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曹操的一生?
原创

如何评价曹操的一生?

好文

热门回答:

感谢学生时光的这一提问!更感谢问答平台给我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

曹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世人皆知的人物。民间关于他的俗语、谚语数不胜数。如:“说曹操。曹操就到。曹操杀二蔡、吕布--懊悔莫及。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活--吃里扒外。”等等。尤其是《三国演义》这一名著在中国家喻户晓。曹操给人们留下的大多是负面的评价。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个人比较认可《后汉书·许劭列传》中对曹操的评价: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敬请批评指导!

(一)曹操的简历及其身世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及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在世时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其身世为宦官之后。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候。迁大长秋。加位特进⋯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从中不难看出。曹腾是一个宦官。没有生育能力。他的这份家业和爵位得找一个养子来继承。于是。曹腾就安排人从老家谯县领养了嵩(曹嵩)。也就是曹操的生父。然而。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曾提到:“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候氏之子。夏候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再加上曹操平时对夏候惇的优待以及曹操起兵之后。同和曹氏在沛国的夏候惇、夏候渊举家族之力前来投奔。以及陈寿在为曹氏宗亲做传时。也将夏候氏纳入其中。并称为“诸夏候曹”。可见。曹操真正的祖宗是夏候氏。正是由于这一点。曹操的内心从小就根植着自卑感与不安全感。产生了性格上的多疑与审慎。以至于奉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人生信条。

(二)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掌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一遍。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有言:“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可见汉献帝只是一个傀儡。一个别人的幌子。加之连年旱灾、水灾、瘟疫频发。民不聊生之余。人口、户数骤减。据史载。东汉桓帝时期人口尚有五千多万。至汉献帝建安时锐减至七百多万人。在这种情形下。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而随后的军阀混战。生产秩序及社会经济遭受完全破坏。

曹操在这种乱世背景之下。积极追求政治理想。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可谓是值得人们提倡宣扬的。而非是演义中的贬斥与丑化。

(三)军事才能

在军事上。曹操精通兵法。重贤爱才。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收录中下层人物组成集权集团。抑制豪强。发展农业生产与社会经济。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先后消灭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割据势力。稳固了北方大部地区。在兵法上。他熟读兵书。结合自身的战争经验。写成《兵书接要》一书。主张“兵以义动”。强调师出有名。符合道义。战术上釆取灵活多变、因奇设计、任势制胜。兵不厌诈等计策。

(四)政治功绩

曹操在东汉朝频临灭亡之际。其“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在管辖的北方地区大势屯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军需物资的供给。稳定了汉魏政权。也为西晋的统一打下牢靠的政治基础。

毛泽东主席在1954年夏天对曹操发表了一番评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和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说、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看。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五)文学成就

曹操在文学、诗歌、书法上皆有深湛的修养与造诣。他的诗歌抒发了政治抱负与爱国爱民的情怀。如《观沧海》。气魄宏大。慷慨悲凉;艺术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如《短歌行》开创了“拟乐府”的全新局面。大有君临天下之气概。和坚若磐石的信心与意志。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的后人。鲁迅先生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另外。曹操的书法艺术也堪称一流。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局面;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 其散文风格表现了建安散文的新风貌。对魏晋散文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六)总结

曹操。作为一个创业者。无疑是睿智进取的。而且豁达开明。气质非凡。这点从《三国志·武帝纪》中经常出现的笑、笑曰、太祖大笑这些字词中可以看出。他不仅常常放声大笑。也有哭。亲人、朋友、爱将去世时也嚎啕大哭。谁人没有七情六欲呢?但是。打了败仗、遭人羞辱。或是做错了事。他绝不会哭。有的只是以苦笑、冷笑相待。或是自我调侃的嘲笑。至于让人们诟病的徐州屠城。以及宛城收张济的遗孀邹夫人为姬妾而战败。这些都是另有原因的。这里就不多言了。

对于令很多人感到困惑的:曹操为何不称帝?略表拙见。其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曹操深受儒学的影响。自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起。儒家学说就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这点也正好与曹操的自卑感强、多疑的性格相关连相统一了。他不能称帝。也不敢称帝;他称了帝。即违背了人民的意志。更违背了他自己的初心。

总而言之。我所知晓的曹操。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英雄。历史英雄人物的出现。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历史的偶然性。

其他观点:

请看。毛泽东对于曹操给于高度评价。首先还是从政治上着眼。他把曹操同刘表相比较。在《刘表传》中批注"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作土皇帝。孟德不为也。"《武帝纪》中。注释者卢弼指责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奸雄欺人之语"。是"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又说: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毛泽东同志不同意。他说:"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 。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武营八极。蚁视一祢衡)此为近之。"1954年夏在北戴河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提倡节俭。使遭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些反动氏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曹操的一生?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生年(155一220)祖藉谯县(今安徽毫县)性格。猜忌多疑、心恨手辣、英明果断。 身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的政治特点是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宦官的势力在桓帝和灵帝的时候达到了极致。也正是这一原因。生于东汉末年的曹操才有了显赫的身世背景。曹操的父亲曹嵩曾高居太尉一职。又是极受桓帝宠信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因此曹氏家族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显赫一时。189年。汉灵帝去世。14岁的少帝刘辨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皇舅大将军何进受命辅政。何进对宦官集团一直恨之入骨。虽有曹操等人相助。还觉势单力孤。于是。他暗中招董卓进京。帮助他铲除宦官集团。董卓未至。何进已被宦官集团杀掉。董卓进京后。废掉刘辨。改立9岁的皇子刘协做了皇帝。他还自封丞相。独揽了汉朝大权。董卓很赏识曹操的才干。但曹操却根本不想为他效力。为反对董卓的倒行逆施。曹操和关东的一些刺史、太子一起推举袁绍为盟主起兵讨伐董卓。从此。东汉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在讨逆过程中。盟主袁绍和其他剌史、太守都想坐收渔翁之利。害得曹操人马损失惨重。只得重新招募军队。当时。黄巾起义烈火遍地。曹操施展谋略。大败青州军。得降兵30万。组成青州兵。开始了统一北方的大业。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许昌建立政治中心。为了保证军粮的供应。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屯田、军屯、兴修水利、推广水稻种植等。不但解决了军粮问题。而且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社会得到稳定。为统一北方创造了条件。曹操一边发展生产、积聚力量。一边继续进 行兼并战争、他先后消灭吕布、张绣、袁术等军阀势力。地盘不断扩大。曹操爱财如命、求贤若渴。他多次颁布招贤令。惟才是举。一时间曹操门下猛将如云。谋臣似雨。盛况空前。200年。袁绍起兵10万进功曹操。企图一举消灭曹军。当时袁绍人多势重。而曹操的军队很少。军粮又不够充足。但是曹操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接着曹操又率兵陆续占领冀、青、并、幽四州。一举消灭了袁绍的力量。此后。曹操还解除游牧民族乌桓和鲜卑对北方边境的威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北方统一。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曹操一直对孙权占据的江东。刘表领有的荆州虎视耽耽。208年。曹操发兵南下。兵不血刃。取得荆州。将刘备赶到了夏口。随后又率大军20万。进驻江陵。为了对抗曹操。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展开决战。曹操的士兵大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为了便于作战。曹操就让工匠把所有舰船用铁链固定在一起。上面铺上木板。减少风浪的颠簸。人马如履平地。擅长水战的江东将领黄盖看出曹操连环船的弊病。就和都督周瑜设计采用火攻。使得曹操几乎全军覆没。狼狈地从华容道退回中原。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开始以防御为主。集中精力经营北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优秀的文学家。诗人。他是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和组者。还留下了一些流传千古的佳作名篇。《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丶《短歌行》等都是传唱千年的佳作。

其他观点:

书上评价较为公道。“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浮生三叹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7:41

    宦官,东汉,建安,封建,军阀,政治,后汉书,这一,魏国,正统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7:41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曹操的一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37:41

    感谢学生时光的这一提问!更感谢问答平台给我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曹操。可谓是中国历史上世人皆知的人物。民间关于他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