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将英语翻译为中文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原创

历史上第一个将英语翻译为中文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好文

热门回答:

小时候曾经有过和楼主一样的困惑。百思不得解。刚刚看到楼主的提问。思考一下豁然开朗。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惯性思维的误区。本质上是思考逻辑问题。我们现在如果要翻译一篇英文文献。那么必须同时懂的英文和中文。而要学习英文。一般也要和同时懂得中文与英文的人来学习。所以造成了我们的思维盲区。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必须要有一个同时懂得两种需要的人来教学。其实不然。婴儿出生之时。并不懂得任何语言。或者假设婴儿出生时。只懂得婴儿自己的语言。而成人并不懂婴儿语言。但是婴儿却可以顺利的学会自己的母语。看到这。你就该明白了。一个只懂英语的人。与一个只懂得汉语的人。在经过长期认真耐心的教学后。完全可以想我对方的语言。

误区是怎么造成的呢?

因为两个完全不懂对方语言的人。互相学习对方语言都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会规律。因而当有部分人。同时学会了两种需要后。人们就会采取最有效率的方式来学习其它语言。即让同时会两种语言的人来教学。社会发展到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这种最有效率的学习语言模式。因而思维中认定。一个人会了一种语言。没人教授的话。是没法学会另一种需要的。

其他观点:

民族之间语言不通是常态。

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同一种语言。也有方言和口音之分。导致交流障碍。

因此。语言翻译对文化传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

首先要明确是英国人先到的中国还是。中国人先到的英国呢?

当然是英国人或说英语的人。

他们是从哪来的呢?两个渠道。

一个是海上来的。自古海外贸易就很发达。发展与春秋时期。尤其是中国与斯里兰卡、菲律宾、阿拉伯、东非的贸易。

另一个就是丝绸之路了。中国古书记载。最早带着丝绸国礼出访各国的是公元前10世纪西周的周穆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古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衣料。当年汉唐时期。就有阿拉伯人把贸易做到了中国。阿拉伯人是会说英语的。他们也会把一些英国的传教士带到中国来。

所以。陆上更早。不管是出使国外还是传教士来。都是需要语言沟通的。那个时候用手比划肯定不行。就会有专门的人来编撰书籍。

但是具体是谁。已经无人考证了。

因为当时的传教士很少。文献记录就更少了。

最有可能的就是盛唐时期。那时候丝绸之路极为发达。西域各国乃至阿拉伯、罗马都应该有商队来贸易。这批商人有的还长期定居长安。

既然定居。就会交流。英译汉在民间就已经发生了!

有证可查的是第一本中英大字典。于1823年出版。是传教士马礼逊翻译的。

其他观点:

也不能说是第一个人。只能说是第一批人。

以前外国有传教士来中国。他们就会说英语。来到中国之后他们还要从头开始学习中文。等到学会了中文。那他们就可以进行翻译了啊?

至于你想问他们怎么学中文的。那也挺简单的。我们小时候怎么学中文的呢?对吧。我们也没有借助别的语言来形容中文。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03:46

    语言,中国,的人,传教士,阿拉伯,都是,中文,英文,人来,英语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03:46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第一个将英语翻译为中文的人是怎么做到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0:03:46

    小时候曾经有过和楼主一样的困惑。百思不得解。刚刚看到楼主的提问。思考一下豁然开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惯性思维的误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