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关东。是以山海关为界。过了山海关。就是关东了。关东泛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靠近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几个盟。如果说闯。就是有点冒险的意思。就是没有具体目标的冒险。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甚至连地图都不会有。闯也就是没有具体目标。只有一个东北的大方向。也就是闯到哪算哪。闯到哪走不动了。或者闯到哪累病了。累倒了。就在哪停下。挖个坑搭个窝棚。或者搭个马架。就在哪里安营扎寨。开荒种地了。说“闯关东”也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词。而实际上。闯关东就是逃荒的。就是挑着担子。把不能走路的孩子放在担子的筐里。或者推着独轮车逃荒的!
我们家就是闯关东来到东北的。或者说从山东省逃荒来到东北吉林省的。那个时候闯关东。不是一户人。几个人家就能闯的。是一大家子十几口二十几口人。老老少少一起闯的。或者是几户人家成群结队来闯关东的。这样一旦有事的话。还能相互关照的。也好应付的。我的祖籍是山东省登州府来阳县小刘庄。嘉兴二年。也就是1797年。先祖刘玉逃荒来到东北吉林省。至今已经有223年了。
闯关东的人以山东人居多。也有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人。据统计。闯关东的山东人总数达到了1800万。解放以后统计的数字。还有800万山东后人留在了东北。我在农村老家的那些乡亲们。祖先都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当时闯关东的人。是从辽宁省开始。逐步向北迁徙的。也就是从辽宁省。到吉林省。再分别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和黑龙江省。一直到解放前夕。闯关东的人口就没有停止过。直到解放以后。战争结束。国家安定。闯关东的队伍才停止了脚步。由于闯关东的人还没有闯到黑龙江省的北部边远地区。至使黑龙江省北部还有大片土地没有开垦。因此上。解放以后。成立了黑龙江省农垦集团。才把黑龙江省边远地区的土地全部开垦出来。就是到现在。黑龙江省的农垦集团还是继续存在的!
“人挪活”。人不挪可能就会被饿死。闯一路关东。讨一路的饭。也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闯关东的路上。但是为了不被饿死。也要闯出一条生路。闯关东的人带着一份求生的呵求和期望。拖儿带女。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向着关东的方向跋山涉水。也给留在原地的乡亲们留下了一份生机和希望。闯关东是我们一段流血流泪极其悲伤的历史。电视剧“闯关东”也还原了那段历史。做为一个闯关东的后人。我们也没有忘记那段历史。也会永远铭记那段历史。最后祝福全国人民。生活都幸福。都平安!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其他观点:
“闯关东”中的“关东”。泛指山海关以东的地区。也就是指现在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以及内蒙古东部这一大的区域。
在不同历史时期。这一区域有着不同的称谓。如在明朝时被称为辽东。在清朝时又被称为关东。其之所以得名为关东。则是因位于山海关以东而得名。
闯关东整体而言。有着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若是可以谁又会愿意长途跋涉。背井离乡呢。但在另一方面。闯关东的移民大潮也为关东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当地的社会文化等的发展。乃至是当年的抗击日寇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他观点:
晚清民国时期。曾出现过三大流民潮。一是闯关东。二是走西口。三是下南洋。
其实。走西口(河北张家口以西)和闯关东。都是一回事。只不过是“山西人”与“山东人”的两种说法。前者是指到内蒙一带谋生。而后者则指到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去谋生。同时。闯关东的除了山东人和山西人外。还有河南、河北及陕西等地人。
而下南洋。则是指漂洋过海到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谋生。
那么。为何会有闯关东的事件发生呢?
以闯关东人数最多的山东为例:据史料记载。山东是清朝到民国期间有名的灾害多发区。而且“地少人稠”。从163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1912年清朝灭亡。在长达296年的历史中。仅有两年无灾害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灾、旱灾以及蝗灾。
因此。导致东山匪患频发。饿殍遍地。成千上万的百姓生存堪忧。
虽然。努尔哈赤立国时。曾定下祖制。严禁汉人进入东北。以防破坏了“龙兴这地”的风水。也为自己留下一块退守的净土。
但是。1860年随着《瑷珲条约》将“海参崴”(清朝时为中国领土。隶属于吉林将军)划归沙俄出去。清政府深切地意识到。光有家业没人守还真不成。
于是。当年清政府就取消了严禁汉人出关的禁令。并开放了开荒权。即:谁开的荒地。土地的耕种权就归谁。据《胶澳志》记载:“当时的奉天、锦州二府。荒地很多。稍加开垦。即成膏腴良田。”
又因。满清立国时。曾将二十多万满人迁入关内。从造成土地肥沃而又辽阔的东北平原。 一度变成了“千里无人烟。万里无鸡鸣。群兽常出没”的天然野生动物园。对此。史书上讲到:“关东地有自然之大利三:曰荒、曰矿、曰盐。‘荒’居首位。”
因此。从而引发了一场涌向东北的流民潮。“烟潍一路。担担提篮。徒步负载。结队成群。或东出榆关(山海关)。或北渡渤海。其熙熙攘攘之状。亦复不相上下。综计一往一来。恒在百万以上……且多货其田庐。携其妻子。为久居不归之计……”(胶澳志)。
为此。清政府“每逢冬令。胶济铁必为移民加开一二次列车。” (胶澳志)
虽然。大家都对前路充满了无限希望。但路途却又危机重重。或路上遭遇盗匪。或大海上遭遇台风等。许多人还未抵达目的地。就葬身在了路途。
可以说。前往关东。可谓是“怀揣希望而又不顾身家性命的冒险行为”。因此。才有“闯关东”一说。
据2008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闯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记载。参加入闯关东大军的山东人高达2500万人。
再来看看当时的《走西口》中的华北民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同样。也是因为在当地生存不下了去。这才无奈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走西口。
然而。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如此大规模的流民潮。又似乎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那么。闯关东的吸引力为何如此之大呢?
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
死逼梁山闯关东。走投无路闯崴子(海参崴)。
去趟崴子把亲串
这是闯关东的三句经典宣传语。而许多人都是在这三句宣传语的诱惑下。这才踏上了闯关东的征程。
不过。据1926年3月的《保工汇刊》报道。北京农商部特派专员视察江、浙两省各工厂的工人籍贯时。发现本地人约占30%。近乡人约占27%。他省人约占43%。在列表中清晰地显示出。这两省的工厂几乎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打工”的流民。如:杭州铁工。分别有杭州、绍兴、山东以及安徽人;无锡火柴厂。有无锡、山东、河南、江北、山西等地人。
所以。在当时并非闯关东。才是迫于生计这类人最好的人生出路。但是。闯关东却似乎更具吸引力。这又是为何呢?
从1916年到1917年。沙俄为了在欧洲战场取得更大的利益。就需要加快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设。于是。沙俄与英法等国狼狈为奸。为了诱骗更多的华人劳工去为他们的利益充当苦力。并在一些华人败类文人的配合下。编造出了以上三句歌谣。接着。他们又将这三句歌谣在民间大肆宣传。一时遍布大街小巷。
随后。俄国的士美洋行等外国公司。便披着经办银行业务、海上航运业务、保险业务、贸易出口业务的外衣。将大量华工诱骗到海参崴等地充当苦力。因此。在当时的烟台港码头。常常会看到一些面容枯槁的穷苦百姓。怀着满腔的希望。在等待着“闯关东”的轮船到来。据统计。在1896年到1903年的7年时间里。沙俄从烟台港诱骗的山东劳工高达12.53万人。英法两国也有3万多人。而且。其中还有大量懵懂无知的孩子。
例如。1900年。士美洋行将2000多名华工骗上船。准备从海上运到海参崴去做力。但是。当船出港不久。就有人发现情况不对。并要求返航。却遭到了俄国人的开枪射击。当时。虽有少数劳工伤亡。但在劳工们的极力对抗下。而不得不返航。结果。返航的劳工余怒未息。并打砸了俄国人招工的士美洋行。
又据《哈尔滨与红色之路》一书披露。辛亥革命以后。因连年天灾兵祸。闯关东的山东人每年就有35万人。且尤以“登州”、“莱州”二府最多。“青州”、“沂州”、“胶州”次之。
1908年1月。据官方数据统计。海参崴的华工有36700多人。乌苏里斯克(华工称其为双子城)、哈巴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等地35000多人。
还有数据显示。1910年。关东总人口1800万人。1949年。关东总人口4000万人。其中山东人就占了一半。其余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同时。《盛京日报》也有报道。1908年2月1日至17日。从烟台乘船到达大连者为9950人。平均每日580人;每年由烟台抵营口埠者约2万余人。由烟台抵安东者计有6.5万余人。抵海参崴埠者5万余人。抵大连者4万余人;经登州栾家口抵营口者计有3万余人。抵安东者2万余;由龙口抵营者十二、三万。合计三十五、六万之谱。此尚未包括由陆路入关者。
可见。当时“闯关东”与“跑崴子”的规模与声势之大。
那么。这些闯关东的人都是些什么结局呢?
因大多数闯关东的人。都是被诱骗去了。就算能够拿到一些辛苦钱。要么被洗劫。要么被扣押。许多华工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所以。最后能发财者几乎寥寥无几。甚至有些人直接客死他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政府为防止日本人趁机占领其远东地区。便对日本人开始驱逐。又因多有日本人和华人混居。不好分辨。遂连同华人也一同驱逐出境或驱赶到西伯利亚地区做苦力。
从而。也导致许多“闯崴子”的华人财产被抢。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至此。曾轰动一时的闯崴子及闯关东浪潮就此戛然而止。
当然了。也有一些极少数的幸运儿闯出了一番名堂。
例如:烟台南郊埠后张家村的张氏四兄弟。就曾在海崴参闯出了一番名堂。挣了不少钱。在村里买下大量土地。并盖起了连片的房子。还为村里盖里了10间校舍。因此。人称其四兄弟为“大崴子、二崴子、三崴子和四崴子”。
不过。最能见证“闯关东”历史的当属“山东老酒馆”的开创者陈怀海。但其经历却颇为悲惨。
1928年。陈怀海开始了“闯关东”。最先进入深山老林挖人参讨生活。不料。一双儿女突然失散。媳妇也跟他人跑了。最后。只好一个人来到大连开了一家山东老酒馆谋生。
解放后。因商业公私合营制度。这个酒馆更名为“国强饭店”;
1966年。我国公私合营政策变更为全民所有制。这个老酒馆又更名为“红旗大食堂”;
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再次更名“防修饭店”;
1978年。陈怀海去世;
1985年。他的老酒馆又更名为“环球美食中心”;
2013年。最终更名为“山东老酒馆”。也是他闯关东时最初的酒馆名。
因此。可以说。闯关东。只是少数人实现梦想的地方。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344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山东,海参崴,的人,关东,黑龙江省,山海关,沙俄,酒馆,烟台,吉林省
没想到大家都对闯关东,关东指的是哪儿?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关东。是以山海关为界。过了山海关。就是关东了。关东泛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东北三省。加上内蒙古自治区靠近辽宁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