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某个朋友的恶搞~
日本本州岛的面积大概和河北省差不多。于是……
“沧州之虎”武信玄经过十年奋斗终于统一了沧州地区。正在雄心勃勃准备上北京的时候。他遇到了一生的宿命敌人---“塘沽之龙”林谦信!两个人展开了长达十五年的宿命之战。几次大战不分胜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三次大邱庄之战了。没办法。不解决林谦信当时确实没法上京了!
就在二人于宿命中纠缠不休的时候。一个号称“第八天鬼王”的年轻人在唐山崛起了。他就是河北布武的田信长!以疾风怒涛之势席卷了大半个河北。命运如此弄人。让龙虎相斗不休。若不是这样。他们随便一个人早就进了北京!
此外的河北战国群雄还有“大兴之熊”、“天津九区一县无胜此人者”、“唐山之虎”、仅用10年时间就统一石家庄地区的“石家庄能人”……
其实啊。日本战国名将被吹这么高。是因为人家八九十年代经济发达。有钱。有吸引力。能编。有钱编·
其他观点:
日本战国时代要是放在中国的话。可能要把历史上溯几千年了。牧野之战:
周朝:战车300辆。铜甲精锐兵3000人。木甲步兵45000人。
商朝:武装奴隶与战俘。史称约700000人。现代估计约50000-70000人。
日本战国时代始于1467年。持续时间超过百年。大概处于中国明朝中后期。
日本在战国时代产生了六位“骁勇善战”的所谓名将战神: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如果是网文书虫。看过不少明穿小说的话。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人。他们在日本历史上确实也非常有名。尤其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以后意图通过吞并朝鲜以图染指中华。
日本战国时期有六十六国。当然限于国土面积。所谓国自然无法跟中国战国时的诸侯国相比。可能是县乡那么大吧。日本国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与我国云南相当)。当时人口约有800万。明朝当时人口1亿多。具体多少无法确切统计。
今川义元兵力:40000
上杉谦信兵力:15000
武田信玄兵力:20000
织田信长兵力:25000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以后出兵攻打朝鲜。当时号称20万大军。但在古代打战时都会夸大兵力。希望借此能够震慑敌军。20万兵力水分很大。我估计实际兵力绝不会超过15万。
日本战国的战斗规模其实也不大。最大规模战争应该是几千上万兵力的对战。小规模战争也就是几十人上百人。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从战争规模的角度来看。小规模战争确实可以称为“村战”。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乡有两个村为了争夺一座山头。双方约架。各出动了百多人。装备锄头铁锹等等兵器。最后还有人不幸阵亡了。
“中大规模战争的话”。可能是几千上万兵力对抗。这在中国的话。可能围困一座城池至少也需要一两万吧。日本那时候应该也没有多少城池。再加上人口限制。是很难形成真正的大规模战争的。所以日本战国时代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战争。
其他观点:
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其规模。
桶狭间之战:尾张的乳虎。织田信长的崛起
1560年(日本永禄三年)。东海道大名今川义元全面动员军队。大举攻入尾张国境内。在桶狭间山一带(今爱知县名古屋市)。遭织田信长领军奇袭本阵阵亡。战后。原本称霸东海道的今川氏从此没落。而获胜的织田信长则在中日本和近畿地方迅速扩张势力。奠定了未来掌握日本中央权力的基础。
关于今川义元的这次军事行动。有上洛*争霸、攻略尾张国、救援鸣海城等多种说法。
(注:日本效仿中国洛阳(左京)和长安(右京)的风格设计了平安京。后右京因沼泽众生而放弃。故将平安京雅称为“京洛”。上洛即指进京;战国时期。大名上洛的意思。是指诸侯进京向天皇或将军索取权力。向天下展示武力以彰显其霸主地位。甚至推翻将军自立新幕府政权。等等)
关于今川义元的兵力。日本史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意见
《信长公记》:45,000
《甲阳军鑑》:2万余
《武功夜话》:3万有余
《德川实纪》《武德编年集成》《总见记》等:4万多
《绘本太阁记》:5万余
《日本战史桶狭间役》:25,000
根据石高*估算
今川家的领地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石高约在70万石。因此推算今川家共有20,000到25,000的兵力。今川本阵(即中军。通常配置为1,500人左右)兵力不超过5,000人。
另一方面。尾张国石高约57万(按后来的庆长检地数据统计)。可动员的全部兵力约在14,000。但一般认为由于织田信长下达命令突然。且动员能力远不如今川。因此当时加入战斗的兵力(不包括驻守各城砦的织田守军)不超过4,000。
但是过于自负的今川在指挥各部行动时出了问题。导致本阵突出在前。且与周边友军距离拉开过长。缺少呼应。结果被带着3,000余人马。正在战场以逆袭的行动方式寻找战机的织田军发现。在驻扎休整的时候。被偷袭*得手。最终身死名灭。今川氏迅速衰亡。代之的是织田信长的强势崛起。
(注:有说法认为今川本阵遇袭并非发生在桶狭间山谷中。而且织田军也不是迂回偷袭。而是在寻找德川家康(当时还叫松平元康)的部队时意外发现敌人的主帅位置)
网上曾有人以桶狭间之战与中国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相比较。甚至认为不下于官渡之战
都属于以弱克强这一点没有问题。
但个人认为。这两场战役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不仅仅是跨越了1,300年的时空。
1. 官渡之战。双方兵员数量更多于日本桶狭间之战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率步兵十余万、骑兵一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濬县东北)。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由此可得袁绍的部队保守数量也在110,000。
曹操方面。投入此次战役的人数存在较多争议。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描述。官渡决战前。曹操将士具有战斗力的。只有8,000人。
“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但是这种说法已有宋代史官裴松之质疑。认为数据非常不可信。
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于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锺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余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余匹。繇马为安在哉?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
“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曹操在初平三年(192年)收编的青州黄巾精锐。如以10取1的比例。也有3万左右。考虑到还需要分兵驻守其他地方。因此通常见到的说法: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约2万人。起码是比8,000这个数字更靠谱的。
(注:还有40,000、50,000等说法。篇幅有限。恕不再多作分析。)
2. 官渡之战。战事交错、复杂度高于桶狭间之战
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开始。直到同年十月。曹军奇袭乌巢后兵分八路。大举进攻官渡。袁军全面溃败为止。战役持续了半年以上。
其间。有白马的声东击西。有延津的计斩文丑。有单挑有偷袭。有相持有兵法。有正阵有奇兵。是一场经典而精彩的。如古代战争教科书一般的演绎。
反观桶狭间之战。从1560年(永祿3年)5月12日。今川义元于骏河誓师开始。直到5月23日。主将被枭首。今川军撤回骏府为止。总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其中关于今川义元的进军意图、织田信长的作战本意、当时下雨还是下雹子……的具体细节。至今日本史学界还在争论不休。
(注:半个月和半年比……我都懒得吐槽了。)
3. 官渡之战的惨烈程度。也是日本本州两股地方势力的冲突所不及的
日本战国时期。列国及诸势力之间的冲突。并非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而是以陷城、溃敌、以及诛杀领军大将为目标展开的。在战斗开始前。过程中。常会有不同的势力作为己方盟友。抑或敌方盟友加入战团。
桶狭间之战。是伤亡情况比较高的战役。
今川方面:伤亡从2,500(根据《落穗集》、《武德大盛記》)到3,907(根据《改正三河後風土記》
织田方面:各守备队计3,000人全灭。本队伤亡不明。
再看官渡之战。曹操战后杀降卒就达80,000。
《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引张璠《汉纪》:\"杀绍卒凡八万人。\"另《三国志‧武帝传》裴松之注:\"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附:日本战国末期关原之战。也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决战时的总人数约17万
最后是彩蛋:大坂之役。有传说德川家康死于此战。后来江户幕府中的将军。只是一名影武者(替身)
【关注历史。坚持原创。我是夜未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50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日本,之战,兵力,战争,织田信长,中国,战国时代,战国,战役,滑县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把日本战国时代战争放到中国来看,大概相当于什么规模?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某个朋友的恶搞~ 日本本州岛的面积大概和河北省差不多。于是…… “沧州之虎”武信玄经过十年奋斗终于统一了沧州地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