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CEO, 富士康却坚持独裁,二者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原创

华为轮值CEO, 富士康却坚持独裁,二者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谈到深圳龙华的大企业。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华为和富士康。两家公司毗邻。有两个门仅仅隔着一条马路。都是世界500强。对国家。对社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员工压力最大的时候。也都出现过自杀的情况。一个讲究狼性。一个强调执行力。掌门人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他们的声誉却判若云泥。华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从通信技术到智能终端。再到自主设计研发的麒麟芯片等等。收获的大都是赞颂。连国家管理者在呛声美国时。都会强调:iPhone不好不安全。那就用华为吧!这些赞誉就好像一层层的绚烂涂料。把华为刷地金身修为、熠熠生辉。任正非脑袋上就好像挂着一条彩虹。

相比之下。富士康自坠楼事件之后。就承担着数不清的贬义词。大量记者卧底富士康。本着眼见为实的职业操守。却送上一篇篇“盲人摸象”式的报道。或许他们的报道是事实。但远不够全面。好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社会对制造企业的理解日益加深。言论过激的评价渐渐消失。前两年。工会某领导没头没脑地抱怨富士康过度加班。最终也只能以“灰头土脸”的搪塞告终。加之。李总理亲自参观iPhone组装生产线。郭台铭走出自己的城堡。社会正对这家企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相关报道也日益理性和公正。

显然。两家企业有着不同的business model,不同的产品。雇佣着不同类型的人才。也构建起不同的管理模式。任正非招聘的员工。大都来自985或者211院校。HR部门经常能非常精准地从一大堆的简历和层层的面试中。挑选出班级里的第一名和第二名。华为员工自主性较高。无需纪律来特别约束。而郭台铭一向讨厌天才。他说: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于是。富士康变成了普通院校的福音。100%包就业的底气有70%来自富士康。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就很难再讲民主。而这也符合郭台铭的一贯作风。事实上。在他看来。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起码。在富士康乃至整个制造业都是这样的!

华为轮值CEO, 优点和缺点并存?

华为讲究狼性。员工对目标有着强烈的企图心。善于团队合作。锲而不舍。而且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公司墙上都贴着光荣榜和臭虫榜。侵入骨髓的压力。让员工丝毫不敢放松。加之。通信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员工想要接项目、拿绩效。必须先要弄懂一本500页以上的专业书籍。所以。华为的管理者更侧重于战略规划。至于团队建设、纪律什么的。不用太操心。正因如此。他们才有机会尝试不同的管理模型。任正非随便总结一点经验就能出书。如《管理的真相》。而轮值CEO的制度也是华为“敢为天下先”的表现。

轮值CEO制度起源于2004年。彼时的华为组织架构中。竟然没有中枢团队来做决策。使美国来的顾问非常惊讶。于是。建议华为组建中枢组织。而任正非又不愿意做首脑。最终提议由八位主管担任轮值CEO。任期半年。期间要对企业决策和绩效负责任。

显然。轮值CEO对中国企业是一种创新的管理模式。有很多的优点。众所周知。中国有浓厚的官场文化。如此文化不可避免地流到中国企业组织内。很多“一把手”都误认为自己是皇上或者黑社会大哥。轮值CEO轮流坐庄。就会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谁也没办法只手遮天。腐败的机会就变得非常小。日前。有传言京东也要采用CEO轮值制度。主要目的就是遏制腐败滋生。此外。CEO一定是非常全面的综合性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天赋。更需要经历大量的事件。具备充足的经验和面对危机的勇气。显然。单一的企业功能无法锻炼真正的CEO,而等到任正非不得已选接班人时。只能硬着头皮交给一个“不健全”的嫩家伙。而且。通过轮值CEO制度。接班候选人中的佼佼者。也会逐步浮出水面。况且。新官上任总要烧上三把火。轮值CEO制度也有助于保护接班人的工作热情。

但同时。华为也不能回避轮值CEO的缺点。事实上。如此制度只能短期存在。旨在解决接班人问题。如今任正非操盘。算是华为的绝对主心骨。轮值CEO制度也运转良好。可一旦任老退休。轮值CEO们曾经相互领导、相互制约。也都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大概率事件是彼此不服。所以。华为是时候认真考虑接班人问题了。尽快确认“天选之子”。

霸道总裁。郭台铭为什么不崇尚民主

相比于华为轮流坐庄。大讲民主。郭台铭就显得更加独裁和霸道。他需要大量的总经理帮助其做生意。使自己免于琐事缠身。但又把自己的权力渗透在富士康园区的各个基本角落。再通过错综复杂的系统架构。来监控不同地区的运营。更准确地说。把属下的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而自己的权力却不太受限制。事实上。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富士康是郭台铭的家产。接班人基本上是自己的儿子。或者其他什么亲戚之类的。

郭台铭自诩有一流的客户、二流的系统、三流的设备、四流的人才。既然富士康招聘的都是四流人才。也就不适合搞民主。毕竟。四流的人才在大局观、技能、意志品质方面都要弱于华为的精英们。说话虽然刺耳。但基本属实。

况且。富士康一直不做品牌。他们的品牌是效率、品质和弹性之类的。这就需要庞大的制造团队修炼地如同军队一般。遇到艰苦的订单要整齐划一。保质保量地完成。笔者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过。郭台铭构建了一套足够完善的系统。每位员工都仅仅是复杂系统中的一个零件。就好像庞大机器上的螺丝钉。这就意味着。系统中的员工更加注重表现“执行力”。而非灵活多样的想法。此外。郭台铭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企业家。他能够做到高瞻远瞩。做到提前规划。且能看透问题的本质。但手下的员工却未必有同样的能力。有的过于保守。有的则被成绩冲昏头脑。有的干脆腐败不堪。相关媒体报道。富士康一位副总裁早在十年前就提出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但却被郭台铭一口否决。致使其辞职。事后郭台铭解释道:我做的是代工生意。智能手机时代即将来临。暂且不要同自己的客户直接竞争。也正因坚守代工业。郭台铭才得以拿到苹果iPhone最大宗的订单。创造了富士康新的黄金十年。同样地。收购夏普、涉入电商、工业互联。也都曾遭到内部人士反对。但只要郭台铭想做。他就一定能做出独裁式的决定。至于说。决策正确与否。只能交由后人来评说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8:18

    华为,富士康,自己的,都是,郭台铭,员工,制度,他们的,接班人,民主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8:18

    没想到大家都对华为轮值CEO, 富士康却坚持独裁,二者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8:18

    谈到深圳龙华的大企业。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华为和富士康。两家公司毗邻。有两个门仅仅隔着一条马路。都是世界500强。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