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写《史记》,除了不假思索地抄书以外,还进行过哪些考证?
原创

司马迁写《史记》,除了不假思索地抄书以外,还进行过哪些考证?

好文

热门回答:

题主这话问的。好像编史就是一件“抄书”般容易的事情。要这么简单。大家想写本历史科普读物。是不是只需要东抄一点西抄一点就行了?真是无知者无所谓啊。

如果题主读过《史记》就会明白。司马公为其注入很多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历史往往早已经隐藏于过往的烟尘之中。真相经过众口相传。编纂整理。因人的立场、喜恶可能早已经不是原本的面目了。

一个人著书立说。最大的本意。都是想通过文字或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编史这个事情也是一样的。我们对历史。已经很难去还原其全貌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这些过往之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人性使然。以得失成败、汲取更多对人类进步和发展有裨益的内容。

而史家立史。在肩负尽最大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的同时。还有着引导、启发、思考各种历史事件及现象的任务。司马公写《史记》亦是如此。

“好记者”司马迁

司马迁如果是个记者。那么他必定是一个出类拔萃。极其优秀的记者。他写史。极其注重调查访问。决不光从“金匮石室”中找死资料。如果他写史的对象还活着。那么他就会直接访问。

《游侠列传》中的郭解。司马迁就曾访问过他。并对其留下了“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的印象。这从而让我们两千年后才能清晰地知晓。原来这位名震江湖的大侠。是一位颜值不怎么高。也不善言谈的人物。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是如此形容李广的:“余睹李将军。焌焌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如果不是司马迁的亲自访问。我们怎么会想到“汉之飞将军”。看上去竟然像是个村野之人。为了写《孔子世家》。他亲身“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亲见“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史记》虽然写的是历史人物。但司马迁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细节上的虚构。把真实的人物加以类型化。《史记》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人物原型。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等各种人物形象。有许多都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中演化而来的。

而且如果你仔细读《史记》。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它的记述往往自相矛盾。不但篇与篇之间会有这种问题。就是一篇之内也能摆好几种说法。让人觉得莫衷一是。其实这是作者故意为之。以达到“兼存异说”的目的。它讲秦就以秦的史料为主。讲楚就以楚的史料为主。尽量让“角色”按“本色”讲话。由此可见司马迁写史谨慎的同时。一定是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并一一总结。然后为我们呈现出来。

“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有时候。写史就像是在解密。每一个史学家都是侦探。他们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仔细分析。小心求证。毕竟因写史人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社会背景、个人性格等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同一个事件、同一个人物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解读。同时。又因为人性的复杂。其做的事情对历史的影响。也会变得极其复杂起来。写史的时候。需要抽丝剥茧。从中找到合理的动机。这是一件卷帙浩繁的工作。

以上个人浅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也是极好的!

其他观点:

即使是抄书。也不是不假思索地抄书。你不见经常有“太史公曰……”。有记有评。那可是相当地犀利。

全书五十多万字。历时14年。可不是一抄了之的。


3.因为在长安任职。又缝“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汉武盛世。司马迁得以结识汇聚于长安的天下贤能之士。包括贾谊之孙贾嘉。公孙季功(或为公孙弘)。樊哙之孙樊他广。平原君朱建之子。冯唐之子冯遂。田叔少子田仁。梁人壶遂。杜陵苏建、董仲舒和孔安国等。在很多问题上。和这些贤达人士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其他观点:

司马迁写《史记》。当然不是不假思索地抄书。不过我们也不太容易知道他具体考证的过程。好在史记每篇后面都有个“太史公曰”。我们可以借此推测一二。

比方说。按照常理推测:

《刺客列传》: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世间传说太子丹有“天雨粟。马生角”的故事。这未免也太过玄幻了。

比方说。和其他资料互相参考:

《五帝本纪》: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

——学者们很多人都称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尚书》只记载着尧以来的史实;而各家叙说黄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们也很难说得清楚。……总起来说。我认为那些与古文经籍记载相符的说法。接近正确。(翻译来自《古诗文网》)

比方说。通过采访当事人回忆对比。

还是《刺客列传》:

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公孙季功、董生曾经和夏无且交游。听他说过此事的详细经过。后来又告诉了我。

(这个算间接采访当事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9

    史记,公孙,司马迁,列传,就会,人物,自己的,生角,太史,都是

  • 眼角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9

    没想到大家都对司马迁写《史记》,除了不假思索地抄书以外,还进行过哪些考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19:59

    题主这话问的。好像编史就是一件“抄书”般容易的事情。要这么简单。大家想写本历史科普读物。是不是只需要东抄一点西抄一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