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原创

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隋朝和唐朝比。谁更富

共1条回答

lwvk263LV.102017-11-26

这里边就有个核心话题:隋朝何以灭亡?李唐何以崛起?评书里说。隋炀帝穷奢极侈、鱼肉天下百姓。于是大家揭竿而起推翻了他狗日的。李渊李世民父子是真命天子。仁义爱民。所以天下就这么得着了。 又有些写麻辣历史的人出来大喝一声:你听评书里瞎白话!隋朝有钱,唐朝其实是窃取了隋朝的国家财富。后来才有的贞观之治。按这么说。有钱有势的大隋朝就因为杨广这么个败家子瞎折腾。完了。挺窝囊;唐朝吃着隋朝的胜利果实。放下饭碗就骂娘。得了便宜还卖乖。 其实隋唐易代自有其深层次原因。不能只看一点。不及其余。 说“隋朝有钱”。依据什么 说隋朝有钱、埋汰唐朝的人。主要根据两条史料。 一是粮仓。隋朝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灭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隋朝的含嘉仓遗址。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二是户口、田亩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含被征服的陈朝50多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这么一对比。理科生立刻就站起来了:盛唐原来是个炒作出来的神话呀!事实究竟如何?答案是。这都是为了耸人听闻而特地搞出来的噱头。要不评书谁听?畅销书谁买?隋朝之亡。是由于施行错误的国策。贞观之治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宣传需要。 比如粮仓问题。隋朝建那么多粮仓、屯那么多粮食干什么?翻翻《资治通鉴》就知道。隋文帝这个人非常吝啬。像老式地主守财奴一样。粮食收进仓里了。不让动。直到发霉变质——隋朝好几次发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官员建议开仓放粮。皇上说:不行。让他们自己去要饭。粮仓里的粮食是我的命啊! 隋朝“有钱”的真相:做局圈钱 隋文帝这人确实吝啬。但其实搞粮仓是隋朝的国策之一。隋朝是军事化的国家。它的家底是北周宇文家族为首的关陇贵族打下来的。杨坚窃北周之后。对北周政体有破有立。但军事化这条坚决留用了。正是凭着强军体制。他们灭了经济更发达的北齐和陈朝。强军体制要想确立。需要国家手里有钱、有粮、有人口。对内有知识阶层的支持。对外在国际上也有地位。 于是。隋朝在强军背景下。搞高度垄断的商业经营。粮食、盐、铁、布帛等等战略物资的存储贩运。都由国家控制。还需要调动民间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所以隋朝要建粮仓、开运河。让老百姓看着国家有钱有粮。富户们就有了经营信心;隋朝还营建东都洛阳、江都(今扬州)等若干区域中心城市。拿运河把它们串联起来。请来很多西域、突厥客商。拿大场面砸住他们。在他们投资经营后。收取营业税。 这有点像玩概念。然后上市圈钱了。我很强大你知道吗。大家一起来吧!应该说。在隋朝前期。靠着北周积下的家底、文帝的殚精竭虑。高开高走高风险的国家机器运作得还不错。隋文帝还搞科举。提拔寒士。加大政府规模——需要高开支成本。就从粮仓里支。 隋朝的国际环境并不好。东北、漠北、西北、西南都有强势政权在崛起。要想在强敌环伺中长治久安。必得对有野心的对手用兵。收拾他们;还得对贪心的跟班用钱。收买他们。这些也都需要从国库里拿。 拿完了怎么办?继续吸引投资呗。于是隋朝开始透支国家信用——大家消费的不是真金白银。而是对国家的信心。仓库里其实是空的。粮食发霉变质了也不销毁。而是充当信用资本。国家的资源都在市场上流通着呢。有了灾荒国家为啥不敢开仓?因为仓里没有存粮。上面写着“存粮百万石”。实际意思是此仓有短时期内调集百万石粮食的信用。 隋炀帝末期。因为国家对外用兵失利。边境各方面军事压力加大。国家外交环境险恶。而朝廷滥支信用、寅吃卯粮。民间资本也纷纷破产或者抽逃。国家的资金链断了。随着扬州兵变、皇帝被杀。国家信用崩盘。各地豪强纷纷造反。大家都奔粮仓去了。当时记载。各地“义军”纷纷积聚在粮仓的周围。 可是这些义军。大多数又都很快散了败了。为啥?打开粮仓大家才发现:里边除了发霉变质的。能吃的东西不多。账本倒是堆如山积。千年后现代人打开隋朝的粮仓还能看到这些发霉的粮食——隋末的时候闹饥荒。“人相食”。他们都不吃这个。 那么长安、洛阳两京的粮仓为啥起作用呢?因为两京的粮仓是隋朝的棺材本。这个是实的。而且这两个地区周边是产粮区。通过运河。可以很好地筹集、调运物资。马周给太宗上书里说的。实际是唐朝从隋朝继承了这两大仓库的经营模式。这令唐朝一直受惠。 隋朝人口更多吗?不见得 再说说人口、田亩问题。如前述。隋朝国家体制高度军事化。想方设法要把更多人口和田地搞到名下。 在隋朝之前。长达千年的时间里。国君都是与贵族共同治国。国家手里的人口有限。陈朝灭亡时多少人口?50万户。才这么点人?当然不是。在士族门阀家里的人口、占山为王的人口、桃花源里藏着的人口。这些都是黑户。不缴纳人头税。也不服兵役、徭役。 隋文帝时候。为了彰显国家实力。把很多黑户甚至僧尼也以估算形式列入国家账册。这也是国家做局圈钱的一部分。所以那时的国家是内外两本账。 古代中国大多数人是农民。人口只有与土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财富。否则就是“流民”。隋前。国家手里的田亩和人口一样。也是很有限的。隋文帝丈量天下田亩。但是很可惜。这里边很多田产都在山东、江南地区士族和关陇贵族手里。隋炀帝时觉得国家很强大了。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拿贵族老爷们开刀。借开河、筑城机会。从人家手里圈占土地收归国有、军占。引起激烈反弹。隋末天下大乱。土地问题是一大由头。 在唐朝时。部分地恢复了新旧贵族的特权。放水养鱼。内外只留一本账。所以国家治下的人口、田亩数急剧下降。 这回明白了吧。隋、唐之间并没死那么多人。人都不归朝廷管了而已。到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国家重用酷吏。大力打击豪强。抄家灭门好不热闹。人口、田产资源才开始向朝廷强力回流。 说了这么一大堆。一个意思。唐朝并不比隋朝穷。只是比后者的国策更低调、稳健而已。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被妖魔化了。唐太宗被偶像化了。这些都不是历史的真实面目。

其他观点:

这里。便从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第一。人口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基本上5000万。而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也才380万户。而到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从此之后。唐朝便逐渐衰败。一日不如一日。因此纵观唐朝一整朝代。都没有达到过隋朝的盛况。

第二。农耕面积。隋开皇九年全国已垦田地1900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更是达到了5500万顷。但是直到唐朝最巅峰的唐朝天宝年间。已垦田地也不过1400万顷。这个差距可以一眼看出隋唐的国力对比。

第三。对外战争人数。隋炀帝杨广对于东北高句丽的三次征讨人数分别是130万。60万。100万。而随行的农夫基本是参战人数的两倍。而唐朝整个年代。都没有发动如此规模的战争。

第四。大运河的修建。在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了隋朝大运河。这条运河动用的农夫劳役达到了100万人。而这种规模的工程在整个古代史上都寥寥无几。哪怕是秦始皇的大兴土木。也不过是在临泽竭渔中度过的。而实际上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在当时的国库损耗上并不严重。

第五。粮仓的修建。隋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各式各样的粮仓。例如兴洛仓。含嘉仓。常平仓等等。而每个粮仓的规格都很高。平均储粮百万石以上。例如曾经出土的含嘉仓。其面积多达四十五万平方米。内含259个大小窖。仅其中一个库窖。就出土了已碳化的谷子50万斤。

而隋朝灭亡了20年之后。而当时的存留的谷物衣服都没有用完。甚至有很多谷物衣物都没有用完。

综上所诉。隋朝国力远超过唐朝。

其他观点:

根据史料。

一是粮仓。隋朝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灭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隋朝的含嘉仓遗址。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二是户口、田亩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含被征服的陈朝50多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这么一对比。就感觉唐朝是继承隋朝的遗产成长起来的。

隋朝“有钱”的真相:

一。隋朝是军事化的国家。它的家底是北周宇文家族为首的关陇贵族打下来的。强军体制要想确立。需要国家手里有钱、有粮、有人口。

于是。隋朝在强军背景下。搞高度垄断的商业经营。粮食、盐、铁、布帛等等战略物资的存储贩运。都由国家控制。

二。还需要调动民间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所以隋朝要建粮仓、开运河。让老百姓看着国家有钱有粮。富户们就有了经营信心;隋朝还营建东都洛阳、江都(今扬州)等若干区域中心城市。拿运河把它们串联起来。请来很多西域、突厥客商。拿大场面唬住他们。在他们投资经营后。收取营业税。

三。 那么长安、洛阳两京的粮仓的作用呢?因为两个地区周边是产粮区。通过运河。可以很好地筹集、调运物资。马周给太宗上书里说的。实际是唐朝从隋朝继承了这两大仓库的经营模式。这令唐朝一直受惠

四 。隋朝人口更多?隋文帝时候。为了彰显国家实力。把很多黑户甚至僧尼也以估算形式列入国家账册。这也是国家做局圈钱的一部分。所以那时的国家是内外两本账。 古代中国大多数人是农民。人口只有与土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财富。但是很可惜。这里边很多田产都在山东、江南地区士族和关陇贵族手里。

五。唐朝时。恢复了新旧贵族的特权。放水养鱼。内外只留一本账。所以国家治下的人口、田亩数急剧下降。 不归朝廷管了而已。到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国家重用酷吏。大力打击豪强。抄家灭门好不热闹。人口、田产资源才开始向朝廷强力回流。 说了这么一大堆。一个意思。唐朝并不比隋朝穷。只是比后者的国策更低调、稳健而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6:50

    隋朝,粮仓,国家,唐朝,人口,万户,田亩,粮食,田地,文帝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6:50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46:50

    隋朝和唐朝比。谁更富共1条回答lwvk263LV.102017-11-26这里边就有个核心话题:隋朝何以灭亡?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