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
早年的李义府是李治身边的秘书兼侍从。他能从这样一个小官最后升到宰相。靠的是将阿谀奉承进行到底和飞蛾扑火的政治勇气。
李治登上皇位后。面临以他亲舅舅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的专权压制。急欲除之而后快。李义府在李治身边最久。知道他的心思。就联合其他人上书参奏长孙无忌。虽然这次没有成功。但是李治已经视他为心腹。
武则天被迎回宫里后。李治想立她为皇后。但是又遭到长孙无忌等大臣的极力反对。李义府摸准李治的心理。连夜上疏。罗织了几条王皇后的罪名。要求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李治大喜过望。
从此李义府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赏识。官运亨通。
李义府当了宰相后。得意忘形。欺男霸女。卖官鬻爵。最后被言官告发流放外地。
公元666年。李治颁发诏书大赦天下。但是其中并没有李义府的名字。李义府十分怨恨李治的无情和武则天的冷酷。最后忧愤而死。
其他观点:
李义府。别名李猫。(614-666年)
根据《旧唐书.李义府传》记载。李义府表面上随和有礼。与人说话。总是和言悦色。但内心褊狭嫉妒、阴狠残忍。在他位居唐朝的重要职务后。凡对他稍有冒犯者。都会遭到他的陷害。时人都说他“笑里藏刀”。因此称他为“李猫”。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人生发生“神转折”。
李义府本来是晋王李治的附属官员。也算是唐高宗的老臣了。唐高宗649年继位后。李义府的地位也是步步高升。
655年。李义府得罪了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作为高宗近臣。敕书尚未到达就已经知道了。他和王德儉商量对策。当时高宗想着立武昭仪为后。废除王皇后。担心宰相反对,
因此没有正式提出。王德儉建议李义府推动提议。一定可以逆转现在被贬的局面。当夜李义府遂代替王德俭值班。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黜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唐高宗大喜。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高宗为什么高兴呐?第一。立武则天的事情最终有人提出。长孙无忌的权威终于有人打破;第二。借此留任李义府打击长孙无忌;第三。武则天遂了心愿。后宫也安稳多了。(唐高宗和武则天剧照)
得宠幸。步步高升。助武则天铲除异己《新唐书.李义府传》记载:武则天10月封后。一批推动立武则天为后的官员聚集在武则天身边。李义府、许敬宗、王德俭以及御使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大理正侯善业等。帮助武则天铲除异己。李义府因推动立后武则天。被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显庆元年(656年)。李义府兼任太子右庶子。进爵广平县侯。
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擢升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太子宾客、河间郡公。并为他修建宅第。
显庆三年(658年)。贬李义府为普州刺史(杜正伦和李义府互相攻击。以大臣不和被贬)
显庆四年(659年)。李义府被征召回朝。兼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龙朔二年(662年)。唐高宗更改官制。李义府改任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
龙朔三年(663年)。李义府升任右相。主持铨选。
多行不义。无视高宗
因为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李义府诬陷官员。贪污、贪恋美色。一个贪官该做他都做了。百官尽皆畏惧。无人敢言其过。这一直都得到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庇护。
663年。李义府任右相。唐高宗告诫他说:“听说你的儿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我都为你掩饰。你该对他们多加管教。”李义府勃然变色。问道:“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道:“你知道就行。不必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李义府也不谢罪。扭头便走。作为武则天宠幸的大臣。竟然无视唐高宗。失去了一个做臣子的应有礼仪。
这个家伙。不但不收敛。反而请术士帮忙解决。此间勒索长孙无忌的长孙。并且擅自赐予
官职(卖官鬻爵)。虽然李义府是后党。这触动了唐高宗的底线。李义府被长期流放四川昌西地区。朝廷内百官都非常高兴。
高宗绝情。忧愤而死
李义府得罪高宗。在流放地仍希望武则天能够召回朝堂。666年。唐高宗封禅泰山。大赦天下。似乎李义府看到了希望。但是。唐高宗加了一条限制。就是长期流放的人员不在大赦范围内。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李义府这颗棋子。高宗和武则天都不想再用了。
692年。武则天已经称帝。感念当年的推举的功劳。追谥了封号。又封了他的子孙。710年。唐睿宗即位。又把他的实封收回。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其他观点:
公元614年。天下多事。大隋朝的国运只剩下四年时间了。
在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有个名叫李义府的男孩呱呱落地。
李家是外来户。全家迁居于此的原因。是男孩的祖父在隔壁射洪县做了副县长(县丞)。副县长的梦想再大。也想不到孙子日后官大十八级。位极人臣。为了给祖父换块风水更好的墓地。动用了八个县的劳役。活活累死一个县令。王公百官争相送礼。葬送车马连绵七十里。
李义府二十岁的时候。被巡视四川的官员推荐到中央。中央的官员又再次举荐给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好糊弄的。要亲自掂量一下他的才学。于是把他召来。令他作一首咏乌鸦的诗——试镜机会给你了。是主角还是路人甲。看你现场发挥。
李义府是个帅哥。史书有记载:政敌曾攻击他凭借容貌得到官员的举荐。而唐朝。不对。整个万恶的封建社会。都是看脸的时代。
好。是帅哥先给自己加满基本分50分。
现在请大家退后——除了皇上。臣要吟诗了。咏乌鸦是吧?有了:
日里飏朝彩。琴中闻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翻译过来就是:
展开黑色的翅膀。翻飞
在清晨的阳光下映托朝霞的绚丽。
幽深的琴弦一弄
暴露了我午夜时的悲泣。
上林苑。御花园
无边无际的大树参天矗立。
却找不到一根树枝
借我栖息。
敏捷!贴题!应景!虽然是自叹处境。年轻人该有的一点野心还在。孔夫子说:哀而不伤才是最高境界。这就是满满的正能量了!再加50分。年度满分作文出笼。
太宗皇帝很欣慰:大唐好青年啊。本来可以靠颜值。却偏偏选择了拼才华。于是说了八个字:“与卿全树。何止一枝。”一根树枝配不上你的才华。朕给你全棵树!
李义府。就此惊艳亮相。登上历史舞台。
越是盛世。越不会发生一朝出头、陡然显贵的人事任命。皇帝赏识也不行。这就是政府制度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所以。李义府还得在官场慢慢熬资历。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太宗皇帝也没食言。让他做监察官。还兼任太子的秘书——还有比下一任皇帝更大的树吗?
不过。能在现任和下任皇帝身边转悠的。有几个是无能之辈!你帅绝人寰。会咏乌鸦?原来是才子。失敬失敬!站一边的人堆里等叫号吧。
李义府等不得。要抄近路上位。不做非常之事。怎么做得非常之人!
他各种谄媚迎合太子爷。很高级的那种。拍马屁于无形。同时妙笔生花写了一篇文章呈报太子。文章不夸人。而是大义凛然地规劝:坏蛋有很多种。奸术变化无穷。如不扼杀萌芽中。危害程度不可控!
敢于直言的“良师益友”。终于感动了大唐的接班人。又把这篇锦绣文章敬献给父皇。太宗皇帝一看。孩子交给这样的正人君子。放心啊!下令重赏。并且通报表扬。李义府于是官运亨通。
后来太子即了位。升级为高宗皇帝。武媚娘是先帝的偏妃。高宗皇帝偏偏喜欢。一心要让她取代王皇后。朝中的正直大臣为了维护纲常。不知趣地拼命阻拦。李义府想皇帝所想。成功力挺未来的则天女皇晋位皇后。皇帝龙颜大悦。
李义府在关键时候又进一球。奠定了自己的官场胜局。
后来就一条道走到黑。直至封公拜相、权倾朝野。初心是早就忘了。排斥忠良、贪赃枉法……还为后世贡献了一个成语:帅脸上总是笑呵呵的“温良恭俭让”。下起手来却是阴狠不留情。所以人送外号“笑中有刀”。就是“笑里藏刀”的原型了。并且。看上去人畜无害。实则暗藏利爪。大家又称他为“李猫”。这个喵星人可不萌。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李猫的卑鄙无耻既然被所有人都认清。玩脱的一天也就不远了。当他猖獗到在御前摆脸色作死的时候。对他的劣迹忍无可忍的高宗皇帝终于下令。把李义府驱逐出中央政府。流放到四川。跟着他鸡犬升天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也因贪污而被夺官发配。五十三岁那年。李义府忧愤成疾。死在流放地。李义府被流放在外的时候。朝廷百官还是惴惴不安的。怕他卷土重来。等他的死讯传来。大伙才敢把心放回肚子里。
历史没有饶过他。《新唐书》把李义府列入《奸臣传》。一时气焰嚣张的凶名。化作了遗臭万年的骂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1155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武则天,高宗,长孙,皇帝,无忌,皇后,太子,百官,官员,大臣
没想到大家都对武则天亲信的大臣李义府是怎么死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谢谢邀请。早年的李义府是李治身边的秘书兼侍从。他能从这样一个小官最后升到宰相。靠的是将阿谀奉承进行到底和飞蛾扑火的政治