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潜伏》大结局改为30年后余则成回大陆,与翠平和孩子相认,观众会不会更喜欢?
原创

如果《潜伏》大结局改为30年后余则成回大陆,与翠平和孩子相认,观众会不会更喜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电视剧与原版结局太悲伤。自己写的潜伏结局(不喜勿喷)

余则成此时的身份有两个。对内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驻台湾的王牌特工。代号山河一统。而对内则是国名党国防作战部参谋次长。堂堂的陆军中将军军衔。他记得临别天津之前和站长吴敬中的一段深谈。在谈话中余则成表示自己愿意留在天津执行“黄雀”计划。希望可以和共产党拼一拼。因为这样可以为自己的宦途生涯建立功勋。毕竟自己只是一个中校。而吴敬中则表示自己完全没有必要留下来。一切都会假的。只有真金白银是真的。现在的余则成。想到这里不觉得有些讽刺。因为在表面上看来。他自己依旧还是原保密局天津站副站长。国名党的心腹特工。坚定的委员长和三民主义的追随者。\r1950年春。香港。余则成至香港和联络人接头。彼时两岸已经断绝了一切通讯。香港是唯一的两岸可以接头传递消息的地方。接头的地方是一家靠近银行的咖啡馆。余则成以生意人的身份接头。对方自然也以生意人的身份接头。选择在银行旁边的咖啡馆不会引起怀疑。下午一点的船票。余则成就必须赶回台湾。新的任务是和名叫晚秋的人接头。假办夫妻。开始潜伏生活。无疑。这个晚秋也就是他余则成新的潜伏伙伴。余则成眼神之中有些惊愕。透过咖啡挂透明玻璃。他确定那个所谓的晚秋就是穆晚秋。那个曾经暗恋过自己又为自己劝说走向光明大道的女战士。临别之前。他再一次询问接头人是否有王翠平的下落。接头人表示如果有他的真名就好找一些。眼下的情况局势混乱。十分难办。余则成没有说什么。点点头。我懂。然而。接头人的话并非是真的。他没有告诉余则成翠平的真名叫陈桃花。目前在河北蓟县的大王桩任主任。并且和余则成生有一女。叫余谨。这是一个很有文化涵养的名字。光是翠平的脑袋是想不出来。这个名字还是李克农首长亲自取得。也是翠平的心愿。他希望生下来的女儿能够和他父亲一样谨慎。而不是和自己一样浅薄没有城府。像一只老母鸡一样。\r1950年夏天。余则成和穆晚秋结婚了。也就是我的穆阿姨。后来我的弟弟妹妹们都这样称呼他。对了。余则成也就是我的父亲。王翠平也就是我的母亲。她的真名叫陈桃花。国防部的招商会议上。余则成通过晚秋的介绍。认识了富士达集团的董事长介川康作。余则成的任务目的就是说服介川康作放弃对于台湾的战略物资资助。并且揭露台湾当局和日本战犯作私下交易的卑鄙嘴脸。让蒋介石在国际舆论上面处于不利地位。\r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还记得那个被吴敬中敲诈逃亡日本的穆连成吗。是的。当时他是为了爱情和一个日本女人逃亡的。他叫介川芳子。也就是介川康作的妹妹。按照中国人的辈分。余则成还应该叫介川康作一声叔伯。国防部和日本战犯以及民间商人秘密往来的消息已经被新华日报公之于众。世界皆知。杜鲁门总统迫于国际舆论也不得不和蒋介石划清了界限。这次的情报对于我新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r依据还是那个熟悉的频率。大本营呼叫山河一统。大本营呼叫山河一统。你寄回家的药已经收到。药十分管用。如今病基本上已经痊愈。请记录 235 23353 3085 39083 26 完毕。下一份播报在一小时后。余则成不禁觉得有十分熟悉的感觉。就如同1949年的天津一样。他常常在想。如果当时能够放弃任务的执行。按照上级要求和翠平一起撤离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呢?他不敢想。和穆晚秋的合作平心而论还是十分轻松的。相比翠平。晚秋似乎更适合作为一名特工。他有文化。思想新潮。在舞会上面会跳舞。他比翠平像一个太太。像的多。余则成从来没有担心晚秋作为自己太太的身份会被怀疑。\r吴敬中被捕了。是国防部作给美国人看的。所谓的和日本商人作生意。吴敬中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替死鬼。然而。余则成的心里面似乎也算不上好受。抛弃阶级立场。吴敬中并不是什么坏领导。相反。他还对自己有不少恩惠。\r1965年。转眼十年就过去了。在大陆兴起所谓文化大革命的同时。我父亲余则成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蒋经国手下的青年救国军对于干部一天一小筛查。十天一个大筛查。许多干部都因为筛查和成分进入了牢狱。此时余则成的身份是国防部的参谋次长。但主要的工作确是和美国人、苏联人谈生意。余则成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翠平。他常常在想“自己要潜伏到十分时候”。接头人已经不断在更换了三批。最新的和他接头的是个青年学生。似乎没有什么文化。讲话也很粗鲁。但是暂时还不影响和自己的任务执行。他知道祖国发生的事情。知道他们那边在文化革命。倒霉的都是有文化的人。隐秘战线也有一批人受到了处理。胡底、吴石。龙潭三杰因为以前的潜伏生涯。受到了错误的处理。\r直到一天。我的父亲余则成在广播里面听到了这样的消息“陈桃花同志在伟大的文化大革命行动中表现出勇敢的无产阶级战士风范。给予嘉奖。下面清明陈桃花同志作为受嘉奖代表作主题诗讲……”\r余则成。也就是我的父亲。听到电波那边传过来的熟悉的声音。竟然手在不停地颤抖。后来是我的穆阿姨回忆。当时我的父亲竟然直直地坐在那里。像是被夺去了魂魄一样。目光变得呆滞。只是手指在不停地颤抖。后来。他竟然在房间里面将双手向后方勾起来。在大厅里面转起来圈。学起来老母鸡的叫声……\r两岸三通前十年。1968年。也就是文革开始的第二年。我的父亲余则成回国了。坐的正是介川康作的商船。上面载着满满的粮油和药品。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晚秋阿姨。

其他观点:

如果《潜伏》的大结局改为30年后余则成回到大陆和翠平重新相认。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结局。观众也不会喜欢。

01

30年后的余则成早已习惯台湾的生活。并且已经和晚秋结为夫妻相濡以沫。

在《潜伏》最后的关键时刻。急着逃往台湾的吴敬中。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位得意部下和学生。

带到台湾去。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那么大的产业总得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去打理。办事滴水不漏的余则成显然是最佳人选。

余则成和晚秋的相识。开始于偶然。却相知于必然。

而当他得知在台湾潜伏的搭档是晚秋的时候。余则成表现的波澜不惊。此时的晚秋已经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余则成对晚秋已经没有必要心理设防。不管是私人感情还是工作需要。两个人必定能完美配合。

02

此时的翠屏已经生下孩子。并且走上了领导岗位。

但正是由于这份遗憾。才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战争年代。才能更加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个结局虽不完美。但是却最合适。

回忆才是对彼此最好的结局。

所以我认为。如果故事最后是余则成回大陆。与翠平和孩子相认。并不会让得到观众的喜欢。

其他观点:

如果30年后余则成回大陆。与翠萍和孩子相认。观众会不会喜欢?

这个问题要分几方面来回答。

1.这样安排对编剧是个很大挑战。因为必须交待明白余则成是什么原因回大陆的。是敌人派遣。还是退休返乡。如果是敌人派遣。则不存在和翠萍孩子相认的问题。反而应极力回避。因一旦相认。作为过去公开身份是军统特务的余则成。怎么和翠萍过日子。大陆最低标准也得把他抓起来审查几年。不然就假了。而如果是退休返乡探亲。因为没有了政治身份。倒是可以相认。问题是。作为曾经的特务身份。掌握官方重要机密的人员。官方能允许这样做吗?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先例。

2.余则成和晚秋的关系要先处理明白。晚秋已是我方地工。当年又追求余则成。到了台湾。两人肯定要走到一起。不然就不会安排这出戏了。三十年的时光过去。二人都已步入老年。两人不仅结合。恐怕都得有了孩子。因为不这样安排则不符合情理。这种情况下。还怎么和翠萍相认?只能有两种办法。一是让晚秋死去。二是让翠萍做出让步。为了党的事业。甘愿舍出自己的幸福团圆。

3.既使相认。是以丈夫的身份。还是其它身份。也必须要弄清楚。因为三十年的时间。翠萍不可能不做革命工作。曾经军统特务的老婆。做什么革命工作都是个问题。所以一旦相认。就等于什么都暴露了。真相大白于天下。也就没有潜伏的事了。如果这样安排。充其量是个大团圆。好是好。只是没有了戏剧冲突。这样收尾。就太草率了。没了谍战片的味道。成了好人好事大团圆。

4.至于问这样相认观众是否喜欢。那就得看是哪类观众。站在哪个角度看了。相信对站在看谍战片角度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不会喜欢这个结局。因为它太假。太不真实。三十年了。还搞大团圆。太别扭。太生硬。合理的解释。应该是翠萍又找了丈夫。生活很美满。余则成和翠萍相认后。互相理解(余在台湾和晚秋也结合了)。互相祝福。体现了为了革命。两人都做出了极大奉献。最后也没有家破人亡。只是稍有遗憾。奉献么。就得做出牺牲。既体现了地下工作者的伟大襟怀。欢众看着也能接受。

我觉得。只有这样安排。观众才能喜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6:44

    晚秋,自己的,台湾,身份,国防部,观众,是个,父亲,也就是,结局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6:44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潜伏》大结局改为30年后余则成回大陆,与翠平和孩子相认,观众会不会更喜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26:44

    电视剧与原版结局太悲伤。自己写的潜伏结局(不喜勿喷)余则成此时的身份有两个。对内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驻台湾的王牌特工。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