进的枪炮、弹药、坦克、飞机、舰艇。以及宇航探险。

到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军事工业企业的产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苏联近75%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计。都和军事工业综合体有关。全国三分之一的居民。都围绕着军工企业讨生活。

军事工业体。同样也承担着大量民用高端产品的制造。如90%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无线电收音机。50%的吸尘器、摩托车和电炉等。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的上台。对苏联遗留下来的军事工业体。是一个噩梦。俄罗斯没钱了。哪里还有本事。想军工体输血?在休克疗法的大旗下。要么停产。要么军转民私有化。

据统计。军工综合体的产品产量。1996年相比1992年。下降了77.8%。其中军用产品下降了87.8%。即使是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也下降了71%。250万名工作人员失业或离开。

短短的5年间。到1997年。俄罗斯1700家军工企业(不包括原子能部的企业) 。只有40%完全属于国家。31%是国家参股。29%完全私有。

在民用市场领域。以前苏联军工企业独占鳌头的市场领域。如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也失去了昔日的优势地位。

休克疗法的私有化。让大量的国防企业军转民的同时。也纷纷落入寡头和外国资本手里。导致核心技术外泄。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就直接宣称。它只需要6亿美元和5年的时间。就可以独立仿造俄罗斯米格-29型战斗机。

苏联70年精心建立的军事工业体。完全崩溃。

21世纪初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军事工业体系才得以重拾秩序:建立了由俄罗斯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军事工业事务委员会。成立了5个联邦机构。即航空航天局、常规武器局、弹药局、造船局、指挥系统局。进行军工产业体系的管理和协调。

21世纪。俄罗斯的军工综合体。已经是一个强大的系统。并成为世界军事装备出口大国。

其他观点:

关于苏联的军费情况。其实争议一直比较多。具体数目苏联每年都有公布。但是外界。尤其是西方一直不相信那是真的数字。而是另外搞了个所谓的真实数字。

在六十年代的苏联。还不像八十年代那会那么富裕。所以军费也少的很多。根据苏联当时公布的数字。1960年军费只有93亿卢布。

不过此后苏联军费浮动不定。第二年涨到了116·9亿卢布。第三年126亿卢布。第四年139亿卢布。第五年开始下降。为133亿卢布。第六年128亿卢布。

从第七年开始。又开始上升。为134亿卢布。此后三年分别为145亿卢布。167亿卢布。177亿卢布。

当然。这仅仅是苏联公布的数字而已。西方是不承认的。一直认为苏联瞒报了数字。比方说西方根据自己掌握情况估计苏联1960年和1969年军费真实情况分别为190.3亿卢布和427.6亿卢布。

其他观点: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诞生的那天起。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就始终以敌视的眼光对待它。无论是十月革命后协约国的武装干涉。还是希特勒德国的疯狂入侵;无论是二战结束后延续几十年的“冷战”。还是1991年为挽救苏联而发生“8.19”事变。新的帝国主义侵略一直威胁着苏联国家。这种侵略任何时候都可能具有核战争的性质。这就要求苏联国家投入巨大的努力。使国家的防御能力保持在应有的水平上。当然。为实现这种平衡。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以至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不少国家的学者都把苏联解体归咎与同西方国家无休止的军备竞赛。但是。根据“冷战”结束后美国的资料显示。从1963年到1973年十年间。苏联军费开支总额为674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与国民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乘正比的。即便是东西方军备竞赛最疯狂的1975年。前苏联军费开支为1023亿美元。占国民总值的9%。与战后实行休养生息的五十年代完全相同。而美国1965年到1969年越南战争期间的军费开支则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4%到9.5%。因此。前苏联的军费开支虽然高于除美国外的其他西方国家。但没有超出警戒线。将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说成是军备竞赛拖跨的是不正确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13:31

    苏联,军费,军事,综合体,军工,美国,工业,戈尔巴乔夫,开支,俄罗斯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13:31

    没想到大家都对60年代苏联军费情况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13:31

    苏联的GDP最多时。也没超过美国的40%。但军费却经常反超。表面看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穷兵黩武”。其实有更深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