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朝没有进行文化统一,春秋战国时各地的区域文化会不会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分裂华夏这个文化共同体?
原创

如果秦朝没有进行文化统一,春秋战国时各地的区域文化会不会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分裂华夏这个文化共同体?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学习先秦史时也一直在思考。答案其实就在问题中:既然华夏是个文化共同体。历史背后有双巨手无论是借助秦还是楚。必然把中国推向统一。


事实上。西周时各诸侯国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为自然地理、民族构成、政治制度、内外政策都有很大的差异。楚、齐的扩张和民族融合最为成功;进入春秋。总体是齐晋迭兴、楚与齐晋争霸、秦霸西戎。后期晋、楚各自扶植的吴、越相继兴起;而进入战国。随着三家分晋。秦国崛起已势不可挡。七国兼并战争进入白热化。中山、宋、鲁也灭亡了。天下重回一统已不可逆转。


秦并没有完成中国文化统一。只是确立了以三公九卿、郡县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制定了一系列保证统一的措施。十五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朝廷公卿还在费劲巴舍地画小篆。各地已在用各自六国文字写隶书了。所以汉字有很多异写。汉朝政令尚简嘛。因为秦本身是个军国政体。奴隶制还普遍存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专制。根本胜任不了君临天下的历史重任。陈胜、吴广一举。烽火遍九州。秦朝两年多就化为历史烟云。


天下共主竟是楚怀王熊心。两个杰出领袖仍是楚人:项羽和刘邦!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郭店楚墓竹简》、长沙马王堆帛书《黄帝四书》来看。楚地不仅是黄老之学的发源地。而且儒家文化盛行于楚国中上层社会。甚至周王室典籍的影子还时有出现。数十年来楚地出土的海量木牍、竹简、帛书蔚蔚大观。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线。那些修长、波曲的“凤文”在不断地昭示我们:这是一个经济发达。民尚自由。民族高度融合。文化极为活跃的土地。一个普通的亭长极好唱歌。一个习武的旧贵族也擅歌。《大风歌》、《垓下歌》都不过即兴之辞!


那么这双巨手就是华夏文化。她远不止一套编钟、一把越王剑、一卷竹木那么简单。而是涵盖祖先崇拜、祭祀礼仪、血脉认同、天下观念、国家制度、生产作战等等一切要素的复杂系统。也许齐楚晋秦的区域文化还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都本于周礼。黄老、儒家思想事实已成为华夏主流意识形态;而且兼并战争带给人们无穷的苦难。诸侯割据已成为生产发展、地区交流、人员流动的巨大障碍。在黄老、儒家著作里。是没有诸侯国界限的。事实上统一天下早已成为稷下先生和诸子们的主要话题。或许儒家、法家对建立什么样的天下。尚有德治和法治的分歧。但对建立中央集权、消除战争隐患却是一致的。

这儿以齐国邹衍的阴阳学说为例。略作注脚。邹衍大体与孟子同时。见诸侯国奢侈淫靡不能尚德。以五德终始推演万物。劝谏为政者遵循仁义节俭、君臣六亲之礼。在齐、梁、赵、燕都得到了崇高的礼遇。其“中国”和“天下”观至今读来仍让人惊叹:

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

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耳。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中国自有九州。天下有九州。中国外还有八州。合起来只能算天下的一州。九九八十一。赤县神州仅为天下的八十一分之一。这说明“中国”的概念我们祖先早已有了。基本类同于“天下”。甚至在黄帝的“四至”中就萌生了。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秦朝的疆域不过是颛顼帝的“四至”!

因此。周天子名义下的诸侯国仍是一家。《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很有说服力。很多学者喜欢把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说成“国际关系”。我是极不赞成的。

自黄帝开始。中国就是一家。一家兄弟打来打去。当然得结束。这就叫“分久必合”。那听谁的呢?当然是块头大的。由他当家。但当家不能只靠拳头。还要以德服人。秦、楚都是拳头厉害的。楚人能以德服人。因为楚地有文化活力和融合性呀。如此而已。当然。最后组建的大家庭叫汉。以示跟打架的过去相决裂。皆大欢喜。

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特性:同根共祖。天下一家;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干了好事的子孙都记得。搞窝里斗的遗臭万年。

谢阅!欢迎关注@嘉会天下。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舟说。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秦朝没有统一文字和制度。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不会越来越大。当然。没有统一的国家也就没有分裂这一说了。

1

2

从地理位置上看。春秋战国各个国家联系较为紧密。没有如喜马拉雅山、亚马逊河流、太平洋等大山大河大海对文明的阻隔。所以人口流动和文明交流较为便利。

3

4

5

中华文明其实就是各个民族各个地区之间相互融合的文明。正是因为各个民族之间不同的风俗习惯。才体现了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开放与包容。

也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显得我们华夏文明精彩纷呈。魅力非凡。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静心匠道。一个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如果秦朝没有进行文化统一。春秋战国时各地的区域文化会不会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分裂华夏这个文化共同体?

回答这个问题。最重要有两个核心观点。

第一:秦朝就算没有统一。中国向欧洲一样最后走向变成不同的国家。分的很散。

首先我们要谈一下如果在春秋战国时代。如果秦朝没有统一六国。最后华夏是否学西方的罗马帝国一样。一步一步的最后走向分裂。

可以说。这个这个假设基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大家不要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从中国的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来看。从联盟制度道分封制度。国家都是以一个统一的形式出现在历史。而就算东周时期。各国互相之间打的多么的激烈。但是在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上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戎族。东周和战国诸国都是联手合作进行驱逐。而相互之间帮忙。比如齐恒公伐戎就是帮燕国。而这次的驱逐让燕国得到了更多的地盘。使得燕国以后能强大起来。

而诸国之间的争夺更多的是在各国想成为中原霸主和统一六国为基础。而不是学欧洲那样大家互相分开。只有认清了春秋战国诸国战争的含义。才可以理解得了。就算没有秦国。还有赵国。齐国。楚国等等去完成统一得使命。

第二:在秦朝以前华夏是否存在一个文化共同体。使得各国是文化相互共通。

在文化角度上。可以说更加不会分离。因为和欧洲最大得不同。是华夏是以汉族为基础。不是罗马帝国那种多民族组成的联邦帝国。

而各国的文化根源本身来自于商朝和周朝。是有一个相互承认和一致的共同文化基础。而各个诸侯国。是受到周朝的天子统一管理下。而受到了周朝礼制文化的约束。而这些都是共同的文化象征体现。

各国相互之间虽然在地域上存在着差异。但是在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上相互也是没有断过。而春秋到战国时期还发生过很多合众连横的经典案例。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和相互认同的文化价值观。这个是无法去实现的。

而各国的国君。都是想统一六国。自己为尊。或者称霸诸侯为基础。如果相互在文化上分离。这一点本身是不可以接受的。更何况大家还是在名义上的周朝天子下面的分公司.

还有就是当六国其中之一。统一以后。也会由于经济和文化。社会管理的角度。一样的去进行文化统一。这个是当时很多文化知识分子非常认同的一个观点。

所以最后的结论。就是就算没有秦国中华都会统一。而文化肯定更是会统一在一起。向西方那种情况根本我们是不会发生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5

    文化,华夏,秦朝,天下,中国,赤县神州,秦国,历史,周朝,都是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5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秦朝没有进行文化统一,春秋战国时各地的区域文化会不会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分裂华夏这个文化共同体?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3:55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学习先秦史时也一直在思考。答案其实就在问题中:既然华夏是个文化共同体。历史背后有双巨手无论是借助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