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菩提祖师为何不救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原创

西游记里,菩提祖师为何不救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然菩提并没有出现。不但是没有出现。而是完全销声匿迹。从此在整部西游记中消失无踪。

这是为什么呢?

老实说这是不符合小说创作规律。尤其是不符合古代章回小说法则的。你看水浒传中公孙胜的老师罗真人。一开始传授公孙胜一身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人称入云龙。却又传递给他“遇汴而还”四字。所以最终公孙胜向宋江辞行。返回蓟州二仙山。“从师学道。侍养老母。以终天年”。

这个就叫做有始有终。但西游记中。菩提的痕迹。就不是这样。

对于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粗糙的回答是菩提就是个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活雷锋。可若是仔细一想。其实菩提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存在于西游之中。

这里的证据。就在西游记第七回。说到大闹天宫孙与如来斗法之际。如来说了这么一句话:“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文。其实就是:“别瞎叨叨。赶紧投降。要不然遭了毒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筋斗云是孙的特殊技能。如来为什么会那么清楚。咱回看前文。菩提说的是:“凡诸仙腾云。皆跌足而起。你却不是这般。我才见你去。连扯方才跳上。我今只就你这个势。传你个筋斗云罢。”

这是其一。再来看第二个证据。来自西游记收猪八戒之后那段文字。唐僧遇到了乌巢禅师。乌巢禅师说了一摊云里雾里的话。其中有一句:“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从前文看。猴子从未去过灵山大雷音寺。为何说他“知西去路”?事实上。猴子只去过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难道“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就是“灵山大雷音寺”?

第三个证据。是蝎子精那一集。那妖怪说:“孙。你好不识进退!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你那雷音寺里佛如来。也还怕我哩!”

果然有蹊跷。蝎子精此前一直在雷音寺。如何会认得孙?还说“你那雷音寺”。难道孙当年学艺的地方。其实就是雷音寺?

但拜佛祖是在何时呢?闹天宫那会。孙分明是被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何来的拜?可见。这里分明指的就是菩提那时节

其他观点:

  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

  其一、菩提祖师已经把孙逐出门墙。彼此断绝了师徒关系。

  当初临别时。菩提祖师叮嘱孙说:“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菩提祖师知道孙爱炫的脾气。在没有了师门约束之后定然会呼朋引伴。做出忤逆之事。事实也和他预料的一样。孙在回到花果山之后不久。就招兵买马。训练兵卒。广交天下妖王。鼎盛时。花果山单单猴妖就有四万七千之众。堪称东胜神洲第一妖王。即便放眼整个天下间。也唯有五六百年后的狮驼岭三妖王可以和他相比。

  正因如此。菩提祖师将孙逐出门墙。严令孙不准说是他的徒弟。一旦说破。他就要严惩。

  既然菩提祖师都已经和孙划清界限了。在孙被压五行山时。自然不会出手帮忙。

  其二、孙大闹天宫。图谋玉帝宝座。已经犯下忤逆大罪。就算是菩提老祖也保不住孙。

  孙一再反出天庭。叫嚣要夺玉帝的宝座。已经是公然站在整个天庭的对立面。对于这种忤逆分子。就算是菩提祖师神通再大。也无法强行包庇。

  无论这菩提老祖是太上老君。还是如来佛祖。抑或是其他人。菩提祖师都还是生活在三界之中。都还受到三界天规的约束。他再强。也强不过三清。就算是三清之一。也不敢公然和整个天庭对抗。

  何况。孙犯下那么大罪行。只是被叛镇压于五行山之下。已经是很轻的处罚了。菩提祖师去救。才是自己找不自在!

  其三、或许正是菩提在幕后运作。使得孙有了从五行山跳出。获得参加取经团队、重新做人的资格。

  五百年前。如来佛祖在镇压孙的时候。只是“轻轻”把孙压下。他也知道孙背景惊人。在当时。如来佛祖就已经在策划取经行动。并且考虑收编孙作为取经人的护法徒弟。只是。以什么方式。什么理由放出孙。如来佛祖还需要和玉皇大帝谈判。

  要知道在大闹天宫时。孙可是把玉皇大帝给狠狠得罪了。如来佛祖只是玉帝的下属。他想赦免孙还没用。必须玉皇大帝点头。或许正是因为菩提祖师出面了。在菩提与如来的联合求情下。玉皇大帝才答应赦免孙。给猴哥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总之。菩提对孙看似恨。其实爱。他不是不想救孙。而是不能救。不便救。

其他观点:

谢邀!简答引玉。

菩提祖师就是如来

原著第三十四回“魔头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即金角大王、银角大王那次。孙变作小妖来请九尾妖狐纠结是否下跪时。提到迄今为止。只拜过三人:西天拜如来、南海拜观音和两界山拜唐僧。

拜观音和唐僧没有异议。但此回之前却没见他去西天拜过如来。唯一时间和地点同时吻合的是他学艺时在西牛贺州拜过菩提祖师。当时原文是“磕头不计其数”。那么。菩提祖师就是如来。

另外。“打赌翻手掌”时的旁白诗和对话、蝎子精的旧相识等等也都有相关的蛛丝马迹。此前我在问答中已试析过。这里暂不展开。请宽谅。

一直在救

压五指山前。如来就有救徒之心。严厉提醒孙“趁早皈依”。否则性命危险。此时还没赌翻手掌。如果孙立即认错。筋斗云跑了估计也不会被压。但孙却不思悔改。继续强硬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坚持要玉帝让位于他!估计如来心说:你这是作死啊!救你可真难!

压五指山时。原文也有个细节描写。体现了如来的救徒之心。即“轻轻的把他(孙)压住”。

压五指山后。如来勉强参加了众星云集的“安天大会”。各种珍馐美味估计都没啥心情吃。心里惦记着爱徒。原著中。散会后第一时间如来就“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qí】。会同五方揭谛。但他(孙)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表面上是监押。实则救护。

回到灵山召开“盂兰盆会”。造“三藏真经”。安排观音去东土寻找取经师徒人选。特别嘱咐观音“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言下之意。记得救一下五行山下的孙。怕孙被救后还乱惹祸误了前程。特别准备了“紧箍儿”。真是操碎心了!

此后取经路上更是各种明暗关照和救护。难怪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中。大鹏咬着牙恨道:“泼猴头!寻这等狠人(如来)困我!”言外之意。如来你孙都能搬动。我服。算我认栽了!

小结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和如来是同一个人。孙一直是他的爱徒。压其五行山下后。一直在积极护救。直到其正果斗战胜佛。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4:28

    如来,菩提,祖师,玉帝,西游记,这是,佛祖,灵山,玉皇大帝,唐僧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4:28

    没想到大家都对西游记里,菩提祖师为何不救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2:54:28

    然菩提并没有出现。不但是没有出现。而是完全销声匿迹。从此在整部西游记中消失无踪。这是为什么呢?老实说这是不符合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