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到战国,中国一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原创

为什么春秋到战国,中国一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从春秋到战国。中国统一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平王东迁。周室衰微

西周晚期。周天子统治不力。西戎不断骚扰边境。社会矛盾加剧。百姓怨声载道。各个诸侯国开始自谋发展。逐渐不听周天子的召唤。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率军与申国、缯国、犬戎的三国联军在骊山开战。周幽王兵败被杀。自此西周灭亡。郑国、卫国、秦国、晋国四国赶来救援。赶走犬戎。迎立已废太子姬宜臼为周平王。周平王畏惧犬戎。弃丰镐而东迁洛邑。实际管辖的领土大大减少。东周开始。周室衰微。周天子的威信不复从前。

郑武公护周平王东迁有功。任卿士。辅佐周朝政务。利用职权为郑国谋发展。秦国护周平王有功。得周朝西部地区。只要能赶走西戎。土地就属于秦国。秦国正是成为诸侯国。与中原诸侯国取得了联系。

周室衰微。诸侯国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壮大。在各方面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力图不被他国欺负。

春秋五霸。尊王攘夷

周天子威信降低。必然就会出现有话语权的人。谁来做这个人。当然是大国强国的国君。于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争霸。争霸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经济发展的够好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只有合乎礼仪取信于民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有了这两者才能在对他国战争中取胜。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才能让别的诸侯国信服。进而选为霸主。

于是东边的齐国。北边的晋国。南边的楚国。西边的秦国四国相继争霸。后来南方的吴越两国又插了进来争夺霸权。

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征伐。结盟。使得旧秩序。旧礼仪。旧制度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而新的一切自萌芽起便茁壮成长。

铁器的出现和牛耕的推行使经济快速发展。便于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开始出现。土地私有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

战国七雄。秦统天下

春秋末期。诸侯国越来越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而在诸侯国国内。卿大夫也开始篡权。如鲁国三桓。晋国六卿。逐渐把持朝政。几百年的诸侯国争霸混乱期使旧制度土崩瓦解。新秩序应运而生。三家分晋结束了春秋争霸。进入战国时期。韩、赵、魏、燕、楚、秦、齐七国争雄。

春秋时期周天子虽然没有什么威信。但到底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尊王攘夷”的旗帜尚能用来树立威信。扩张领土。但到了战国时期。经过重新洗牌。周天子彻底没有了用处。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实际上已经是独立的国家。对土地的需求让这一阶段的战争升级。无论是规模还是时长都不是春秋时期可比的。其残酷程度已经是血流成河。

这时候。士这一阶层迅速崛起。他们或在政治上纵横捭阖。或在文化上百家争鸣。或在军事上建功立业。给战国注入了霸道的引子。也左右着战国的局势。

几百年的混乱期产生了一种自上而下的渴求统一的愿望。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战争的厌倦。都让人们开始思考统一的可能。要统一就要有一个能够统一的国家。各方面要领先他国。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改革。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以郡县制。重农抑商。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奖励军功等等一系列改革。使秦国迅速领先于其它六国。到了秦惠文王时期。继续实行商鞅的改革。并且称王。有了一统天下的决心。进而蚕食三晋。解除了东进的障碍。因为慢了一步。也因为改革的不彻底。使各国彻底落后于秦国。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亲政。先平定叛乱。稳定国内局势。自公元前230年起。历时十年。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称皇帝。是为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自平王东迁到秦统天下。历时五百多年。

其他观点:

一、周天子不复从前。诸侯欲取而代之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为了保障周朝的统治。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任人唯亲。初时亲族同心。尊周天子为共主。武王去世后。继位的周成王幼小。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六年。等到成王长大后。还政于成王。没有贪恋王位。有了这个先人表率。西周历代天子也是贤明的居多。其余诸侯又大部分是天子同宗。因此叛乱少而周朝稳定。

二、从称霸、称王到称帝。统一已成必然

西周灭亡。周天子威严尽失。周平王连迁都要靠别的军队来护送。就算建立东周也无力再管诸侯国。虽然诸侯们有异心。但谁敢表露?估计话一说出口就被百国灭了。于是小国蓄积实力。只为自保。大国虽强。也有取代周朝之心。可暂时没有一国能打赢天下所有国。正在各国厉兵秣马之际。管仲帮齐桓公想到一个法子:“尊王攘夷”。团结其他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建立威信。又举行诸侯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此后强国君王纷纷效仿。名为诸侯之长。代表诸侯朝见天子。实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地位早已胜过天子。

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天下百姓苦战久矣

农业乃兴国之本。秦孝公用商鞅变法。鼓励耕战。秦人“虎狼”之名得以闻名山东六国。何为耕战?就是平民百姓只做两件事——耕田与作战。甚至为了保障秦人不参与经商这类当时看上去是“投机倒把”的行为。商鞅大力打击商业、手工业。实行重农抑商。商人虽有钱万金。然而地位地下。连农夫都不如。为什么秦国能撑得起这么多次战争。能够灭了一国又一国。不仅是因为军功爵制激发士气。还在于粮食供应得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国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实不只秦国。战国早期的魏国、临海大国的齐国、合纵纵长的楚国都有机会统一天下。然而这些国家的国君目光都太短浅了。明君只有一代。从春秋到战国。统一思想逐步兴起到确定。秦国虽为后起之秀。却能够一统天下。在于国家变法的彻底。几任国君能够洞悉百姓之苦。承上启下。贯彻统一思想。

其他观点:

要说从春秋到战国。一统的思想越来越清晰。主要原因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就必合。所遵循的都是历史的规律。

但是其实。春秋到战国。中间跨度的过程。是由春秋五霸分裂成战国七雄。这样一个分的过程。只是到了战国末期。强者更强。强大起来的秦国、楚国、齐国都曾经做过大一统的努力。到了。最后。历史选择了秦国。秦人也创建了历史。

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说下我对这部分历史的理解。和众位历史爱好者探讨交流下。有说的不好的 地方还望多多指正。

第一、春秋五霸争当盟主

春秋五霸出现的原因是周王室权利衰落。依靠封诸侯来巩固自己势力的方法失去效用。大大小小百来个诸侯之间。两年征战。最终靠战争靠拳头。逐步的崛起了几个比较大的诸侯国。起初。诸侯国为了显得自己名正言顺。对周王室也是比较恭敬。为的就是受到嘉奖和封更多的土地。

可是后来。慢慢的诸侯们发现土地是要靠自己用刀剑去争取的。一块土地只有靠武力实际占有才是最终是你的。所以。对周王室大家也就慢慢不那么恭敬了。诏书下了也敢不去了。毕竟国土、军事、经济都是自己说了算。谁也懒得再去讨好一个没有实权的象征性的王室。

所以。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势力最强的几个诸侯国。争着抢着做诸侯的盟主。从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再到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个最强的诸侯轮番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的任何一霸。一直想通过征战一统中华大地。奈何最终没有一家决定性的胜出。


第二、三家分晋春秋变战国

到了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内乱。韩、赵、魏三大士大夫家族。瓜分了晋国。各自成立了三个诸侯国。晋国灭亡。韩国、赵国、魏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史称“三家分晋”。自此进入了战国阶段。

进入战国阶段后。各个诸侯国还是谁也不服谁。各自之间攻伐不断。并趁机吞并其他的小国家。到了后来。留下来的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主要有七家。即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秦国。史称“战国七雄”。


第三、战国七雄逐鹿中原

同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秦国。这战国七雄哪一个都不想一直只做个小诸侯国。谁都想梦想有一天像周天子一样号令全国。举国之下都是王土。所以。在整个战国期间。七国之间一点都没消停。或互相兵戈相向。或连横合纵。都在向大一统努力。


第四、秦人胜出一统天下

最终。大家都知道。秦人靠着商鞅变法首先将经济发展了起来。经济起来了才有可能去加强国防。建设军队。靠着强大的经济支撑。秦国建立起来了六国中最为强大的大秦铁军。装备也是六国中最强的。后勤保障也是六国中最好的。

这还不算。本身实力这么强大的秦国并没有横冲直撞。到处去攻打六国。它采取了比较机敏的政策。攻打一部分国家。安抚一部分国家。不同时在国土不同的方向开展战争。使得六国之中有的国家始终以为秦国并不会真心想吞并自己。所以。六国并没有太多组织联合军队。抗击秦国大军。而是被各个击破。等到最终反映过来准备联合的时候。灭亡的灭亡。衰败的衰败。都不成气候了。最终秦人横扫六国。统一了中原大地。秦王也就成了历史上的“始皇帝”秦始皇。

所以大家都想一统中原。只有秦人做到了。


第五、一统思路出现的具体原因

1、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

到了春秋时期。进入铁器社会。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渴望新的不一样的社会体制。对大一统的社会充满着向往。

2、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为了在战争中取胜。各个诸侯国都大力发展经济。老百姓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一心只想搞经济。而这个时候。因为货币不同、度量不同、甚至道路上能行走的马车的规格也不同。严重阻碍了人们发展经济的努力。所以。一心只想去做生意的人们。心里盼望着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所有东西都能是一个标准。这个从六国建立以后。秦朝立马统一文字、货币、度量尺度就可以看得出来。整个 社会是多么渴望能够统一这些东西。大一统是顺应民心的历史产物。


3、思想文化发展的结果

从春秋到战国。思想文化上百家齐放。各种不同的思想的碰撞。导致了人们明白了多年的战争对谁都没有好处。上至朝堂。下到乡野。都想有个安稳的环境。过正常的和平的日子。

第六、总结:

所以。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文化、政治。从各个方面。人们都渴求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时。一统的思想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越来越清晰。也就不足为怪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4

    秦国,战国,诸侯,晋国,诸侯国,春秋,楚国,六国,天下,周天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4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春秋到战国,中国一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4

    谢谢邀请。从春秋到战国。中国统一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是历史的发展趋势。平王东迁。周室衰微西周晚期。周天子统治不力。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