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题主对史官的的理解属于狭义的理解。又假设了史官都是男人。
古代史官从大类上分。有三类。一类撰述国事。一类记录皇帝言行。一类负责修册存档。
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不必过多介绍。历朝历代都有专门的机构和职位很高的职务。他们负责修订前朝的历史。记录当朝发生的重大事件。其工作还是相当有独立性的。
内宫中记录的这些文字存档起来。后世就通过这些存档材料了解过去皇帝的起居生活。如果那些日子发生了很多政治事件。史官就会翻阅后宫的记录材料。寻找到一些用来修订史册的文字出来。
其他观点:
以史为鉴。记录历史。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可以让我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总结经验。反思过去。然而。当一个到达了权力巅峰的人自然要享受各种人间至尊的待遇。自然免不了作出一些个令人脸红心跳的荒唐事来。直接为如今的电视剧提供了无数后宫题材。那么这些史料是如何记载下来的?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如何正确记录太后的荒唐行为
作为一名有职业操守的古代史官。如何正确记录太后与皇帝的荒唐行为。而不至于惹怒帝王让自己脑袋搬家成了一个令人抓破头的难题。就像白羽尚且要用荒唐来规避“淫”行这种虎狼之词。避免被关进小黑屋一样。史官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比如南朝时期。刘宋的孝武帝去世。老婆路惠男当了太后。路惠男的长子刘子业继承大统。就是宋明帝。
由于宋明帝年幼时就失去了生母。由路惠男抚养长大。自然感情不一般。这女人在后宫一众女人中脱颖而出。登上了权力巅峰自然要享受各种以前没有享受过的待遇。
锦衣玉食。铺张浪费这种常见的礼仪都是家常便饭。然而。美丽的太后多年寡居自然是春闺寂寞。太后又是不武则天这种霸道女帝。可以公然有薛怀义、张宗昌、张易之这种“男宠”。于是。她就把主意打到了养子皇帝的身上。
时间一长。宫里宫外都是风言风语。甚至有大臣上书让太后搬出宫去。皇帝也很无奈。下诏说:“我生母早丧。幼年孤苦。幸得太后仁爱教导。恩德加于困厄之时。我在当藩王的时候。太后时常赐给我滋补身体的药膳。这才有了我的今天。如今。我每天日理万机。不能尽孝。“正想亲自早晚侍奉。尽情内室宫禁欢娱”。
既然皇帝大佬都发话了。拿出孝顺大义来压人。大臣们都傻眼了。面对这样难堪的事实。史官的脑袋也只有一颗。还要兼顾自己的职业操守。实在为难。
于是。史官写道“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
皇帝进了太后的房间。留止太后房内。这都是在描述客观事实。至于两人做了点什么。咱也不知道。咱也没瞧见。咱也不敢问。万一皇帝哪天变脸。说太后只是跟自己唱唱K。蹦蹦迪。打打牌。溜溜弯。大家一直保持着纯洁的母子关系。史官也有回旋的余地。
史书的精华就在最后半句。“故人间咸有丑声”。表明史官也是道听途说的。偶也很无辜啊。至于到底什么“丑声”。您自己个脑补去吧。调查去吧。跟我没关系!
二、如何记录皇帝龌龊行为
还有明朝的光宗皇帝。去世的原因也不太光彩。光宗朱常洛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经历过土木堡之变。梃击案等一系列国本之争。等到他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时。不免有点放纵自己。养母郑贵妃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投其所好。直接送了8个美女给他。
光宗当太子的时候每天都战战兢兢。这一下子没了约束。还不敞开了玩。何况。面对还是郑贵妃精挑细选的8位人间绝色。于是。皇帝每天都广施雨露。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仅仅半个月身体被掏空了。要是史官按照老白这么写。估计就算不被砍头。起码也要被拉进“敬事房”。做一回司马迁。
于是。《国榷》记载: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
你看。这句话就写得很有技术含量。领导不注意身体。为国操劳。感染了小毛病。就从“进姬八人”开始。这就属于一本正经。不动声色的高级黑。
《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瞧吧。才十天。皇帝的身体就吃不消了。直接影响了国家大事。
本来是后宫小事。这么一写就成了军国大事。这样的文笔。老白是相当佩服的。
接下来的表述。技术含量直接爆表。史官是这样记录这件羞羞事的。
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这一脚油门给的神不知鬼不觉。一下子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圣容顿减”四个字。内涵特别丰富。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皇上您连夜“批阅奏章”脸色太不好。不行就多抹点大宝。
皇帝也不跌份。史官照常开车上班。男人嘛。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
三、女史官与起居注
天子无私事。后宫发生的也是国家大事。既然后宫宫禁森严。那就只能由专门职责的人做这件事。在最早的《礼记》中记载。专门有“左史”、“右史”负责记载天子的日常起居。这两个类似于光明顶杨逍、范瑶的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此时的“起居注”。记录的基本上都是宫闱中发生的“后宫杂事”。这些文字的记录者大部分都是文书房太监。东汉的荀悦写道:“先帝故事。有起居注。内史掌之。”也有历史学家指出。负责记录的也有女史官。
《史通》中这样写道:外朝有国史。内朝则有女史。内之于外。其任皆同。故晋献公祸乱。骊姬夜泣。床第之私。房中之事。不得掩焉。
到了煌煌大唐时代。沿用了隋朝的制度。设起居郎和起居舍人两个职务。起居郎负责记录天子的言行。法度。以修记事史。起居舍人负责记录制诰、德音、季终则授之于国史。一个人负责记事。另一个负责录话。每个季度做一次汇总。为了将来修国家档案用。
此时的皇帝还是比较顾及史官的感受的。起码还用“欲阅本朝起居注而不得”的事件来掩盖一下“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到了宋朝之后。就成了“每月进御。后降付史馆”的规定动作。皇帝每个月浏览一下自己的“历史记录”。遇到让自己不爽的字句可以直接涂抹。
可惜。这些后宫事终究隐秘。能够流传出来的客观事实更是少之又少了。
其他观点:
史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得失。统称为内史。另一类是专门负责编撰前朝历史传记。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0755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史官,皇帝,太后,后宫,都是,起居,也有,自己的,也不,荒唐
没想到大家都对史官不能进后宫是怎么记录后宫历史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题主对史官的的理解属于狭义的理解。又假设了史官都是男人。古代史官从大类上分。有三类。一类撰述国事。一类记录皇帝言行。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