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为何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频频失之交臂?
原创

中国电影为何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频频失之交臂?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是电影届最大的狂欢现场。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不论是中国亦或者是全球各地。奥斯卡都会吸引一大批的眼球…有人欢喜有人忧。和往年一样。中国影片几乎没有任何入围和提名。

刷新了中国电影票房的《战狼2》在此前被定为申奥片。选送其去参加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提名的角逐。然而在最佳外语片初选阶段。《战狼2》就已经落选。无缘奥斯卡。

纵观历届的奥斯卡中国电影。当然是少之甚少了。每年都会有电影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结果都差不多。几乎都初选都没过…

2016年。代表中国内地出战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是《大唐玄奘》。

这部影片当时口碑和评分不及《湄公河行动》《我不是潘金莲》。在豆瓣的打分更是低到5.2分。据媒体透露。之所以这部片子被选择为申奥片是由专家评审定夺的结果。

当然…最后《大唐玄奘》在奥斯卡颗粒无收。连提名也没有…

另外同期申奥的《踏血寻梅》、《只要我长大》等两部影片也和《大唐玄奘》一样的结果。

2015年《滚蛋吧!肿瘤君》赚足了中国观众的眼泪。它也代表中国内地参加了第88届奥斯卡外语片的角逐。

感动了中国观众。却感动不了奥斯卡的评委们。《滚蛋吧!肿瘤君》最后落选奥斯卡。

另外。林超贤的《破风》和侯孝贤《刺客聂隐娘》最终却并未入围提名名单。值得一提的是。万众期待的《刺客聂隐娘》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广泛报道。并且还用“《刺客聂隐娘》落选”的标题。可见当时大家《刺客聂隐娘》期待值之高。

2014年中法合拍片《夜莺》打败张艺谋《归来》以及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代表中国内地参加第87届奥斯卡引起不少争议。

即使是拍了《蝴蝶》的著名导演费利普·弥勒。也无法将《夜莺》送进奥斯卡的提名片单中….

当时很多人认为。要是换做《白日焰火》“出战”。很有可能改变华语片多年无缘奥斯卡的尴尬。毕竟这部影片获得过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主角。

此外。许鞍华导演的《黄金时代》也遗憾落选..

2013年中国申奥影片有:中国内地:《一九四二》、中国香港:《一代宗师》、中国台湾:《失魂》。

这一次中国影片在奥斯卡有了一点起色。《一代宗师》入围外语片9强。这也是它的最终成绩。

据科普。所谓的9强。是指奥斯卡评委会在各国家和地区选送的几十部作品中初步划定出九部作品。电影的片名和片花也不会出现在最终颁奖典礼的大屏幕之上。在颁奖嘉宾公布获奖名单之前。主创也不会成为现场摄像师捕捉的对象。

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搜索》。一经上映就引发不少争议。它也改变了这之前中国“唯大片”的选送策略。奥斯卡终身评委卢燕对这部片子的评价极高:“近些年来最好的中国内地影片之一”。

2012年。这部小众影片获得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8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资格。最终成绩是未获得任何提名。

2011年。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一经上映就引发不少深思。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好莱坞当红“炸子鸡” 贝尔出演。大段的英文对白。可以说张艺谋这部影片在当时是再适合不过了参加奥斯卡的影片了。

可惜的是。最终仍旧无缘提名。不过在当年。《金陵十三钗》还是得到了不少国内外的认可。在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金陵十三钗》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提名。

2010年。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被选为第83届冲奥片。据媒体报道。当年总局的领导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对该片非常有信心。表态这个片一定要冲击奥斯卡。

不过冯导本人却不一样。他认为这个片“不是奥斯卡那个范儿的电影”。最后结果和他预测的一样。《唐山大地震》没有获得任何提名。

在《搜索》之前。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也被选为冲奥片。

2009年。《梅兰芳》代表中国参加第82届奥斯卡。现实是。《梅兰芳》无法入奥斯卡评委的眼。最终落选。

2008年申奥片:中国内地:《筑梦2008》、中国香港:《画皮》、中国台湾:《海角七号》。

这一年的申奥名单。被影迷们称为最“水”的一份。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2007年申奥片:中国内地:《云水谣》、中国香港:《放·逐》、中国台湾:《练习曲》。

《云水谣》在当时击败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和冯小刚的《集结号》。当时业内外的一致评价是:实至名归!但最终。该片仍旧无缘提名。

时间得追溯到2006年。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参加第79届申奥。这一次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因成功登陆北美院线。获得了最佳服装设计奖的提名。

这一年。最受关注的《夜宴》代表中国香港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也让影迷第一次了解到了影片出品方所在国家或地区。才是确定一部影片是否具备代表资格的决定性因素。

2005年就是大热的《无极》了。这部电影也让陈凯歌导演背上了不少争议。在第78届奥斯卡。《无极》代表中国内地申奥。

在国内都未受认可的《无极》。当然也不是奥斯卡评委的“菜”。

2004年。张艺谋《十面埋伏》冲奥。最终获得最佳摄影提名。遗憾的是没有获奖。

2003年冲奥片:中国内地:《天地英雄》、中国香港:《无间道》、中国台湾:《不散》。最终成绩是:未获提名。

不过当时的《无间道》引起了好莱坞的高速关注。由布拉德·皮特出资170万美元购得。

这一故事之后被马丁·斯科塞斯翻拍成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并最终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四项大奖和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2年。张艺谋的电影《英雄》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唯一一部被提名“最佳外语片”的电影。

2001年。李安2001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谭盾也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 。也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影片。

准确来说。中国本土的电影的奥斯卡之行很少顺利过…

不过电影关于中国的、亦或者是中国的电影人、导演在好莱坞里还有几个十分出色的。

比如:意大利导演以中国清朝为背景的《末代皇帝》在奥斯卡上就大放异彩。1988年。该片获得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等九个奖项。

由美国导演指导。章子怡、巩俐等主演的《艺伎回忆录》在2006年获得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大奖。而这部电影也让章子怡提名金球、英奥、和演员工会等三大奖项。算是提名了奥斯卡风向标中的三个。遗憾的是最终未获得奥斯卡提名。

李安2006年凭《断背山》获最佳导演奖。这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此殊荣。

其他观点:

为何频频失之交臂?为何连续16年再也不曾摘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原因众说纷纭。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选送片谁说地算?

在申报规则里有明确:每个国家选送本国最优秀影片。必须由行业代表来选。

这行业代表。在中国。当然就是我们广电总局。

先不论港台。从01年起。中国总共申奥15次。

大部份出手 \"陈冯张\"三大导演 , 却仅被提名过一次。其余作品在入围这关。基本就被无情刷下。

除去所谓票房和口碑。更重要考核因素是:

一要主旋律;二代表中国形象;三最好有中国文化印记。

从《筑梦2008》到《大唐玄奘》再到参赛明年的《战狼2》。都足以印证。

而至于能不能获奖。反正:

得了就是锦上添花。要是落选。那就重在参与。

毕竟每到这时。广电就用选送作品向世界彰显出了中国形象与实力。

二、选送片不对味?

要说我们没琢磨评选标准,也说不过去。

最明显例子。莫过于从01年李安获奖的《卧虎藏龙》开始。我们就连续5年都选送了:

02年《英雄》 03年《天地英雄》 04年《十面埋伏》05年《无极》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

如此刻意迎合。以至于老美都觉得好笑:

难道中国除了古装片就没其他了吗?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琢磨变换口味却一直落选。

可见。口味这事真不是问题。

而从“地域观”看。整个亚洲混地这么惨的。也不止我们中国。

一度被国人追捧的日韩影片。这几年来。也很少获奖甚至很难入围。

就近16年名单看。获奖的:

10部欧美。2部中东。1部南非。1部南美。1部日本。

所以。如此看张艺谋说的:

“奥斯卡本身就是个以美国文化视角为核心、以西方价值观为标准的奖项。”

这话听起来。好像很对。但也不对。

首先。哪个国家行业奖项不是以自己国家视角为核心?难道我们金马奖会以美国的为核心?

其次,用狭隘偏颇的“地域炮”很容易掩盖最本质:影片本身的亮点。

如《卧虎藏龙》、日本《入殓师》、伊朗《推销员》、奥地利《爱》等。

这些带有人类共通情感体验的片子。私以为。才真正道出了奥斯卡评选标准:

有点商业味。但又能兼具人文艺术性及民族性。

想想我们近年选送的片子?

三、《战狼2》如何?

会经三轮筛选。先是92进九。再九进五。最后五选一。近百里挑一的命中率。

作为唯一一部跻身全球票房前100的国产片。无疑它是很成功的商业片。但艺术造诣就不说了。

且没记错的话。18年应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参奥作品达历届最多。

其中不乏戛纳金棕榈奖的瑞典《自由广场》。柏林银熊奖波兰《糜骨之壤》等等。

也许国人看自己片子。会有种莫名优越感:

我们能兼具较高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影片并不少啊。

但没比较就没伤害。

对比同期“参奥”作品。大多国产片还是欠了点火候。

就像张艺谋前几天在《纽约时报》撰文《从中国看好莱坞。是什么样》里说的:

要开放渠道。以及我们的思想。

无论这次我们派出的《战狼2》角逐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能否凯旋。

至少。我们在国产片学习精进的路上。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本回答为【三度欧美电影】原创。抄袭必究。

其他观点:

历史上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或提名的华语片

影片 导演 年份 成绩

《英雄》 张艺谋 2003年 提名

《卧虎藏龙》 李安 2001年 捧得“小金人”

《饮食男女》李安 1995年 提名

《喜宴》李安 1994年 提名

《霸王别姬》陈凯歌1993年 提名

《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 1991年 提名

《菊豆》 张艺谋 1990年 提名

文化决定中国电影与奥斯卡距离。奖项相关以美国审美为主。以动画为例。即使是日本的优秀作品也难以获奖。这可以认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奥斯卡的评委们在看待影片的时候会有他们自己的标准。而我们国内的导演在拍摄影片时还是要遵循我们自己的标准。怎么说也必须要中国人爱看。”对此顾筠还详细地解释说。“我们国内的导演在拍片时主要想的还是要把本民族的文化表达出来。把我们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一定会拿我们本民族、本文化的东西说事儿。”因此拿能否在奥斯卡上获得青睐作为评判影片好坏的标准。本身就是一个误区。遥想2001年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卧虎藏龙》在国内公映时掌声平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57

    奥斯卡,中国,影片,李安,导演,奥斯卡金像奖,中国内地,代表,外语片,电影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5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国电影为何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频频失之交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0:57

    每年的奥斯卡颁奖礼是电影届最大的狂欢现场。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不论是中国亦或者是全球各地。奥斯卡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