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上朝,“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文明是在倒退吗?
原创

古代大臣上朝,“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文明是在倒退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并不是哦~

这只是君主权力的加强。臣子权力被削弱罢了。

秦朝建立之时。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三公九卿为辅助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整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所有的臣子都是为皇帝服务。但也是权力阶层的一部分。



那么。这就代表了文明的倒退吗?不是的。毕竟文明不仅仅指政治文明。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

其他观点:

明代《徐显卿宦迹图》

这和文明有什么关系?

汉朝别说大臣。亲王见了皇帝都要跪拜磕头。宋朝更牛。连皇帝自己都要跪拜。只能说汉宋离我们远。所以大家把这两个朝代想象的很美好。清朝离我们近。大家就觉得很不能接受而已。

所谓“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也不是这几朝大臣见君王的常态。汉朝还好一些。三公在皇帝面前是有座位的。但是也不是说所有时候三公见了皇帝都不用跪拜;宋朝就更别说了。别说大臣。南宋皇帝见了金国使臣都要“跪”。因为南宋自居金国的属国:“宋主遽命设东西位。使者东面。宋主西面。受诏拜起皆如仪。”

南宋跪拜

从元朝开始大臣们就开始普遍跪皇帝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翻翻明实录就能看到一大堆的“跪”、“膝行”记载。

明朝皇帝见大臣的时候。大臣只要听皇帝说话。或者和皇帝说话。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规矩都必须跪着。如果大臣需要移动。那也不能站起来。只能“稍前跪”。也就是跪着往前挪。皇帝姿态就可以完全随意了。站卧躺趴都可以。

而一旦皇帝说完话。交代某大臣去办事。大臣就必须“叩头承旨”表示遵旨。

我这里稍微贴一段明实录记载。虽然是文言文。但是很简单。大家能看的清爽:

(皇帝)因目司礼内臣云:“都说与先生。”又昂首目从哲云:“先生试看朕容。”且出手腕令看。

(方)从哲跪稍前。仰视圣颜。果然清减。

……

上云:“待朕体稍安即行。”

(方)从哲叩头谢

说完明朝。我再说一下汉朝。汉朝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尊重大臣。别说大臣。就是亲王见了皇帝也得“伏谒道旁”。“伏谒”本质上就是五体投地式的磕头。

伏谒

这里我可以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汉武帝的哥哥看到汉武帝男朋友韩嫣乘坐天子副仪仗车队过来。以为是汉武帝来了。连忙跪在路旁。结果发现是韩嫣。大怒。

“天子车驾跸道未行。先使嫣乘副车。从数十百骑驰视兽。江都王望见。以为天子。辟从者。伏谒道旁。嫣驱不见。既过。江都王怒。”

第二个例子就更早。秦末六国复辟。赵国大将打了胜仗回邯郸报告。结果看到赵王姐姐车队过来。他以为是赵王来了。结果赶紧“伏谒道旁”。

“李良已定常山。还报赵王…道逢赵王姊。从百余骑。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

“伏谒道旁”可不是跪礼。就是五体投地式的跪拜。这一定要清楚。

其他观点:

古代大臣上朝。汉唐的时候。坐而论道。宋明的时候。站着说话。清朝的时候。跪着上奏。有人说。这是文明的倒退。这种说法对吗?

我认为不对。恰恰相反。这是文明的进步。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要搞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文明?这是一种政治文明。

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末。中国是处在王朝社会中。王朝社会有个特点。就是皇权的高度集中。皇权越高度集中。政治越趋于稳定。而政治越趋于稳定。适应于王朝社会的政治文明就越发达。

我们从王朝社会的历史进程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秦始皇剧照)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皇帝制。废除了分封制。但是。秦始皇建立的皇帝制是不成熟的。由于他自己具有高度的权威。因此。整个朝廷可以实现由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他一去世以后。秦二世、秦王子婴这些皇帝就没有了个人威权。权力就集中在赵高这样的大臣手里。政治就进入了动荡。

这种动荡在一直往前延续。陈胜吴广起义后。陈胜称王(相当于皇帝)。派大臣大将们四处征伐。结果。由于陈胜个人不具备威权。那些出去征伐的人(比如武臣等人)。打下土地后。就自己在那片土地上称王。

后来刘邦获得了天下当了皇帝以后。他为什么要杀功臣?就是因为不断有人造反。不断有人想推翻他。自己当皇帝。这也同时造成了政治的不稳定。

此后的大汉王朝。不断出现大臣专权的现象。从霍光开始。一直到东汉末年。很大一部分时间里。朝政都掌控在大臣的手中。西汉还因为王莽的专权。因此西汉王朝灭亡。东汉末年。又还出现了董卓和曹操。魏晋时期。也是因为朝臣权力太大。不断出现政治动荡。曹魏取代了刘汉。司马晋又取代曹魏。司马晋开始。杨骏专权。引起皇后贾南风杀人。八王之乱爆发。于是再一次动荡。

(唐玄宗剧照)

到了唐朝的时候。由于唐朝前期出现了几个贤明有能力的君主。因此朝臣的权力并不大。但是从唐玄宗后期开始。朝臣就开始染指权力。造成朝政的动荡。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政治一直处在不安定的状态下。

到宋朝。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赵匡胤一方面“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在朝中不给文臣设凳子。让他们站着说话。通过这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这样。整个宋朝虽然还是出现过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样的权臣。但是。整个朝廷的权力。还是牢牢控制在皇帝的手里。没有出现过汉唐那样的朝政动荡。

到了明朝后。朱元璋进一步加强皇权。他通过杀功臣。进一步打击了朝臣的个人威权(朱元璋杀功臣与刘邦杀功臣已经有很大不同。刘邦杀功臣。那是功臣造反;朱元璋杀功臣。其实功臣造反的嫌疑很小。他更多的是为了夺朝臣的权力)。同时。朱元璋又通过取消宰相职位的办法。进一步把权力掌控在皇帝手里。所以。明朝整个一朝。更没有出现汉唐那样。朝臣敢废立皇帝。掌控朝政这样一种情况。而且明朝甚至出现了皇帝贪玩好耍不理政事。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朝政竟然还非常稳定的局面。

(康熙剧照)

到了清朝的时候。皇帝让朝臣上朝的时候。跪着说话。对皇权更是一种极大的巩固。之前的朝代出现过的大臣专权。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等等这样的现象。就完全没有了。整个大清王朝的朝廷。一直非常稳固。如果此后西方列强不入侵。这种稳固还将延续下去。

所以。在王朝社会里。朝臣权力缩减。皇帝权力增加。那是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这个王朝社会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是一种渐趋落后的政治体制。因此。它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4:14

    皇帝,大臣,王朝,朝臣,权力,功臣,明朝,宋朝,皇权,朝政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4:14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大臣上朝,“汉朝坐、宋朝站、清朝跪”,文明是在倒退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4:14

    并不是哦~这只是君主权力的加强。臣子权力被削弱罢了。秦朝建立之时。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三公九卿为辅助的中央集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