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场中的瓜岛战役,日军明明有补给,为何很多是饿死的?
原创

太平洋战场中的瓜岛战役,日军明明有补给,为何很多是饿死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瓜岛战役中。饥饿导致日军将领不得不下令:“禁止吃队友。否则枪毙!”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日军自己作死。下面我们来具体说一下日军是怎么作死的。

我们先要从日军偷袭珍珠港说起。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珍珠港搞了一个突然袭击。单从这次战役结果来看。日军是胜利者。

因为这一仗让日军。在太平洋上获得了短暂的制海权。可随后希特勒就大骂日军蠢蛋。因为日军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美国向法西斯宣战。也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

当然了。日本这么干也有它的理由。日本被美国实施经济制裁。加上战线过长。导致日本资源严重不足。就像打游戏时。没有矿了。只能想办法去抢一样。日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可你挑弱的抢啊!偏偏找了一个最强的。这不是作死吗?当然了山本五十六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山本五十六虽然知道美国工业强大。日本拼不过。但他想赌一把。

赌的就是通过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获得半年到一年的制海权。然后快速掠夺东南亚的丰富资源。扭转日军出现的资源储备危机。

所以说。日本偷袭珍珠港。并不是真想跟美国开战。而是想通过此举。把美国吓住。逼迫美国回到谈判桌上。这样就能给日本赢得喘息之机。

那为什么没资源了。要偷袭美国珍珠港啊?因为当时抢夺资源。要么北上。要么南下。而北上要面临的是强悍的苏联红军和恶劣的天气。日本打不赢。

于是只能南下。可东南亚的资源虽然丰富。但都在美军的势力范围内。如果进军东南亚就会触及美国底线。所以日本想先发制人。灭掉美国太平洋舰队。逼迫美国退让。

可以说这绝对是一场豪赌。甚至赌上了日本的国运。但山本五十六的性格就是这样。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赌徒。不过这次他赌输了。美国顺势宣布参战。

对于美国来讲。你日本竟然敢打我珍珠港。我肯定不会白挨打。于是在1942年4月18日。美军对日本东京进行空袭。但这次空袭却雷声大雨点小。日本本土损失非常有限。只死了50余人。

那日军到这时候。还是没有意识到美国的决心。于是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日军认为美军空袭东京的威胁来自中途岛。于是日军就决定发动中途岛战役。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1942年6月4日。日本突然派兵攻击中途岛、基斯卡岛和阿图岛。由于基斯卡岛和阿图岛偏远荒凉。所以美军并没有派兵驻防。这也导致日军很轻松的占领了这两个岛屿。

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成为美国自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后。唯一的一次“国土沦陷”。所以说日军还是创造了点奇迹。但帅不过三秒。美军反应过来后。连忙派兵参战。最后以日军惨败收场。

那直到此时。日本依旧没有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与美军抗衡。反而是锲而不舍的研究对南太平洋诸岛发动进攻。

于是。日军为了建一个跳板。逐步向南推进。最终逼近澳大利亚。实现重新夺回战争主动权的目的。就决定在瓜岛上修建一个航空基地。

刚开始修建基地的时候。啥问题没有。可是等到终于快竣工的时候。美军突然来了。别以为只有你日本会搞偷袭。美军在偷袭上一样玩的得心应手。

1942年8月7日早上6时。美军炮火连天的就朝瓜岛打了过来。日军几乎一点没反抗。就丢盔弃甲地跑到了深山老林之中。把航空基地连同各种物资拱手送给了美军。

你要问为啥日军不反抗。主要是留在瓜岛上的3000多名士兵。绝大部分都不是作战部队。而是工程兵。并且这些所谓的工程兵其实是朝鲜劳工。而警备部队加起来也就200余人。这仗根本没法打。

日军的想法是。惹不起我躲得起。等后援部队来了我们再反攻。可日军一直以来是什么打法呢?属于一种类似闪电战的打法。就是“少带给养。快速突进。正面进攻”。

这个打法。你打弱小的国家和军队行。你打美军明显不合适。所以这些日军本来带的给养就少。然后大部分还被美军缴获了。导致他们的状态非常不好。可以说从瓜岛战役一开始就处于饥饿状态。

随后呢。日军增援部队确实赶来了。可他们不是正常来的。是用一种后来被证明非常愚蠢的作战模式过来的。

就是日军运送兵力。改变正常的派主力舰为运输船护航的模式。而是在夜晚用高速驱逐舰。向瓜岛运兵。卸下人员武器后。在天亮前返回。远离美军打击范围。

因为运兵速度非常快。所以美军把日军的这种运兵方式。戏称为“东京快车”。那初看起来这种“东京快车”似乎很厉害。

可实际上。这简直是让士兵去送死。因为这种快速运兵模式。导致重武器、弹药和给养等。都无法同步跟上。那到岛上的日军。同样面临着没吃的、没重武器的窘境。

可登上瓜岛后。又不能不打。因为不打美军。自己都得被饿死。所以日军发动了数次冲锋进攻。但每一次都死伤惨重。

日军手里没有重武器。再加上饥饿、疾病的折磨。一个个晕头转向的。怎么可能是补给充足、武器装备优良的美军对手。

这里面我们举一个例子。就是在瓜岛战场上。一战成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传奇英雄约翰·巴斯隆。他以一己之力成功阻止日军三千人的冲锋。并击毙日军一千五百余人。

那是1942年10月24日。当时日军三千多名士兵。对约翰·巴斯隆他们班驻守的阵地发动死亡冲锋。当时约翰·巴斯隆他们班有十五人。

经过日军连续的冲锋后。约翰·巴斯隆他们班只剩下三名幸存者。而其他两名幸存者还受了重伤。也就是说。到了后来。只有约翰·巴斯隆还能继续战斗。

而约翰·巴斯隆绝对发挥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实力。当时子弹打光了。他就穿越火线找子弹。机枪坏了。他就趁日军冲锋间隙。修好了机枪。

约翰·巴斯隆一直阻止日军到援军抵达。据后来估计。约翰·巴斯隆至少射杀了一千五百名以上日军。此战也让约翰·巴斯隆获得了美军最高荣誉:“荣誉勋章”。他也是第二个获得此荣誉的海军陆战队队员。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英雄在回国后。本可以不用再参加战争。但他在1944年7月10日结婚后。又重返战场。

不过很可惜的是。他在1945年2月19日的硫磺岛战役中。不幸被日军迫击炮击中阵亡。他也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表现英勇。被追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二高的荣誉:“海军十字勋章”。

那么。我们重新回到正题。日军在瓜岛战役中。面临的窘境。日本军方高层确实采取了相关措施。不过这个措施也很蠢。他们发明了一个叫“铁桶运输”的方式运送补给。

所谓“铁桶运输”。就是把补给装到铁桶里。然后把铁桶投放到瓜岛附近的海里。再由岛上日军打捞铁桶。这个运输方式。初看很厉害。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因为美军也在那里啊!你日军能打捞铁桶。美军也可以啊!加上美军装备优良。不断干扰。怎么可能让日军顺利打捞到铁桶呢?

比如。1942年12月3日。日军补给力量投放了1500个铁桶。但瓜岛上的日军只捞到350个铁桶;12月11日。日军再次投放1200个铁桶。瓜岛上的日军也只捞到220个铁桶。

就这点物资。根本无法保证瓜岛日军的消耗。不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军依旧顽强地向美军一次次地发起死亡冲锋。可以说如果双方补给、装备相同的话。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后来日军实在饿急眼了。就把草根、树皮等所有能吃的东西集中起来。交给冲锋的敢死队吃。就是为了保证敢死队员能有力气冲锋。

后来。美军发现。日军阵地上出现大量四肢不全的尸体。并且在一些战死的日军胃里。还发现了没有消化完的人肉。所以出现了开头我们说的。日军将领下令。不允许吃自己队友的那个故事。

当然了。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并不知道。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日军确实一直饱受饥饿、疾病的折磨。再加上后来美军彻底掌控了制海权与制空权。更是导致日军连“铁桶运输”都处于停滞状态。

最终。日本被逼得没有了办法。只能选择撤军。从1943年1月份开始。日军陆续撤退。1943年2月9日。美军宣布成功占领瓜岛。残酷的瓜岛战役终于结束了。

而这场战役中。日军共投入兵力3.6万。死亡1.9万。这些人中。除了死亡冲锋时战死的之外。还有近万名日军死于疟疾、腹泻、脚气、饥饿。总体来说。就是补给物资跟不上。导致的这么多日军死亡。

瓜岛战役的惨败。也是日军在二战中。走向衰败的转折点。自此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展开了全面的反攻。为二战的胜利吹响了号角。

其他观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简称瓜岛战役。

1942年6月。日本在瓜岛修建军用机场。8月即基本完成机场的建设。美国侦查到日军正在修建机场。为避免瓜岛机场投入使用后。日军很可能会据此阻断美国与澳洲的运输航线。美军与1942年8月7日抢在日军启用机场以前。对瓜岛发起进攻。这场战争至1943年2月9日以美军的获胜为结束。

在瓜岛战役中。日军投放兵力在36000人左右。根据战后统计。日军阵亡人数在14000人左右。因伤病致死以及失踪的人数在9000人左右。被俘1000人左右。更有意思的是。部分日军竟然是被活活饿死的。简直不可思议。

日本以后会不会说在瓜岛战役中日军是败给了饥饿?

瓜达尔卡纳尔岛位于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曾被所有人忽视。但是最终又为何引发这场旷日持久且影响深远的瓜岛战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珍珠港事件”。在太平洋的制海权竞争中获得主动权。日本成功偷袭美国珍珠港后。那段时间别提日本有多意气风发了!但是更可笑的是。日本在战败后开始反思这场偷袭。然后这场偷袭变成了美国“请君入瓮”的阴谋。当然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利特尔航空队突袭了日本东京。这事过后日本吓得背后直冒冷汗。最终于6月发动了中途岛战役。但是日本在这场海战中迅速败北。美国战胜日本后掌控了太平洋的制海权。甚至是制空权。中途岛战败让日本失去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

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对日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直接原因便是因为被美国经济制裁。导致日本战略资源吃紧。只好将目标放在南太平洋。现在中途岛战败。制海权落入美国手中。日本怎么可能甘心?这时瓜岛的战略意义便体现出来了。因为瓜岛可以扼住美国在南太平洋的航线。于是日本在1942年6月中途岛战败后。即制定瓜岛机场的建设计划。并且于同月展开行动。够猴急吧?

瓜岛战役规模不断扩张。日军和美军双方开始不断向瓜岛投放兵力和补给。但是日军方面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被活活饿死?

1942年8月7日。美军突袭瓜岛。嘿嘿。你以为只有你日本会偷袭?老美可也不赖。当时正是早晨。日军想着美美地吃完早餐然后去工作。谁知道美军的炮火“噼里啪啦”轰到面前了。日本在瓜岛上有工程兵2700人。警备部队仅240人。再加上根本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在美军面前毫无招架之力。然后想着“惹不起我躲得起”的心思。迅速撤退钻进了丛林里。美军轻轻松松占领瓜岛机场。顺便缴获了日军遗留的各种物资。包括粮食。

瓜岛战役从小型登陆战不受控制地演变成了具有转折意义的战略性战争。应该可以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战争规模的扩张。对于物资的需求量理所当然地增长。瓜岛作为日本战略规划中的重地。本来是有充足的物资的。但是急着往丛林里钻。来不及转移。这为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供给压力。

如果日军是在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与美军交战。以当时的情况最终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例如。在1942年11月的塔萨法隆格海战中。日军在不利的情况下战胜了美军。但是即使日军取得了胜利。却也仍然不得不开始考虑撤退的问题。为什么?瓜岛上的补给根本不够用。日军在瓜岛战役中形成了所谓的“东京快车”。日军用高速驱逐舰向瓜岛投送军队。表面上看日军实力是变强了。但是重武器和补给却不能运用这个方法。这意味着什么?人越来越多。但是物资越来越少。

后来日军发明了所谓的“铁桶运输”。将补给品放到铁桶里。然后将装着补给品的铁桶投放到水中。最后由岛上的日军打捞铁桶。但是。美军也不是蠢货。怎么可能让你顺利投放和打捞?1942年12月3日。日军向瓜岛附近海域投放1500个铁桶。但是在美军的干扰下。瓜岛上的日军只捞到了350个铁桶;12月11日。日军再次投放1200个铁桶。瓜岛日军只捞到220个铁桶。“铁桶运输”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效果却很不好。这个运输计划濒临破产。日军投放的这么点物资显然维持不了岛上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睡。狼多肉少!伤病没药治。残兵没饭吃。那只能饿死了。

瓜岛海战说到底还是没有引起日本方面的足够重视。或者说日本方面并没有意识到瓜岛海战的战略意义。

在“东京快车”没有让日本迅速取得战争胜利反而造成严重的补给负担以及“东京快车”起点不断遭受美军空袭的时候。在“铁桶运输”没有解决补给匮乏问题反而造成严重损失的时候。美军已经实质掌控制海权和制空权。日本国内主张放弃瓜岛的声音开始出现。在此情况下。即使是损失严重的“铁桶运输”也几乎进入停滞状态。不知道当时瓜岛上的日军有没有被逼到啃树皮?

1942年12月31日。日本天皇批准瓜岛撤军的决定。1943年1月。日军开始撤离瓜岛。2月基本完成撤离行动。1943年2月9日。美军宣布成功占领瓜岛。瓜岛战役至此结束。

其他观点:

1942年12月。瓜岛上日本17军每天饿死者超过50。1/4士兵牙齿脱落。无法站立。只有眼睛能动。经评估:能站立者可活30日。能坐起者可活20日。躺着小便者可活3日。不能说话者可活2日。不能眨眼者当日必死。

太平洋战场中的瓜岛战役堪称二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围绕瓜达尔卡纳尔岛机场展开的抢夺战非常地经典。而瓜岛战役中饿死的士兵并不怪他们自己。而是被日军高层想当然的种种做法蠢哭了。

瓜岛战役粉碎了日军海陆联合摧毁美军的企图

1942年6月。日军中途岛战役惨败。为了扼制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日本制定了一个叫“瞭望塔”行动的计划。在澳洲东北方向的所罗门群岛第一大岛瓜岛上准备建设一个机场。7月6日。日本350名工兵押送从中国和朝鲜抓来的2000余名壮丁开始修建机场。8月初完成建设。机场刚准备投入使用。一群美军就出现了。

当1.6万名美军出现在瓜岛时。日本人直接惊呆了。他们没想到自己刚建好的机场就这样成为了美国的工具。美军还给新机场取名为“亨德森机场”。

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立刻要求陆军第17军军长百武晴吉中将夺回瓜岛。一场血腥的攻防战自此拉开序幕。百武中将并不知道瓜岛到底有多少美军。当时得出的结论是:6000人足够了。但由于时间紧迫。他当时手中只有一个不到1000人的加强营。于是他让石木大佐带着加强营先登陆。自己随后就到。

石木大佐就是1937年声称属下一名士兵失踪。挑起七七事变的元凶。有趣的是他带人登陆瓜岛之后十分自信。根本不想等后续部队就向美军发动了进攻。进攻前还留下了125名士兵看守登陆地。告诉他们“等待我们传来的胜利喜讯就行”。

没出俩小时。前方传来消息:石木大佐扣动了手枪打向自己的脑袋。自杀身亡了!这1000人就像嗷嗷待哺的小羔羊进入了美军这个大灰狼的嘴。从武器到兵力完全没有任何可比性。石木大佐知道回国也是死。留下那125名士兵在海风吹拂中凌乱了。

与此同时。日美两军同时开始了抢滩登陆。日军用新编成的机动部队第2舰队和第3舰队负责支援对增援部队作战。采用了一种自创阵法:东京快运。也就是利用驱逐舰在夜间运兵。即停即走。每次900人。按时出发。按时到达。

美军的增援部队也到了2个师团。整体兵力达到3万人。由于美军阵地防御十分充分。物资还很多。导致日军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在“血岭之战”中。美军伤亡了40人。消灭了日军1200人。这时日军才意识到。可能岛上的美军不止几千人。

受伤日军上报上级。上报拍了拍脑袋。说了句话“可能我们去的人少了”。立即下令加快人员输送。每晚继续准点发送东京快车。

日本自创“东方快车”把一批又一批“难民”送到了刑场

让日军没有想到的是。日军送去的士兵如同难民一般。等待他们的不是凯旋而归。反而是全军覆灭。产生的原因也很有趣。送死之前先喊口号。每次日军冲锋之前。为了鼓舞士气。都会钻出丛林。高呼“陆战队的士兵们。今晚你们完蛋了”。

这句话一方面鼓舞士气。另一方面表明决心。可是登陆的日军携带的都是轻型迫击炮。与美军的先进武器没得比。而每次出发之前高喊口号一下子就暴露了他们的位置。成为美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在瓜岛的丛林边。每天都听到高喊的口号。然后就是炮弹爆炸、机枪扫射的声音。每场战争下来。留下的都是成百上千的日军尸体。日军士气日渐低落。而瓜岛这个土著野岛虽然雨水充沛。但丛林里布满了半腰高的沼泽。还有鳄鱼等动物。长时间在丛林中的日军经常会被茂密的植物割伤。伤口感染后疟疾等传染病接踵而来。

11月11日。美军陆续向瓜岛运送了6000名陆战队员和大量火炮、供给。11月13日。日军派出2艘航空母舰、4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和33艘驱逐舰抵达铁底湾(沉没军舰太多由此得名)。与美军有5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展开海战。美军被打得无力还手。近千名海军阵亡。可虽然海战失败了。但陆军却异常勇猛。

此时的日军已经基本上饿得前胸贴后背。日军不得不派出运输船队向岛上运送了1.1万人和1万吨物资。

可是当运输舰行驶到瓜岛西北130海里时。却被美军发现。美军飞机从亨德森机场和航母上不断起飞。直奔运输舰而来。可悲的1.1万美军连瓜岛的影子都没看到就丧生海地。最后只从海面上飘来了10吨物资。其中一部分吃的立刻被瓜分。连第二顿时间都没撑到。日军就又饿了。

此时日军舰队也受损严重。不再像开始那般积极运兵。岛上的日军既看不到增援部队的到来。也看不到食物的踪影。饿得实在受不了。甚至树皮、鳄鱼。活得吃完了开始吃死的。一时间传染病更加盛行。瓜岛自此成为日军心中的“死亡岛”。

饥肠辘辘的日本士兵缺少武器和食物。相当凄惨

日军驱逐舰不敢靠近瓜岛。想出一种补给物资的方法。被称为“铁桶运输”。把物资装进一个个铁桶中。让驱逐舰投放在瓜岛附近。利用海水的潮起潮落来运送物资。

这种方法完全属于靠天吃饭。海风一吹。铁桶往哪边飘都不一定。日军在12月3日、7日、11日分三次投放。7日那次风力太大。直接无法投放。剩下两次分别投放了1500个铁桶和1200个铁桶。第一次捞起350个铁桶。第二次捞起220个铁桶。

12月13日。日军陆军部提出征用62万吨船舶运送部队。再次发动总攻。显然陆军是想做最后一博。可是高层领导直接投出了反对票。征用这么多的船舶不会严重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吗?12月31日。经过反复讨论。日本御前会议作出决定。1943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让日军从岛上撤退。在2月份撤离之前。还营造出要进行总攻的假象。

但领导作出决定很简单。执行起来却异常艰难。因此从12月开始。日军就已经迎来了最艰难的时刻。别说打仗了。能站起来都算身体上的胜利。依靠的不是歼灭敌人的顽强意志。还是活下去的不屈精神。

在瓜岛战役中。美军的补给线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而日军武器和食物从战争开始到后期从来没有供应充足过。打到最后日军别说想胜利。连活着的机会都十分渺茫。很多人由此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就连随同部队一同登岛的百武晴吉中将都说“军史上从没有这样的事例。一个损失了2万名士兵的司令官。必须由另一个地区的司令官来把他救出。在我把1万名士兵带到安全地带之前。我忍受耻辱。苟且偷生地活着”。百武晴吉甚至想要自杀。被下属阻止未能成功。后来在1947年3月10日因精神错乱死去。

百武晴吉死亡的原因不仅是2万士兵在战斗中死亡。而是看到在战争中由于没有充足物资供应导致的非战斗减员。这种精神上的冲击远比战死沙场还要恐怖。而在登陆瓜岛之前。百武晴吉是这样说得“什么饥饿。疲惫。地形。敌兵火力强大。全是为失败在找借口。日军面前有困难?日军面前有敌人?”最后百武晴吉发现。地形、疲惫、饥饿一个比一个严重。部下们说得没错。自己把困难相当过于简单。

结语:

瓜岛战役历时半年。美军海陆军参战6万人。1600人阵亡。4200人受伤。而日军参战3.6万人。阵亡了1.4万人。失踪、病死9000人。还被俘虏了1000人。日军陆军惨败。海军遭到重创。原本想以瓜岛为出发点。最后发现原来瓜岛是战争结束的终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5:09

    日军,美军,日本,铁桶,美国,战役,岛上,中途岛,珍珠港,太平洋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5:09

    没想到大家都对太平洋战场中的瓜岛战役,日军明明有补给,为何很多是饿死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25:09

    在瓜岛战役中。饥饿导致日军将领不得不下令:“禁止吃队友。否则枪毙!”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日军自己作死。下面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