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原创

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最近才弄清楚一个问题:一条河。无论是来自她的上游源头。还是她的下游。都可以算是这条河的支流。所以。在讨论蒙古族有多少分支的时候。也应该全面考虑。不能只往下分。还得看看上游的诸多源头。是怎么汇聚成一个民族的。

蒙古族的上游。则是早已消失的柔然。

可能有人不解。柔然是怎么和蒙古族联系上的?这个说法。并不是我一拍脑袋随便乱说的。而是出自于蒙古国的高中历史教材。他们的历史教材。又取自于《蒙古秘史》和波斯人写的《史集》。

柔然的南面是北魏。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鲜卑人曾经是草原霸主。趁着中原内乱。入主中原。

鲜卑人南下后。草原上的权力真空。迅速被柔然添补。柔然。也就成为新的草原霸主。

但不论是北魏还是柔然。都是同一个民族——鲜卑拓跋部。柔然向北魏称臣。北魏看不起这群草原穷亲戚。才会将其蔑称为蠕蠕。

实际上。柔然与北魏就是“一体两面”。一体。指的是同一个民族;两面。指的是草原和中原。

后来。柔然又被突厥人打败。突厥曾经是柔然的锻奴。所以突厥反抗柔然的过程。又被戏称为“铁匠起义”。

这样一来。被击败后的柔然余部。就化作不同的部分:

一部分。仍然留在草原。臣服于突厥。也随之突厥化。这部分就是后来的乃蛮部、克烈部、蔑儿乞部。这部分人数最多。

另一部分。只有两万人。一路向西跑。定居东欧。与当地部族融合。成为阿瓦尔人。阿瓦尔人又向西打进欧洲。击败匈人。

近几年。总在炒作匈人就是匈奴。匈牙利是匈奴后裔。实际上。阿瓦尔人早就在没多久之后把匈人灭掉了。不过阿瓦尔人又被马扎尔人灭了。马扎尔人才是现在的匈牙利人的祖先。

不过。关于柔然余部西迁的历史。现在也有争议。

最后一部分。人数最少。只是两个部落(也可能是两个氏族。或两户人家)。这两个部落一路向东逃。到达一个叫做“额尔古涅·昆”的山谷里定居。额尔古涅。就是现在的额尔古纳河附近。位于黑龙江与内蒙古的边缘。中俄交界。

这两个部落。一个叫做涅库斯。一个叫做乞颜。捏古思。意为狼;乞颜。意为鹿。这是以狼和鹿为图腾的柔然遗族。

乞颜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就很熟悉了。成吉思汗所属的部落就是乞颜。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朵奔伯颜。这个部落的人口才繁盛起来。于是才各自改了姓氏。也就是说。孛儿只斤氏是乞颜部的众多姓氏之一。孛儿只斤源于乞颜。

乞颜。又被译作“奇渥温”。是蒙古族的核心部落。

这里还要插一句。有些别有用心之人鼓吹所谓的“蒙元非中国”。但别忘了下面这个关系:

北魏在中原分裂为东魏西魏。随后又被北齐北周替代。之后北周灭北齐。杨坚建立隋朝又取代北周。再南下灭了南朝陈。等于是。隋朝同时取得了北方鲜卑人和南方魏晋的两个法统。而柔然也向北魏称臣。蒙古又是柔然的后裔。所以。成吉思汗从根源上。也跑不出一个中国。怎么就蒙元非中国了?

再说回来。乞颜部流落到草原的边缘地带的大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一带后。繁衍生息了五百年。而在这五百年时间里。草原的霸主。由突厥变成回鹘。再由回鹘变成黠戛斯。

最终。黠戛斯被契丹征服。

契丹人出自于鲜卑宇文部。在语言风俗上。都与蒙古相通。并且也是起源于东北。大概。契丹人的崛起。与高句丽的灭亡有关。曾经的东北霸主高句丽。被唐朝所灭。契丹也就得以在东北发展起来。到了唐朝末年。契丹整合了东北和草原。称霸北方。

而在征服黠戛斯的过程中。蒙古诸部也参与进来了。

乞颜部。也就由大兴安岭一带。迁居到了不儿罕山(肯特山。今蒙古国肯特省。在乌兰巴托西北)。也算是。时隔五百年。这个柔然余部终于重返草原。

契丹人对乞颜部的统治还算有效。但契丹被女真灭了之后。草原就处于一种濒临失控的状态。女真人对蒙古诸部的统治。手段相对残酷。例如。成吉思汗的祖上被女真人施以木驴之刑。

而契丹人与蒙古人的联系。远比我们现在的认知要深得多。即使被金朝所灭。向西逃窜的耶律大石。还与蒙古诸部保持一定联系——耶律大石从蒙古诸部调兵西征中亚。

契丹人的直系后裔是现在的达斡尔族。这样算来。达斡尔族与蒙古族。也算是互为分支了。

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之前。草原上分布着不同语言的众多民族。有回鹘失败后。欲图反攻黠戛斯的桥头堡——乃蛮部。有受到高昌回鹘影响的汪古部。这些部落都是上层说突厥语。下层说蒙古语。这也是为什么成吉思汗在征服这些部落后。把上层贵族杀掉。把底层民众分配到各个王爷手下的原因之一。

前面说到回鹘败亡后。向南逃跑的部分融合与汉地。向西逃跑的部分进入西域。成立高昌回鹘。还有一支也是向西跑。只是中途留在甘肃、青海等地。被称作黄头回鹘。黄头回鹘又演变为现在的裕固族。东部裕固语。就属于蒙古语族。

而蒙古族的构成中。也有乃蛮、汪古等回鹘人因素。因此。也可以说。裕固族与蒙古族也是互为分支。

也有众多说蒙古语的部落。从九姓鞑靼演变而来的克烈部、蔑儿乞部、塔塔儿部。居住在蒙古高原中部和东部地区。

以上部落被整合为一个蒙古汗国。随即也就成为一个民族。不过。这些部落在成吉思汗征服过程中。也有逃跑到其他地区的人。例如。哈萨克人中也有克烈部、乃蛮部等部落。而哈萨克与乌兹别克。在最初也都是一个族群。

对草原整合完成后。蒙古人走出草原。开始西征。这样又诞生了三个新的民族:保安族、土族、东乡族。他们都是蒙古西征时期。蒙古大军在被征服之地驻军的后裔。又与当地人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保安族。就是生活在青海的信伊斯兰教的蒙古军队后裔。土族。则是自称“蒙古尔”。是蒙古驻军与吐谷浑后裔霍儿人通婚后。形成的民族。信仰藏传佛教。东乡族。出现的更晚。是元朝的安西王阿难答带领其属下蒙古人也集体皈依伊斯兰教后。形成的民族。而语言上。 他们仍然是说蒙古语。

最后。需要单独梳理一下蒙古族中最大的分支——林中百姓

林中百姓、毡帐百姓。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毡帐百姓又称作也克蒙古。也克蒙古分为尼伦蒙古、迭尔勒勤蒙古。成吉思汗家族出身尼伦蒙古的乞颜部。

而林中百姓。居住在毡帐百姓的北部。但他们并非一个部落或民族。而是互不统属、语言不同(突厥语、蒙古语、通古斯语)、信仰不同(景教、萨满教)的各个族群的统称。其中。有退回到老家的黠戛斯人。有卫拉特人。有鄂温克人、鄂伦春人。还有介于黠戛斯和卫拉特之间的图瓦人。

都知道黠戛斯就是现在吉尔吉斯人的祖先。而现在的吉尔吉斯人(国内称作柯尔克孜族)。属于黠戛斯汗国败落后。南迁并改信伊斯兰教的部分。还有一部分黠戛斯人。退回了北部老家。成为林中百姓的一部分。既然林中百姓被蒙古征服。那么作为林中百姓一部分的黠戛斯人。也就融入了蒙古人。所以。现在的柯尔克孜族。与蒙古族也有关系。

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的语言属于通古斯语族。但因为居住范围的因素。也属于林中百姓。并在蒙古征服中。有部分族人也融入于蒙古人。而林中百姓里面的另一支布里亚特人。说的是蒙古语。最典型的例子是唱《吉祥三宝》的一家人。布仁巴亚尔是布里亚特人。乌日娜是鄂温克。英格玛。则是父亲鄂温克人。母亲布里亚特。

林中百姓被征服后。布里亚特人被蒙古直辖。聚居于贝加尔湖附近。大部分布里亚特人。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蒙古共和国。少部分在中国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

林中百姓的大部分。随成吉思汗西征。并驻军在北疆。他们在明朝时。被称作瓦剌。一度称霸蒙古高原。瓦剌失败后。再次退守北疆。分为四部。即卫拉特四大部落:

准噶尔部(绰罗斯氏。也先嫡子);

和硕特部(黄金家族。科尔沁部分支);

杜尔伯特部(绰罗斯部。也先庶子);

土尔扈特部(克烈部。王汗后裔);

另有。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小部落辉特部。

和硕特部。一度是卫拉特人的核心。其上层是黄金家族。固始汗出自该部。并带领和硕特部4万人。进占青藏高原。现在青海的蒙古族。很多属于和硕特部后裔。

而和硕特部由于被固始汗分兵。导致其在西域的势力不足。被准噶尔部后来居上。将卫拉特四部联盟变成准噶尔汗国。

其中。部分不愿意被准噶尔部压制的土尔扈特部、辉特部选择向西进入东欧。在伏尔加河畔定居。不过。土尔扈特人又受到了沙俄的奴役。

当准噶尔汗国被清朝击败后。土尔扈特人选择返回祖居地。这便是东归英雄传的故事。清朝对土尔扈特的归来。很重视。以致于在一百九十九个蒙古王公中。只有五个汗。而带领土尔扈特东归的渥巴锡。就占一个。现在新疆的蒙古族以及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蒙古族。大多数属于土尔扈特人后代。

而当初没有离开沙俄境内的土尔扈特人。被称作卡尔梅克人。卡尔梅克。有留下来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

当年在卡尔梅克共和国的阿斯特拉罕。有个穷裁缝在五十来岁时。娶了一个不识字的卡尔梅克女人。两人的儿子凭借努力。成为教育总监。并获赠沙俄贵族称号。他们的孙子在参加革命后。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列宁。

卫拉特四部中的杜尔伯特部。属于也先庶子部落。他们受到准噶尔汗国压制。定居在科布多地区(蒙古国西部)。蒙古国大部分属于喀尔喀蒙古人。脱胎于明朝的达延汗再次统一草原后的分封。与喀尔喀相对的概念。是我国境内的土默特、察哈尔、科尔沁等部。

除了上述的卡尔梅克人、布里亚特人。俄罗斯境内还有阿尔泰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图瓦人在族裔上。介于吉尔吉斯与蒙古之间。语言上属于蒙古语。实际上是西伯利亚的土著民族。只是一直没能强大起来。曾先后被突厥、回鹘、黠戛斯、蒙古征服。

在我国。图瓦人归属于蒙古族。在俄罗斯则有图瓦共和国。著名人物有俄罗斯的国防部长绍伊古。曾建议将俄罗斯首都迁到西伯利亚。

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一直自称“卫拉特人”。曾属准噶尔汗国。准噶尔汗国败亡后。这部分卫拉特人归附沙俄。如今的阿尔泰共和国。人口20万。其中卫拉特人占三分之一。信仰萨满教的又占三分之一。同时。北部阿尔泰人在族源上更倾向于突厥。南部阿尔泰人则有明显的蒙古族源。属于是突厥与蒙古的混血。。语言上。属于突厥语族吉尔吉斯语支。用俄文字母。

以上四个。都与蒙古人的林中百姓相关。但说到蒙古与突厥融合的民族。就不得不提俄罗斯的鞑靼人。 鞑靼人的族源主要是两支:保加尔人、突厥人。而这部分突厥人又是随蒙古西征的军队后裔。就是金帐汗国的余脉。所以。也就有部分蒙古血统。但基本上在长相上。已经与白人没什么区别了。也就是现在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

19世纪。沙俄向中亚扩张。一部分鞑靼人通过经商来到新疆。最终成为我国的塔塔尔族。

一下写了四千多字。能看到这里的都是狠人。本来还想写哈萨克、乌兹别克的。算了吧。就到这吧。

总之。民族的概念本来就是很晚近才出现的。写这个的目的。也是为了阐述民族之间。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他观点:

首先我们从大的方面来说。今天蒙古族就包括今蒙古国和内蒙古。原因这两个地区都以蒙古命名。本身和古代蒙古帝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成吉思汗时代和忽必烈时代都在这两个区域活动。他们将两个地方做为大本营向四周辐射。即而想将蒙古帝国开拓成世界帝国。蒙古国是策源地。对外一系列战争都是在这里发生的。尤其是成吉思汗统一战争。灭金灭夏。灭大理。还有攻西域。之后忽必烈将重心移到了内蒙古。在正蓝旗建立了国都。又名上都。后来建立大都遥相呼应。它是元朝的根本之地。而不是龙兴之地。 所以这两个地区相当重要。早到元末它就已经分支了。成为鞑靼和瓦剌。这就为今天蒙古族渐渐形成打下了基础。到明末。已经很明显。分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这三个区域里面有好多部族。也在分支构成现今的形势。比如大的方面看。漠南有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等。原本察哈尔领有漠南漠北统治权。原因那里曾是达延汗的天下。在漠北主要喀儿喀部就曾是他一个儿子分地。清朝后来建立了盟旗制度。内外蒙古正式成为两个独立区域。面积也相当。




其他观点:

从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蒙古族真正进入了众人的视野。四大汗国。鞑靼、瓦刺、准葛尔、土尔扈特、喀尔喀这些词是否和蒙古族有关系。蒙古族是从何发展而来。到底有多少分支。各个分支又是如何演变的。需要了解问题。我们必须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历程。蒙古族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部落统一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元朝和四大汗国时期。瓦剌和鞑靼时期。

部落统一前的原始社会时期

据记载。蒙古族起源于东胡。东胡是分布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东胡族系下分化出来的部落和民族有很多。乌桓、鲜卑。柔然。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是由东胡分化而来的。

秦汉时期。东胡被匈奴所打败后。东胡族分成两部分分别退至乌桓山和鲜卑山。以乌桓山和鲜卑山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

在公元4世纪中叶。在现今呼伦贝尔地区居住着称为室韦的鲜卑人。蒙古族正是室韦人的一支。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大草原之时。蒙古族人一直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

元朝和四大汗国时期

1206年。乞颜部领袖铁木真在征服蒙古各部落之后。在忽里勒台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大蒙古国自此建立。

此后。蒙古族经历多次西征。先后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四大汗国。同时。在东亚地区。又灭掉南宋。建立元朝(忽必烈在大蒙古国的基础上增加了国号“大元”。实际上元朝只是大蒙古国的另一个称谓)。大蒙古国和四大汗国统称为蒙古帝国。疆域横跨欧亚大陆。这也是蒙古族最巅峰的时期。

四大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儿孙们建立的。因此在早期各汗国君主的废立都是由蒙古大汗所指定。但是随着大蒙古国出现内乱。四大汗国逐渐脱离大蒙古国的控制。尽管大蒙古国与四大汗国仍然有所谓的宗藩关系。但实际上蒙古大汗已经不能够号令四大汗国了。

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由窝阔台之孙海都所建立。窝阔台汗国仅仅存在了84年。领土被察合台汗国和大蒙古国吞并。

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14世纪察合台汗国分裂成东察合台汗国和西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共立国160多年。在1514年被叶尔羌汗国所灭。叶尔羌汗国也是由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建立。叶尔羌汗国在17世纪被准噶尔汗国所灭。西察合台汗国仅仅建立20余年就被帖木儿帝国所灭。

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西征后建立。随着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钦察汗国最终纳入莫斯科公国的领土范围之内。

伊儿汗国

伊儿汗国是由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西征后建立。汗国仅仅建立70余年就因为内乱而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最终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因此。四大汗国的结局都以十分明了。四大汗国基本上都被莫斯科公国。帖木儿帝国和准噶尔汗国所吞并。蒙古族的血统也融入其中。

莫斯科公国领土一直由西向东扩张。最终形成了领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联邦。因此俄罗斯人的血统里面一直也都带着蒙古族的基因。

准噶尔汗国在后面介绍瓦剌时会详细介绍。准噶尔汗国基本上可以算是瓦剌的集权时期。

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是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帖木儿本身也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帝国的统治范围大多在今天的中亚地区。

瓦剌和鞑靼对峙时期

元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国内阶级矛盾恶化。大规模农民起义由此爆发。朱元璋在众多农民起义将领中脱颖而出。建立明朝。然后北伐占领元朝首都大都。元廷退守漠北。同一时期。随着元朝的衰退。原本归顺于元朝的蒙古系族中的斡亦剌开始独立。最终在明朝北部形成了以“草原百姓”(蒙古本族)为主体的东部蒙古(别称鞑靼)和以林中百姓”(斡亦剌)为主体西部蒙古(别称瓦剌。卫拉特)

瓦剌

瓦剌内部主要分成四大部落。分别是和硕特、绰罗斯(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部落之间相互平等。因此瓦剌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盟主也只有召集权。并非集权。

托欢为瓦拉领袖时期。瓦剌吞并鞑靼。蒙古草原得到了暂时的统一。瓦剌势力达到极盛。托欢死后。托欢之子也先继承瓦剌领袖地位。在土木堡大败明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也先后来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所杀。

也先死后。瓦剌随之陷入分裂。瓦剌逐渐衰退。1676年。出生于准噶尔部的噶尔丹通过军事手段夺得瓦剌领袖地位。并把瓦剌从原来松散的部落组织变成了权利垄断的准噶尔汗国。

但是早在1646年。瓦剌各部落首领就已经向清朝上表归顺。因此准噶尔汗国的建立改变了瓦剌各部与清朝的主从关系。对于清政府来说。此举属于叛乱。因此清政府对准噶尔汗国多次征伐。并于1760年灭掉准噶尔汗国。瓦剌部领土并入清朝版图。

鞑靼

鞑靼。准确的说应该是元朝政府败退蒙古高原后。明朝对北元政府的称谓。在瓦剌强盛时期。鞑靼曾经被瓦剌吞并。也先死后。尽管鞑靼重新占据大漠南北地区。但是此时的鞑靼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汗位多次出现空缺。直到达延汗登上汗位之后。鞑靼各部才完成统一。达延汗死后。整个鞑靼又陷入分裂。后金崛起之后。通过威胁利诱和分化瓦解及拉拢的方式。逐渐吞并整个鞑靼地区。鞑靼部领土并入清朝版图。

整个东部蒙古地区其实还有漠南蒙古。漠北蒙古之分。漠北蒙古也被称为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范围差不多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而漠北蒙古则在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地区。

总的来说。蒙古族起源于东北地区的东胡族。整个发展历程也相当复杂。铁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国阶段应该是整个蒙古族最辉煌的时期。但是随着元廷在朱元璋多次北伐之后。败退漠北。逐渐陷入衰落。内部也分裂成瓦剌和鞑靼。在清朝时期并入大清国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7:44

    蒙古,蒙古族,准噶尔,成吉思汗,鞑靼,突厥,契丹,部落,鲜卑,和硕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7:44

    没想到大家都对蒙古族到底有多少分支?各分支是如何演变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23:57:44

    最近才弄清楚一个问题:一条河。无论是来自她的上游源头。还是她的下游。都可以算是这条河的支流。所以。在讨论蒙古族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