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要办好不可!”东北王张作霖其实就是一个实打实的大老粗。但是他却对教育如此重视。甚至要求每个县的教育经费必须达到全县总经费的四成。谁要是敢挪用教育经费。那是把自己的脑袋当作身外之物的节奏。
尽管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由于那个时候各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所以在那个时候。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还是在文化等领域。都出现了一大批的大师:文学巨匠有鲁迅、老舍、茅盾等人。画家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人。教育家有陈鹤琴、蔡元培、晏阳初等大佬……各个领域的大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华夏大地中冒出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教育的投入。我觉得无论投入多少都不过分。您觉得呢?
其他观点: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向你大家举个例子。民国时期。一个店铺里雇佣一个成手伙计。一个月五、六块大洋。一块大洋能买五六斗小麦。一斗小麦20斤。也就是说能买100斤多一点小麦。一个中学教师每月20块大洋。可以买小麦两千多斤。
在乡村里。一个年轻力壮的长工。给地主扛大活儿。一月是六斗粮食。四斗小麦。两斗粗粮。一年是72斗。折合成大洋也就是12块到15块大洋。
这样算来。一个中学教师的月薪。比一个长工一年的工钱都高。几乎相当于20个长工的工钱。相当于三个店铺伙计的工钱。
如果对比起来。现在的一个中学老师和一个农民工的工资稍微高一些。有的人就说。民国时期比现在的社会还重视教育。其实不是这样。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民国时期的中学老师有几个平民百姓?平民百姓有几个有那么深的知识去当中学老师?能当上老师的都是富家子弟。
民国时期。一个县只有一所公办完小。中学一般都在城市里。学校很少。平民百姓根本就上不起学。只有富家子弟。有钱人才能读起书。上小学。上中学。所以。那时的平民百姓。要想读书。只有上私塾。认识几个字就行了。甚至有的连私塾都读不起。成了文盲。成了瞪眼瞎。
现在我们国家办的是大教育。是全民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每个人都有书读。有学上。每个人都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但是我们国家是穷国办大教育。所以在办学资金上缺口很大。这就直接决定了现代教师的工资低。
我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随着国家对办学资金的加大投入。老师的工资会逐步提高的。这一天不会太远吧!
其他观点:
1924年依然属于民国时期。虽然那个年代时局动荡。但是对于教师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总体来讲。教师们的待遇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对于高层次的教师收入可能会达到高等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的教师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近来有人提出。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在民国时期。在城市中的五口之间每月的基本收入也就在50块银元左右。甚至还达不到这种水平。而教师的待遇超过了一个五口之间的收入水平。可见当时的教师待遇及社会地位之高。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教师职业发展还是不错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1920-1925年期间。1银圆可以买50斤大米、20斤猪肉、24尺棉布等。综合来讲。这个时期1银元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200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能达到月薪20银元的话。可能没有的收入水平就能达到4000元左右。与当下的教师相比。还是可拥有更高的待遇。
在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块大洋。也就说每月的月薪在4000元左右。但是按照相关记载反应。20块银元的教师月薪显然是最低水平。而且大多数教师的薪资每月在80-120银元。也就说他们大多数教师的工资待遇可以达到万元以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270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大洋,教师,银元,平民百姓,小麦,待遇,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二十,月薪
没想到大家都对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24年的中学教师每月二十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东北大学也非要办好不可!”东北王张作霖其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